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南京维也纳(奥体中心)酒店座谈会综述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会 作者:学言 人气: 发布时间:2023-11-27
摘要:10月22日,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组在南京市维也纳(奥体中心)店召开南京知青到内蒙古伊克昭盟插队落户55周年纪念座谈会。 座谈会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组负责人奇海林教授主持。他感谢此次座谈会的协调沟通人员葛亮女士,感谢所有与会的

        10月22日,“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组在南京市维也纳(奥体中心)店召开南京知青到内蒙古伊克昭盟插队落户55周年纪念座谈会。

     

        座谈会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组负责人奇海林教授主持。他感谢此次座谈会的协调沟通人员葛亮女士,感谢所有与会的南京知青,并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启动及进展情况,希望各位知青畅所欲言、献计献策、鼎力相助、莫负年华。     

   

        曾经在乌审旗原乌兰陶勒盖公社巴音希利大队插队落户的知青王自正说,我是从南京独自去的乌审旗,当时学校不同意我去内蒙古伊克昭盟下乡,要求我去苏北负责管理同去插队落户的插友。可以说,我是动了一番脑筋逃离南京踏上北去内蒙古的征程的,这段路真的有点传奇色彩。到了牧区后,放牧生活、与牧人“三同”,学到了在南京念书时从未有过的知识,形成了永远难忘的人生观,包容与耐劳,忍让与刻苦,交融与互助,至今是我生存的动力。这些年来,经我的促成,南京市第一医院与乌审旗人民医院有着多种联系,如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每年都有免费服务项目,我以实际行动报答草原牧人对我们的培育之恩。课题组对我们进行访谈,编撰我们和草原的那段故事令人倍感亲切、备受鼓舞。衷心希望南京与鄂尔多斯友好城市走得更远,两地人民之间交融更深。成为祖国大家庭中华一家亲的楷模和典范。     
        陈静琴和陈新同是南京插友,他俩是在草原插队落户期间相识结为伉俪。陈静琴1948年9月16日出生在南京,是家里的“老疙瘩”,南京五女中高二学生,插队到原鄂托克旗查布公社哈图大队,先放羊后当“赤脚医生”,1971年被分配到伊克昭盟医院担任外科护士,1973年到内蒙古医学院读大学,1976年底毕业,调回南京工作。陈静琴还在草原接生过两个婴儿,后来,当她回到牧区时,还意外见到过其中一个女孩,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陈新1948年5月22日出生,南京市五中64级高中生,与陈静琴一个生产队插友,牧区劳动三年后被分配到海勃湾煤矿工作6年,1977年调回南京医科大学工作,实验室技术员6年,后到工会工作,担任过工会主席职务。对草原有着深刻印象,1997年曾写过《重返伊甸园》,详实回忆了在草原的故事。              
        张炳华,南京市十三中高二学生,我是在原鄂托克旗苏米图公社红旗牧场插队落户,同去的插友共12位。我在牧区劳动5年,是最后一个离开牧区者,因为我是我们队上的“家长”(即知青领头人)。1973年到南京师范大学读书,毕业后先任教师,继任校长,再当教育局局长。总结我这一生,可以说上过两所大学,第一所大学是牧区大学,是我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学会了服务、敬业精神;第二所大学是我工作的大学。这些年来,我曾经多次把南京与牧区在教育方面连接起来,比如将牧区的孩子放到南京读书,将牧区学校的老师安排到南京学习进修,将南京学校的老师请到牧区学校传帮带等等。
               
        叶小元,退休前曾任南京市人民中学校长。1968年到伊克昭盟插队落户时是南京九中高一学生,原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公社尔格图大队知青,在牧区劳动过程中,放羊、牛、马的活儿都干过,也当过知青点的“家长”,1978年参加高考上大学,1981年大学毕业回南京工作。在牧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牧民只看我们这些知青的现实表现,而不管我们这些人的历史背景,这点让我终生难忘,因为我们这些南京娃好多人的家庭背景在当时来说是不怎么样的。牧人们宽广的胸怀就像草原一样辽阔,敢于拼搏的精神就像骏马一样驰骋。几十年来,我们不仅没有忘记草原的劳作和生活,更加念念不忘的是草原牧人对我们的影响。
  
