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经济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试论鄂尔多斯的三次创业及其启示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2017年第1期 作者:姚鸿起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5-08
摘要:(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同理,鄂尔多斯的创业也是在改革开放前建设发展基础上开始的。 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分析鄂尔多斯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以下认识:一方面,鄂尔多斯的创业基础虽然在1949年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同理,鄂尔多斯的创业也是在改革开放前建设发展基础上开始的。
  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分析鄂尔多斯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基本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以下认识:一方面,鄂尔多斯的创业基础虽然在1949年~1956年比较好,但经过1957年~1959年、1966年~1976年反右派扩大化、大跃进、反右倾、“文化大革命”的折腾,总的看还是“一穷二白”的,突出的表现就是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一产独大,二产太小,三产微乎其微)、农牧民生活非常困苦(长期过着“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和“走东头,奔西头,黄河两岸度春秋”的生活);另一方面,“一穷二白”也蕴含着“穷则思变”“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之真谛。鄂尔多斯人就是通过“穷则思变”,才画出三次创业最美图画的。
      (二)
        鄂尔多斯的第一次创业是1979年至1999年,这次创业走过三个阶段:
        1979年~1983年,为第一次创业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鄂尔多斯人通过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以非凡的胆识和气魄,在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又称“包产到户”);在工业领域以补偿贸易方式,引进日本无毛绒分梳设备和技术,投资3400万元建起了羊绒衫厂。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羊绒衫厂的建立,不仅在1982年投产当年就收回了建厂投资,而且在之后的三年中就付清了日本的设备和技术费用,同时还为工业战线实行改革开放起到了带头作用。
        1984年~1993年,为第一次创业的农牧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转变阶段。1984年春夏,“振兴伊盟经济突破口”的大讨论,突破了伊盟人千百年来“以农牧业为主”的思维定式。吹响了“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的号角。由于鄂尔多斯人抓住了国家能源战略西移和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机遇,所以,在提出“三开(思想开明、改革开放、资源开发)、一治(治理水土流失)、一转换(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战略、“大型企业集团化”战略的同时,先后组建了鄂尔多斯集团、伊化集团、伊煤集团。在三大集团带动下,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农牧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转变,由此,三次产业结构也由1978年的53.07∶30.99∶15.94转变为1993年的31.86∶38.21∶29.93。
        1994年~1999年,为第一次创业的经济在“快车道”上奔跑阶段。1994年,鄂尔多斯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年双增20%以上)后,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过程中,通过发扬“团结奋进、走进前列”精神,并实施“中小企业民营化”战略和“盟旗经济一体化”“四个层面企业”发展模式及资本运营(四大公司股票上市)方式,鄂尔多斯主要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进入自治区前三位,从而在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鄂尔多斯第一个经济现象”。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鄂尔多斯第一次创业主要取得了两大成就:
        (一)通过大力开发自然资源,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在1993年实现了农牧业为主到工业为主(即一产为主到二产为主)的转变;
        (二)在1994年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实现了“走进前列”的奋斗目标,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鄂尔多斯第一个经济现象”(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并在“快车道”上奔跑)。
        (三)
        鄂尔多斯的第二次创业是2000年至2013年,这次创业走过两个阶段。
        2000年~2005年,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创造第二个经济现象(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生态现象阶段。
        1999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当年12月,伊盟盟委书记邢云在盟委扩大会上作《面向新世纪,再创新优势,为鄂尔多斯二次创业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既确立了“两化(市场化、工业化)三新(技术、制度、开放创新)六突破(在企业改革、产业化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建设、开放力度、宏观环境优化方面进行突破)”发展思路,又提出了“煤从空中走,气从地下行”的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发展措施。之后,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互动,跨越发展”“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到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农牧民收入分别居内蒙古12个盟市的第一、二、三位,从而创造出第二个经济现象,即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火车头”的现象。与此同时,通过实行休牧152.4万公顷(占草场面积27.4%)、禁牧187.33万公顷(占草原面积33.7%)、划区轮牧185.87万公顷(占草场面积33.4%)、退耕还林425.7万亩、退牧还草525.67万亩,创造出“鄂尔多斯生态现象”——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40%提高到2005年的70%,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2.6%提高到2005年的16.2%(包括治理库布其沙漠25%,治理毛乌素沙漠75%)。
  2006年~2013年,是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通过发扬“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精神,实现经济总量由小到大的飞跃,并创造出誉满全国的“鄂尔多斯模式”阶段。
