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南京知青在草原 民族团结续新篇——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巴音布拉

来源:《鄂尔多斯学拾集》2023年第4期 作者:宝立高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3-15
摘要:一、忆往昔,芳华永驻 1968年秋天,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一批优秀的南京知青自愿来到伊克昭盟插队,他们立志建设边疆,献身国防。到了鄂托克旗后,这批知青中南京二中的中学生们被分配到了额尔和图公社,高一的李向党、计晓东、王超、王仁杰、陶传华因为在学生
         一、忆往昔,芳华永驻
        1968年秋天,在毛主席的号召下,一批优秀的南京知青自愿来到伊克昭盟插队,他们立志建设边疆,献身国防。到了鄂托克旗后,这批知青中南京二中的中学生们被分配到了额尔和图公社,高一的李向党、计晓东、王超、王仁杰、陶传华因为在学生组织共事过,他们共同申请到艰苦的地方工作。巴音布拉格大队就是艰苦地区,沙巴拉多,草地少,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不一会儿,李向党的同班同学卢瑞华、汤俊也加入进来,随后初三女知青贾文妹、陈晓琳、黄瑜华、李曼莉、吴平也加入进来,接着初中生吴家铎、王明洁、柏临江、俞乔林、陈百成也加入进来,组成了17人的知青队伍。半年后,额尔和图公社东风大队解散,毛新华与海骏也加入进来,最终组成了巴音布拉格19人的知青队伍,李向党任队长,陈晓琳任副队长,从此开始了一段令他们终生难忘的光荣岁月。
        巴音布拉格大队的知青团结、热情、积极向上、不怕苦不怕累,个个争当劳动标兵,在大队干部的带领下,巴音布拉格大队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集体、文明集体。也正因为这种吃苦耐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较为顺利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和劳动关的考验,在基层一线扎实的开展各项工作,赢得了农牧民的赞誉,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年的知青岁月里,这批南京知青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从事过帮牧,开荒种地,种树,打碱,修水利,修路,传达毛主席精神,参加民兵训练等诸多工作,其中有人干过木匠活,有人做过赤脚医生,有人当过教师,也有人做过厨师。在三年与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往交流中,他们的吃苦耐劳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他们带来的现代卫生习惯和崇尚学习的精神深刻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知青感恩于这片草原的豁达与质朴,当地牧民受益于知青的多闻与多见,崇理亲仁的农耕文明与热烈奔放的草原文明,提倡科学理性的城市文明与崇尚自然包容的乡村文明互鉴融通,知青与牧民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为彼此一生,甚至为今后几代的交往交流交融拉开了序幕。
 
        二、共回首,激情岁月
        (一)牧民们对我们那是真好
        在牧民的意识里,这批南京知青就是毛主席派下来的代表,是革命、先进、吃苦耐劳的代言人。知青来到牧民家里,每家每户都要拿出最好吃的招待知青。1968年11月,初来乍到的王超、李向党、计晓冬和汤俊被大队派往木都图小队宣传毛主席最新指示。途经牧民单巴家,牧民给他们用糜子做饭,做了酸奶泡米饭,饭碗里还削了羊肉。可能是赶路累了的缘故,四个青壮年越吃越香,竟吃完了一锅糜子饭。见此情景,单巴老伯又做了一锅。每人吃了4—6碗,一次吃掉了一家人近3斤糜子,这就相当于牧民一个人半个月的口粮。回到大队部,当他们了解到牧民真实的生活状况后,四个知青深感惭愧与不安,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牧民们对他们的好。
        贫协的斯琴大娘特别关心知青的生活。王超和王明洁生病了,大娘专程从大老远赶来看望他们,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年底,斯琴大娘专门给水利队集体生活的知青们送来半扇猪肉,让他们改善伙食。在那个时代,这都是很难得的,知青们无以为报。过春节时,知青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去斯琴大娘家给老人家挖了一口水井。
