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杭锦旗政协武娜副主席和我到原巴拉亥乡党委书记王振明同志家,采访了当年他们在巴拉亥率先推开包产到户工作的往事。王振明同志在巴拉亥推开的包产到户工作,在当时得到了伊克昭盟委的高度重视,并受到了表彰。王振明同志是这项工作的首创者、组织者,也是亲自参与者,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年纪又大等原因,有些事情记得不是那么准确、详细。以下文字是王振明同志口述,由笔者整理而成的。)
1973年,我随扶贫工作队到了巴拉亥乡。我当时是带队的,成员有:郝银山、刘世荣、崔文耀、郝虎、段卫平等10人。1973年春天去巴拉亥,冬天回来。回来以后,旗里面也是开始大改革,像现在的扶贫工作队一样,放一批在单位里面的工作人员到基层工作。1974年,杭锦旗委任命我为巴拉亥乡的副书记,当时的公社书记是赵美存。1975年的时候,我正式接任了巴拉亥乡的书记。
那时,巴拉亥乡的基本状况是有4个40万:返销粮40万斤、外借粮40万斤、贷款40万元、欠人家40万元。21个生产队,有19个生产队吃返销粮,情况相当地不好。我去了以后,发现巴拉亥乡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水上不去,土地盐碱化相当严重。一开始的时候,采取的方法是挖渠改良土壤,后来发现这样也不行。争取上级支持是不可能的,当时,全旗的情况也十分严峻,盟里给旗里压400万斤的交粮任务,杭锦旗产粮区是六个公社,连这400万斤粮都交不起。为了完成盟里的交粮任务,旗里面再给公社压任务。
什么是群众路线?我认为第一条就是让老百姓吃饱饭。当时,干部群众的生活实在是不行,我的观点就是给群众解决吃饭问题,其他问题也没有多想,让群众能吃饱,最起码吃玉米面也能吃饱。你们年轻人不知道,我带了几批人去做工,饿的都做不动。到春天的时候有一个清淤劳动,要求每一个公社都出民工,哪一个公社都二三百民工。每年春天,我带上二三百民工,起码要挖十天左右。国家的规定,每人每年供应粮食360斤,像年轻后生二三斤也吃得了,当时没有油水。那时候挖干渠,全是人工担土,不像现在机械化。群众劳动一天也吃不上个饱饭,饿的。早上三两粮,中午三两粮,晚上三两粮,就是一个馒头的粮。还补着一点,不然三两粮哪够?就是补上,因为肚里没油水,那些后生也吃不饱。所以,我才在巴拉亥搞包产到户,这就是做这项工作的出发点。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巴拉亥乡的情况大致熟悉了,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可是,这种状况就是怎么改也改不过来。一个生产队分红分不出来,一个工日就是分二三毛钱。就这样,有的生产队能分,有的生产队还分不上。说实话,当时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搞一些工程,不是说给多少钱,群众首先问你给我补多少粮?因为,那个年代大家普遍没吃的,群众饿的不行。
工作是需要思谋的,是需要动脑筋的。到巴拉亥工作后,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村民的自留地产量那么高,集体的地产量那么少?这明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首先想到的一条就是要实行包产到户。给村民包多少土地,要按照公社的平均水平来。也就是公社给大队承包,大队按照土地质量好坏给小队分,小队根据土质情况再给社员分,社员就承包。这也有高有低,地好的就少承包一点儿,地差的就多承包一点儿。现在来看,当时这个事情很小。但是,当年秋收下来以后,大家算了算账,实行这种承包制后,土地的产量是成倍的增长!
做工作首先要认清形势,还要讲究方式和方法。面对那时候的形势,我们搞这个承包制不是大面积的来,只能是先选取公社的一小块试行。我们是先选的大套子村进行的。那么,这个承包的做法出来以后怎么弄呢?实际上是怎么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这就需要方式和方法了,我们是这么做的:超产这一部分由国家和个人把超产的50%卖给国家,50%留给个人,50%卖给国家的钱归个人,按照承包时候的约定,该交给生产队就交给生产队,再参加分红。以后,大家看到效果很好,真正大量承包开是在1978年。按照时间推算,我们是在1976年开始试点承包。
做工作往往是要承受一些压力的。到了1977年冬天,整个土地的产量提高了,包产到户的工作就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就正式在全公社推开这种做法的。1978年春天,杭锦旗委召开电话会议,重点批判巴拉亥乡搞包产到户。当时,我正在大套子村做工作。那时候,所有的公社干部都要包村,我包的是大套子村。那时候的巴拉亥和现在一样,就是分布在黄河两岸,大套子村在公社的对岸。当时,我在大套子村落实两件事,一件是包产到户,另一件是提高产量和推广种玉米。因为土地包出去以后,还要解决种植方法的问题。后来,乡里的干部来找我告诉电话会议记录,听后就回到公社里,详细地看了电话会议记录。这样,我的压力就大了。由于之前,也就是1976年,我没有给时任杭锦旗委书记张继文汇报,我是偷偷地弄的。记得1977年冬天,杭锦旗委中有一些人,本身是当地干部,就发现了我在大套子村搞包产到户这件事儿。后来,旗委杨耀文副书记问我是不是搞了包产到户?我告诉他,这不是专门汇报,这属于我个人跟你说的,有什么责任我承担,你千万不要说,不要宣扬这个事!
