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15年11月5日 地 点: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 采 访 者:贾来宽 乌日尼乐图 文字整理:杨建林 贾来宽 从1993年10月到2001年12月,我在伊克昭盟及鄂尔多斯市工作8年零两个月,与这片瑰丽神奇土地上的山水草木、干部群众、机关企业、乡镇苏木结下了难解情缘,至今回忆起当年的激情岁月,犹情不自己,有“击楫正中流”的豪迈。在伊克昭盟和鄂尔多斯的工作经历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一段岁月。在8.7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鄂尔多斯各族儿女自强不息,大胆构筑,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亲身经历了伊克昭盟和鄂尔多斯市改革开放后一段重要的发展历程,由衷感到欣慰和自豪。 1993年10月,我从包头市石拐区区长岗位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任命为伊克昭盟行政公署副盟长。虽然包头和伊克昭盟仅有一河之隔,但我对伊克昭盟的盟情不是十分熟悉。上任后,我对全盟七旗一市(即当时的东胜市)的发展状况、风土人情、资源禀赋、特色优势,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跑的最多的地方是各种类型的企业。当时,伊克昭盟经济还处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产业没有支柱,企业没有龙头,产品没有品牌,企业体制单一,以国有、集体、乡镇为主,民营企业基本没有。干部群众对发展工业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农牧业是经济工作的主战场。感受最大、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从新中国成立伊始,伊克昭盟就对植被保护和建设高度重视,历任领导都没有放松植被的保护和建设。由于伊克昭盟是生态脆弱区,发展传统农牧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增长空间十分有限,想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过渡,就必须增强地区发展实力,增加财力,积累一定量的资本,当年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工业经济。当时,伊克昭盟还没有发现大量的富集的资源。如何发展工业经济,大家没有统一的想法和明确的思路。我通过调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我认为对于伊克昭盟这样的工业基础薄弱地区,一要靠整合现有资源,二要靠扩大改革开放。最紧迫的是要在观念上有改变、有突破,要打破干部群众对发展工业经济信心不足的惯性思维,要把大家的关注点由农牧业经济为主转向发展工业经济上来。当时,针对一些干部对发展工业经济的疑虑,我反复强调工业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完全依靠资源,南方资源少,工业经济却十分发达,发展工业经济重要的是资本、技术、人才。所以要改革开放,要招商引资。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有个指导思想:“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效益”。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抓工业经济上了。当时,我很着急,每天都在琢磨招商引资的事情。全国各地到处跑,调研市场,选择项目。摸索出一些经验,初步找到了发展工业经济的基本路径。 199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任命我为伊克昭盟行政公署盟长。在当盟长期间,我对伊克昭盟发展工业经济的思路更加明确。首先,确立了地区经济必须由传统农牧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20世纪90年代初,伊克昭盟国民生产总值中一产比重比二产高。不转型伊克昭盟就实现不了快速发展,在全区地位就不会提高,就不可能尽快脱贫致富。所以,我在不放松农牧业生产的同时,工作的重点和重心转到发展工业经济上来。特别是政府,必须要强化对工业经济的领导。第二,大胆地提出了“重塑重构”的工作思路。就是“重塑企业体制,重构产业体系”。具体做法是“放小建大、丢死促活、改旧上新”,壮大鄂绒、伊煤、伊化几个企业集团,加快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对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加大改革改组的步伐。推进盟旗经济一体化,构建区域经济格局,即几大企业集团的产业链向旗县进行延伸、扩展,旗县依托集团吸纳资金技术人才,对接国内、国际市场,降低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增强旗县经济实力。第三,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由资产运营上升到资本运营。政府积极推进了几大集团股份制改革,鄂绒B股、天然碱A股、伊泰B股三只股票于1995年和1997年成功上市,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说实话,当时大家对股份制、对股票的知识还处于很浅的层次,包括我自己在内。只是认准上市对企业有好处,可以缓解企业发展资本积累不足的矛盾。上市后企业快速的发展出乎我们的意料,对全盟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1994年以后,伊克昭盟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名列全自治区前列,这是发展工业经济的结果。1995年底,伊克昭盟盟委、盟行政公署提出并实施了“理性沟通,高能激励,刚性约束”的企业家培养机制。这是伊克昭盟对领导干部和企业经理实行的一种思想、经济、政治调控机制。理性沟通:即用“这道理那道理,都要服从硬道理;大道理小道理,不干实事都是空道理。