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全文分6个部分,从“外围”说起,交代环境与条件。之后从形成过程、社会功效、演进方向三个方面论述了鄂尔多斯精神的来龙去脉,长短优缺。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从伊克昭盟到鄂尔多斯市影响较大的标语口号、领导语录、建设方针和发展战略,直到本世纪以来形成的几个版本的“精神”,层次分明,褒贬有度。不轻易否定,不夸张溢美。文章从头至尾,态度平和,实事求是,论述严谨,有张有弛。 【关键词】 鄂尔多斯精神 产生 功效 发展
一、漫说“精神” 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注重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以简短文字表述的精神。单说“精神”,同精神文明、精神力量、精神支柱、精神境界,精气神这些词组的内涵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总之,它与“物质”相对应,而与“文化”相重合。是文化架构中最优秀、最具活力的部分。它与时代紧密结合,标示着特定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前进的方向。它是地域文化的精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多数民众的心理诉求,也是人文科学的新“产品”。从形式上观察,它可能是几个词组,一两句话,而绝不可能是长篇大论。承载精神的文字都是高度凝练而又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这是因为,它需要求得快速理解和接受,产生类似警句、格言的力量,公益广告的效应,并且耐得住人们深长的审视和品味。说到它的特点,首要的,是它的“个性”。没有哪两个地方的精神是完全一样的,即使是相邻、相似的两个地区也是如此。其次是与时俱进的时代韵律。再则,任何“精神”都有其局限性。你无法把这个地方、这个单位的历史、现实、未来、战略、愿景概括得特别全面和完整。还有,所有的“精神”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处在不断的丰富完善修改嬗变之中,而不会有最终形态。 二、大背景:中国精神或称中华民族精神 外国人称我们是“中国龙”,我们也自称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然而龙又是我们祖先想像出来的一种具有多种动物形象、有着诸多生物习性的“综合体”。它体形庞大而又灵活好动,它张牙舞爪而又善良温顺,它充满神秘而又无处不在。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以龙自喻,这同民间的舞龙灯、赛龙舟并行不悖。倒是充分说明了,龙是全中华民族的信仰和崇拜。不过要说出龙的精神到底是什么,大概多数人会感到不知从何处说起。中国精神离不开地球东方、北温带、“世界屋脊”之东、太平洋以西这个特定的地理区位,取决于儒、释、道三教熏陶和各地各业“九流”的创造。道家面世最早,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儒家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反对“猛于虎”的苛政;佛教传入我国二千多年,其“忠恕”、“慈悲”理念主宰了亿万民众。释家认为生民应积德向善,静修“来世”。我国自春秋以来,百家争鸣。时而“独尊儒术”,时而崇尚理学。到了近现代,在国际潮流冲击下,改良主义、革命思想逐步取代了因循守旧。革命发端于精神,千回百转,最后又落脚于精神。物质流动其间,表面看只是个附属,实际上是基础,就如同一个人的躯身与思想。躯身没了,还会有灵魂吗?各种理论、教义混杂糅合,中华民族道德、文化、思想、精神的江河里,积淀了形态鲜明、构造稳定的晶体: 最首要的是忠君爱国,引申为忠孝仁义。爱国的前提是爱乡。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绝大多数人安土重迁。出生在自然条件最恶劣地段的人们也是如此。历次农民起义,客家迁徙人流,都是重大天灾人祸逼迫的结果,而且参与者是全民中的极少数。为了忠、孝、仁、义,棒打不回,临险不变,而且代代相传,成风成俗。不光喊叫在口头上,而且融化在血脉里,构成了遗传基因。 其次是和与善。“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兵法里也崇尚“不战而屈人之兵”;古代有“和为贵”,当代有“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腾冲,天下和顺”的广告词。 第三是道德传承。中国人普遍把“道”视为自然界、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和处世为人的正路:“道生万物”,“文以载道”,“替天行道”直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德”则显得更为具象:厚德载物,以德治国,“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道德之中,既有丰富的传统的如助人为乐之类的美好情操,又有为国为民、诚实守信甚至见义勇为的时代精神。