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

“南京知青在草原”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学研究 作者:钱格祥 王春霞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8-29
摘要:1968年10月,南京市85所中学的1087名知识青年自愿申请、主动联系,经过组织严格的审查程序,怀着到牧区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离开繁华的都市和父母亲人,奔赴鄂尔多斯草原鄂托克旗、乌审旗插队落户。真诚、憨厚、善良、宽容的草原牧人

        1968年10月,南京市85所中学的1087名知识青年自愿申请、主动联系,经过组织严格的审查程序,怀着“到牧区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离开繁华的都市和父母亲人,奔赴鄂尔多斯草原鄂托克旗、乌审旗插队落户。真诚、憨厚、善良、宽容的草原牧人热情接纳、精心安排,没有亏待“南京娃儿”。牧民们帮助南京知青闯过“生活关”“语言关”“劳动关”,知青们聪明好学与纯真上进给草原带来了“现代文明理念和方式”。双向奔赴,真诚相待,彼此交融,守望相助,成就了一段民族团结、城乡交往、休戚与共的历史佳话。

自愿落户鄂尔多斯草原
        南京知青支边到伊克昭盟的行动,是由南京师范附中、九中、二女中的一些中学生发起,特别是南京九中的十二位同学,在地图上找到内蒙古自治区沙漠分布最多、他们认为最艰苦的六个旗,分别寄去了要求插队落户、把辽阔的大草原变成富饶的鱼米之乡的决心书。1968年8月下旬,他们接到了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和乌审旗革委会同意接收他们插队落户请求的回电,欢迎南京知青来草原牧区“安家落户”。经过江苏省南京市有关领导的协调,认为南京知青还是在一起插队比较好。最后,经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和江苏省革委会的多次联系及国务院的协调,南京市革委会限定1000名学生赴伊克昭盟插队落户,但报名的中学生远远超出了限定人数,南京市党政部门不得不从中审查、批准、劝阻了很多报了名的学生。事实上,后来陆续又主动去了几十人。奔赴伊克昭盟插队落户的南京知青,在各自学校经过自愿报名、组织审查、组织批准等程序,才被南京市批准北上草原。这些知青当中有几“多”:66届老高三、老初三的人多,学生“骨干”多,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多,同班同学多,兄弟、兄妹、姐妹、姐弟俩同去的多。
草原牧区热情接纳
        鄂托克旗、乌审旗党政部门领导作出了如下安排:一是调配干部成立专门负责知青安置工作的办公室,旗、公社、大队均成立了专门班子,专人负责,原则上要求各级机关一把手亲自负责。二是派出工作组到南京迎接知青,同时全面客观、如实地介绍鄂托克旗、乌审旗的地貌、气候、风土人情等基本情况,让其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三是召开全旗四级干部会议,安排好南京知青在草原的吃穿住等问题。要求各相关部门从思想上重视、生活上关心、物质上支援,爱护照顾好这批南京知青,使他们在短时期内能适应草原生活、学会牧业劳动。鄂托克旗当时有25个公社和农牧场,鉴于牧区公社生活条件比农区相对要强一些,因此决定将南京知青全部放在13个牧区公社。四是鉴于南京知青的身体状况和适应草原的程度,灵活对待。知青下队后,一般情况下均集中居住,如知青本人要求分散居住的,可将他们安排到队干部或素质好的牧民家中。有些知青来时体弱多病(有的隐瞒了病情),如治疗一段时间后,仍难以适应牧区生活的,要向他们讲明道理,劝其返回,千万不可勉强留在草原影响身体健康。
        知青们是在国家特殊时期,主动到了地广人稀的草原,草原人民以热情、真诚、淳朴的方式迎接钟山儿女的到来。政治上给予信任,当地党政部门的各级领导和老乡对知青十分友善,对他们的评价不是看出身,而是看实际表现;生活上给予照顾,没下乡前国家每月凭票供应猪肉半斤,一年只有6斤,到了牧区后大队给每人的肉食供应至少保证每年120斤。
知青从草原走向人生舞台
        一是闯“三关”:首先是“生活关”。知青们强制自己尽快适应牧区的生活,很快就“闯”了过去,羊肉不再膻了,羊奶不加热直接往肚里灌了,苞米糁、糜米饭吃起来也是香喷喷的了。其次是“语言关”。初来乍到的知青积极地学习日常生活用语,尽量地多交流,以求尽快地能够沟通。第三是“劳动关”。草原牧区和江南农区的劳动方式不一样,在牧人耐心细致的教导和带领下,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很快学会了放羊、牧马、拉骆驼、割草、挤奶、剪羊毛、抓羊绒、接羊羔、做酥油奶酪、熬奶茶等。“捉虱子”“洗澡难”“看书难”“劳动累”……一件件从未遇到过的难题,也摆在了他们面前。一次次痛苦折磨,让他们长大成熟,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在艰难困苦中生存。
        二是给草原带来新知识。在那个物质短缺、知识匮乏的年代,草原牧区地域辽阔,居民点分散,交通不便,有的公社汽车根本开不进去,只能骑马或步行。由于交通闭塞,牧区的人们思想观念是比较保守的,只看到自己的羊群和眼前的利益,而想不到还有其他什么更好的“出路”。知青中陆续有二百多人选择到旗、公社、大队的中小学担任教师,七十多位选择担任“赤脚医生”,水利队挖了“水渠”,却没有想到买潜水泵来抽水浇灌。知青的一个个建议,牧民立马照办,知青当了柴油机手,蔬菜、粮食产量翻番;牧区买了第一辆带拖斗的“东方红”拖拉机,知青成了第一个拖拉机司机;机械多了出故障,维修成为大难题,知青在公社的支持下办起了“农机维修站”,包揽了全公社甚至其他地方的农机维修工作,直至他们调回南京为止。至于刷牙、漱口、洗澡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潜移默化,牧区的年轻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需要提及的是,五十多年前知青玩的排球,现在成为牧区远近闻名的“村排”比赛了。今年夏季“村排”大赛期间,郎平也来到了牧区现场。知青们将“现代文明”带给牧区,无意间在牧人中实现了跨越式推进。