讲硬道理要不留余地,才能使发展成为硬道理;干实事情要不留退路,才能使发展成为硬道理”的“道理观”沟通领导干部和企业经理的思想。高能激励:即用“经济发展增幅和运行质量在8个旗市居第一名奖10万元,居第二名奖8万元,旗市委书记和旗市长可各得奖金1万元”的“座位制”以及“重奖有贡献的企业家(最高72万元)”的政策激励领导干部和企业经理。刚性约束:即用“3年不改变贫困面貌(盟级领导),自摘头上乌纱帽,在自治区排名位次下降的(部门领导),降薪降职;(企业)不交抵押金,(经理)不能上岗,(企业)连续两年亏损,(经理)就地免职”的“用人机制约束领导干部和企业经理”。现在活跃在鄂尔多斯经济主战场的大多数企业家都是在那个时候成长起来的。 1996年10月,在我到伊克昭盟工作的第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任命我为伊克昭盟盟委书记、盟人大工作委员会主任。这时,伊克昭盟工业经济已经开始起步,形成了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小穷亏企业的改制改组也已基本完成。旗县经济实力也有所增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1995年,伊克昭盟盟委、盟行政公署为在2000年实现“走进前列”的奋斗目标,适时提出了发展“四个层面”企业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即以实现利税为标准梯队层次结构的工业企业发展模式。“四个层面”企业分别是“巨龙、雄狮、小老虎、小巨人”企业。其内容是:以年创利税亿元以上、5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上为标准,分别将企业划分为巨龙、雄狮、小老虎、小巨人4个梯队层面,并要求到2000年,要建成6个“巨龙”企业、8个“雄狮”企业、10个“小老虎”企业、20个“小巨人”企业(简称681020工程)。经过几年艰苦奋斗、建设和发展,到2000年,全盟有31户企业占全自治区年利税超1000万元企业户数的22.8%,31户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0亿元,拉动全盟经济增长近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达到16亿元,占全盟财政收入的20%以上。这个思路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想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集约发展、配套发展的企业发展格局,不能只是几大集团一枝独秀,还要各类企业百花齐放。只有这样,伊克昭盟的工业经济才能真正做实做强做大。同时也想做大旗县的经济实力。“四个层面”企业一起抓,使伊克昭盟各种类型企业蓬勃发展,每个旗县都涌现出自己的骨干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旗县经济起步了,全盟整体经济像装上了八个轮子,不快也得快。伊克昭盟的产业体系、支柱产业逐步确立起来,产业链条得到延伸,产业集群得到壮大,品牌产品开始涌现。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是促使伊克昭盟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活水源头”。“经商热”、“下海热”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语。伊克昭盟有敢闯敢干的历史传统,伊克昭盟人民有胸襟、气度、胆略,有了好政策好机遇,很快就抓住了,实现了经济的“强行起飞”。那是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奇迹相继出现,伊克昭盟人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极大地解放,开始走出伊克昭盟,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思想解放带来生产力的发展,伊克昭盟的历史发展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伊克昭盟需要“想新的,干大的”。伊克昭盟盟委、盟行政公署把握伊克昭盟发展的趋势,跳出伊克昭盟审视伊克昭盟的发展,下力气狠抓对外开放,就是走出去引进来,打破保守思想,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随着地下资源的勘探发现,随着国家能源战略基地的西移,伊克昭盟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转化成为紧迫的任务。于是,伊克昭盟依托资源优势引入了神华集团、蒙电集团、长庆集团等实力雄厚的“国”字牌企业,伊克昭盟盟委、盟行政公署为这些企业在伊克昭盟的快速发展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身心”的服务,借助这些大企业的实力进一步推动伊克昭盟整体经济活力的增强。由于我们服务到位,几个“国”字牌企业把许多配套企业和延伸产业都放到了伊克昭盟。神华煤制油项目就是那时开始争取、引进落地的。 1999年,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伊克昭盟面临的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在1999年底,伊克昭盟盟委(扩大)会议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就是全盟上下不能满足现状,不能松劲。在召开盟委(扩大)会议之前,我率队到南方发达省市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学习考察,盟级领导、旗县领导、有关部门和企业领导参加,规模很大。就是要让大家认识到不足和差距,再鼓干劲,再创辉煌。学习考察回来后,又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宾馆进行了专题研讨,大家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就是要进行“二次创业”。伊克昭盟已经成功实现了经济发展由传统农牧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的第一次创业,必须抢抓机遇,推进第二次创业。其宗旨是:推进思想新解放,再造经济新优势。其战略任务、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和工作措施为“两化三新六突破”。