但是政策要有连续性,政策没有连续性怎么能行?当时,土地已经于1977年冬天承包出去的,1978年春天旗里召开的电话会议。后来,我为了稳定人心,就说这个事情已经这样了,到秋天以后再说。设想一下当时,你要是再变回去,整个事情没有办法跟村民交代了。当年的粮食要减产不说,正常的生产活动也搞不下去了。我说这个“错误”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是一个违纪问题,要清算“错误”,这个不是个人私事,“是整个大的工作路线错误”。顶多也就是把我这个公社书记帽子摘了,免职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时,公社的副职他们认为搞包产到户是应该的,基本上没有反对意见。领导班子成员有五个人,基本上也都同意的。那时候还有交粮任务,所以我们把这个事情就是这么顶着。那时候实际上公社这一级是基层党委,旗委也是给一些自主权的。但是有一个方向,只要把粮食任务完成了,旗委也就默认了,就是这样的情况。后来我总结,做工作要在讲实际的基础上,随机应变,不能唯上、不能唯书。
另一方面,工作上得到上级的支持就好办了。到了1978年8月,伊克昭盟马丕峰副盟长等四五个人下乡在巴拉亥住了两三天。当时,他们是全盟范围内调研,一个公社、一个公社的走。有一天,马丕峰副盟长从村里调研回来和我说,小王,你们这儿的群众怎么中午不休息?我知道马丕峰副盟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因为包产到户被批斗了。我告诉马盟长这里搞包产到户了,我就把这些情况都跟他说了。第二天,他去了群众干活的地里,去和群众调查,群众的说法和我的一样,有的群众中午就不回去。后来,他直接到盟委找千奋勇书记汇报。千奋勇书记听了汇报,就决定在巴拉亥开现场会,这个会又叫伊克昭盟旗县委书记会议,推广巴拉亥包产到户的做法。
大概9月的时候,马丕峰副盟长又回来巴拉亥了。回来就是为准备这个现场会。当时,玉米都成熟了。会议先从巴拉亥开始,之后,从巴拉亥一路调研,盟委的常委们基本上是全部参会,再一个就是旗县委书记,这个会议分量很重。最后,在盟里召开伊克昭盟委机关和旗县委书记会议。会上,我作了关于巴拉亥包产到户情况介绍的一个发言。经测算,我记得当时增产比率是38%(比上年同期)。那时候,中央规定比率达35%就大丰收了,我们的是38%。也就是说,比上年增产了38%。10月,伊克昭盟委又召开先进会议,我们参加了这个会。巴拉亥包产到户的过程大致就是这样的。
当时的发言材料也没有保留,这个应该在伊克昭盟委留存着,另外,就是伊克昭盟档案馆存着一个。当时,王玉真是书记,张双旺是秘书,他们有一个报告,在杭锦旗档案馆存着。相关巴拉亥的经验推广、产量调查等等一些资料都在《鄂尔多斯报》一版报道。
总体来看,怎么来推进包产到户这项工作的?我主要抓了两项。从粮食产量上,抓包产到户;在经济收入上,抓推广种植葵花,当时也是实行包产到户,在盐碱地、废弃地、河头地这些不太好的地里面推广,按照一定比例上交,剩下的是农民的。
另外,在实行包产到户的时候,我们对一些废弃地、盐碱地也实行了一些独特的政策。这个政策就是,第一年啥也不收,群众要是把这些地整出来,第一年收入是村民的。第二年,这些地上的收入一半是村民的,比如说收了葵花500斤,你拿250斤,给生产队交250斤,而且还给你计分,算分红。像大套子二大队的高华山,他承包的时候全村收入最高,收入了7000多元钱。1978年的7000多元,可是不得了,一下子富起来了。利用废弃地,这是我改造废弃地的做法。好地不能种葵花,就是在碱地种葵花。再一个就是盐碱地种玉米,头一年都给你,第二年一半,第三年就是承包给你了。
学先进,后进也能变先进。我推广种植葵花,就是为了能让巴拉亥变先进。当时,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有一个七分子社,我们去参观,人家的分红高,1.9元、1.8元,前面说了,我们才二、三毛,我看到这种情况,就考虑他们怎么能分这么多钱?搞人民公社的人一看就知道能分多少,后来我问群众,我说你们怎么做的,人家就跟我们说种葵花,葵花能收多少,粮食能收多少,这么算下来是对的,所以我回来就推广种葵花。种葵花是为了解决社员没钱的问题,种玉米是解决粮的问题,一个是经济,一个是粮食,就是从这么来的。
