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5月20日,《南京知青在草原》研究项目正式启动后,鄂尔多斯学研究会领导团结带领专家学者为“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的全面推进东奔西跑、走南走北,座谈会、专访等接连不断地进行,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故事陆续进入研究者视野,平凡生活里的非凡事迹,不经意间留下的魂牵梦萦更让研究者夜不能寐,引发出从未有过的深刻思考,繁华都市里的知识青年走进苍凉落后的草原牧区,竟然与当地牧人融洽地谱写下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性凯歌,书写了一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壮美诗篇。今天,在鄂尔多斯大地上,到处都在传颂南京知青的美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鄂尔多斯高原,还从未有过因一群知识青年的影响,居然将“伊克昭盟”与南京市结为“友好盟市”,从此,南北交往、两地交流、蒙汉交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历史当口,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要求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在“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过程中要通过各种事例的搜集整理,现象分析,寻找其本质的内涵,深刻揭示其精神实质,充分说明为什么55年来1087名南京知青与草原牧人不离不弃,为什么南京知青与草原牧人的后代也陆续成为南北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角,我们毫不夸张地认为,南京知青在鄂尔多斯草原这段故事不仅影响着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甚至影响到了内蒙古草原乃至大江南北。正是因为这样,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组织精兵强将,想方设法,得到南京知青的鼎力支持,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坚持科学研究方法,勇于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探索“南京知青精神品质”,为新时代全方位“模范自治区”建设添砖加瓦。为此,在报纸、刊物、网络上推出各种形式的报道和文章,并且转载部分南京知青书写的回忆文章和有关报刊曾经报道南京知青的典型故事,以飨读者。 史料记载,鄂尔多斯草原也曾有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景色,但20世纪60年代末,在一千多名南京知青眼里,鄂托克草原、乌审草原却多半是“巴拉尔草原”,即沙丘与草共同存在的草原,远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绿草如茵。他们响应时代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自愿报名,组织批准,于1968年10月21日从南京市下关火车站乘专列三天两夜后来到只在地图上曾经见到过的鄂尔多斯草原。八百多名知青被分配到鄂托克旗牧区公社插队落户,二百多名被分配到乌审旗农牧公社插队落户。 斗转星移,五十五年过去了,他们的故事流传越来越广、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浓。“立足鄂尔多斯、研究鄂尔多斯、服务鄂尔多斯”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职责所在,我们做了一点功课,竟得到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市政府和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以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和乌审旗的鼎力支持,“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如愿立项。2023年5月20日始,课题组分别深入到南京知青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了田野调查,专访了近200位南京知青,访谈了南京知青的知情者近300人,结果比预想内容丰富数倍,专访者比原计划超出许多倍。课题进展过程中,有时甚至使研究人员手忙脚乱,某地的座谈会还在进行中,另一处的知青就急呼,“再不来见面就飞走了”,课题的进展也让研究者眼界大开、激情四射、倍感震撼。南京知青在草原深处可谓故事多多,甚至可以用汗牛充栋这个词来形容。他们中有永远长眠在草原深处者;有至今还在牧区担任羊倌者;有退休生活在牧区和旗里者;也有生活在呼包鄂乌等城市者;还有南京与草原各住半年者;或居住在其他城市和海外者。总之,他们从来到牧区至今,从与牧民开始交往算起,就形成了你来我往、常来常往的密切交往交融关系,有的亲如兄弟姐妹,更有甚者成为一家,影响好几代人。 