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文化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鄂尔多斯悠久的农耕文化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3年第 作者:何石曾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7-15
摘要:黄河流域是中国农业起源地之一。鄂尔多斯市东、北、西三面黄河环绕,属黄河冲积带的河套组成部分。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作物以黍、稷为代表,原始氏族社会末期的周后稷,是周族先祖种植农作物的能手,被奉为谷神。现今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的纳林城,是西汉属国都尉

        黄河流域是中国农业起源地之一。鄂尔多斯市东、北、西三面黄河环绕,属黄河冲积带的河套组成部分。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作物以黍、稷为代表,原始氏族社会末期的周后稷,是周族先祖种植农作物的能手,被奉为谷神。现今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的纳林城,是西汉属国都尉单于的驻地美稷,稷属黍类,可见秦汉以前这里耕种稷(小米)黍已颇有名气,故以后稷命名的沙圪堵镇健身公园是有一定历史意义的。
        据考古发现,鄂尔多斯境内,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群,分布于沿黄河南岸的十二连城至马栅(现龙口镇)的大口村。经过对二道沟圪旦、房塔沟等7处遗址文化层面考查,认为属于内蒙古的龙山文化遗存,其中有长期居住留下的定居遗址,如有以草拌泥筑成的屋墙,白灰装饰的墙面等,居室分散,也有小片集中处,显然已有古村落形成。遗址发掘出的物器主要是陶器,瓮、罐、盆、碗,数量较多。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由狩猎到游牧,由游牧到农耕,是出现定居的佐证,因为种植业是需要一定的相对稳定的居住条件才能完成,农业和陶器又往往不可分离,农产品的保存、贮藏需要容器,农业和制陶业都是以定居为前提条件,可见农业的原始阶段要比制陶业早些。
        1993年,准格尔旗建设薛魏公路(薛家湾——魏家峁)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阳湾遗址,位于哈岱高勒乡的点岱沟沟掌处。遗址为一座单间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大房址,建筑技艺高超,其内墙壁上镶砌整齐的陶质装饰砖,就是在全国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中也十分罕见。遗址中发掘的生产工具以石器、骨器、木器为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石斧、石刀、石铲、石磨盘等,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有用于炊器的夹沙罐,用作水具的小口折唇壶。器具制作简单,但能辨别出具有明显分工。遗址经专家鉴定,距今约6500年前,已有定居人群。
        鄂尔多斯新石器时期的陶器遗址除上述地区外,伊金霍洛旗的尔吉奈曼沟遗址、新庙村等地都有发现。鄂尔多斯博物馆保存的旧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石器工具,如研磨杵、石铲、石斧、石刀等,这些作用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器具,为进一步验证鄂尔多斯原始农业的出现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刀耕火种”的残存种植方式,直到上世纪的40年代,鄂尔多斯局部偏僻地方还有类似情况。比如“倒山种田”的做法,先选定沙蒿植被茂密的地块,经多年枯枝落叶的积累,风沙土有了一定肥力,将沙蒿砍伐作为薪柴用或成片焚烧,灰烬作肥等候下种。一旦雨水适时,获得收成,刈割摊晒,将牛数头拴索一起,反复践踏其上,谓之“踏场”,这样脱粒方法,想必也是源之古代。再如石臼、木杵、连枷等农用工具,长期沿用至解放初期,都说明古代农耕文化的根深蒂固。
