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精神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札萨克实践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鄂尔多斯学研究专 作者:王春霞 牧兰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4-17
摘要:札萨克镇地处伊金霍洛旗西南部,东与伊金霍洛镇相邻,南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接壤,西与乌审旗毗邻,北接红庆河镇。札萨克,为蒙古语,汉语意为执政官,札萨克镇原为札萨克旗王爷府驻地,因此得名。全镇区域面积1105平方千米,下辖27个行政村(127个农牧业合
        札萨克镇地处伊金霍洛旗西南部,东与伊金霍洛镇相邻,南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接壤,西与乌审旗毗邻,北接红庆河镇。札萨克,为蒙古语,汉语意为执政官,札萨克镇原为札萨克旗王爷府驻地,因此得名。全镇区域面积1105平方千米,下辖27个行政村(127个农牧业合作社)、1个社区,总人口10436户25013人。
        2023年2月23日,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在查干柴达木村“伊盟事变”纪念馆正式挂牌成立,这是鄂尔多斯市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
        随着人们对札萨克镇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我们调研组也深入到这里,进行了满满一整天的走访调研,厚重的历史,英雄的故事,典型的事例,交往交流交融的佳话,真可谓“三天六夜九后晌七十二个半前晌也怕拉不完”。
                                                                                               
 这里曾经历史厚重
        清乾隆元年(1736年)清廷为了奖赏乌审旗协理台吉定咱热西的卓越战功从乌审旗分出东哈然12个苏木新建立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清廷赠与定咱热西并封札萨克印。因定咱热西为头等台吉爵位获封蒙旗札萨克印在当时清廷封赏札萨克历史中纯属罕见。所以故称札萨克台吉之旗。札萨克旗由此得名。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殖民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压榨愈益水深火热。对内蒙古地区而言,清朝政府把“开放蒙荒”、搜刮“押荒银”作为筹饷的第一要务。这样,清朝政府、蒙古族王公同蒙汉人民之间的斗争就激化起来,展开了一场夺地与反夺地、开垦牧场与保护牧场的激烈斗争。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群众的“独贵龙”运动便由此发展起来。
        清朝政府在札萨克旗强行放垦时,该旗喇嘛庙活佛旺丹尼玛(1872-1926年),领导发动了“独贵龙”运动,多次击退护垦队和地主武装的进攻,成为著名的“独贵龙”运动领袖。1912年,联合杭锦旗的厂汉卜罗领导后套地区“独贵龙”武装。1913年,被宁夏总兵马福祥诱捕,押解至山西太原,在煤矿服役。后由北京政府释放,并委以陆军司令部高级参议头衔,予以软禁。20世纪20年代初,旺丹尼玛与一批蒙古族革命者酝酿民族解放问题。1925年10月,在张家口参加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成立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秋,任内蒙古人民革命军总司令。年底遇害,终年54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西部逐渐加快侵略步伐,在蒙古王公上层中大肆进行诱降活动,积极策划建立傀儡政权。“七七事变”后,归绥、包头相继失陷,日本陈兵黄河北岸,国民党溃军涌入伊克昭盟,局势紧张,社会动荡。1939年3月,国民政府根据沙王(“沙王”全名“沙克都尔扎布”,1876-1945年)“迁陵签请书”,决定将成吉思汗陵迁移青海。同年6月11日,用骡马轿车将灵柩请起南运。当时,国民党一位记者写道:“成吉思汗灵柩是在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的泪海中,离开伊金霍洛圣地。”护灵人员由鄂尔多斯部伊克昭盟七旗护灵代表贡布扎布及几名各旗来的随行工作人员和巴音扎布、巴雅尔达赉等36名守护灵柩并负责祭祀的达尔扈特人组成。护送部队为邓宝珊军长的部下,由200多名全副武装的卫兵宪兵组成。“成陵”西迁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场“黄粱美梦”,为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伟大斗争凝聚起了无法替代的历史作用。
        1943年2月21日,不堪忍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伊克昭盟札萨克旗保安队官兵,杀死了追随警备总司令陈长捷的“党务特派员”白音仓(蒙古族)。得知此事后,陈长捷不顾多方劝阻,向札萨克旗王府派兵进行镇压。见敌人已经动手,保安队司令鄂其尔巴图决定提前起义,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伊盟事变”。1945年,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主席明确指出,国民党反人民集团否认中国有多民族存在,而把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称之为“宗族”。他们对于各少数民族,完全继承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政策,压迫剥削,无所不至。1943年对于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的屠杀事件,就是明证。
        1949年7月7日,中国共产党伊克昭盟委员会在札萨克镇宣告正式成立;7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伊克昭军区司令部在札萨克镇宣告正式成立;同年11月26日,伊克昭盟首届各族人民代表大会在札萨克镇胜利召开,伊克昭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宣告成立,统治伊克昭盟各族人民的封建王公制度被宣告彻底废除。
        综上可见,札萨克旗,札萨克镇,虽然历史不长,地方不大,却有着厚重的历史,演绎过伊克昭盟近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这里也有英雄故事