        三是走向更广的人生舞台。南京知青中大部分人在牧区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短的只有二年多,多数在三至五年,少数的十三、四年,极少数至今仍在牧区生活。20世纪80年代,在1087名知青中有600多人返回了南京。根据退休前知青工作单位所在地统计,留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有210多人,其中,鄂尔多斯88人,呼和浩特63人,乌海39人,包头15人,其他盟市5人,还有7人在插队期间就永远长眠于草原。其他知青因参军、升学、就业,去了江苏和内蒙古以外的区域,少数工作生活在国外。从职业类型来看,南京知青中走向人生大舞台后,有工人、牧民、教师、医生、律师、企业家、机关干部、记者等,无论身在何方,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离开草原,还是留守在牧区,他们的知青经历都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他们的青春都是无悔的青春。插队落户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与困苦,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磨炼和憧憬,让他们不管走到哪里工作与生活,从来不会彷徨度日,不会企图安逸,对一切都能处之泰然,人生之路越走越平坦。知青们经历了不同的奋斗人生,在不同的战线上都成了各自领域的精英翘楚。知青们感恩草原牧区给予他们的接纳、养育和锤炼,牧区人民感恩知青们带来了文化、知识和现代文明。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成了南京知青和草原牧民共有的情结。
知青佳话的深刻内涵
        在“南京知青在草原”这段历史佳话中,感恩之心和感念之情是双向的、是延续的、是历久弥新的。南京知青对草原、对阿爸和额吉有着深深的眷念;草原牧人尤其是“牧人二代”对南京知青有着深深的“知青情结”,在“草原情结”和“知青情结”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第一,蕴含“一条主线”的生动实践。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即对中华民族的最高认同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数十年来,南京知青与草原牧人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伟之举,贯穿“一条主线”的是南京知青与草原牧人相处相知的细节。如今的鄂尔多斯草原,已经成为南京知青们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南京知青与草原牧人你来我往已然成为走亲串故的一件平常事,知青们接待过不少牧区牧民到南京市求医治病、推销草原特产、项目考察与学习。有些知青每到夏季就来草原避暑,有些知青为招商引资穿针引线,有些知青为校际交流铺路搭桥,还有些知青后代直接来草原投资办企业,有的还在草原上买房安家避暑。
        第二,突出“两个共同”的纯真愿望。党的十九大强调,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本着“两个共同”的目的,在南京知青的努力和协助下,1998年,在南京知青插队鄂尔多斯草原30周年之际,南京与伊克昭盟结为友好盟市,在全国开创了知青插队地与出生地结好的先河。把南京的人才优势、资本优势与鄂尔多斯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为两地的经济协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南京市经协办在东胜区举办了“南京部分名优产品看样订货会”,两地共签订了9份供货合同和经销协议,合同金额达3027万元。知青戎建国插队落户时,过了6年风餐露宿的牧马人生活,草原情结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回南京后,尽管一生坎坎坷坷,但是创办企业、回报草原的赤子之心始终不变。他创建过“草原风情蒙古包”“蒙古王饭店”“蒙古王农牧山庄”。一方面在秦淮河畔介绍马背民族的文化和草原风俗,一方面为回宁知青及其子女和牧民后代提供就业机会,在蒙古王饭店就业的70多名员工中,多半来自鄂尔多斯草原。
        第三,体现“三个离不开”的朴素情感。知青汪佳序、孙瑞蓉等在插队的地方当过“赤脚医生”,挨家挨户串门给牧民治病,不管牧民有什么病都要瞧,包括接生孩子。可当时汪佳序、孙瑞蓉、李吾川等还都是大姑娘,对接生孩子一窍不通。汪佳序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为牧民接生的情景。她说,当时自己很紧张,因为以前没学过,也没看过人家生孩子,啥都不懂,但是情况紧急,人家都相信你这位赤脚医生,没办法,拿起书本现学现用,边看书边操作,硬着头皮帮人接生,孩子生下来时,她也瘫倒了!草原上有个传统,凡是给孩子接生的人,父母把她视为孩子的“干妈”,因为她和母亲一起把孩子带来人世。在鄂尔多斯草原,汪佳序有二十多个“干儿子”“干女儿”,汪佳序至今还能喊出其中一些人的名字。如今,他们也都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可照样没有忘记把他们带到人世间的“干妈”。得知自己的“干妈”从南京来草原省亲了,他们有的从老远的地方骑着马赶来,特意送给“干妈”一件漂亮的蒙古袍;有的专门替“干妈”篆刻一枚印章。汪佳序说,“他们都像自己的孩子,无论在哪儿,亲人都不会相忘的!”诸如汪佳序一样的南京知青,每个大队都有几个。