        从秦汉至清末的两千年间,鄂尔多斯地区基本上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交往杂居之地,人们经济活动的特点是农牧业交替或农牧业并存。农业的开发,主要经历了秦汉、唐、清末三次大规模的开垦。秦汉时期对鄂尔多斯地区的经济繁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鄂尔多斯地区在秦汉时期就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农垦区之一。西汉时,大批的内地汉族移民,把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代田法,以及长安一带的耧犁耙等农具,带到鄂尔多斯,铁犁、耕牛开始广泛使用。在黄河沿岸的朔方、河西等郡“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生产水平远比当时“火种水薅”的江南要先进得多。鄂尔多斯已成为北方“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的重要粮仓,鄂尔多斯出现了繁荣面貌,农耕业成为鄂尔多斯地区传统生产方式。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了中国,秦朝从赵国接管了云中郡、於上郡,黄河以北地区,建立了立足的城邑,从而统治了鄂尔多斯地区。当时匈奴制的政权退居长城以外,不断袭扰秦国,对秦王朝构成了极大威胁。公元前211年(秦皇朝三十六年),秦始皇决定从现在陕西云阳到内蒙古的九原(包头西南)修筑直道,南北纵贯鄂尔多斯地域。据史料介绍,当时驻鄂秦兵加上筑路民工逾20万人之多。如果没有当地充足的粮食供给,这么大的直道工程是难以为继的。鄂尔多斯秦时称新秦中,成为能与关中相提并论的富庶之地。
        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役使10万人,在鄂尔多斯今无定河镇境内,大规模营建统万城,因城墙显白色,俗称白城子。采取了建筑史上别具一格的“蒸土筑城”方法,即城墙用泥土掺拌入黍面经发酵蒸熟再板筑夯实。城墙坚固如铁,记载下1600多年前鄂尔多斯人的智慧。如今仍屹立在毛乌素沙海之上的高高城墙遗址,从老城墙壁土中还能发现黍壳的残留物,证明当年“蒸土筑城”的真实性。也说明隋唐时期,鄂尔多斯农耕业是相当发达的,所产谷物除供人们食用外,还有剩余,作为它用。
        大量土地的开发后果,也给鄂尔多斯地区的生态条件开始带来消极的影响。由于这一地区土地肥力下降和降雨量偏少的制约,被垦的土地一般2~3年后撂荒弃耕。犁耕破坏了原生植被,松散了土层,裸露弃耕土地,在干旱多风的袭击中,极易风蚀,下覆的沙质沉积物也遭到风化,引起土壤沙化。因此,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唐宋以后,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经千余年,境内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库布其、毛乌素两大沙漠。
        唐代再度对鄂尔多斯进行开垦,与秦汉时期相类,凡是水利、土质较好的地区,大都进行了民垦和军垦,使唐朝得到了短期的经济利益。但这种过度开垦,超越了自然恢复所允许的限度,使鄂尔多斯环境质量进一步下降。北部今库布其沙漠区域内,陆续出现了“普纳沙”“库结沙”的沙丘。在南部原水草较好的地带,有关毛乌素沙地的记载,唐诗中描写夏州多以沙为吟咏对象,如“无定河边数株柳,风沙满眼堪断魂”,“苍茫塞上城,沙漠无宿雁”,“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这些记载和描绘,给我们展示了当年多流沙的自然面貌,已经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乌素沙地的情景一样了。