        札萨克镇地处毛乌素沙漠北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伊克昭盟推行“禁止开荒、保护牧场”的建设方针;20世纪60年代,伊克昭盟实行“种草种树基本田”政策,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这里也出现过过度开垦种地现象,导致部分地区沙化情况严重。“植树造林、治理沙漠”,伊金霍洛旗各族人民群众走在全盟各旗前面,新街(今札萨克)各族人民群众更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尤为突出的是时任新街人民公社社长的王玉珊同志接到组织调令,担任新街治沙站党支部书记兼治沙站站长。
        为了改变“小风黄沙起,大风沙满天”的现状,王玉珊下定决心要和风沙做一场殊死的斗争。他带领技术员走遍了每个作业区的沙沙梁梁,大胆提出“零打碎敲不行,要干就要大干,进行大面积的封沙育林,把现有的点连成片,把片连成洲”。同时制定出“治沙站啃大骨头做示范,科学技术加土办法,动员群众走自己植树治沙的路子”的治沙方案。
王玉珊和全站职工一干就是20年,黄陶勒盖作业区、新街作业区、阿鲁图作业区……一个个变绿了,一座座沙丘固定了。大片的黄变成了大片的绿。从建站到1989年间,他们造林达到20. 7万亩,保存面积达到14.4万余亩,18万亩流沙被控制住了,植被覆盖率从15%增加到60%,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扭转了。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20年间,他和职工们与沙漠抗争的情景,每天带上干粮,饿了烧堆火烤干粮吃;渴了喝不上水,嘴唇总是干裂着;风暴袭来,人能被黄沙埋半截。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每个农牧民家中,在每个作业区那个满脸皱纹的“黑脸老汉”动员群众、指挥造林的身影,还有他对农牧民常说的那句话,“你们不要走,把沙治住,将来这里准是个好地方。”
        20年间,王玉珊站长领上技术员,用拖拉机拉上树苗,到村里、到农牧户家中,手把手地教技术。与三个公社的村社制定了“一带、二帮、三支援”的挂钩计划。治沙站职工与沙化严重的11个村联合治沙造林,培养农牧民技术员267人,造林面积达到20万亩,控制流沙30多万亩。
        在治沙过程中,王玉珊还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扩大治沙造林的成果。1978年初,他主动提出在新街地区搞飞播试验项目。首次飞播试验,飞播优良牧草1万多亩,当年成活率达45%以上。10年,共完成飞播治沙73630多亩。1982年,中国林学会沙漠考察团组织的飞播鉴定会在新街治沙站召开,鉴定委员会认为:“播区5年之后,植物保存率为63. 2%,播区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5%-15%,增加到35%,由于成效显著,新街治沙站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飞播种树种草科研成果二等奖”。
        1978年,王玉珊站长代表伊克昭盟新街治沙站出席了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科学治沙会议,治沙站获得国家“毛乌素沙区治沙造林技术科研奖”“科研成果奖。”国家林业局授予新街治沙站“全国治沙造林先进集体”。王玉珊同志获得全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时间见证了一切。王玉珊用心血和汗水使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焕发出盎然生机,让茫茫荒漠变成了一片绿洲。然而,当王玉珊耗尽心血栽种的大片大片树木抽出新条的时候,1989年3月29日,他却永远闭上了眼睛,终年59岁。
        如今,王玉珊站长已经长眠于这片染绿的土地。他用大写的人生在茫茫风沙线上,为后人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拼搏精神,深深地镶嵌进后人的灵魂。
        1989年8月,时任国务院国务委员的陈俊生同志在伊克昭盟视察工作期间,为王玉珊同志题词。同年10月5日,中共伊克昭盟委员会、伊克昭盟行政公署作出了《关于向王玉珊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盟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学习王玉珊,推进伊盟的经济开发建设,为伊克昭盟植被建设贡献力量。
        1992年,王玉珊同志纪念碑所在地被伊金霍洛旗旗委、旗政府命名为“伊金霍洛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镌刻着“功在社会,利在子孙,造福人类”碑文的纪念碑在层层叠叠的绿树中矗立着,记载着原新街治沙站党支部书记、站长王玉珊率领各族人民群众治沙造林的英雄业绩。
 
这里不缺致富模范
        在札萨克镇有这样一个人,他带领嘎查农牧民,将荒漠变成了绿洲,“原始部落”变成了先进集体,贫困牧区变成了富裕嘎查,他用优异成绩谱写出了一首动人的基层共产党员奉献之歌。他就是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门克庆嘎查阿文色林。
        阿文色林,出生于1955年,1986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2006年连续四年获得“全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2011年获得“全旗十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1年7月获得“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3年7月获得鄂尔多斯市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头人称号。现为札萨克镇门克庆嘎查党支部书记,中央、自治区、市、旗、镇党员代表。
        1986年,阿文色林开始了嘎查村干部的工作之路,一干就是27年,从社长到嘎查主任,再到嘎查党支部书记,他的每一步都是饱含艰辛,但每一步都深得群众支持和拥护。
        “泥巴房、贫困户,见个汽车当怪物,明沙梁里等救助。”这是门克庆嘎查农牧民们自编的描述过去生活的顺口溜,面对漫漫黄沙,面对贫穷落后,身为村干部的阿文色林再也坐不住了,他下定决心要带领嘎查农牧民走出黄沙,走出贫穷。他四处奔走,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先从改变生态环境入手,带领着嘎查的农牧民植树种草,先后7次在嘎查进行大面积飞播造林,终于使19万亩荒漠变成了连片成块的绿洲!
