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插队的背景
1966-1968年我在南京九中高中尚未毕业。校内停课两年多了,且远没有复课的可能(1969年12月南京九中、宁海、七中三所中学下放到农村)。这是我当时的情况。
当时在上海同济大学任教的家父吴可杰;家母张培荫因新中国成立前曾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教育系,也成了非工农分子;加上她父亲[即外祖父张松堂(1885-1964.8),浙江慈溪人]因食道癌去世,享年78岁。外祖父毕业于南洋公学,师从詹天佑学铁路,新中国成立前在津浦铁路局任过材料科科长、浦镇车辆厂技术副厂长、铁道部专员等职。我的家庭背景可想而知了。
二、能去高淳插队吗
自1948年出生在六朝古都,生于斯长于斯,南京是我的家乡,我不情愿背井离乡也在情理之中。一个问题盘旋在我头脑,高淳当时属镇江所辖,是江南水乡。我去高淳当知识青年行吗?老人家说过一切结论要在调查研究之后,那么就去实地考察一下吧。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不说这个陌生人社会,就说在水田内弯腰插秧吧,劳动强度大我能熬得过去吗?还有蚂蟥在腿上叮、小蛇在脚边盘缠,我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身体能适应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去高淳是不行的。
三、搜索地图
渴望自由,追求平等和有尊严地活着是人本能的要求。我希望到内蒙古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去,用心感受如歌如泣如诉的悠扬的马头琴声,放声吟唱草原上的长短调。从小就喜欢看地图的我,把目光投向了内蒙古。从呼伦贝尔盟的海拉尔、满洲里,到锡林郭勒草原,到乌兰察布大沙漠,再到巴彦淖尔的河套平原,最后到阿拉善大沙漠。在内蒙古地图上从东到西横贯2400公里。从中选出了几个旗,写了信分别给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鄂托克旗和乌审旗革命委员会,寄7份。且每张贴上8分钱邮票投递出去(附件1)。其他地方都泥牛入海,只有鄂托克旗回了信(附件2)。
四、接到回信
投递出去的信是我校不同年级的12人联合署名发出的。按“序齿不序爵”的约定俗成,林联勤排首位,我第二,黎亚明随后……年龄最小的华沙、李彬自然殿后。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回信说,他们地广人稀,物产资源丰富,特别需要且欢迎我们这些大、中学毕业的知识青年……他们不但回信表态(附件2),而且付诸行动派团来宁,当时驻留在鼓楼饭店做咨询接待报名等工作。此信一经公开就在校内、在全市同龄(老三届)人中引起强烈共鸣。因我校是发起单位,去的有92人之多。
时任南京革委会、军管会副主任,南京警备司令部政委彭勃将军恰巧在位并玉成了此事。1968年10月21日,乘同一专列直赴海勃湾市,从此这1087人的一生就与鄂尔多斯结下了不解之缘。
附件1:
给内蒙古七个旗的一封信
……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广大革命青年发出的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的号召,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我们要求批准和安排到内蒙古边疆安家落户,把我们分配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让我们在工农群众中深深地扎根……我们将永远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用自己的双手,经过辛勤的劳动,把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变成富饶的鱼米之乡……
林联勤、吴大同、黎亚明……华沙、李彬
1968-8-20
附件2:
内蒙古鄂托克旗革命委员会电报
南京九中大联委:
我们高兴地接到你校林联勤、吴大同、黎亚明等12名红卫兵小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自愿来我旗安家落户的信,表示热烈欢迎并坚决支持。对抱有你们同样思想的应届毕业生愿来我旗牧区安家落户,也表示热烈欢迎。鄂托克旗以牧为主,地广人少,生活艰苦,但物产丰富,发展前途远大………望你们办好一切手续。提前来电通知我们。
内蒙古鄂托克旗革命委员会
1968-8-27
作者插队于鄂托克旗原阿尔巴斯公社巴音温都尔大队。本文选自2015年8月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履痕杂忆》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