旗里把他们分配到条件相对好点的牧区公社,关键是他们有决心、有知识、有能力,很快就与牧区牧民交融在一起,不会就学,他们不怕吃苦,也很会动脑筋,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一些生产方式。当老师教育影响了牧区几代人,当赤脚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在牧区至今还常常传颂着“知青伊穆沁(医生)”的故事。王强是个好青年,知青办时我就认识他,后来他到乡里当领导,他是扎根草原最具有代表性的南京知青之一,他这样的“斯格腾札录(知识青年)”还有好些人,比如,袁安培、高志宏、任淑芳、张志、胡银虎、方秀兰、梁丽蓉、董逸仙、吴宝霞、薛心平等等。回去南京的知青也是好样的,如洪调研、张晓芳、吴宁川、戎建国、吴家铎、孙国光、吴继武、牛同珍等等,他们报效祖国,还经常回草原走走看看,为第二故乡招商引资作贡献。今年,王兵等知青们还专门来看望我,一起聊起那时的事情,我感谢他们,希望他们把当年与牧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传遍五湖四海大江南北。 研究人员陪同鄂托克旗委原书记奇·朝鲁走访王强家时,老书记愉快地回忆着第一次到王强家看望这位南京知青时的情景。那是20世纪80年代,王强家的房子还是干打垒土坯房又矮又小,生活水平远不如现在,王强充满志气和阳光,巴图那顺这个牧区女子同样吃苦耐劳,刚强向上。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他们家是受益者,起初王强还不愿意离开牧区,后来因孩子们念书,才逼着他出来到乡里工作任职。今天再次来到新牧民王强儿子阿尔泰的家里,同王强祖孙三代人回首往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国家发展变化太大了,牧区牧民的生活水平真是翻天覆地。王强这批南京知识青年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当老师通天文晓地理,侃历史、议时政、算数学、讲理化,个个滔滔不绝,引人入胜,至今他们的学生还时不时把这些南京知青老师说得神乎其神。 一生就在鄂托克旗工作,退休前曾任鄂托克旗委副书记的吴宝山接受课题组专家专访时说,南京知青来到草原后,严酷的现实无情地撞击过他们的崇高理想,苍茫大地虽然可以描绘出一张张幸福的蓝图,可他们毕竟是南京大城市里刚刚走出校门且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一群有志青年,“转脖子”“捉虱子”“洗澡难”“看书难”“劳动累”……一件件从未遇到过的难题摆在他们面前,一次次痛苦折磨让他们长大成熟,他们学会了如何在艰难困苦中生存。他们学懂了能够在逆境逆流中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牧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记,牧民“阿吾”“额吉”“阿哈都”使他们难舍难离常来常往不断,他们住过的房子尽管已成为“知青遗址”,但知青们的名字永远烙印在牧民心中,知青们教过的学生已经成为当地现代化建设的栋梁,知青们接生的孩子而今又在接生着新时代的孩子。 第三个故事的主人是南京知青张志,她来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前曾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一位初中生,个头虽然不高,可打小就要强不爱哭鼻子,报名到草原插队落户的消息告诉家人后,父亲还是希望她留在南京市或到苏北下乡,她不同意父母亲的意见真的哭了,父亲执拗不过就同意了。张志同13位南京知青一起被分配到鄂托克旗原苏米图公社察汗敖包大队插队落户。三年的放羊生活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中间有过从未经历过的孤独,也有过狂风大作暗无天日的片段,还有过羊群走丢且找不到的苦恼。尽管牧区的生产生活与南京比较既物质匮乏又文化单一,既散漫凌乱又茫然无措,但牧民们丝毫没有苦难之感,而且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天天如此还乐在其中,张志也受他们影响,放羊生活也出现了新面貌,早出晚归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再不知不觉一年也就过去了。三年后,张志被推荐到伊克昭盟绒毛厂上班,同时还有60名南京知青一同被录用。 绒毛厂建在东胜区,这里是北方的一个小镇,是伊克昭盟行政公署所在地,新的工作生活环境比起牧区好一些,对张志而言,吃苦在前仍然是她的座右铭。三年的绒毛厂工作过程中,她表现不凡,被推荐到天津纺织工学院上大学。大学期间,她孜孜不倦,学业有成的同时还收获了终身伴侣胡三兴。她有留校任教和分配到南京市、北京市工作的机遇,只因伊克昭盟绒毛厂亟须人才,只因胡三兴是东胜人,回伊克昭盟绒毛厂工作就成他俩的必然选择。由于张志所学是毛纺织工程专业,回厂后很快就成为车间主任,接着成为技术副厂长,随着伊克昭盟绒衫厂的建成,张志成为绒衫厂技术副厂长,鄂尔多斯集团成立,张志成为集团执行董事,张志为鄂尔多斯集团及“鄂尔多斯”品牌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内蒙古羊绒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羊绒行业的科技进步贡献了青春和力量。