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赓续知青草原情 共铸民族共同体

来源:《鄂尔多斯学拾集》2023年第3期 作者:李月琴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11
摘要:2023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在鄂托克旗启动了《南京知青在草原》重大课题。课题组成立后,随即实地走访南京、鄂尔多斯两地并展开座谈,随着课题组人员倾听当事人讲述,收集资料、整理录音那段尘封已久的岁月芳华,一点点被掀开。而这一掀,璀
        2023年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在鄂托克旗启动了《南京知青在草原》重大课题。课题组成立后,随即实地走访南京、鄂尔多斯两地并展开座谈,随着课题组人员倾听当事人讲述,收集资料、整理录音……那段尘封已久的岁月芳华,一点点被掀开。而这一掀,璀璨光华便照耀进每个人的心间。
        流传在草原上的第四部传奇史诗
        如果说“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一枚人性的颂章,“齐心协力建包钢”是一座团结的丰碑,“最美草原为航天”是一首奉献的赞歌,那么,“南京知青在草原”就是一部关于人性、团结、奉献的传奇史诗。
        与其他地区的知青相比,千名南京知青是自主联系来到草原的。这群从未吃过苦的孩子,辞别故土家人,为了革命理想,坚定前往当时中华版图上最为艰苦的地方之一。当他们步行走到南京车站登上列车的那一刻,人群的欢呼声、亲人的抽泣声,相互交织,就像一首交响曲在站台响彻,那是“知青赞歌”。
        从金陵到草原,从江南到塞北,从柔润到粗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南京知青、草原牧民,两个生活习俗完全不同的群体,在时代的驱动中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民族友谊花火。这花火历久弥新,如今仍闪耀在知青二代、牧民二代之间,惊艳了时代,温柔了岁月,震撼了世人。“南京知青在草原”已成为继“三千孤儿入内蒙”“齐心协力建包钢”“最美草原为航天”之后流传在草原上的第四部传奇史诗。
        以爱谱曲 唱响草原民族大爱之歌
        回忆当年,千名南京知青来到草原,被分配到不同的旗和苏木嘎查,草原牧民用共同的仪式——杀牛宰羊,迎接他们。
        “排着队欢迎我们的人就如一群‘老古董’,个个皮肤黝黑,都是反穿着老羊皮袄,头上缠着脏得发黑的白毛巾,手高举着,喊着听不懂的口号,一直把我们迎进大队部。大队专门召开了欢迎大会,足足有300来人参加,整个大队杀牛宰羊、油炸面馃,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还腾出办公室给我们当卧室,大队干部前前后后地照顾着我们,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草原牧区的生活。”知青吴征回忆道。
        “高规格”的迎接,让知青们第一次感受到来自草原的热情。在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这种“刨家底”式的迎接,真实反映出草原牧民骨子里的热情和善良。然而,短暂的热闹过后,艰苦、孤独、生活的难以融入,种种困难接踵而来,也正是因为草原牧民的包容和呵护,才能让知青们度过层层难关。
        当年,每个知青在草原牧场都有自己的“额吉”(“额吉”是蒙古语“妈妈”的意思),有的额吉怕知青受冻,总是让他们睡在靠近灶火的炕头;有的额吉为了让知青认清回家的路,总在深夜留着一盏明灯;有的额吉悄悄测量知青的脚印,只为给孩子做一双结实的鞋;有的额吉自己没有子女,把知青真真切切地当成自己的孩子。
        这种母爱般的接纳与呵护,让知青们的心扎根草原。
        如今,满头银发的知青们时常带着他们的儿孙重回鄂尔多斯,但与其他旅游观光访友的人不同,他们是“回家找额吉”。“回家找额吉”成为南京知青独有的情愫,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年除夕夜一句温暖的祝福,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赴南京调研时,我们专程看望了知青孙国光老先生,他眼含热泪、饱含深情地为我们讲述了至今让他满怀感恩的一件事。1976年,他的双胞胎儿子在苏米图公社呱呱坠地。在那大灾大难的岁月,同是知青的妻子因营养不良、乳汁稀少,仅给一个孩子喂都不够,何况还是孪生子,孩子饿得小手乱抓,哭声此起彼伏,揪人心肺……一家人一筹莫展,刚生完孩子的米德格玛走进了她的土屋,那一刻,就仿佛黑暗中掀开了光亮。“手心手背都是肉哇,汉族的娃,与咱蒙古族的娃,都是一家人”,硬是一手一个搂起孪生子喂起奶来,却给自己仅比孪生子大4个月的女儿喂小米糊糊。米德格玛义哺孪生子个把来月,风雨无阻,分文不收,默默无声地帮助远离家乡的知青渡过了难关。如今,没有血缘关系的蒙汉两家早已成为亲人, “人间真情在,蒙汉情谊深”,他们的儿孙必会将这美好的情谊一代一代传下去。
        感恩之情 反哺草原 南京知青播下文化种子
        回忆当年,草原不仅物质极其匮乏,更重要的是草原牧民无从获得文化知识。知青的到来,改变了窘况。知青们在南京都接受过正规教育,有些还出身书香门第,相对来说,有着丰富知识和文化素养,即便他们乳臭未干、稚气未脱,但他们掌握的知识,也足以超越了当时农村牧区几代人的知识储备。没有教师他们上,没有医生他们治,农具坏了他们修……在医生、教师、拖拉机手、技术员这些重要的岗位上,和农牧民一道生产生活,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草原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我们的走访中,许多牧民说:“如果不是南京知青,他们就不可能上汉语班,更不可能去旗里上学;如果不是知青给他们打针吃药,他们可能就此失去生命。”可以说,南京知青用他们的知识、经历、见闻,为牧区通往外界打开了一扇窗、开辟了一条路,对牧区,乃至对整个内蒙古都发挥出巨大的帮扶作用。