我们共产党的政权,不能让群众饿着,也不能让群众穷着。我给你说为什么要抓经济来源,我们抓种粮,粮食问题解决了。但是粮食价格太低,收入问题解决不了,群众吃饱了肚子,但是口袋是空的,社员还是穷。我就开始把废弃地、盐碱地给社员包出去。说实话,当时我也没有想到,一往开包了以后,社员的积极性可大了。
讲究工作方式方法的第一条就是要实事求是。我们解决经济问题的方式就是种经济作物,也就是种葵花。实事求是地讲,巴彦淖尔盟和我们挨着,他们能种,我们为什么不能种?土地情况也是一样的。但是,推广种葵花很难,头一年没有人种葵花,有一个公社干部包的一个队没有完成葵花种植任务,我调查清楚后就把那个干部训了一顿。1977年推广了四个生产队,也就是大套子村的四个生产队,但是大套子村有一个生产队不知道什么原因有点迟了,种得少,第二年是整个公社全推广开了。
推行包产到户以后,当时的分红一个村民一天能分八九毛,甚至1元多钱,一个月分的30元钱。知道没承包之前村民能分多少钱?最高的生产队分9毛钱。全公社只有三个生产队有那么高,要是一般的话,就是一二毛钱。包产到户后,一般的生产队也能分到0.9元至1元,包产到户前和包产到户后村民的收入差距就很大了。搞包产到户后,村民收入大大地提高,证明了试行包产到户这种做法取得了成功。
群众中真的是蕴藏着无穷的活力。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政策,释放群众的活力。我们把土地开承包以后,社员就很有办法。这么厚的盐碱(王振明书记用两只手比划了一下),不可想象,人家就把那个铲了。那么差的地方可以种植作物,玉米也能产七八百斤。还有废弃地,村民雇车推平,推平了以后再种地。当时,土地分给个人了,个人就各想各的办法推地。群众想办法调动各自的关系,从巴彦淖尔盟雇拖拉机推地,大套子村每天在地上的拖拉机有20多台,当时的场面是很壮观的。这说明,包产到户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那个时代,有我们的典型。说到这儿,我要提提大套子村五队的连明义。他当时是小队长,后来是大队长。我们给他承包了4亩地,4亩地里面是渠和沟,人家雇了拖拉机推了。当时我还不理解,我说明义你这么个雇上车推地,能不能回来成本?他告诉我,头一年,我就用收入来付雇拖拉机的钱,第二年就能受益了,而且这个土地将来谁都能受益。
就这样,通过这种承包产到户的办法,改造盐碱地和废弃地。郭学义也承包了几亩地,他承包的那些地全是圪蛋地。他每天拿上酒瓶子在地里喝酒,往平铲土圪堆。这就能充分说明,群众的积极性高!要是集体去组织那个东西就难了,二三十台拖拉机那一天得多少钱,哪有那么多钱?另外你弄出来的土地不如自己整出来的。自这以后,就解决了经济问题,那时候的价钱,羊肉和葵花差不多,一斤羊肉四毛钱,一斤葵花三毛钱,当时种的是花葵,主要是以花葵为主,供销社收葵花,当然其他人也来收。葵花大部分被运到南方了,火车一车一车的往走拉。从这以后,就解决了社员的收入问题。
种玉米也是一样,当时群众接受不了。以前群众种麦子多,玉米就是简单的种上点儿,能产多少?后来,我开始在大套子二队推广种玉米。当时的村长、支书是贾贵生,小队长当时是谁我忘了。我在大套子村二队蹲点了一年。当时大地承包出去了,要解决产量的问题。一开始种,怎么种呢?我是学人家黄河公社。人家种玉米能产1000多斤,后来我就去那边采访人家,人家给我说了一个办法,我回来以后和群众说不管用,只好蹲下跟他们一起种地。当时我就住在大队部,当然村民家里也住。公社有事就回公社去了。公社没事的话,我就住在那儿和群众一起种玉米。
做工作的时候能细就不要粗。那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解决每亩地种多少株的问题。说起来,这是一个很细的问题,但是你要种不够株数,产量也不行。种多少株,当时人家给你划了界限,一亩地是4200株,一个棒子是3两,这样产量能达到1200斤。种的时候,你必须拉好线种,把行距、株距都拿线拉好,按照这个方法,一般是一亩地最高是4200苗,那时候实际上5000多苗也可以种。
