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文化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论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奥秘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2年第 作者:刘开美 人气: 发布时间:2012-08-09
摘要: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但前三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或先或后都出现断层而未延续下来,只有中华文化连绵不断到如今。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文化会如此连绵不断呢?这正是笔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所在。 综观世界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但前三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或先或后都出现断层而未延续下来,只有中华文化连绵不断到如今。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文化会如此连绵不断呢?这正是笔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所在。

        综观世界文化的形成发展,无不依赖于地域这一文化环境的哺育,无不取决于民族、国家这一文化主体的创造,无不借助于文字这一文化表述的工具。因此,“地域”、“民族”、“国家”、“文字”,便构成文化形成发展的“四要素”。要考究的奥秘,同样离不开这四要素。从这四要素去思考,便不难看出中华文化数千年连绵不断,其奥秘就在于中华一统、儒术独尊、区位促成、民族融合、文字连续。

        一、中华一统推动中华文化连绵发展

        探索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奥秘,根本在于认识和理解中华一统。中华一统是历史形成的。从炎黄缔造华夏,到夏商周奠基;从春秋战国争雄,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从秦汉巩固发展,到三国、晋、南北朝纷争;从隋唐繁荣昌盛,到五代宋夏辽金抗衡;从蒙元继统中华,到明清中华主导交替,中华一统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过程。

        纵观中华一统的发展过程,可分为草创、确立、调整、成熟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夏商周以前为中华一统的草创阶段。此间,中华一统以宗族组织为基础,实行分封制。因此族群单纯、地域窄狭、管治松散,称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华一统。春秋战国时期,在诸侯争霸、七雄兼并的同时,诸子突起、百家争鸣,推动中华民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秦始皇在这个大变革中脱颖而出,一举灭掉六国,建立起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专制集权的封建国家,从而确立了中华一统的政治局面。确立阶段的中华一统,以地域组织为基础,实行郡县制。因此族群增多、地域扩大、管治严密,严格意义上的中华一统从此开启。既然是确立阶段,此间的中华一统自然不可能成熟完善,需要经历漫长的调整期。因此从秦汉到元朝建立之前,便是中华一统的调整阶段。此间,中华一统既有巩固发展、繁荣昌盛的一面,也有分裂动荡、分化改组的一面。作为中华一统中巩固繁荣的一面比较好理解,无需多言。而作为中华一统中改朝分裂的一面则比较难理解,会有人说既是改朝,又是分裂,何谈中华一统呢?因此需要多说几句。笔者认为,在中华一统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调整期中,改朝换代甚至分化改组,不仅在所难免,而且理所当然。道理很简单,如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华一统也是自身矛盾运动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主导中华一统中的各个朝代,还是作为中华一统中的各个民族,乃至中华一统中各朝各族的各种力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会在中华一统的发展中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中华一统来说,朝代更替固然会带来社会阵痛,但淘汰腐朽堕落的旧朝代,代之以富有朝气的新朝代,则会增添社会活力。因此朝代更替对中华一统来说是新陈代谢。同样,对中华一统来说,分化改组固然会影响一统,但各种力量在纷争抗衡中的惨淡经营和奋力拼搏,势必提升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使中华一统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拓展,境界更加升华。这样,中华一统便更加完善、更加成熟。蒙元继统中华的历史事实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分化改组对中华一统来说不过是综合中的分析而已。从元朝建立到明清交替,是中华一统的成熟阶段。此间,元朝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明朝使中国封建专制集权达到极致,清朝奠定了日后中华民族的疆域。这一切,标志着中华一统进入了成熟阶段。

        中华一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使古代中国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给世界展示了文明昌盛的东方帝国形象,提供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辐射力和传承力。不仅促使中华文化在国内常盛不衰,而且使中华文化在国外广泛传播,以致到唐朝便形成了东亚汉字文化圈①。在这种情势下,且不说中华文化自然会兴旺发达、经久不衰、传承不断,仅就外国在中外交往中所沉淀的中华文化宝藏就丰富多彩,早在700多年前到中国元朝来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东方见闻录》,也就是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的《马可·波罗游记》,就是其中的一例。总之,这一切说明中华一统提高文化辐射力,为中华文化连绵不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儒术独尊促进中华文化连绵发展