        生态环境好了,阿文色林就又开始琢磨着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的事儿了。“要致富,先修路”,从2001开始,他领着两委成员积极争取资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为嘎查通电、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外界的文明气息吹进了门克庆,这里原来的封闭被彻底打破。与此同时,当年的植树造林也得到了经济回报,现在来自林沙产业的收入年人均达700余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扬。近年来,在门克庆境内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资源,如今已有中石油、中石化等多家大型的煤炭、天然气企业纷纷进驻门克庆嘎查。如此诱人的发展前景,吸引着更多、更好的投资者、建设者来到这里投资、开发,这就为门克庆嘎查再次注入了一股又一股的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
        2008年3月份,在阿文色林和嘎查支部一班人的组织引领下,门克庆嘎查以“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注册成立了门克庆嘎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嘎查委员会牵头入股19万元,吸收200户村民入股,每户入股3000元,股本金累计79万元。公司成立当年就承揽了中石化5公里三级油路、中石化储气站的建设工程,获得纯利润48万元,农牧民户均增收1995元,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五年多来,公司股本金已累计达580万元,到2012年农牧民户均分红4600元,2013年完成1300万元工程量,实现纯利润420万元,农牧民户均分红8000元。全嘎查各族群众都住进了新建的砖混结构新房,不少人家买回了小轿车。分享着喜悦生活的老百姓们,无不感恩致富领路人的艰辛,无不感谢党的好政策,无不赞叹新时代民族团结和睦相亲。
        阿文色林总是说“我为门克庆嘎查的父老乡亲办的事太少了,让全嘎查人都过上幸福文明富裕美好的生活,才是我最大的心愿”。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的阿文色林依然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他不平凡的人生。

这里更是团结家园
        距离札萨克镇政府所在地四五公里的一片草原,名字叫“查干柴达木”,查干柴达木汉语意为“白色的枳芨滩”,因村内的湿地草原有连片的芨芨草而得名。村庄位于札萨克镇北部,东北与伊金霍洛镇毗邻,西与给勒登庙嘎查相邻,距镇区4公里,距成吉思汗陵和伊泰红庆河煤矿各5公里。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3个生产合作社,人口347户859人。
        村庄始建于清朝末年,由陕西农民到内蒙古跑“青牛犋”开垦开荒搬迁至此。这里也曾是原札萨克旗王爷府和国民党绥靖蒙政会驻地,三连护卫队驻扎在该村,负责守护王爷府、国民党绥境蒙政会及其住所安全,因此该村当时被称为“三连”寨子。“独贵龙”运动的领导者旺丹尼玛活佛和爱国人士沙克都尔扎布王爷曾在这里留下活动的足迹。
        这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里,有个令人难忘的“村史馆”。村史馆是村史历史沿革、村史文化、民族风情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乡村记忆、村民德育教育有着重要作用。一部村史,几多乡愁,反映着村庄历史特征,凝聚着事件人物方面等内容。乡村历史展览馆的建设不仅仅反映的是辗转岁月沧桑的变化,也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近些年村民的改革步伐,也体现了札萨克镇人民政府对于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村史馆内目前共收藏涉及宗教信仰、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生产农具等共540件藏品。这些琳琅满目的“老物件”浓缩了查干柴达木村过去的生产生活记忆。寻找曾经的旧物,探寻过去的故事,追寻文化之本、民族之根,村史馆的行程,总是让人感想不断,回味无穷。
        最令人叫绝的是“村史馆”的解说词。大概是这样的:草原深处有农家,蒙汉情缘话桑麻,查干柴达木活态博物馆以变迁、乡音、习俗和员外家、萌动员为展陈区,展示查干柴达木的文脉传承。变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历史长河总是以光阴为单位接纳自然与人间的一切。