这虽然不是我国所独有,但在中华民族身上,这些美德体现得更为浓重和自觉。 第四是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载体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志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信义和平”为信条、勤俭持家、诗书教子。还有洁身自好,安贫乐道,“不食周粟”等等。 还有很多。此处只能择其要者列举如上。 中国共产党为之长期奋斗,牺牲了无数优秀儿女建立的新中国,自然是开创了一代新风,培育了前无古人的崭新精神。可是,翻遍典籍、报刊、文艺作品也找不到统一的,形诸文字并为国人公认的中国精神。我们党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纲领和政策,那属于革命文化。建国前夕,1948年中央公布的“五一口号”,核心是建立独立、民主、统一、自由的新中国,也只是明确了近期奋斗目标。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来被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激昂、雄壮,也充满忧患意识,但它基本上是一首战歌。倒是1951年发表、盛行半个多世纪,至今传唱不衰的《歌唱祖国》唱出了一点“精神”:“我们勤劳,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曾有人说,“愚公移山”可以作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你看,革命时期,挖掉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胜利以后,全党全民又在搬移贫穷、落后这两座大山,而且“挖山不止”。后来集中概括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再后来又发展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分别奉行了一段时间,被突然兴起的革命风暴卷走了。“文化大革命”虽然语录满天飞,口号震天响,但实质是一场窝里斗,是左的灾难和空前浩劫,不会有什么好的“精神”产生出来。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是中心,大家一心一意谋发展,虽也强调精神文明,但那只是“副驾”和陪衬。从“抓纲治国,大干快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是硬道理,“韬光养晦,决不当头”,到“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无法成为中国精神。“中国梦”是中国人的理想,反映了人民的期待,愿望、诉求,也涵盖了圆梦的路径、决心、动力,但它也不能代替中国精神。无数领导人、文人、百姓在凝眉推敲,苦苦提炼的,或在未来某日被大家认可的中国精神,应该有全球视野,时空跨度和更为丰富的思想含量。已经成形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似乎应该成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至少可以作为原材料。 我们期待着13亿中国人认同、满意的中国精神早日出笼,成为全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能源。 三、小环境:鄂尔多斯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随着鄂尔多斯现象的出现,鄂尔多斯模式的产生和成为全国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特别是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以来,鄂尔多斯文化升值了,丰收了,被充分激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积淀,为这里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与智力支撑;而繁荣的经济、和谐的社会又为地方文化走向辉煌兴盛、异彩纷呈、群星灿烂创造了物质条件。这一良性循环使得鄂尔多斯精神的产生成为必然。而且,也为这一精神的优化、完善提供了可能。打个比方,文化就好比遍地开放的鲜花,而精神就是那凝结亿万个蜜蜂的辛勤劳作而聚成的蜜。如果把文化比作各种各样的果实,那么精神就是用现代工艺提纯酿造的醇酒。一般的文化不是精神,没有文化的材料,也造不出精神这一高端“产品”。因而,在进入鄂尔多斯精神的正题之前,有必要讨论一下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文化是以蒙古族文化为主流、蒙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饶有个性、质地优秀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其源头是草原文化,汇入黄河文化的干流,是中华文化大系的支流和枝叶。