        探索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奥秘,主要在于认识和理解儒术独尊。儒术独尊,是中华一统中文化专制的产物。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后,文化专制随之而来,构成封建政治的思想文化表现。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咸阳宫置酒宴饮,有70个博士前来为始皇祝寿。博士仆射周青臣当众颂扬始皇“以诸侯为郡县”的改革,而博士齐人淳于越则不以为然,主张以故为师,坚持分封,使秦初的分封郡县之争在此重提。在始皇“下其议”时,丞相李斯对主张分封的观点予以反驳,提出“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事之功”,三代之事,何足效法!认为现在“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是因为私学生事。建议禁止私学,规定“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提出只有《秦记》和博士官所藏《诗》、《书》、百家语及医药、卜筮、种植之书可以保存,其余各种书籍,特别是诸侯国的史籍和儒家一些著作,都予以焚烧。本来焚书是秦国商鞅变法时就实行过的政策。所以一经李斯建议秦始皇就表示认可,于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焚书事件发生了。次年,又发生了一起坑儒的事。起因源于侯生、卢生之类方士,投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所好,导致骗局被戳穿而密逃,逃前说秦始皇“刚愎自用”、“专任狱吏”、“贪于权势”,所以不能为他求取仙药,引起秦始皇的不满。始皇派御史对咸阳的所有方士和儒生进行审讯,结果查出犯禁者460多人,多被坑杀在咸阳,还将一批人谪迁到北方边地。事发后,公子扶苏因进谏惹怒始皇而被派往上郡北监蒙恬。这一切表明,尽管“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②。”

        到西汉初期,为接受秦亡教训,便实行了“黄老之术”。至汉武帝时又改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致儒学成为此后汉朝乃至两千年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也从此被历代封建皇朝所推崇。自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之后,东汉明帝时又尊孔子为“先师”;三国时魏国正始年间尊孔子为“先圣”;南北朝时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改孔子谥号“宣尼”为“文圣尼父”,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隋朝开皇之初隋文帝敬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朝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尊孔子为“宣父”,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赠封孔子为“太师”,嗣圣元年(684年)唐中宗始封孔子为“隆道公”,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四年后又改谥号为“至圣文宣王”;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对孔子谥号“至圣文宣王”加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定孔子谥号为“至圣先师”;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清世祖更国子监孔子神位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到清康熙皇帝时以“万世师表”题孔庙大成殿额称颂孔子③。总之,历代封建皇朝推崇孔子的封号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此间,儒学作为官吏选拔的标准,成为进身之途,而为士子争相奔赴。更重要的则是,儒学成为统制社会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威,其影响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固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长期严重禁锢世人的头脑,极端压抑文化的生机。但是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对于巩固中华一统、传播封建文化,仍然是有历史作用的。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学,与孔子当时所创儒学是有区别的。孔子去世后,儒学本身就已产生不少流派。《韩非子·显学》中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认为“儒分为八”,其“取舍相反、不同”。沈长云、杨善群在其所著《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战国史与战国文明》中,在分析儒家派别演变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其著作、思想、影响,把战国时代的儒家分为子夏、公孙尼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和《易经》作者等7个流派。这表明,仅至战国时期,儒家自身就已经不是铁板一块了。至于进入独尊地位后,一方面历代皇朝在独尊儒术的同时还兼用其他诸学,即便是首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在实际中是将儒家思想同法家思想结合在一起的,尚法尊儒才是汉武帝统治国家、驾驭臣下的根本政策;而为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家则不断博采所需与其他诸学派日益融合。另一方面为争得发展空间,其他诸学派也适应封建统治要求而纷纷与儒家靠拢,佛教在中国传播中与儒家和道教结合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这种情势就为中华文化在儒学旗帜下,赢得了发展的广阔空间与传承的有利条件。这一切,无疑对中华文化的连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区位环境促成中华文化连绵发展

        探索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奥秘,重点在于认识和理解区位促成。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地域条件不仅对民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巨大影响,而且对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影响深刻。在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导言”中对此进行了阐述。作者认为这是由中国地理条件的局部独立性和整体统一性决定的。

        先就地理条件的局部独立性而言。中国地域辽阔,因此在诸局部地域之间,无论在气候、土壤条件,还是在地理环境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而形成相对独立的特征。正是这种局部的独立性,便构成了诸民族及其文化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具体来说,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基本分布在全国的沿边地域,与主要聚居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域的汉族相比,地域条件很不相同。汉族居住的地域适于农业;北方民族居住的地域,气温低,多草原、沙漠,宜于牧业。南方民族居住的地域多高山、丘陵,气温较高,宜于农业。这对于各个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形成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不同特征。