她三十多年致力于山羊绒纺织领域的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创新管理工作,由张志兼任主任的“国家级技术中心”已参与制定国际IWTO标准一项、国家标准五项,行业标准二项,企业标准十六项,为羊绒行业技术标准的进步与实现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胡三兴曾任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课题组专家在访谈过程中,还意外获得一份鄂尔多斯集团总裁王林祥与秦雯夫妇于2018年8月14日写给曾在羊绒衫厂工作过的南京知青的一封信,信中说:各位知青朋友们,喜闻南京老知青再次相聚在鄂尔多斯这块曾经生活战斗过的故土,并前来罕台现代羊绒产业园共同检阅和见证鄂尔多斯集团40年的发展成果,作为一名68届毕业生和羊绒战线的一名老兵,我和大家一样有着同样的时代记忆、同样的人生感慨。此时此刻,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共叙韶华情,畅饮友谊酒,但是很遗憾,我们因事在外不能出席,谨以此信,致敬我们最美的青春和无怨无悔的人生!致敬鄂尔多斯的老朋友和亲人们!一代又一代人在不同时代里演绎着不同版本的青春史诗,一代又一代人在不同环境中唱响了不同旋律的青春之歌。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我们的经历也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个时候的我们,是那样的风华正茂,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义无反顾地投身时代大潮;那个时候的我们,是那样的壮志凌云,无惧严寒酷暑战天斗地,不怕艰辛劳累一往直前;那个时候的我们,是那样的激情澎湃,生活是苦的,但苦中有乐,工作是累的,但乐在其中。这些天我一直被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感动着,青春的记忆总是勾起我的万千思绪。虽说电视剧的场景在坝上,但是那一幕幕情景也曾在鄂尔多斯这片草原上更加真实地上演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和剧中人一样,我们的青春同样是最美的青春!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成长那么多磨炼和铺垫,经历了那些年的艰难与困苦,我们就再没有吃不下的苦;经历了那些年的憧憬与奋斗,我们就不再彷徨度日,不会企图安逸。大家分别后各奔东西,经历了不同的奋斗人生,在不同的战线上都成了各自领域的精英翘楚,但鄂尔多斯永远是大家温暖的家,这里珍藏着我们最珍贵的青春记忆。感谢时代的回馈,我们是幸运的!这当中,既有和我们在绒毛厂一起工作的老朋友,也有和我们一起为鄂尔多斯羊绒事业打拼了一辈子的老战友。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鄂尔多斯才发展成为世界羊绒大王和中国纺织服装第一品牌,带领中国羊绒产业走向世界,走向繁荣。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些年大家一起工作、一起创业的情景,永远忘不了南京知青为鄂尔多斯奉献的青春岁月。在这里,我代表鄂尔多斯集团,衷心感谢各位为鄂尔多斯羊绒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绚丽的青春已逝,奋斗的青春犹新,回首往事,有故事、有酸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今日一聚,一定要有欢歌、有笑语、有青春的闪光和夕阳红的幸福!感谢伟大的时代!致敬最美的青春!欢迎各位朋友常回家看看! 课题组专家专访鄂托克旗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蒙根花时,她说,南京知青来草原是时代产物,他们来草原前胸怀壮志、满怀豪情,来到草原后在苍凉旷野上结识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憨厚包容、勤恳踏实的牧民,交往交流交融中,丢掉了幻想、虚荣,学会了生产生活,懂得了奋斗的不易,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成长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放牧时平添了不少游戏情趣,拉骆驼中注入了许多文化色彩,水利队劳动场上生龙活虎欢歌笑语,牧民们羡慕他们知识渊博、活力四射、身怀绝技、花样迭出、学啥会啥、样样精通,由于双方彼此需要,知青们很快就融入牧民的生活之中。从他们相处的故事中不难看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已然是他们之间关系的核心内涵,甚至在他们之间也有生死与共的故事流传。课题组专家学者们应该精耕细作,探究南京知青与草原牧民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什么还会如此频繁地往来,而且“知青后代”与牧民后代之间能够继续弘扬上代人的优良传统。 文章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学会研究》专版,2024年1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