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由蒙晋陕甘宁5省区的“21市(县)+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组成,是典型的资源富集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资源,煤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70%,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的50%,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的38%,稀土约占全国的90%,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基础工业基地。近年来,依托能源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黄河“几”字弯区域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2018年该区域GDP总量占到蒙晋陕甘宁5省区的40%。落实好黄河“几”字弯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传统与新型的关系、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走协同融合之路。
一、处理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
黄河“几”字弯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加之流域内布局了区域大多数的能源、化工、炼钢和有色金属等产业,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等不同程度的污染。一方面要认识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山清水秀环境美,是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意,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强调保护不是不要发展,相反发展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举。黄河“几”字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2018年全国GDP低于1万亿元的5个省份中,就有2个位于该区域,分别是8246亿元的甘肃和3705亿元的宁夏。2019年前三季度,区域内有3省区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分别是甘肃(6.1%)、陕西(5.8%)、内蒙古(5.6%);5省区GDP平均增速仅为6.1%,也低于全国水平。
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要共建共保生态屏障。大力推广库布其模式和经验,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加紧弥合生态创伤。同时要以创建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为引领,探索毛乌素沙地联合治理,推动沙漠生态产业发展,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共建共保。二要共防共治环境污染。联合清理整顿黄河支干流、上下游、左右岸的污染企业。建立区域统一的信息共享、监测监管、联合执法等机制,开发统一的生态环境监管监控平台,统筹做好联防联控相关规划举措。同时,要健全生态补偿区域协调机制,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方式,鼓励流域上下游之间开展资金、产业、人才等多种补偿。三要共抓共促绿色转型。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模式,推进煤炭、石油、电力、钢铁、水泥、焦化、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能化行业升级改造,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以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为抓手,推动“几”字弯地区能源化工产业清洁化、高端化发展。积极拓展“绿色信贷”“低碳金融”,开展排碳权、排污权等交易试点工作,把“绿色化”贯穿到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全过程。
二、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极为类似的资源结构禀赋使各地都将能源化工作为当地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但地区间因缺乏统一规划,各地、各企业出现了大量盲目抢上项目的行为,且上项目的时候在考虑规模的同时并未做到对未来市场和竞争力的把握,扎堆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产品上布局,致使产业重复性建设和同质化的低端无序竞争。随着近两年主要能源化工产品价格的回暖和持续上涨,各地、各企业发展能源化工的热情也随之高涨,产能过剩危机逐步浮现。
鉴于区域内不同种类能源化工产业交叉赋存的情形,要从省区层面高屋建瓴地把握和处理好各地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多元开发、因序制宜各得其所,打造高效和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要持续优化空间布局。结合各地资源条件、区位优势、输送通道以及水、环境容量等因素,对各地的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促进形成差异化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二要构建分工协作产业链条。省区层面要统筹协调,一方面加强地区之间、工业园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和错位发展,互相补台,唱好连台戏;另一方面强化地区内部、工业园区内部上下游产业的配套,避免各行其是、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同质化无序竞争。三要搭建区域协作平台载体。依托区域内各类现有国家级、省级园区,构建多层次、多样式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平台和载体。深化跨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以推进“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榆林大柳塔”蒙陕合作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探索合作共建“托克托-清水河-准旗大路工业园区”和“宁东-鄂尔多斯上海庙工业园区”等跨区域园区和试验区,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新格局。
三、处理好传统与新型的关系
资源型产业是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传统优势,高质量发展不是不要资源型产业,而是要转变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目标,要认识到资源型产业仍然是该区域的主导优势。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区域产业发展较多依赖资源开发,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产业发展不能老是盯着“羊煤土气”,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不矛盾,传统产业是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赖以生存的家底和支柱,新兴产业是增长点和制高点,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建立协同创新体系,合力提升创新能力,同步推进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与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一要强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依托鄂尔多斯、榆林、宁东三大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和包头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创建一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镁铝合金综合利用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或公共服务平台,围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协同攻关,推动区域传统产业向清洁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二要抓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抢抓机遇,精准发力,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全力推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着力改变区域产业结构“四多四少”的状况。但同时,省区层面要做好统筹规划,根据立地条件、区位优势、产业现状等,对各地发展新型产业进行科学定位、错位布局,防止“扎堆而上、一哄而起”,坚决杜绝重复性建设和同质化竞争。三要深化协同创新落地生根。依托省会城市和中心节点城市打造“呼-包-鄂-榆-银”为主轴的沿黄创新走廊,并辐射带动周边重点市县,形成“一廊多核心”的沿黄创新带。成立由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和骨干企业组成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善配套政策举措,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深化和推进区域创新创业协同行动。
四、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依靠铺天盖地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而市场主体数量的多少、活力与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营商环境的优劣。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各地营商环境普遍较差,从2018年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发布的“各省区营商环境排名”来看,区域内的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四省区均位列全国后10位。加之一直以来,各行政区域间“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利益羁绊与博弈,弱化了这一区域统一市场的培育。在市场化程度较低、行政干预力量较强的环境以及现行的财政税收制度下,打破行政区划推进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难度很大。
要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强化区域顶层设计,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探求市场功能与政府行为的最佳契合点。一要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行为边界。坚决杜绝各种非市场力量大量干预资源配置,如企业创新、产业协作等经济活动应该更多地由市场来调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在资源配置相匹配的活动中以及资源配置之外发挥作用,如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依法施治高度权威的市场监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以及立足长远和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定发展规划等。二要推进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区域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消除歧视性、隐蔽性、行政垄断性的区域市场壁垒。完善配套政策、深化合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跨区域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三要主动寻求中央政策支持。对一些取得共识的重大问题、各自能做的,先各自做;对一些难以协调又关系区域整体利益的问题,各地要在政策呼吁上形成合力,积极主动寻求和争取中央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由中央站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督导推动。
作者:市委党校科社教研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