        冯康年,我插队的地方是原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公社乌仁都西大队。我在牧区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我愿意和课题组保持经常联系,给你们讲讲当年的那些故事。我和插友仰剑豪是在鄂托克旗牧区相识结婚的。   
        讲讲我们给女儿起名字的故事——仰恩迎新。我们给自己的独生女儿起名——仰迎。意思是她的新生不单是我们小家庭的事,还包含了很多内蒙古当地爱心人士的恩情相助。1976年5月下旬,在鄂托克旗查布小学任教的妻子仰剑豪,在组织学生迎“六一”活动排练时突然晕倒了。经公社卫生院检查,诊断是怀孕了。但是,正巧在公社的一位下乡医疗队医生怀疑她还有卵巢肿块。她写了张纸条,让我们去当时的东胜盟医院妇产科找孔繁大主任确诊。后经孔主任诊断为卵巢中有一新生儿头部大小的囊肿,需要手术切除。当他得知我们是南京知青,又是头胎孩子时,他又改变了主意。为保住头胎婴儿在出生时不发生蒂扭转引起大出血,孔主任亲自动手做了几次上托手术,使肿块从婴儿的下方上升到婴儿的上方。他一再强调为防止意外,一定要在盟医院接生,或者就去南京接生。   
        1976年11月11日星期四,吃中午饭时,我们夫妻商定好了,她下周动身回南方生育的日子。不料她从座位上站起来时,突然羊水破了。经旗卫生院医生确诊婴儿将提前一个月早产。那时医院条件有限。产房已经满员,只能在普通病房接生。医生让我赶快准备好婴儿出生后的包被等等产后必需用品。当时,我真是抓狂啊!因为,妻子的母亲和她身为妇产科医生的姐姐坚持让她回南方生产。她们已经在老家做好了一切准备。而在鄂旗乌兰镇,我们的小家里面,什么都没有准备。就连家里最后的一颗鸡蛋都吃掉了……   
        无奈之下,我只能回单位(鄂托克旗日用化工厂)想办法。正是上班时间,同厂的南京知青都在当班。我走进厂办公室,说明了情况。出纳员尤秀兰大姐(蒙古族,也是旗委蒙古族书记王占魁的夫人)当即让我去买来棉花和布,就在办公室里为我即将出生的小宝宝缝起了小被子;并发动同事收集婴儿衣服尿布等。她还一再嘱咐我要注意些什么。万幸的是12日凌晨我们的女儿顺利出生了。因为是普通病房,还有其他病人,非常不便,所以当天上午就安排母女出院了。那天正遇大风天,黄沙扑面。几名女知青请假,小心翼翼地用小板车帮我把母女送回家中。她们还提前烧旺了家中的炉火和炕火。月子里,家中没有营养品,妻子身体瘦弱,孩子严重缺奶。我们永远忘不了厂里同事的热情相助。高凤兰大姐(本厂职工,蒙古族,旗武装部随军家属)给我送来了20颗鸡蛋;厂采购员阎锋的爱人杨雪芳前两天刚刚生下一个女儿,正在坐月子,她让丈夫送来了一脸盆宁夏大米;老工人白太平还送来了大白菜……知青朋友们更是倾力相助。在寒冷的冬季里,一幕幕雪中送炭的真情实景,感人肺腑!要知道,那是在一个样样物品都要凭票供应的物资匮乏年代啊!同事们的支援,帮助我们度过了燃眉之急。后来老家寄来了包裹终于让我们松了口气……当时的劳保规定,女方有产假,男方没有假。伺候月子是个大问题。多亏了单位领导网开一面,允许我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中途可以回家添把火,照看一下……很难设想,如果当时没有孔繁大主任、尤秀兰大姐等等这些内蒙古友人的真情相助,我们的小家庭将会如何?——大恩难忘,刻骨铭心啊。
        杨锐,66届初中生,1968年10月21日从南京出发,25日被分配到原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公社乌仁都西大队插队落户,到牧区先在水利队劳动,冬天劳动中不慎将左脚后跟冻裂一个口子,结果导致淋巴发炎,公社医院住院治疗才得以痊愈,从医院回来牧区后,牧人们给我送来好多补身体的食品,酥油、奶酪等等。大队领导分配给我的工作任务是监督一位干部好好劳动改造,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这位领导又官复原职了,但他没有和我计较,是他推荐我上内蒙古农牧学院,当时全公社就一个上大学指标,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蒙古族群众也好干部也好,待人完全可以做到宽容与包容,他们的胸怀就像辽阔的草原。我在牧区学会的做人道理至今还是我的座右铭。
 


         座谈会上发言的还有童奋林、濮燕群、吴维华等。鄂尔多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整理中心敖日格勒和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王春霞等20多人与会。

 
         曾插队落户在原鄂托克旗查布公社新卡汉大队的葛亮代表知青们感谢课题组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建议课题组抓紧时间将访谈知青工作深耕细作,同时还应该访谈牧区的牧人,将我们这段难得的南北城乡交往、蒙汉民族交融、知识青年与劳动牧人交流的故事书写下来流传给后人,旨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点绵薄贡献。
 
        出席座谈会的南京知青还有:姜榕、盛秀琴、王明洁、戚易、傅建华、马建宁、杨淑英、朱燕玲、史兵、朱捷和蒋云桐等。



 
 

责任编辑:学言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