纵观许多世纪以来鄂尔多斯人的生活习俗、行为规范、处世风格、思想信仰、学说著作及其在新时代的积累、聚散、蜕变、提炼和升华,本人试图将鄂尔多斯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特征归纳为下列几点: 第一,爱乡爱国,向心不移。至少从秦汉算起,鄂尔多斯就纳入了中华版图。同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员往来绵延不绝。清代初年,鄂尔多斯部归顺已经统一全国的满清王朝。实行盟旗制度后,各旗大小官职一律由朝廷委任。进入20世纪,国势艰危,风雨飘摇。就连以汉族为主的省份,也有不少搞割据、闹独立的,而鄂尔多斯始终稳如泰山,安如磐石。外蒙活佛哲布尊丹巴铁了心要投靠沙俄,给包括伊克昭盟在内的各盟王公一连发来两道“檄文”,妄图将内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伊盟盟长、副盟长顺从民意,于全盟札萨克及仕官会议后,形成“十二条质问”,以伊、乌二盟盟长名义发往库伦,断然拒绝背离祖国。抗战初期,锡盟王爷德穆楚克东鲁布卖国投日,甘当蒙奸,他也想把伊盟拉下水。百般威胁利诱,收效甚微。除个别旗王爷被迫附逆,偌大一个伊克昭盟,从各旗王公到普通农牧民,都不为之所动,显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抗战中后期,整个伊盟,成为抗击日军、保卫边区和大后方的一块根据地。从历史到现实,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鄂尔多斯人民同祖国大家庭始终声气相通,同步进退。极少出现逆行和杂音。 第二,团结融洽,命运与共。这主要指蒙汉人民之间,长期友爱相处,几乎从未发生矛盾和内斗。而是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并肩反抗上层反动势力和外来侵略者,创造着本地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古往今来,在这块土地、这个人群中生长出来的蒙汉互帮互助的故事和佳话,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第三,坚韧不拔,勤劳质朴。同内地平原、江南水乡比起来,这里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条件要艰难得多。而这里的“原住民”蒙古族牧民和迁徙而来的汉族农民,不避十年九旱与风沙严寒,为改造自然、建设家园年复一年地奉献着智慧和力量。绝大多数人以不屈不挠的意志,不计得失的态度,终年从事繁重的劳动,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坚守着祖辈传下来的这方水土。正因为如此,这里乡风分外纯朴,百姓生性憨厚,不抱怨,不奢求,不离弃。当自身地位,生存状态出现某种转机,得到一定改善时,他们格外珍惜。 第四,和谐包容,善取人长。从古至今,鄂尔多斯人不排外。对外来的移民,旅蒙的商人,传教的“老外”都乐于接纳,与之友好相处。这种集体性格和文化特质,在新时期表现得更加突出。20世纪80年代初,陆陆续续,有一些内地人,特别是浙江人来到鄂尔多斯落脚谋生。最初以修鞋、做木工的居多。当地人可怜他们劳作与生活的辛苦,又羡慕他们有技术,会做生意。不仅允许他们呼朋引类,筑巢安家,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经商和创业的诀窍。几十年后,留下来的浙江人都成了大小不等的老板。当然,鄂尔多斯人也从中受益、得惠。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回忆改革开放之初,伊克昭盟上下,对沿海特区的发展成就,建设经验,毫无嫉妒、排斥之心,却多有求取、采纳之举。先是到深圳珠海,福建三明,江苏的苏锡常、张家港,后来去山东多一些,兼及港澳台、西欧、北美、东南亚。派出的各类考察组,学习队,取经团,何止一百个!结果不仅是学到了具体做法,取到了“真经”,而且更新了观念,解放了思想,增加了胆识,对鄂尔多斯产业构建,管理升级,效益增进起到了极其有力的推动作用。即使是改革开放大获成功,声名远播之后,也仍然敞开胸怀欢迎外地人来此投资、创业,或是求职、旅游。完全没有“鄂尔多斯是我们的”那类狭隘意识。 第五,荣辱不惊,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前,伊克昭盟在全区处于倒数第一二位,不少指标数据在坐“红椅子”。自治区有的部门形容伊盟的某些专业负责人是“不请不到,不给不要,不吵不闹”。几十年后,鄂尔多斯在全国有了名,地位迥异,“身价”大变,给“外人”的印象是,鄂尔多斯人大度,有风格,在他们身上,看不见“小家子气”。的确,鄂尔多斯人凭着自己的扎实工作,精心运筹走到了今天。以前落于人后时不自卑、不泄气,如今发达了,也能坦然处之,理性面对,决不因赞声不绝而张张扬扬或忘乎所以。冷静、自信,明白自己在时间、空间的纵横坐标上,处在什么位置。 第六,钟情改革,向往明天。发端于1978年冬天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将近35年。在这历史的“一瞬间”,鄂尔多斯由贫穷落后地段变成了幸福安康的家园;鄂尔多斯人过上了富裕祥和、尊严幸福的生活。用今非昔比,天翻地覆形容这30多年的飞跃已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外面的评论,或许包含主观的褒贬,而鄂尔多斯人自己的感受却是实实在在的。