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情为民所系——张文彬同志访谈录

来源:《见证——伊克昭盟老领导访谈录 作者:张文彬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3-10
摘要:张文彬同志简历 张文彬,男,汉族,1933年5月出生于内蒙古达拉特旗。195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统计科副科长、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达拉特旗党委常委、政府副旗长、伊克昭盟水利水保处副处长、伊克昭盟水利局副局长、
张文彬同志简历
        张文彬,男,汉族,1933年5月出生于内蒙古达拉特旗。195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统计科副科长、计划委员会副主任、达拉特旗党委常委、政府副旗长、伊克昭盟水利水保处副处长、伊克昭盟水利局副局长、达拉特旗旗委书记。1983年6月,任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副盟长、党组副书记。1989年10月,任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局长、党组书记。1997年12月退休。
 
 
                                                                                                                                     时  间:2014年11月5日
                                                                                                                                     地  点:呼和浩特市学府康都
                                                                                                                                     采 访 者:贾来宽 乌日尼乐图
                                                                                                                                     文字整理:贾来宽
 
        我1933年5月7日出生在伊克昭盟达拉特旗乌兰乡(现恩格贝镇)一个农民家庭。1951年4月1日参军,在达拉特旗人民武装部当干事。当时,达拉特旗旗委、旗人民政府和旗人民武装部只有一个食堂,100多名干部、武装部人员在一起吃饭,大家都非常熟悉。达拉特旗旗委书记郝文广兼任武装部政委,于1952年4月,把我调到旗委秘书室(即后来的旗委办公室)工作。1953年3月,我被调到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统计科工作,之后又提拔我到达拉特旗计划委员会当副主任。1960年9月,我当选为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因为当时的树林召公社党委书记身体不太好,达拉特旗旗委又让我兼任树林召公社党委书记。当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农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因饥饿浮肿的人很多。为了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1961年,我在树林召公社推行了社员口粮山药地(每人0.3至0.5亩)包产到户。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解决了当时群众饿肚子问题,人民群众非常满意。一直到1964年春天,我在树林召当了4年书记,全公社农牧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树林召公社被评为全旗的先进公社之一。
        1964年春天,我不再兼任树林召公社书记,仍然为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分管全旗农牧业生产。
        1965年,伊克昭盟盟委任命我为伊克昭盟水利水保处副处长兼黄河南干工程处主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直到1971年,我被群专、隔离、强劳、批斗、毒打,特别是因为我在树林召公社搞过口粮山药地包产到户,便把我打成“犯有走资派错误的当权派”。
        1972年冬天,恢复伊克昭盟水利局建制时,伊克昭盟盟委任命我为伊克昭盟水利局副局长,负责组建工作。一直在水利局工作了5年。
        1977年7月,我被伊克昭盟盟委任命为达拉特旗旗委书记、武装部第一政委。一直到1983年。在达拉特旗任书记6年期间,我主要抓了包产到户,重点解决群众温饱问题。我每年用一半的时间蹲在基层,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服党员干部,说服农民群众搞包产到户。在事实面前,达拉特旗旗委、旗人民政府领导成员的思想认识逐渐取得了一致,包产到户、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推行。从1979年开始,全旗粮食产量平均每年递增7%,到1982年,全旗粮食产量达到1.77亿斤,比1978年前翻了一番,牲畜总头数达到58万头(只),比1977年增加了13万头(只)。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一米一面、猪肉烩菜”成了达拉特旗沿滩社员的家常便饭。到1979年,全旗有70%的生产队搞了承包到组,60多个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或口粮田到户。1981年,全旗有90%的生产队搞了包干到户。1982年春,全旗所有生产队全部实行了大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除此之外,我重点抓了培养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先后提拔中青年干部178名,其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64名,35岁以下的40名,少数民族干部24名,科技干部39名,基本上解决了公社及旗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状况。
        1983年6月,我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任命为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副盟长,格日勒图同志为盟长,后来夏日同志为盟长。在副盟长岗位上一直干到1989年10月。6年期间,主要分管农村经济(包括农牧林水气象、粮油公司、供销社)和政法工作。重点抓了农牧业经济工作,继续完善全盟的包产到户和牧区草畜双承包工作。此外,水利工作也是我的重点工作;我走遍了全盟所有乡镇苏木、重点流域、重大水利工程。继续推行“三种五小”,即种树种草种柠条,全盟每年以300万亩的速度发展,为恢复伊克昭盟的生态环境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大力发展“五小”,即小水利、小农机具、小流域治理、小草库伦、小经济林,改善了伊克昭盟人民的生活生存环境。
        1989年10月,我被调到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任局长(当时属于自治区农委管)。内蒙古自治区面积这么大,水利怎么搞?当时感到压力很大。我把握了一个原则:就是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学习。因此,全区所有旗县、所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现场,我都去过,研究过。不久,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任命我为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党组书记(正厅级),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我全面完成了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的农田草牧场水利建设责任状,全区农田灌溉面积每年以150万亩的速度递增,增长速度居全国之首。1991年,全区水利建设实现了五大突破:一是农田保灌面积新增150万亩,累计突破2000万亩大关;二是发动农牧民自筹水利资金投入突破2亿元;三是水土保持年治理面积首次突破500万亩;四是农牧民投入水利劳动积累工达到1.4亿个工日,人均达到28个;五是有30多个旗县(市)实现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
        1994年,我从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党组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又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了3年,1997年底正式退休。回顾历史,我曾为家乡伊克昭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做了一些应有的贡献。到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局工作后,又为全区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心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奉献了自己的一分力量,感到非常充实和愉快。
 
责任编辑:张文彬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