        在乌审旗,有位沈阳春老师,自1968年从南京来到草原,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片热土。当年沈老师在牧区下乡时,为了让牧区的孩子有学可上,她一心扑在教学上,却多次错过读书再深造的机会。不是她考不上,也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牧民们舍不得她走,孩子们离不开她,心软的她发誓不走了,就拿着这个初中毕业的“本本”教娃娃,小学、初中、高中,一届又一届,桃李满天下。由于成绩突出,先后任职乌审旗教育局人事科长、副局长,为乌审旗的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在乌兰镇,有人回忆自己当时的语文老师刘海燕。“刘老师扎着两条不太长的小辫子,脸上总是荡漾着灿烂的笑容,青春靓丽,充满活力。我和我的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刘老师,尤其喜欢她的语文课。刘老师讲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说话声音像播音员一样,特别好听。至今,还能回想起刘老师当年满怀深情地讲《回延安》的情景: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长大后才懂得,当时刘老师在讲这首诗的时候,为什么眼里含着泪花……”
        当年的南京知青老师们,并非简单地教授知识,最重要的是他们带领草原孩子们开阔眼界。刘海燕老师的宿舍珍藏着各种书籍和报纸,于是刘老师的宿舍成为孩子们最爱去的地方,阅读每本书里不曾认识的世界。刘老师还会教他们英语和书法,甚至和其他知青老师,教这群孩子打排球。这种眼界和见识的冲击,让孩子们见识了世面,更推倒了祖祖辈辈固有的思维体系。
       南京知青除了带来先进的文化理念,更带来了文明的生活方式。他们穿着得体,温文尔雅,举止言谈有礼,生活习惯有度。有的知青会单独订报纸,周边的牧民也便跟着订报学习;有的知青会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会给孩子们念《野火春风斗古城》,会带领牧民学雷锋做好事。那个年代很多牧民不常洗衣服,不刷牙,不吃鸡蛋,而南京知青的到来,改变了牧民的生活习惯。南京知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牧民,对当时的牧民来说,是一次彻彻底底的文化冲击、文明冲击、思想冲击、世界观冲击。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便是草原上的孩子,他们不经意间播下的文化种子,为草原孩子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子、插上了翱翔未来的翅膀;也正是这批在南京知青影响下的草原孩子,在后来的岁月初心不改、理想不灭,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君从金陵来 终成草原人 草原已成南京知青精神锤炼地
        如果说扬子江水,人文金陵赋予了这批南京知青精神的软度,那么草原不断与环境抗争,永不言弃,吃苦耐劳,开拓进取,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则赋予这批南京知青精神的硬度。
        草原用博大包容了他们,但也用严苛锤炼了他们。草原精神体现在牧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南京知青耳濡目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南京知青身上的“两面性”,他们有金陵的儒雅润透,也有草原的硬朗大气,那是一种一往无前、不怕吃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性。两种精神在他们身上交融,并给予他们极其澎湃的人生力量。
       赵晓文,在西部牧区插队期间,什么苦活都干过。他前后干了25种工作,包括放羊、盖房、背盐、抓羊绒等。其中最苦的是要到盐湖背盐。一袋盐百斤重,他要踩着过腰深的淤泥,一步一步地挪到对岸,人在齐腰的淤泥中十分困难,只要一趟人几乎虚脱,每次结束,腿上满是血痕,顿时盐水、血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又疼又累。赵晓文说:那时虽吃了很多苦,但内蒙古大草原锻炼了自己,磨炼了意志,教会了自己如何生存。
       这种历练养成的精神韧劲,使得赵晓文日后成了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局资深高级记者,并且在退休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创作出《致鄂尔多斯》等5部长篇小说。
戎建国,来到鄂托克旗才15岁。6年风餐露宿的牧马人生活,让戎建国与马倌结下了生死情谊,而那1600匹马奔腾的吃苦耐劳,英勇无畏的精神,更是刻在了戎建国血液里。
       回南京后,他创建过“草原风情蒙古包”“蒙古王饭店”“蒙古王农牧山庄”。但三次创业,三次未果,失败一次一次来袭,然而身上饱含牧马人基因的戎建国,毫不气馁,永不言弃。最后他发现了江西黑鸡品种,并千方百计地买回种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浦口区珠江镇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建起了融“生产、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南京金陵黑鸡种禽实验场”,央视等媒体多次报道称他为“金陵黑鸡王”。
       我们在南京调研时还遇到这样一对知青夫妻,回忆当初那段岁月时,依然饱含着激情和坚定:“牧区基于我们的远远高于我们贡献的,如果没有牧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牧民的坚韧、真诚、包容对我们一生影响深远”。
       丈夫翁冶中先生告诉我们:“当时在牧区牧过牛、抓过羊绒、压走马、挖过井,待了三年后,我被调去铁路局当工人,其间干过帮厨,做过工厂看门人,当过技术员、做过列车员,最后还当过毛纺厂厂长。但无论工作多辛苦,我都坚持自学政治、法律和会计,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现在是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正是在草原上获得的这股坚韧和执着、不服输、认真负责,对人真诚大方的草原精神,成就了我的事业和人生。”