        再就地理条件的整体统一性而言。中国地理条件,由于天然特点而自成一个自然地区。这个自然地区北有大漠,西和西南是高山,东与南滨海;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水系所流经的是地理条件最好的地域。在这个自然地区里,任何局部地域的特点、局部地域相互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种种社会结果,一般地说,都不能不受到这个整体所具有的统一性的约束。这便是中国地理条件的整体统一性。正是中国地理条件的这一整体特征,维系着中华民族中各民族间的联系,如同维系着中国历史上长时期的政治统一局面一样,经久而不衰。具体来说,汉族聚居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域,由于其地理条件的优越,生产的发展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并在物质上、生产技术上和文化方面影响着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域,因而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凝聚力。这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凝聚力,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与此同时,在东、南濒海,北有沙漠,西和西南有高山的地理条件下,沿边少数民族向内地发展,比向外发展要容易得多,因而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内向性。这种自然的内向性与上述自然的凝聚力的结合,便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各族间联系的纽带。正因为如此,数千年来,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尽管有时候互相攻伐,兵戎相见,有时候“和亲”通好,会盟、互市,各族间的关系歹一阵,好一阵,但总的趋势是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不可分离。这就是地理条件与民族的形成、民族间的差别和交往的密切关系⑤。

        中国地理条件的局部独立性和整体统一性,便构成了中国地域的区位环境。中国地理条件的局部独立性,深刻影响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构成丰富多彩的地域特征;而中国地理条件的整体统一性,则深刻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构成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一统特征。正是中国地域的这种区位环境,为中华文化不断注入活力,促成中华文化连绵发展。

        四、民族融合支撑中华文化连绵发展

        探索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奥秘,本质在于认识和理解民族融合。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融合,不仅维系着国家的统一,而且支撑着中华文化的连绵发展。元、清两代皇朝的发展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元、清两代皇朝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把原先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域置于一个统一政权之下,奠定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加强了各族人民间的广泛联系,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

        蒙古国初建于漠北草原时,“官制简古”。进入中原汉地等农耕城郭后,仅靠如此“简古”官制,无法维持有效统治。于是,在蒙古体制未曾涉及的那些规范领域内,被征服地域的传统制度渐次恢复,并同被保留的那部分蒙古旧制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一代新制。这就是所谓施“汉法”。元世祖忽必烈在中统后期和至元初期,加快了按中原封建王朝的传统模式进一步完善新政权的步伐。但直至成宗、武宗时期,元朝统治大体上都是在忽必烈时期所奠定的汉法、蒙古法和回回法三种成分微妙平衡格局下实现的。自武宗后,元代诸帝差不多都留下了翰墨手迹,表明他们的汉文化素养与漠北四汗和世祖、成宗、武宗相比都要高得多。因此,从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开始,元代政治中进一步汉化的趋势明显增强。这里仅以仁宗为例。仁宗长年生活在汉地。从10岁左右,就在著名师儒李孟辅导下学习儒学,之后李孟更成为仁宗早年朝夕不离的导师。从大德年间起,跟随仁宗的其他侍臣,无论是汉人儒士,还是色目、蒙古诸人,大多数都对汉文化和儒学有较多的了解和同情。仁宗被册立为皇太子后,新入东宫的侍臣大多数是汉人,就连当时已以文名为天下知的姚燧,也以70岁的高龄起为太子宾客,表现出仁宗“崇文右儒”的风度。在这种风气的激荡下,仁宗的汉文化素养明显高于他之前的元代诸帝。书法至少从两宋以来就被视为中原皇帝最重要的修养之一。而仁宗就有“御书除官制”传世,似是元朝最早掌握书法技艺的皇帝。仁宗继位后,对前期汉法进行了再推行:一是力图抑制诸王贵戚们基于草原分封制而获得的权益,进一步加强皇权;二是想用儒术澄清吏治,强化中原式官僚政治的运作程序。在这方面,于皇庆二年十一月,恢复了废止数十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被处于压抑状态中的士人看作是“文运将兴”的标志。同时仁宗还编纂有关国家政制法程的各部类单行法,并总成一书,为英宗时的《大元通制》奠定了基础⑥。这一切,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在元代的融合过程。