要在工作上善于引导群众。比如说,上化肥,那时候不像现在,村民们种地不用化肥。当时连使用化肥也推广不开,村民把发的化肥倒了。村民的思想落后,认识不到化肥这个东西的作用,所以他们就不用。但是为了提高产量,这就需要引导群众使用化肥,要想办法做工作推广使用化肥。我还是采用老办法,和群众打成一片,走群众路线,去和村民一起种地,在种地的过程中推广使用化肥。一亩地规定上多少化肥,这就要使用量器,是一勺还是一碗?都提前估算好,引导群众按规定使用化肥。一开始,群众有反映,那时候领导们也有点独断,反正就得这么施肥。当然,你独断的前提是正确。经过这样做工作,等当年秋天收获的时候,就是一亩地一千二三百斤。忘了当时玉米能卖多少钱,可能两毛多钱。这样种玉米用化肥的方式在全公社就推广开了,我怎么种,底下干部就怎么种,干部怎么种,村民就怎么种。群众在看着干部,干部在看着领导。当时,有一个队没给上化肥,我把包村干部训了一顿。
然后,到全盟现场会议在巴拉亥开的时候,我给盟委千奋勇书记他们介绍了这些情况。考虑到人家也都是一些公社书记、旗委书记,不好意思说。但是那些旗委书记真就到玉米地里数苗子(株数)了,有的旗委书记就跟千奋勇书记说,人家的说法是对的,基本差不多,就是错也错的不多。玉米种植就这样推广开了,化肥什么的都买上了。调动村民劳动积极性的问题也解决了,粮食问题也解决了。
关键时刻,干部要勇于站出来。当时的干部,都知道这个实际情况,就是不敢,不是说只有我知道。当时,我敢做这个事情的动力主要是群众实在饿的不行了,饿到什么程度,一个大男人一天一斤粮,你说这个能吃饱吗?我在四大队浇水的时候,曾经见到过一个后生一天一夜能吃六斤面的烙饼。而当时的定量才是一斤。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起来这么做的,当然也是冒险,一方面人家的自留地的产量挺高了,另一方面群众饿的不行。那时猪也瘦,全公社一户人家杀猪能杀七八十斤就算好的了,因为没有东西给猪喂。现在,普通的农民养的1口猪,咋也得杀三几百斤哇。当时,小麦1个人一年给分50斤。
实行包产到户以后,效果是巨大的。大套子村的粮食拉不出去,旗里还专门在大套子村建了一个粮站,这就说明产量上来了。当时也有人给我提醒,这个可是跟党的政策不符,旗里也公开批评过我们。但是我的同事们也没反对我当时的做法,因为这个办法能解决吃饭的问题,所以那些人也不反对。
当时我家在旗里,就我一个人在巴拉亥那儿待了几年。当时,公社的干部都包村,我是党委书记和政府乡长一肩挑。大家那时都一样,公社有事你就回来,没事就在生产队里包村。主要有一项任务,能把粮食生产搞上去就行。咱们交粮的任务完成,其他工作任务完不成也行。
正确的政策带来了很大的效益。推行包产到户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1978年的时候,把这四个40万元都解决了。巴拉亥公社一年就能完成300万斤的粮食生产任务,这就是包产到户的效果。返销粮没了,队队有余粮,还了40万斤借粮,贷款40万元还清了,借人家的基本还清了。当时的返销粮意思就是咱们产不了粮食,国家给你反过来补助你的。比如说,你个人的粮只给你给一个人分200斤,按照国家的规定是360斤,这样的话就要给你返160斤,这就叫返销粮。实行包产到户后,只要我说话,公社三万斤五万斤也能拿出来。
怎么还这个借粮?说起这个事情,在当时还有点儿违章。但是,我是不唯上、不唯书,考虑到群众的实际情况,我得想办法。我的办法是把总产量压下来,比如说生产队你有1万斤粮食,借人家的,这个你秋天怎么也要还人家的。假如生产队生产了20万斤粮食,你就上报是19万斤,把余下的那一万斤还了借粮。上级为了防止瞒报,到了秋天,盟里要派工作队,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的监视,监视你们打多少粮食。当然了,这在当时是违规的,要被发现了是非要受处分不可的,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做,出发点是为了群众。后来,在1978年以后,因为实行了包产到户,把这些东西都还清了。
1980年,我调到了杭锦旗卫生局。后来,又在工商局长的任职上退休了。在巴拉亥那个地方下乡,一年只有开会能回来一次。那时候有班车,再一个就是过年能回来一次,剩下时间全部在下乡。那时候也没有礼拜天。兵团撤销以后,1978年全内蒙古召开农业生产会,巴拉亥乡算受奖单位,给了一个解放车的指标,人家把指标给了,我没有领。
我也不是能预见什么,没办法了才这么做,先把吃的问题解决了。我当时去巴拉亥乡的时候是38岁了。当时,村一级参加这个事儿的有郭学义、殷流蛋、贾贵生。
作者:杭锦旗政协文史委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