其重点是推进市场化,实现工业化。在二次创业中,要由过去的小企业、小投入、小建设变为大企业、大投入、大建设;要实施“煤从空中走”、“气从地下走”,形成煤、电、气转换战略;要以煤化工和天然气项目形成“西气东送”、“西气东输”的资源转换。这个思路很超前,完全吻合之后召开的“十五大”精神。奋斗目标是到“十五”期末,即2005年,四项重要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1998年基础上“翻两番”。伊克昭盟把“二次创业”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化、工业化为目标,力争建成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抢占制高点。 伊克昭盟盟委、盟行政公署适时分析了伊克昭盟成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发展地区形成增长极的优势:一是伊克昭盟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中东西部的联接点,黄河三面环抱,毗邻晋陕宁3省区,自古以来就是通往塞外和西域的交通要塞,也是各民族的交汇融合之地。改革开放以来,伊克昭盟参与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成为东北经济圈和西北经济圈的传承纽带,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共同构筑起经济发展的“金三角”。二是伊克昭盟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已开发的有煤炭、盐、碱、硝、高岭土、天然气、药用植物、农畜产品等资源,还有方沸石、石英砂、绿色食品、野生植物、旅游、文化等具备广阔开发前景的资源,新的资源优势不断显现出来。“八五”、“九五”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开发伊克昭盟的自然资源,已经形成资源经济带,如果在新一轮开发中伊克昭盟不能成为经济中心,构筑强势经济,就会造成国家投资和资源的浪费。三是伊克昭盟经济实现了由传统农牧业为主向工业为主转变,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在全区名列前茅。特别是工业经济连续5年在自治区夺冠。以几大企业集团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城镇建设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都会带动伊克昭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伊克昭盟积累了抢抓机遇的宝贵经验。过去在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组建集团、股票上市、资本运营等方面抓住了机遇,积累了经验,并锻炼出一支敢闯敢拼的干部队伍,这是伊克昭盟最为宝贵的财富。上述种种有利条件,充分说明伊克昭盟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完全可能的,但并不能说明是必然的。要想使可能的成为必然,一是需要国家扶持;二是需要自身努力。在外部环境等同的条件下,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增长极,是伊克昭盟各级党委、政府更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实践证明,伊克昭盟的“二次创业”和抢占西部大开发制高点的思路是正确的,历史机遇抓住了,抓对了。 从1996年10月至2001年12月,我在伊克昭盟盟委和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的岗位上工作了5年,伊克昭盟经济实现了“扬眉吐气”,在自治区开会有讲话的权利了,座位也靠前了,伊克昭盟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更是“扬眉吐气”了,焕发出巨大的创业激情。印象较深的是7个旗县中的杭锦旗,当时是国家级贫困旗,只有13万人口。在资源优势、地理优势、人才优势都缺乏的情况下,全旗总动员,打通了贯穿库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解决了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瓶颈,“一程浩然气,百里快哉风”,人民群众的力量能够创造伟大的“神话”和“传奇”。更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9月,在收获的季节,伊克昭盟撤盟设市,成为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的城镇化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城市经济开始快速发展,预示着鄂尔多斯的产业结构调整上升到了新的阶段。 2001年12月,我调离工作8年的伊克昭盟赴包头市工作。在8年时间里,我深深热爱这片蕴含巨大能量和激情的土地,我深深怀念鄂托克广袤的草原、准格尔神奇的沟壑和丘陵、达拉特一望无际的良田,还有黄河的波涛,库布其、毛乌素的沙漠,我忘不了勤劳、质朴、宽厚、诚实、敢闯敢干的鄂尔多斯各族干部群众。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最高的礼赞! 在这里,我还想说的是,我个人的经历只是地区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是上承前人下继后人的实践过程。地区领导实质上是班子领导、集体领导,有好的团队才能创造出好的业绩。感谢在伊克昭盟及鄂尔多斯工作过的老领导老同志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和我一起工作、共同经历激情岁月的伊克昭盟及鄂尔多斯各族干部群众辛勤的工作和无私的奉献。衷心祝愿鄂尔多斯各族儿女在今后的征程中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本文是杨建林同志撰写的,编者在编审过程中,对原稿文字略有增删)。 来源:奇朝鲁主编,《见证——伊克昭盟老领导访谈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