        清朝早在入关之前,皇太极就仿照明制,设内三院和六部。入主中原后,多尔衮又基本上继承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制度。为了实行“以汉治汉”的政策,多尔衮还多次宣称“满汉一家”,允许满汉官员互相通婚。这无疑有利于民族文化融合。特别是清代“官修图书”,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国家文化事业,所起影响更为深远。“官修图书”,涉及经史、典章、民族文字、民族文学、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书籍的编纂。从多尔衮和世祖福临开始,清朝就对这项事业非常重视。到康熙皇帝就更是如此。康熙一生极为重视儒家经典,屡开经筵,召儒臣讲论五经四书之经义,并将所讲之稿,编成《日讲四书解义》等书。同时他命儒臣先后编成《春秋传说汇纂》、《周易折中》、《诗经传说汇纂》和《书经传说汇纂》;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又命理学家、大学士熊赐履、李光地等修成《朱子全书》;五十六年,还命李光地等人刊正明成主时命胡广等纂辑的《性理大全》一书,并亲加厘定,纂辑成《性理精义》。康熙雍正时期官修史学著作比较多。其间,还进行了历朝“圣训”的编纂,并出现了“方略”一类史书。在史学史上具有较高地位的正史——《明史》,也是在此间成书的。而乾隆时期则是官修图书的繁荣阶段。先后编纂了《四书文》、《三礼义疏》、《周易述义》等经学著作。乾隆极为重视当代史的编纂,修编典章制度著作也特别注重当代。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重要参考书“十通”,有六部就是在此间所修的。其间,还大规模地修纂了地方志和地理志,全国现存方志7413种、109143卷,而其中“修于清代的最多”。为适应统一多民族国家共同进步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乾隆时期还注重民族文字文学方面书籍的编纂。尤其是我国丛书之最的《四库全书》,就是在乾隆时期编纂完成的⑦。清代在中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

        总之,元、清两代皇朝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作为,避免了中华文化断代的出现,对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可见,民族融合对中华文化连绵发展具有顶天立地的支撑作用。

        五、文字连续保证中华文化连绵发展

        探索中华文化连绵不断的奥秘,关键在于认识和理解文字连续。文字连续,最重要的在于汉字,因为汉字是记录中华文化的主要工具。

        从汉字的形成发展中可以看出其独具的特色,这就是文字属类专一,文字构理连贯和文字字体贯通。就文字属类专一而言,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它是以方块字形、意音性质为特征的文字体系。在几千年的演变中,汉字的这种属类始终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汉字可谓是“从一而终”的。就文字构理连贯而言,汉字结构有其演变的规律,这就是汉字结构的“六书”理论。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对此作过说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系统地介绍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许慎在这部书中,将“六书”表述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还就其义作了解释,并列举了例字。当代文字学专家对许慎关于“六书”名称的表述表示认同,只是将其顺序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排列,认为象形字应该是原始汉字的最初形式,其他各类字都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产生的⑧。这说明,关于汉字“六书”结构理论的认识是连贯的。事实上,关于汉字结构一般规律的认识,是对从甲骨文到历史上各个时期乃至现代汉字结构进行研究、归纳和总结的结果。从这个层面上讲,汉字在形成发展中其结构不是无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文字字体贯通而言,汉字在形成发展中经历了甲、金、篆、隶、楷、行、草的字体演变过程,但在每个演变阶段中,新旧字体之间并非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彼此脱节的。事实上,汉字字体演变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使命和要求。就拿创新小篆来说,从甲骨文经金文到小篆,是汉字的古文字阶段。其中小篆的出现,是汉字演变中极为关键的一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针对当时“战国文字”的混乱局面,提出了“书同文”的任务,目的就是要对汉字进行规范和统一。所谓“书同文”,就是要将战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中的不同形体予以废除,并将秦国原有文字的形体俭省删改,而形成小篆这一新的正式字体。因此相对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文字而言,小篆表现出强烈的定型化趋势。所谓“定型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字的轮廓定型,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长短大小高低参差不齐的字形,变成基本整齐的长方形字形;二是字的笔画定型,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方圆粗细不等的笔画,变成线条均匀圆转的笔画;三是字的结构定型,把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上下左右自由书写的部件,变成位置相对固定、同字异形减少的部件。经过这一演变,汉字便在古文字阶段迈出了最后一步⑨。汉字通过诸多阶段的演变,最后达到楷、行、草功能齐备、字体成熟的阶段,而每个阶段汉字的字体之间彼此又是贯通的。

        总之,汉字在其形成发展中所具备的上述特征,使得汉字能够在数千年的演变中保持文字属类、文字构理和文字字体的连续性。汉字形成发展的连续性,对于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连绵不断,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意义就在于,从作为记录中华文化工具的汉字本身,提供了足以保障中华文化的传承力。

 

参考文献

  ①李喜所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第303页,2002年1月世界知识出版社

  ②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卷上),第222页,1995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③张岱年主编:《孔子大辞典》,第15~17页,1993年12月上海辞书出版社

  ④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战国史与战国文明》,第173页,2007年4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⑤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第141~148页,1989年4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⑥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八卷),第413~505页,1995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⑦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卷),第133~137、842~857页,1996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⑧、⑨王蓝生、张国宪主编:《汉语语言文字基本知识读本》,第73~74页,第65~67页,2002年2月人民出版社

   作者系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刘开美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