无须列举那些干巴巴的数据,改革是鄂尔多斯的盛大节日,也是实现“鄂尔多斯梦”的法宝。当然,也是提炼“鄂尔多斯精神”时不容忽视的思想元素。 上面列举了六个方面的鄂尔多斯人的性格气质、精神风貌。如果你有过长期、广泛的观察并且善于归纳和概括,那么肯定远远不止这些方面。就是笔者自设的“文库”当中,也还能检索出若干。例如①好客善饮,歌海舞乡;②豪侠仗义,恪守孝道;③仰慕善举,崇拜英模;④渴求知识,注重实绩;⑤积极进取,乐观向上;⑥目标专注,百折不回。鉴于这不是本文的核心论题,在这里不一一展开论述了。 鄂尔多斯人的习俗、心理、性格、思维方式,也有保守、残缺、灰暗甚至与时代进步格格不入的东西。将在其他文章里探索和讨论。瑕不掩瑜,这些历史形成的负面的因子,绝对无法遮盖鄂尔多斯文化的优秀品格于万一。 四、形成过程:理念+实践+千锤百炼 鄂尔多斯精神是鄂尔多斯这方土地、这个人群的精神。它有一个漫长的生长过程。它源于人民生活、人与自然相处、生产建设、改革开放实践。本地区的乡风民俗、名人言论、媒体评价、施政口号、政策法规、建设方针、发展战略、史志档案、文学作品中都有可能存在构成精神的元素和材料。经过领导者、文人、专业工作者和普通百姓的提炼、归纳、概括,再集思广益、修润完善,就可能形成以文字表述的精神。这个精神的字里行间,溶合着鄂尔多斯人的集体理想,也带有直接创作者的思想印记。一般说来,它不炫耀已有的成就与财富,而对优势与前景却尽力加以展示。 改革开放以前那30年,不管是组织生产,还是指导运动,都是唯上级的马首是瞻,照本宣科,亦步亦趋,不需要多少创造性,也不敢自行其是。翻阅历史,1948年,中共伊东工委曾提出“禁止开荒,保护牧场,限制移民”的施政方针。如今重温起来,觉得它很有创意,符合当时实际需要,也颇有远见。60年代,盟委针对伊盟气候、生态和农牧业生产状况,提出“种树种草基本田”的七字诀,闪耀着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思想光辉。假如持续地照此办理,伊克昭盟的植被建设早就在全区领先了。可惜“文革”一来,将之批得体无完肤,不但停止施行,而且成了倡导者的一大罪过。 随着思想解放,精神枷锁被打碎,伊盟人这才有了独立思考的自由。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一年后,伊盟科学技术大会成功举行。主报告的题目是:正确地认识伊盟,科学地建设伊盟。紧接着,盟委主要领导号召:从伊盟实际出发,说伊盟的话,办伊盟的事。这些在今天看来,正常而又平常,然而过来人都知道,在当年,这些语句、提法,简直像在油锅里撒进了一把盐,反响极为强烈,产生了巨大的正能量。于是,包产到户由全国最先试点发展成在全区率先全面推行,畜草双承包紧随其后。作为全盟的生产建设方针,由“以牧为主”修改为“林牧为主,多种经营,三种五小”将植被建设列为最大的基本建设,决定每年种树、种草、种柠条(三种)各100万亩。“五小”(小草库伦、小水利、小流域治理、小经济园林、小农牧机具)则更是吸收了现代管理科学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惠民、富民的发展宗旨,属于国内首创,至今不失其指导价值。20世纪80年代,伊盟人的目光开始从农村牧区转向城市。先是组织了一场“振兴伊盟经济的突破口是什么”的大讨论,结论是“资源致富,化工先行”(实际绒纺、煤炭早已经“先行”了),同时,还着手“包字进城”,对原有工矿企业普遍开展技改扩容,并简政放权,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盟党政的战略口号是:“争名升位,走进前列”,决心在全区十多个盟市里出人头地。“名”、“位”、“前列”都属于“相对需求”,有了一些“精神”含量和雄心壮志。90年代,是伊盟“激情燃烧的岁月”。四大支柱产业、四大企业集团陆续形成。盟里及时推出“两翼一体,3153工程”规划和“三开(资源开发、对外开放、思想开明)、一治(国土整治)、一转换(资源转换)”战略。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激励下,通过一波又一波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胆子更大了,办法更多了,增速更快了,实力更强了。工业、第二产业赢得发展先机。盟领导因势利导,提出“重塑重构,对接推进”、“拉通联动,增收增效”、建设“四个层面”企业等构想,不停地想新的,干大的,火上浇油,争先恐后。盟外的领导和专家称之为“鄂尔多斯经济现象”,媒体带头欢呼,伊盟刮起了新的“鄂尔多斯风暴”!进入21世纪,自治区主要领导来这里考察,认为鄂尔多斯的发展大业已步入“快车道”,在全区,可与呼市、包头交替领先。2001年,撤伊克昭盟,设鄂尔多斯市。在第一次市党代会上,提出进行二次创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并制定了“工业立市,以城促市,开放强市,科教兴市,文化塑市,依法治市”的一整套施政方针。开启了鄂尔多斯“黄金十年”的大幕。五年之后,2006年的全市第二次党代会上,前进了一大步,晋升了一大级,市委主要领导做了“为建设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鄂尔多斯而奋斗”的报告,一时欢声四起,掌声雷动。说明报告反映了一百多万鄂尔多斯人民的心声。那正是投资很热,心气甚高的日月。二次党代会的前三年,市党政的口号是,实现“四个超一”。