        现在回忆起当年的生活,南京知青都感慨,他们真是在最艰难的岁月里遇到了最好的一群人。当地干部群众用爱呵护了他们,钟山儿女在与家千里之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各族儿女从此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凝聚力更强的,影响子孙后代的命运共同体。
        (二)各族姑娘组成的铁娘子工作队
        1969年底,大队计划在水利队附近挖建水库。女知青们自发成立了铁姑娘工作组,与男同志们进行劳动比赛。铁娘子中有女知青陈晓琳、贾文妹、王明洁、吴平、李曼莉,当地女青年有萨格萨、额尔登其其格、金花等。因为挖渠的深度与宽度是固定的,所以哪个工作组挖的渠长,哪个组挖掘的土方量就多,胜负立判。水利队的工作时间一般是从早晨7点到晚上6点,铁娘子工作队一般从早上四五点就开始出工,晚上七八点才休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奋斗,最终铁娘子们获得了劳动竞赛的胜利,赢得了大队和牧民们的称赞。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铁娘子们的饭量也是惊人的,有人一顿吃过一斤二两,同时期的城市女青年一般的饭量在3两左右。陈晓琳后来调到伊盟绒毛厂工作期间,依然发扬着铁娘子的工作劲头。新建厂房的集体劳动中,她作为和泥小工,一个人供应三个泥瓦匠师傅。
        姑娘们汗洒在一起,心也聚在一起,她们不仅培养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也就此结下了影响几代人的深厚情谊。萨格萨和额尔登其其格家成了女知青会回访第二故乡时的常驻地,她俩也多次往返会宁蒙之间,成为知青和巴音布拉格之间的情感纽带。多年以来,铁娘子中有人生病,总有千里之外组团来看望的好姊妹,她们一起回忆过往,一起憧憬未来,她们早已经是手足情深,守望相助的“亲姐妹”了。
        (三)当地干部力排众议,王仁杰顺利入团
        巴音布拉格嘎查的团支部成立于1961年8月,是培养优秀青年的摇篮。该支部后来发展成为全盟、全区优秀团支部。在知青插队的岁月里,能够在大队入团是当地领导和群众对某位知青工作和生活的肯定,这种政治上的肯定也会为知青今后的政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王仁杰富农出身的阶级成分,让知青们对他的转正持观望态度。在举手表决的环节中,知青们都投了弃权票。书记巴音道尔吉得知投票结果后,与队长巴娃亲自做知青们的工作,强调评价一位同志要以他的现实表现为主。王仁杰作为厨师组的一员,每天要保障大队部百多号人员的后勤供应,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各方面符合一名优秀共青团员的标准,他俩建议大家要公平地对待每一名同志。这个举动在那个岁月里是需要极大勇气的。最后,党支部要求所有党员参与王仁杰同志的转正投票,最终让王仁杰顺利入团。随着团组织的发展,王超与贾文妹也顺利地在大队培养成为共青团团员。
        草原为什么让南京知青们魂牵梦绕,就是因为这里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这里的干部群众将他们扶上马背,在马背上知青们找寻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
        (四)知青带来的篮球文化和打出自治区的巴音布拉格队
        大队篮球队是最能体现那个年代巴音布拉格大队先进的标志性队伍。1968年知青刚来的时候,大队水利队上有简易的篮球场和自制的篮球架。知青李向党球打得好,他与计晓冬、王超、柏临江、俞乔林等组建了知青篮球队,利用农闲时间与当地牧民青年比赛,逐渐牧民青年的球技有了相应的提高。知青与牧民在思想观念和精神情趣上相互影响,运动场就是最好的结合地。牧民青年中吉日木图、唐达赖、布和其劳的篮球技艺尤为突出,其中吉日木图的运球风格酷似李向党,场上司职小前锋,他后来成长为这支光荣队伍的队长。
        大队领导非常支持篮球队的训练与比赛,在知青吴家铎任团支部书记时期,巴音布拉格大队建成了当时伊克昭盟牧区唯一的灯光球场。巴音巴拉格大队篮球队也不负众望地打出公社,打出鄂托克旗,打出伊克昭盟,最终打进国家级比赛。
        热爱运动,敢拼敢闯的青年精神由球场渗透到了大队建设的各方面。体育精神不仅感染了巴音布拉格青年们,也让大队的团组织建设取得空前的成功。巴音布拉格青年突出队、五四青年林、青少年扫盲工作,“青年之家”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都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成绩,1986年大队团支部工作受到团中央领导的褒奖,1989年巴音布拉格大队团支部被评为“全区先进团支部”,1999年12月全区农牧区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会议在巴音布拉格嘎查召开。
        (五)与“革命虫”共处的年代知青带来的良好卫生习惯