        第四,彰显“四个与共”的重要因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生死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自1968年以来,南京知青和草原各族人民唇齿相依、团结友爱,一起战胜苦难、化解危机,是“四个与共”的生动诠释。知青吴家铎扎根毛乌素沙地腹地13年,带领乡亲们齐心协力将一个风狂沙大、交通闭塞的贫瘠沙原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牧区;担任大队长7年时间,大队连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多次荣获国家、自治区、市(盟)的表彰;大队如火如荼地开展球类、长跑、摔跤、赛马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2012年,吴家铎创办南京市内蒙古商会并担任会长,致力于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及宁蒙两地间的经济往来。知青周怀英在乌审旗知青办工作期间,解决和改变了大部分乌审旗知青面临的困惑和去向的选择,用辛勤和汗水送走了一批批知青奔赴新的工作岗位,被大家尊称为知青的贴心人。回南京后,她依旧操办起回宁知青们的二次就业和选择接收单位等一系列事务,对知青们有求必应,帮助他们联系和落实单位,承担起不是“知青办”的知青办的作用和职能,被誉为知青的热心人。为解决知青子女就业问题,她总是不遗余力热心相助,想方设法地予以无私的帮助。周怀英和蒙古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心里始终有个永远根连根的草原情结。为这个情结,她贡献了全部青春;为这个情结,返回南京后,始终出力流汗默默地奉献。
        第五,反映“五个认同”的共同心声。知青王强、戚新梅、张志、高志宏、任淑芳、陆学萍、张登杰、沈阳春、马顺英、李丹、董逸仙、李益民、丁业梅、杨明明、吴宝霞等,在56年的草原生活中,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内蒙古人。曾经的南京姑娘、帅哥依旧牵挂南京,牵挂曾经养育过她的水乡石头城,但他们更热爱帮助过、爱护过他们的草原人民。青春芳华奉献给这方热土,成长和磨砺刻骨铭心,不言对错、不谈回馈。与繁华无缘、与艰苦相伴,是时代大潮,更是个人选择,无愧当年“扎根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誓言,无悔无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南京知青们在这股时代潮流中奋勇争先,在各行各业中均做出了不俗的业绩。大批知青离开草原后,依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关心、牵挂、支持着鄂尔多斯的建设与发展,依然用不同的方式继续完成着用心中真情承担的使命,为草原筹建水塔、创建希望小学、设立基金会、促成医疗合作、招商引资、推销产品、投资兴企办厂等等。正因知青与牧人交往交流交融之深,激发出人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愈来愈深。
南京知青在草原的时代价值
        “南京知青在草原”历史佳话蕴含着丰富内涵,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养料,更是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和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素材”。因此,总结、提炼、推广“南京知青在草原”历史佳话的时代价值,意义深远。
        一是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南京知青到牧区“接受贫下中牧再教育”,是响应党的号召,草原牧区接纳南京知青也是“政治任务”,是听党话。“南京知青在草原”历史佳话的启示是:传承好各族人民始终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传承好各民族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宝贵品质。坚持和拥护党的领导,牢记“国之大者”。因为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发展的政治保证,百年党史告诉我们,中国的民族工作做得好不好,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五十六个民族才能手挽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簇拥在一起。