        1840年以后,鸦片战争失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廷为了转移鸦片战争赔款所带来的经济危机,推行“开放蒙荒,移民实边”的新政。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山西巡抚岑春煊给光绪帝的上奏中说“伊克昭盟之鄂尔多斯各旗,环阻大河,灌溉便利……若垦十之三四,当可得田数十万顷”。清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于第二年任兵部左侍郎贻谷为督办蒙旗垦务大臣,在绥远设立垦务总局,包头设立垦务分局,同时在鄂尔多斯的准、鄂、杭、达、郡(现伊金霍洛旗)、乌6个蒙旗分别设立垦务局。从此,开始了大规模开垦,自放垦三十年间,仅在鄂尔多斯被开垦的土地,至少在4万余顷以上。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约半个世纪中,鄂尔多斯的土地处于无限制开垦状态,一是蒙古王公封建主为了获取地租得利,私自招民开垦。二是晋、陕、宁、陇等周边省区的穷苦农民,因天灾人祸而离乡背井,移居到人口少、土地多的蒙地垦荒务农。当年迁徙来鄂尔多斯种地的农民有“跑青牛犋”之说,所谓“跑青牛犋”,就是春天来种地,秋后按收成好坏分股子(有三七开的,也有四六开的),把分得的股子糜、谷,用牛车拉回老家,供养家口。被开垦的荒地中有王府地、庙地、脑包地、马场地、会盟地等,名目繁多,蒙古人情愿招徕农民种地收租,收利者听其自便,内地农民“以口外种地为恒产,蒙古亦资地租为养赡”。跑青牛犋的种植方式,使土地沙化极为快速、严重。农民开荒种地是短期行为,被开垦的原生态土地,种植二年后,肥力下降而抛荒,又重新垦殖新地,年复一年,越开越多,被荒芜的土地扩大以后,形成沙化的面积不断扩延,变成了灾害是必然的现象。
        1961年冬,我刚到盟农业局工作,被盟委抽调到鄂托克旗下乡工作团,分配在当时的公卡汉什勒凯大队,主要任务是贯彻“中央关于农村工作若干政策的决定”(简称六十条)。在什勒凯工作近半年时间,认识一个农民叫王大个,王大个的真实名字叫什么,也没有人注意,因他长得个子高、身板粗,远近老小都叫他王大个,是陕西府谷县人。王大个稍有名气,因为他是全大队唯一的地主分子,又是生产队里的摇耧能手,什么样的土地,根据土壤墒情,他能将下播种子的深度滴在恰当好处,无论是糜子、麻子,由他摇耧播种的地块,苗情苗齐要比其他人种的好。我对王大个其人想发问的,是大家都说他“当了半辈子地主,没有吃过白面饺子”,出于好奇,想问个究竟。王大个因身份问题,平常很少和人打交道,看见干部就绕着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了王大个,就主动向他打了一个招呼,我说:“王大个,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人家说你当一回地主,没吃过白面饺子,是真?”他看见我没有什么“敌意”,就慢慢地啦了起来。他说:“那时候(指解放前)这里不种小麦,想吃白面,要拉上糜子到河套换白面,自己舍不得”;“遇上雨水好的年头,可以倒(播种)些荞麦,年时过节想吃饺子,捏些荞麦角角,就顶饺子吃也一样”。我又问他:“这地方这么穷,怎么还有你一户地主呢?”他说:“唉!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口里(指老家)夏秋大旱,颗粒无收,日子不好过,我也二十出头的汉子了,第二年开春,我自个跑到蒙地来,帮人家捉牛犋,秋后按产量分股子。那年收成不错,我分得四、五口袋糜子。上冻前,我借了雇主家(东家)的牛车,把糜子拉回去,供养家口。当时在村里有这么多糜子拉回来,大家都瞪大眼睛看你。来春时,村里有三、四个年轻人要跟着我出来捉牛犋,我就把他们领来了。他们中间有几个岁数小,雇主包地给他,有些不相信,要我担保他们能种好地,才把土地包给他。自那些年开始,我先从雇主手里把地包下来,再分包给初来的年轻人种。因为包地、分地,赁借种子、牛犋,都由我出面,就不是原来一个人自己管自己时轻松了,所以我要从他们分得的股子中扒一份,大家也都同意。所以,解放后地方上(政府)说我够三年以上的剥削,土改时,把我的成份定为地主。”
        从王大个的故事中,悟出一个道理。为什么鄂尔多斯汉族人民集聚的地方,人们爱看的戏是秦腔、晋剧(山西邦子),爱唱的是二人台,民间娱乐时拉着四弦,唱起爬山调,还有锣鼓、唢呐、扭秧歌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和乐器长盛不衰。这些都是从“走西口”的劳动人民成全而来,为鄂尔多斯文化昌盛,除了本土蒙古民族文化掘起以外,农耕文化的多彩也在其中。

参考文献
  《伊克昭盟农业志》,1991年版
  《鄂尔多斯史论集》,陈育宁,1987年
  《走进鄂尔多斯最古老农耕居民的世界》,青音,1913年

     作者:原伊盟盟委政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何石曾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