       而这种精神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下一代,两夫妻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儿子是他们最满意的作品,目前是新加坡知名律师,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孩子学业、人品、性格都很好,正是牧民那种对小事不计较,对金钱不看重,包容不排外、乐于助人,憨厚真诚,对他们成年之后的人际交往、为人处世影响很大,直至影响了儿子的性格,这也是一种传承。
       像这样例子不胜枚举,在那段岁月过后,这些知青们或回到家乡或留在草原,但不管哪种选择,草原人的精神气魄始终在他们身上。当改革春风南起,时代大幕掀开,这些知青们成了最鲜明的一类群体,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国运复兴中担负起了属于自己的重要角色。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鄂托克前旗原毛盖图公社圐圙大队插队南京女知青施蕴中,先后在城川学校、拉僧庙化工厂子弟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历任江苏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联合办电子商务专业项目管理委员会委员、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基础医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等职务,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主持或参与课题12项,发表论文36篇,主编教材4本,共指导硕士生13名,先后获得校十大杰出教师等荣誉。
        插队鄂旗原查布公社哈图大队的女知青陈静琴,内蒙古生活10年,回到南京后,进入南京妇幼保健医院工作。从1977开始到2004年的27个年头中,陈静琴从住院医生做起,其间升任主任医师、科主任,直到院长岗位。在她任职期间医院在资产和规模上都有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一个全省领军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医院。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院长、江苏省优秀院长、南京市十佳院长、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建设新南京有功个人、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又回到了医疗岗位,为患者服务了18年。
        而插队鄂托克旗的南京女知青瞿涤,更是充满传奇。复旦大学医学院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三八红旗手。2003年在SARS病毒猖獗不可一世时,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的P3实验室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SARS病毒灭活疫苗研究的细胞实验在这里进行。就在这间“做实验时,1毫升液体中会有1亿个SARS病毒”危险四伏的实验室中,瞿涤和广州科研人员一起,出生入死,奋战了整整三个星期,为“灭活SARS病毒免疫预防滴鼻剂”的研制成功,立下赫赫战功。
        2020年为了应对上海市防控新冠科研攻关的需求,她与春节期间紧急调动自愿进入P3实验室工作的青年教师返校,组建了新型冠状病毒BSL-3实验室科研攻关组。攻关组仅用3天即分离获得上海首株新冠病毒毒株,随后建立了细胞、类器官和小动物感染模型,并建立了规范新冠病毒操作程序和相关的生物安全制度和流程。
        任务重时间紧,大家精疲力竭,但草原那种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不畏困难,死也要奔跑在路上的蒙古马精神在瞿涤的身体里爆发了巨大能量,在她的带动下,所有成员放弃节假日、周末等休息时间,连续作战进入BSL-3核心区工作,攻关组向国内企事业单位提供合作研究和技术服务22项,包括鉴定中和抗体300多个,筛选抗病毒药物及化合物>3000个,测试疫苗4种和抗病毒材料2种。承担了国家和上海市新冠病毒攻关等课题并支持校内外课题组申请新冠病毒研究课题。攻关组的专业技术服务和科研成果得到业内的好评,在上海市及全国防控新冠疫情的科技支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知青们的点点滴滴,都被草原的土地铭记。而草原的精神,却被知青们一生传承。知青们改变了草原,草原也改变了知青。更重要的是知青们在改变中自己成为草原人,蕴养了自己的家乡,蕴养了自己的祖国,他们在自己的草原开花绽放,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说不尽的传奇,诉不完的澎湃,南京知青在草原,是一次民族文化的冲击融合,也是一部民族团结的盛大史诗,更是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传奇。这部传奇史诗虽留存于历史,却长存于现在和未来。我坚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必将唱响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时代乐章。
 
        作者系鄂尔多斯市委党校教授、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特聘专家
        来源:《鄂尔多斯学拾集》2023年第3期
 
责任编辑:李月琴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