        首先来看一下说村史,这篇说村史出自本村村民解凤祥之手,这一部分讲的是解放前“分股耕种草地田,夜寝茅庵受饥寒”艰苦的生活状况。解放后也就是土改时期“土改分田穷人喜,窝窝菜汤能吃饱”,可见生活已经有所改善,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三面红旗总线路,工分本子倒分红”记工分的大集体生活状况,经过“文革”时期的转变进入包产到户时期,“村里有了万元户,改革开放民心连”,可见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西部开发号角吹,解放思想富起来”“西装革履穿在身,出门小车代步行”展现了1998年二轮承包带给人民生活的改变,“十个覆盖解民忧,实现小康同步走”说的就是展现在各位领导面前今非昔比的查干柴达木。
        其次,看到的就是人民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器具,这个是铡刀,刀刃设计在下方,既方便又安全,充分体现了先辈的智慧。这是当时的行李箱,是用柳条编制而成,做工精美,实用性强,制作砖的模具。饸饹床,制作面条的工具。辘辘,打水所用。油桶,内层是牛皮,具有保鲜功能,可以使油不变质不变色。这是手摇脱粒机,这些是用于计量的升子,分别为半升、一升、234升,上方为“十个全覆盖”的剪影。
        中间是50年代仿制乾隆时期的照壁墙,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院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另一种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因此有了照壁墙。
        大家来到的是员外家,看到“口里口外商贾家,蒙汉守望传佳话”。员外是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为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一般都称为员外。展示着员外家的生活的客厅和卧室内场景。
        展厅的另一边展示的是农耕生活所用的器具,看到的是勒勒车,是目前全自治区保存完好的有两辆之一。
        乡音:乡音乃乡亲之心声,乡土之灵魂,原上之草,岁岁荣枯;乡土知音,代代传承。旁边的这组展柜就是以解凤祥、葛步云、张在成为首的本村村民讲述的自家故事。以当时走西口所用的交通工具独轮车和大集体所用的交通工具——胶车为引子,讲述的是说村史的作者解凤祥老人的相亲故事,最终是老人通过唱山曲的方式赢得夫人芳心。
        习俗: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语,西口人,走边墙,闯草地,入乡随俗,大家来到蒙汉传统习俗展示区。展现在眼前的是蒙古族的习俗。看到的是松鼠吃葡萄的图案木勺,其寓意是多财多子,这样做工精美的木勺,只有黄金贵族才会使用,是身份的象征。下边的展示的是蒙古族制作与盛放白食的器具,有奶桶、木碗、奶酪盒,以及僧帽壶、图拉嘎、铜锅和餐具包括:酒壶、蒙古刀、银筷、引火用的火镰。头戴柜,主要功能是放置蒙古族妇女的头戴以及饰品。
        同时展示的是驼文化,主要有驼铃、驼桶,用来装水和油。旁边展示的是羊皮袋,以及放卷宗的卷缸和木雕彩绘书桌,上边放置的是凤柄海藻嘴壶。大家知道蒙古族是马背民族,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马,主要展示的就是与马有关的马头琴、马鞍、马靴以及涉猎所用的弓箭和用整张黑熊皮所制作的皮箱。
        最后,大家驻足在一组展示汉族的习俗展柜前。看到的是贤孝区,讲述的是二十四孝故事。了解了民俗——婚庆文化,包括绣球、婚书、褐釉罐形灯等。看到了货郎随身携带的蓑衣、风箱、钻子、烟斗、烟盒以及烟灰缸。木匠所用的推刨、元代葫芦形墨斗。古代妇女所穿的鞋子,它特别的小。还有一些展示的就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品。
        五百多件农牧民生产、生活的老物件,认真看一圈下来,至少一个半时钟,从春耕夏除到秋储冬藏用具,从农业生产到牧业生产,从农耕生活到游牧生活,可谓应有尽有。老物件中流淌着数不尽的春夏秋冬,老物件向参观的人们述说着昔日的三长两短,使用老物件的主人们早已不知去向,但老物件却依旧留给人们遐想无限。从老物件中,让我们看到了“茶马互市”“绢马互市”的旧场景,昔日的新街,曾经是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交往的“大通道”,中原文化与北方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更是汉民族与北方民族交融的“大熔炉”,各民族共同开拓了我们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
        当下,札萨克镇,工矿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快速富裕的希望,城镇化生活让人们更加向往农村牧区的儿时乡愁,本地人、外地人、更多人交往交流交融在一起,大家不知不觉中在共同创造着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王春霞 牧兰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