        虱子是最能体现那个时代地区卫生状况的符号化寄生虫,即使在最爱干净的女生衣服上也能看到它。
        因为充沛的革命热情,劳动关和语言观基本上没有成为影响知青融入当地的障碍。但是从江南水乡到塞外苦寒之地,饮食起居还是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羊虱子。刚开始,虱子的叮咬引起了很多人的皮肤过敏反应,女知青们会在劳动之余躲在角落里,脱掉衣服,集体逮虱子。冬天里,男知青会将衣服拿在室外冻,但是效果甚微。后来逮虱子也成了一种消遣的方式,知青们给虱子取名“革命虫”。
        计晓冬有一次想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跟牧民学着用敌百虫药水泡衣服。原本牧民要求药水浸泡衣服后要反复清洗,才能拿去做晾干处理。计晓冬省略了关键一步,浸泡药水后直接晾干衣服就穿在了身上,结果造成农药中毒。他被送到公社医院打了两天的点滴才有好转。
        后来,知青们慢慢适应了“革命虫”。随后的几十年间,他们归来回访、住宿、旅行,都没有在牧区发现虱子,他们感慨草原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与“革命虫”共处的年代,农牧区的卫生条件较差。牧民们普遍都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青到来后,大队水利队才建了旱厕一间。牧民们开始学着知青,将旧报纸、烟盒纸,裁成手纸用。当时的农牧民都没有洗澡的习惯,第一个与知青洗澡的当地牧民王建国,洗完后哭了,他哭着说“我的皮没了?!”。
        渐渐地,青年一代的牧民学着知青,开始洗澡、洗脚,脱衣服睡觉,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得到普及。在知青的引领下,当地牧民在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了!
        (六)转脖子不怕,总有家人来找你
        转脖子(迷路)是知青在插队岁月里每个人都遇到的生存难题,冬季迷路甚至会危及生命。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与荒凉的草原中,知青们可能连着走几十里都遇不到一户人家,也找不到牧民事先给他们说好的参照物,很多人都有夜宿沙漠的经历。迷路的人们常常急着赶路,走了好久才发觉自己又回到了原点,心生恐惧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水利队东面的“东巴拉地”,是至今让知青难忘的一块地段。连绵的沙丘和茂密的灌木丛常常连当地人都找不到北。到了晚上,更是很难从那里顺利走出。大队领导要求,如果有派出去的人晚上未归,大队会在西北面的山坡上点一堆篝火为其指引方向。身为赤脚医生的卢瑞华一次外出给牧民就诊,又迷路了。大队领导们等到半夜还未见卢瑞华归来,于是大队全员出动,打着火把去找她,最终在一个沙窝子里找到了半睡半醒的卢瑞华。
        吴平放羊的时候就能迷路,晚上还得让巴音道尔吉书记给找回来。对于每个知青来说,迷路中被大队的干部找回,每次都能让她们内心对草原牧民涌出一种家人般的温情。55年之间,南京知青们之所以义无反顾地奔走于宁蒙两地,手挽手,肩并肩地做了大量共建草原的实事,就是因为草原是他们的家,草原上有他们的家人。南京知青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上已经完全嵌入到了民族地区的生活中。
        (七)牧民不想让走的大队长
        知青吴家铎在巴音布拉格大队一个人四匹马独自开垦过近千亩土地;一个人赶着700多只羊去过包头;一个人能推动七八百斤的手推车;一个人能抓着牛尾巴把牛摔倒。他虽出生在南方,却有一种“蒙古马”的韧劲。
        因为他那特殊的海外关系,每次招工招干他总是被刷下来。望着空荡荡的知青宿舍,他没有颓废,他选择扎根在这里。1974年他被选为大队长,巴音布拉格大队在他的领导下继续发展,大队被评为自治区“农牧业学大寨红旗单位”。1975年公社党委吸纳新党员征求群众意见,大家普遍认为“巴音布拉格大队吴家铎不是党员,那就没有第二个新党员了”。于是公社派秘书达朗太到南京外调,证明对吴家铎有影响的“海外关系”——其伯父在他出生两年前就已离开大陆,公社党委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家铎任大队长期间,大力发展经济与同时开展农牧民文体活动,巴音布拉格人斗志昂扬,勇往直前。大队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他本人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1981年他离开巴音布拉格时,为大队留下了40万元的现金存款。
        因为娶当地女青年斯琴花为妻,他常常往返于南京与鄂托克旗之间,成了连接草原与南京的“候鸟”。如今作为南京内蒙古商会会长的吴家铎,还奔波于宁蒙两地,对接两地的各类项目和资源,依然在为第二故乡做着贡献。在他身上,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紧紧联系着蒙汉两个民族;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感紧紧联系着城市与草原。
 