有的人还提出较全国、全区规划的时间提前一步进入全面小康。会后,激动人心的口号更多一些。如“打造百万人口城市,构建百年鄂尔多斯”,“建成西部金融中心”。公益广告、旅游广告有“一代天骄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太阳之子,天骄圣地”等,不仅空灵、豪迈,而且注入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一阶段,好像一切都在上升、增长:GDP、财政收入、楼层、房价;领导的政绩,百姓的期望值,媒体和外界对鄂尔多斯的评价……头脑发热的人以为能够长久维持20%以上的递增率,指望佳绩之后再现奇迹,希望不受全球、全国金融风暴的冲击而独善其身。这种心气和情绪保持了好几年,直到又一次重要会议上,还唱出很高的调子:“超越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回头审视,那已是强弩之末。没过多久,“十二五”开局之年,矛盾、问题就开始露头了:部分地段资金链断裂,楼市停摆,民工回流,消费品市场遇冷,政府债台高筑,外面的投资者望而怯步……这时,地方当局明智而及时地把鄂尔多斯精神定位为:内敛平和,诚信务实,兼容并蓄,调子虽不及前两次“高昂”,但让人感觉是把脚踏在了实地上,不夸耀,少张扬,而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突出了一个“实”字。就是说,校正以往的政绩观,追求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努力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且更加注重惠及民生。三句话,都是美好的,有着时代精神的内容。其中有的我们原来就拥有,应该保持和发扬。有的原先虽有,但相对薄弱或在上升、飞翔的过程中丢失了,必须重新构建,用力完善。就像我们每个人要在生命的途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这个精神或许能管一段时间,在一个不长不短的历史区间发挥其引领作用。 五、社会功效:提升民气、促进发展的软实力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打造、自己应用的鄂尔多斯精神!尽管它远非尽善尽美,尽管它还有提升完善的空间,但它肯定是个威力巨大的精神武器,必将在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启迪我们的智慧,为行进中的鄂尔多斯之舟添加大量的动力!精神能够转化为物质,可以激发出力量。鄂尔多斯精神的社会功效将日益显现: 首先,明确方向,增添动力。从前面叙述的形成过程里可以看出,精神中包含了口号、思想、方针、战略,这些都为领导者、建设者提供了总的遵循和办事原则,从而也增强了信心和力量。 其次,提升民气,凝心聚力。精神反映民心。民心顺、事业进;民气升、万事兴。整个中华民族要实现大团结,作为像鄂尔多斯这样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其市民有着更直接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追求。大家认可的精神,能把一百多万人民群众的力量聚合在一起,为实现既定的目标竭诚尽智。 第三,引领“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精神是纲领,是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种文明形态。它不是法律法规,但有着比法律法规更强劲的规范行为、推动进取的力量。因为一般说来,法律法规具有被动、保守性质。它规定人们“不许”如何,“不能”怎么办;而精神则教导、指引大家“应该”做什么,朝着哪个方向走。而且,这样做,这样走的结果是人民富裕,地方兴盛,从而使之成为主动、自觉甚至拼搏、奋争的行为。这种精神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大得可能超过一个特定时间段落里这个地方的全部物质收获,也可能超过一个或一些大项目、大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总量。总之,这种力量是可感的,能够物化的;有时是显著的、不可或缺的。就像人民军队里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又是无法准确地用数据表示的。应该说明,这种力量虽然巨大,但也不是无限的。认为它无限的人,肯定不是唯物论者。 第四,提高地区(城市)知名度、可信度、美誉度,提升地方与人群的形象定位。鄂尔多斯精神,就像经过几十年培育而形成的鄂尔多斯羊绒衫这个品牌一样,意味着质量、服务、信誉直到人的综合素质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可以信赖的,是可以与之开展往来与合作的。即使原先不甚了解,不曾往来,阅读并理解了这个精神,也会顿生好感。因为文如其人,一个一穷二白的地方,缺少教化的人群,是产生不出如此内涵丰富、闪烁着逻辑力量和人性光辉的精神的。 第五,整合、统率地方软实力。精神是地方科学理念、优秀文化、美好习俗和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的大荟萃和最集中表现形式。