  2005年12月,鄂尔多斯市委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四个超一”目标(市委2003年春提出、2005年12月修改的“二次创业”目标,即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人均财政收入超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新增1万元,达到2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超1万元)。之后,通过大力发展煤电联产、煤液化、煤化工、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到2010年和2013年,不仅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牧民人均收入、植被覆盖度、森林覆盖率八个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还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趋于基本合理。
        鄂尔多斯第二次创业突出成就是:
      (一)实现了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由小到大的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稳居自治区第一位;
      (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2.5∶59.9∶37.6,基本趋于合理;
      (三)居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居自治区第二、三位;
      (四)创造了“鄂尔多斯模式”,成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个典型城市之一。
      (四)
        鄂尔多斯第三次创业是2014年~2020年。这次创业的总基调是: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攻改革、防风险、惠民生;这次创业的任务是: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次创业的核心是经济转型(经济效益由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经济运行由“市场发挥基础作用”转变为“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经济建设由“高强度大规模开发”转变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产能力由传统产业供给转变为新型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及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供给;发展方式由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转变为绿色、低碳、循环;消费需求由模仿性排浪式转变为个性化、多样性)。这次创业的重点是扶贫攻坚。这次创业包括三个阶段:
        2014年7月~2015年3月,为第三次创业的准备阶段。2014年7月,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白玉刚根据我国经济运行处于三期(增长速度换挡期、转型发展阵痛期、产能过剩消化期)叠加,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形势,在鄂尔多斯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作题为《凝心聚力、转型发展、创新创业、再铸辉煌,把鄂尔多斯建成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的报告,由此拉开第三次创业的序幕;2015年3月,市委书记白玉刚在首届鄂尔多斯创新创业大会上作题为《携手第三次创业,再铸鄂尔多斯辉煌》的讲话,标志着第三次创业起步。
         2015年3月~2017年,为第三次创业中经济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阶段(煤炭就地转化率在2013年10%的基础上达到40%;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013年36%、2014年42%、2015年48.3%的基础上达到50%以上)。
  2018年~2020年,为经济转型取得重大成果(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2015年40.9%的基础上达到45%以上),圆满完成2015年后5.17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2016年底已使国家标准线下13047贫困人口全部公示脱贫;杭锦旗已达到自治区级贫困旗退出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
       上述文字和图表告诉我们,在第三次创业中,鄂尔多斯人通过发扬并践行源于传统文化之积淀、汇集历史文明之精华的“开放包容、诚信友善(这8个字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的人文彰显,是精神的内在核心)、不屈不挠、拼搏创新(这8个字是精神的外在概括和力量支撑)、艰苦奋斗、不断进取(这8个字是谱写历史新篇章的永久动力)”精神品质,不仅可以使经济由量的扩张达到质的提升的飞跃,而且能取得全面建成“经济发展更加持续,民族团结更加牢固,文化建设更加繁荣,社会进步更加和谐,生态文明更加亮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较高质量小康社会的胜利,同时还能把鄂尔多斯建成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和生态文明先导区、全区创新发展引领区和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区。
     (五)
        回顾历史,鄂尔多斯的三次创业就像一面镜子,它不仅照出了人们奋斗的足迹,而且向人们折射出诸多启示,主要是:
        第一,创业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抢抓机遇相结合。没有解放思想与抢抓国家能源战略西移和西部大开发机遇的结合,就既不会有第一次、第二次创业的成功,也不会有第三次创业的好机遇。
        第二,创业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不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就没有279.35万亩荒漠化、沙化土地的减少,也不会有每年入黄泥沙量0.2亿吨的减少,更不会有2015年植被覆盖度75%、森林覆盖率26.51%、农牧民来自林草产业人均收入2600元的成就。
        第三,创业必须用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是“动力”源,是“第一生产力”;文化(包括精神文化)是灵魂、是血脉。没有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就没有经济发达和社会和谐。
  第四,创业必须坚持正确的能源观。正确的能源观就是在保护环境、节约开发不可再生能源过程中,大力开发可再生资源,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子孙后代的能源观。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正确的能源观,就不会有当代人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活环境,也不会有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
        第五,创业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就是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的规律;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发展生产的规律;就是保护善意竞争、打击恶性竞争的规律。违背价值规律,经济发展就缺乏活力;违背供求规律,就造成了煤炭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过多;违背竞争规律,就产生了丧失良心、背离诚信的欺骗、倾轧行为。
 
        作者:鄂尔多斯市委党校原教育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姚鸿起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