        三、走与留,奋进不殆
        1969年11月,吴平的哥哥来看望吴平,看到巴音布拉格知青高强度的劳动,心疼自己的妹妹的处境,申请将吴平调到了自己所在的毛盖图公社。1970年夏天,海勃湾煤矿招工,俞乔林离开。1970年工农兵大学招生,汤俊因在大队担任木匠工作,被大队推荐去天津轻工学院化工系材料成型与工艺专业学习;同年,旗军管会领导知道知青中有个华侨时,立即要求公社安排卢瑞华上学,因卢瑞华在大队担任赤脚医生,所以被安排到内蒙古医学院就读,卢瑞华在大学期间成为共青团员。
        1971年9月2日,王明洁被调到江西德安军事工厂工作,1973年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内燃机设计专业学习。
1971年9月27日陈晓琳、李曼莉、黄瑜华招工至伊克昭盟毛纺厂。
        1971年11月1日,王超、李向党、贾文妹、陶传华、海骏、王仁杰、陈百成、柏临江招工至呼市铁路局包头铁路工修场;因李向党离开时,支部党员数量不够,没法开支部大会,李向党未能转正成为中共党员,成为他的人生憾事。
        吴家铎留在大队,后任巴音布拉格大队长,公社党委委员;娶斯琴为妻;1981年回南京税务局工作。
        毛新华后调到公社供销社,几年后分配到旗地税局,与当地青年郝占祥结婚成家,选择扎根在草原。
 
        四、传精神,不负韶华
        巴音布拉格嘎查的19位南京知青是1087位来伊克昭盟南京知青的典型集体代表。他们是团结奋进的时代骄子,他们是爱党爱国的先进代表,他们更是民族团结的典型群体。在3年的插队岁月里,党领导下的草原牧民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们,南京知青与牧民的交往中也以勤劳奋进回馈了草原。艰苦奋斗的三年里,草原乳母以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他们;休戚与共的三年里,知青们在马背上开启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在离开草原的岁月里,南京知青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第二故乡,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继续着与草原的交流。知青们筹建水塔,知青们筹建希望小学,知青们设立基金会帮扶草原上病难孤苦,帮扶牧区的有志读书人。在走出草原的日子里,知青们一直挂念着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工作,他们促成了南京与内蒙古的多项教育合作,完成了很多次回访义诊,缓解了很多牧民的病痛;在回想草原的日日夜夜里,南京知青一直致力于鄂尔多斯地区生态保护的建设,即使有人提议为草原多种一棵树,知青们定然是一呼百应,鄂尔多斯草原已经成为他们这个群体的精神寄托与心灵归宿,在各行各业取得丰硕成果的他们早已与草原荣辱与共、生死与共。
        1087位金陵儿女与草原交融的55年中,鄂托克旗、鄂尔多斯,已然是他们的共有精神家园。《难忘鄂尔多斯》《情系鄂尔多斯》《白龙马》等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不仅体现了南京知青对第二故乡的深深眷恋,也反映出这个群体与各族儿女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55年来,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共同促进草原地区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南京—鄂尔多斯友好城市的缔结不仅再次续写着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也体现出了南京知识青年在心灵深处对草原文明的认同。草原不仅是他们共同历史叙述、集体记忆、命运关联的历史命运,更是他们在艰苦时代养成的共有价值取向、精神气质。更令人欣慰的是,这种精神正在一代一代的往下传承,各族儿女命运与共的理念在南京知青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的心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爱我中华的种子已经深深地埋在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心灵深处。
 
        作者单位:鄂托克旗旗委党校
        来源:《鄂尔多斯学拾集》2023年第3期
 
责任编辑:宝立高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