鄂尔多斯的良好经济基础,为文化事业大发展、文化产业大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鄂尔多斯蒙汉各族人民从艰难困苦中实现华丽转身,迅速步入幸福祥和的崭新天地,他们也必将满怀信心,以乐观、美好、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对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以产业、科技为核心的硬实力和以精神、文化为统帅的软实力将相率而行、相得益彰。精神是成功的能源,是胜利的保障。 六、演进方向:个性化、文学化、感染力 在对许许多多各种形态的精神进行分类研究之后,人们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是: 1.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表述文字高度省净,日益文学化。最初,吸收古汉语的长处,人们在介绍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的特点与风格时,往往只用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我区知名学者郝诚之与外地专家谈论内蒙古最主要的特点时,各自在自己手上写下一个字,都是“大”,不谋而合:大草原、大森林、大幅员、大力度开发建设、大度豪放的民族性格……很早以前,学子们议论我国两所最知名高校的异同,公认的说法是:北大清高、清华精明。说中国特点,开头总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谈内蒙古总格局则更简单:东林西铁。上世纪大庆成为工业标杆,核心精神是“铁人精神”,细究其经验:两论起家。当代汉语,都说比古汉语啰嗦、烦琐,但也能伸能缩,加上同音近义、同音异义的替代变幻,把天气预报、企业精神、广告词搞得眼花缭乱,光怪陆离。假如把这些列为一线的语言产品,那么身处二线的精神必然受到影响和带动。在物质生活大幅提高的今天,在精神食物的消费方面,人们也早已厌倦了硬生生的灌输和干巴巴的说教,而希望加上调味品,加以烹制,使之色香味俱全。连新闻都在向文学化靠拢,央视及各地的天气预报,除了配以形象、美观的画面,还要调动几乎一切文学手法来吸引观众。主持人也不是单纯的朗读,而是在表演或者叫演示。 2.迅速普及,被广泛接受;不断提高,成为地方的名片和文化品牌。如今已有许多地方,从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到地市、县市,直到乡镇,可能无地无精神,形成流光溢彩,万花争艳的局面。乡镇也会有精神?会的。不是有“一乡一品”的规划吗?物质千变万化,精神会跟着千差万别。可能会有趋同、相似,甚至重复,那也无伤大雅。如今地名,人名不是有很多重复吗?世界照样丰富多彩!精神一旦普及,提高便摆上了桌面。汉语有着无尽的空间。随着经济循环、思想深化,文化多元,交流频繁,精神自然要提高、上升、提纯、浓化。一个精神能管一代人,就算很“长寿”了。 3.号召力、影响力、感染力大幅度提升,成为本地区公仆和百姓的共同信仰。好的精神,往往带有情感色彩,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说要用好的理论、思想、作品、精神去武装人、塑造人、感染人、激励人吗?在这里,精神完全能兼具这几种功效,让你不甘寂寞,不满足于慢节奏,而是以积极态度,进取姿态对待身边的人和手上的事业。汇聚了许多个体、群体、团队精神的地方精神,自然势如洪流,力赛雷霆,能够成为历史前进的伟力。 4.从全局视角考量,从始至终葆有个性和独有的风格。相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地方精神是土产、是山歌,是适宜于本地水土气候的生物。是当地人创造出来,又反过来为当地人服务的。通常说的中国功夫,南拳北腿,有许多的种类和流派;中国歌舞,五十六个民族、不止五十六朵花,因为各民族的艺术都不只一个套路、一类节目。如果硬性合为一种,即使是优中选优,也会扼杀整个中国文化的生机。只能相互借鉴、切磋,吸收长处,弥补不足。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也是这样的:多极化、多元化、多样化。 5.鄂尔多斯精神的发展方向、完善途径。鄂尔多斯经济社会都处在一个转型期,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既创造了关注度极高的辉煌,又显现了结构性的难题。应该说,现行的12字精神的内容、文字、趋向、效果都是比较好的。但精神肯定要随着物质变。首先是调门,要高低适度。有如一部乐曲,调子要定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它的主题。眼下的精神无疑有些内向、低沉,与鄂尔多斯的地位、前景不完全吻合。其次,在内涵方面,应顾及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近些年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当然,应秉要执本,统筹兼顾。不可能面面俱到,纤毫毕现。另外,讲句题外话,下次、下一个精神应考虑公开向社会征集,汇聚广大群众的智慧,专群结合,把这件事办得更好。
作者系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