        二是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56年来,南京知青和草原牧人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你来我往、常来常往、走亲访友、守望相助的特别关系,有微信联系、有经常问候、有特产快递。南京和鄂尔多斯两地的政府机构、商会在知青的推动下互动频繁,各种商品推介会、创新创业项目宣介签约会和招商推介会不断开展着。“南京知青在草原”历史佳话的启示是:当前,我国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具备了更好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要有序推进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交流,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必须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三是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南京知青在草原的奋斗历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的事迹凸显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草原人民没有忘记将美好青春献给草原的南京知青们的青春之歌,南京知青们也没有忘记哺育他们成长的第二故乡鄂尔多斯。为什么平凡人平凡事经历了岁月变迁还让人念念不忘?为什么这种双向奔赴的情感在长江南北久久传唱?为什么“知青情结”“草原情结”遗传给了知青和牧民的下一代?“南京知青在草原”历史佳话的启示是:文化的认同是最高的认同,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南京知青在草原的精神品格与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的内核具有共同性,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应充分挖掘“南京知青在草原”的时代价值。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是赓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南京知青在草原”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更是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的生动案例。知青们与当地群众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形成了深厚情谊,超越身份、地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南京知青在草原”历史佳话的启示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正确把握“四种关系”,做任何工作、办任何事情都赋予其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全面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工作中去,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五是“七个作模范”的新时代动力。56年前,南京知青与草原牧人相聚是历史产物,青春力量与古老荒凉相逢,都市文化与牧区生活相交,南方小桥流水与北疆苍茫大地相遇,一切都在碰撞、对峙、适应中交往交流交融,牧区留下了知青的故事,知青烙印了牧人的情感,相互之间链接出手挽手、心连心的兄弟之情,不仅影响了当事人,更波及“牧人二代”“知青二代”,今天看来,当年南京知青来草原,不仅仅是一件“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建设边疆”的事情,更是一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发展繁荣的大事。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在草原的南京知青有二百多位,他们为内蒙古现代化建设“献了青春献子孙”,一代又一代扎根草原,贡献着青春和智慧。因工作离开草原的南京知青中,仍然有许多人魂牵梦绕着草原,他们用穿针引线招商引资、医疗支持、教育帮助、推销产品、文旅融合发展等方式为草原现代化贡献着各自的聪明才智。
        综上所述,“ 南京知青在草原”是一曲“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时代颂歌,“一起走过”“一起走来”的历史和现实,“有事情一起干、有困难一起扛、发展成果一起分享”的精神与行动,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交往交流、共生共享的优良基因,成为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重要窗口。总结提炼“南京知青在草原”历史佳话的深刻内涵,弘扬“南京知青在草原”历史佳话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有利于增强“四个意识”“五个认同”,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有利于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凝聚人心,用中华文化这个强大精神纽带,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有利于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学会研究》2024年8月29日第7版
 

责任编辑:钱格祥 王春霞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