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经济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五件大事 四个翻番——陈启厚同志访谈录

来源:《见证》 作者:陈启厚 人气: 发布时间:2016-11-14
摘要:陈启厚,男,汉族,1935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府谷县。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月参加工作,先后任准格尔旗九区、十二区委宣传干事。1954年任伊克昭盟盟委组织部干事、盟委办公室秘书。1960年到内蒙古党校理论研究班学习。1964年以后,历任伊克昭盟行政公
        陈启厚,男,汉族,1935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府谷县。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月参加工作,先后任准格尔旗九区、十二区委宣传干事。1954年任伊克昭盟盟委组织部干事、盟委办公室秘书。1960年到内蒙古党校理论研究班学习。1964年以后,历任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副主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整党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10月,任伊克昭盟盟委副书记。1990年2月,任伊克昭盟盟委书记、伊克昭盟人大工委主任。1995年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1998年退休。
 
 
五件大事 四个翻番
——陈启厚同志访谈录
 
            时  间:2013年11月25日
                     地  点:内蒙古东联集团会议室
        采 访 者:杨 勇 贾来宽
文字整理:贾来宽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提出采访伊克昭盟老领导,了解伊克昭盟建设发展历史,这个思路很好,现在做这件事为时还不晚,这对当前及今后鄂尔多斯的发展很有意义。这个事,由杨勇、贾来宽同志来做,有能力、有条件、有资格,完全可以做好。杨勇同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对鄂尔多斯的历史有相当的研究。贾来宽文字能力强,协调能力也很好。对一个地区历史进程中每一个阶段如果都能做一个客观全面的总结、概括整理,即便作为资料完整保存下来也是非常珍贵的。现在的人不做这件事情,以后的人做起来就困难了。你们两个人如果能把这个事情做好,是对鄂尔多斯的一大贡献。
        你们俩人都是鄂尔多斯人,来宽的老家与我的老家是近邻。你们都清楚,伊克昭盟解放已经64年了,伊克昭盟曾经是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最贫穷、落后、荒凉的地方。这不是因为伊克昭盟蒙汉各族人民不努力、不上进而造成的,是由很多自然条件决定的,因为那个年代是农业年代,以农牧业为主体,严格地说没有工业。生态环境那样恶劣,伊克昭盟处在贫穷、落后、封闭、极其荒凉的状态也不足为怪。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30多年中,经过伊克昭盟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除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人民翻身做主人、人民生活比旧社会有明显改善外,其他方面变化不大。伊克昭盟各族人民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农牧业生产条件很不好。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合作社、人民公社、包产到户,苦苦挣扎二三十年,也始终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仍摆脱不了贫困。
        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由我担任伊克昭盟盟委书记。当时,伊克昭盟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些进步,但变化也不是很大。这就是当年伊克昭盟的历史背景。当时,伊克昭盟仍然是农牧业经济为主,农牧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80%多。改革开放处于初始阶段,如羊绒衫厂与日本搞补偿贸易,引进日方设备、技术,用无毛绒偿还,债还完了,合同就了结了,但它不是合资企业。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解放,但开放的程度还是很差的。中外合资企业没有一个。我接任书记时,伊克昭盟国民生产总值大约14亿元,财政收入1亿元多一点,粮食产量6.6亿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00元出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元左右。
       我是1990年2月8日出任伊克昭盟盟委书记的,1995年1月调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5年间,我对家乡伊克昭盟经济社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至于政绩如何,可由世人评说。但自己要说的一句话是:5年书记,尽心尽力。回顾那段历史,概括来说,任职5年办了五件大事,实现了四个翻番。当然,这是伊克昭盟党政领导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这五件大事是:
        第一,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因为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是那场波及全国的“6·4”政治风波,虽然平息了,但是各方面的问题仍然很多,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中央的要求是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就无从谈起。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做了大量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使大家统一了思想,加强了各方面的团结,社会出现了稳定的局面,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打开新局面。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伊克昭盟党政领导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在工业方面,搞了一个项目,就是羊绒衫厂,和日本的补偿贸易项目。这两件事都是全区第一,可是后来,脚步放缓了,甚至停滞。1992年3月,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下达以后,我们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展开了一次长达半年的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广泛而深入。经过学习、讨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得到了又一次大解放。从此以后,伊克昭盟的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四大以后,更进一步,开始研究、实施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方面的各项重大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第三,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党中央一贯强调,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民以食为天,这个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懂,就是这样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上,我们伊克昭盟最差,也最落后。新中国成立40年了,我们始终没有做到粮食自给,一直靠国家供应,广大农牧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我们内心有愧,脸上无光。我们必须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寻找一条新途径。这就是从实际出发,趋利避害,实行因地制宜、分别施治的原则,按照不同的区域条件和生产特点,制定不同的奋斗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根据这个思路,我们把全盟划分为3种类型区域,黄河、无定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加大力度建设粮食基地,提供较多的商品粮。在丘陵山区旱作农业区,自然条件很恶劣,实行“两翼一体”战略,即水利水保、植被为两翼,主体为农牧业经济。实施“3153”工程,即这类地区以户为单位,经过5年的奋斗,每户建成3亩稳定高产基本田,解决温饱问题;每人养5只羊,解决经济收入问题;每户种10亩林果树,户养3头猪。经过几年努力做到粮食自给,逐步脱贫致富。在西部牧区,着力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基本草牧场建设,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逐步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经过5年时间的检验,这个思路大见成效,全面完成了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农村牧区经济出现良好局面。
        第四,重点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就是煤炭、绒纺、化工、建材,以四大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铸造伊克昭盟的经济新优势,进入伊克昭盟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第五,大力扶持三大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三大企业集团就是鄂尔多斯集团、伊克昭盟煤炭集团总公司(现在的伊泰集团)、伊克昭盟化学工业集团总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大企业集团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强势企业,在鄂尔多斯经济全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四个翻番:就是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粮食总产量、城镇居民收入都翻了一番或两番。在我担任伊克昭盟盟委书记5年期间,伊克昭盟地区生产总值由14亿元增加到36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08亿元增加到3.46亿元,粮食总产量由6亿斤增加到12亿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500元增加到1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00多元增加到将近2600元。这些经济指标在今天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大树都是由小树长成的。
 
责任编辑:陈启厚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