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在东胜为陈育宁老师组织召开了一次“陈育宁学术思想座谈会”,是研究会奇朝鲁会长满足了我们所有与陈老师有关系者的愿望,是众望所归的举措。我作为长期敬仰陈育宁老师的“粉丝”,深得治学与做人的各种方式的教诲和影响,获益匪浅,仅以寥寥数语在此浅浅表达。
一、我与陈育宁老师的缘分
我与陈育宁老师第一次结缘是在书本里。我在1983年由教育转入文博领域,开始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研究和调查,首先选择读地方史志类书籍,《鄂尔多斯史志研究文稿》系列丛书成了我们当时热切渴望的读物,其中首先拜读了陈育宁老师的有关鄂尔多斯历史的学术研究成果。多年以后再读时,我忽然感悟到当时我们很幸运首选了陈老师的著作去拜读,少了多少弯路和误区,得到了多少真传和实感。
我与陈育宁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鄂托克旗。1987年5月1日,鄂托克旗文化局文管所举办“鄂尔多斯蒙古族文物陈列”开幕式,陈育宁老师是被邀请的学术专家,专程从呼和浩特回到为之奋斗了十年的草原上参加这次活动,我们一帮年轻的文博工作者近距离聆听和体会了陈育宁老师对展览和文物的每一句点评、介绍,同时也观察他的言谈举止。就这一次,一个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博学多才、非常值得尊重的老师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从那个时候开始,陈育宁——成了我心里最尊敬的老师,所以,多少年来我一直称呼为“陈老师”,直到现在,这个称呼在我心灵中对陈老师而言是最高称谓。
再次见到陈老师,已经是在参加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活动中了。这些年我没有机会在学校的教室里正式的聆听到老师的一节课,但是,我感觉自己每一次读他的书,领会书中传递的知识真谛,都离真理越来越近;每一次近旁开会,都感觉到是在专设的学堂里聆听他的讲座,诸多的学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意义,都在一一为我们梳理,像是一个师傅在手把手教自己的徒工。
二、陈育宁老师的治学做人
陈老师今年恰逢七十,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已近半个世纪,期间或在教育,或在政府,或在领导岗位,或在学界要职,或在内蒙古草原、鄂尔多斯高原,或在宁夏回族之乡、贺兰山下富庶平原,然而,他的研究工作从未停顿一刻,他的“民族”主题的研究方向终未改变一丝。他和夫人汤晓芳的一系列著作,如《北方民族史论丛》《民族史学概论》《中国回族文物》《鄂尔多斯史论集》《西夏艺术史》等等,使他成为中国民族史学研究的著名专家之一、鄂尔多斯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与此同时,他还是从草原到都市,从内蒙古到宁夏,备受尊重的一位领导,一位非常出色的大学校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我们有时候自问和对比,陈老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他的精力从哪里来?我们的时间哪里去了?我们的精力都干什么去了?
一个人的成就,成为了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的标志,这就是陈育宁老师在鄂尔多斯的形象!
陈育宁老师既是博学的导师,又是善于以学育人助人的长者。他的学风、德行、精神感染和引导我们前行,他的性格、举止、做派往往成为我们效仿和践行的标准。陈老师身为学者,时时处处严于律己,注重德行修养,将一个儒雅、温和、持重与适时的风趣、幽默的风格柔和在工作生活中间,既不失传统学者的典雅做派,又留有平易近人的朴实风范。
陈老师身为师长,用他的言行教育学生,启发同事,鼓舞大家。我们多少年来看到的是一个老师带着他的学生和同事,经常出席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这是他的一种教学风格,不仅停留在课堂、学校,而是走出去到社会、到现场;不仅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在实践中让自己体悟领会,用心揣摩探究。这样的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体现出来的是师者的良苦用心,得到的是优秀的学术思想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陈老师身为专家,一直关注着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关注着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的方向和动态。特别在鄂尔多斯学研究领域,关注着鄂尔多斯学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他不仅专注于自己和学生的研究,更多的是心系国家、地区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发展,这使我们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受到很大的启发,拓宽了视野和心胸,希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进行学术研究和开展工作。
三、继续坚守信念,创新发展,做好研究会工作
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最近召开的三届八次理事会上,陈育宁老师非常中肯地向研究会提出七点建议:第一,继续坚持以鄂尔多斯学学科建设为重要任务,不断丰富完善鄂尔多斯学研究的基础理念和研究成果;第二,继续坚持成功的办会理念,做好三个紧紧依靠:紧紧依靠专委会的专家、紧紧依靠东联旅游集团等企业、紧紧依靠学院和文化机构的力量开展研究工作;第三,继续大力培养年轻学者,整批地吸收进研究会,培养骨干,要为他们提供条件和机会,不断地交任务、参加活动、登台表演;第四,继续加强地方学建设,主动积极开展与全国地方学的联络,参加地方学活动,了解地方学研究动态和信息,保持人脉和联系,树立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品牌;第五,继续开展研究会学术研究活动,改进活动方式,坚持以研究会立项做课题研究的方法,坚持组织主题文化活动的方法;第六,继续办好会刊、专栏和媒体合作平台,要改进方法,紧密结合研究会的内容,展示研究成果,介绍新人的研究和成果,保持学术方向和威信;第七,继续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围绕鄂尔多斯市中心工作,通过学术研究和活动更好地为政府做工作、造舆论,组织或参与各种活动,使研究会工作得到政府领导的了解,受到重视和支持。
这七点建议,是对研究会未来工作的要求和具体部署,作为研究会的工作者我们要贯彻落实。
劲风扬帆更踏浪,催马奋蹄还向前。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有了一个生肖的轮回,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成果,构建了坚实的平台和队伍,联络了全国地方学的机构和人才,探索了丰富的办会经验和方法,成就了研究会的学术地位和品牌,他将激励和鞭策着研究会继续前行,继续坚守信念,大力创新发展,走向更加明媚而广阔的春天!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