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繁花似锦、与时俱进。提起鄂尔多斯,大家就联想到那里有成吉思汗陵,有过萨拉乌苏“河套人”、萨冈彻辰的“蒙古源流”、反帝反封建的“独贵龙”运动、“鄂尔多斯风暴”;有 “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世界级“苏里格气田”;是著名歌唱家拉苏荣、腾格尔的故乡;有“鄂尔多斯经济现象”、“鄂尔多斯生态现象”、“鄂尔多斯文化现象” ……。
新世纪初,鄂尔多斯人创立的“鄂尔多斯学 ”,是全国地方学领域中一支颇具地域民族特色的社会学科,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研究鄂尔多斯学的民间学术团队,是内蒙古第一家地方学研究社团、内蒙古社科联团体会员。集聚了市内外众多颇具造诣的各学科专家学者。成立四年多来,遵照党和国家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大政方针,把握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建设“大文化”和“文化大市”的战略目标,研究鄂尔多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和“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农牧产业化)互动、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挖掘鄂尔多斯文化潜力,展示鄂尔多斯文化魅力,竭力为鄂尔多斯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集中发展、和谐发展服务。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挖掘和展示鄂尔多斯文化,要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突出培育和增强亲和力、向心力、创造力。
在鄂尔多斯市经济加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中,鄂尔多斯文化不仅是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推动和提升,而且也是实现经济加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和不可缺失的支撑力量,也是鄂尔多斯综合实力的重要成因和显赫标志,同时也标志着鄂尔多斯市和各族干部群众的发展高度和文明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鄂尔多斯文化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领域中的双重效能,使经济和文化相互依存,互动互促,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是搞经济,其实是在搞文化了,经济的竞争其实是文化的竞争。不管你意识到没有意识到,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事物总是那样发展的,这就是规律。我们研究鄂尔多斯文化,就是在探索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客观存在的内在规律,就是要有意识地自觉地去掌握规律,运用规律,从而使我们从事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都以人为本去全面协调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为一可持续发展。进入 21世纪的“十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的 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其他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显示出了鄂尔多斯市在全自治区、全国的位次都已跨上历史新高度。人们在回顾和展望中归纳出许多令人信服的理由和原因。笔者以为,如果从鄂尔多斯文化的角度来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鄂尔多斯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之间的内在发展规律在起作用。鄂尔多斯文化底蕴深厚、与时俱进。鄂尔多斯这个地方和人是鄂尔多斯文化的载体。鄂尔多斯的事业是荷载鄂尔多斯文化的人干出来的,是执政者、决策者、执行者、操作者们或说是广大劳动者们,在鄂尔多斯自然环境和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努力探索和认识自然演变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进步规律并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和运用这些规律的结果。鄂尔多斯文化亲和力、向心力、创造力,是鄂尔多斯“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互动、走进前列,不断创造辉煌的动力源。我们研究、弘扬鄂尔多斯文化的目的和归宿就在于,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珍惜和培育、传承和增强鄂尔多斯文化亲和力、向心力、创造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集中发展,和谐发展。
继承和弘扬鄂尔多斯文化,要整合资源,积聚力量,实施鄂尔多斯文化品牌战略。
鄂尔多斯文化是与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同等重要的宝贵人文资源。不同的是,自然资源有不可再生的耗竭性,人文资源有可传承的永续性。人又是人文资源中最可宝贵的资源。这里所说的整合资源,就是既要整合文化资源,更要整合人才资源。资源整合的过程就是力量集聚的过程。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对鄂尔多斯文化进行一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合。面对大市场,建设大文化,我们要在放胆借用国际国内鄂尔多斯文化研究者之 “脑”的同时更注重发挥本土专家学者所具备的对鄂尔多斯的了解多和情感深之优势,整合和集聚五湖四海之力。要真正把握住鄂尔多斯文化中具有“唯一性”的精华,打造鄂尔多斯文化品牌。诸如鄂尔多斯歌舞文化、民俗文化、成吉思汗文化、祭祀文化、企业文化、生态文化中最具个性的精粹,都可以打造成为精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对鄂尔多斯文化随便抓一把都可以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第一。这话一方面说明鄂尔多斯文化的丰富度,是品位高、储量大的“富矿”;另一方面说明抓和不抓大不一样,怎么抓更有说道。这几年鄂尔多斯市市委政府提出“大文化”的战略意图,开展“文化建设年”活动,组织专家学者研讨鄂尔多斯文化的“唯一性”以及在鄂尔多斯跨越式发展中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等等,都表明了决策层的决心和行动,也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也为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要求,开创了新局面,积累了新经验。只要决策层都形成这样的共识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大家都在共同目标下齐心协力地干起来,就一定能使鄂尔多斯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搞得更快更好,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发展和繁荣鄂尔多斯文化,要继续深化改革体制,开拓创新机制,繁荣和发展适应“三个率先”要求的鄂尔多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鄂尔多斯市在“十一五”期间要“率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这是一个非常宏伟而具体、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在“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发展规划”中都做出了宏观而又明确、超前而又务实的部署安排。鄂尔多斯文化作为与鄂尔多斯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紧紧围绕“三个率先”来谋划和实施,适应和服务于“三个率先”的要求。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去突破影响和阻碍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时特别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这对我们鄂尔多斯来说,具有更现实更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改革要从鄂尔多斯市的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二十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在鄂尔多斯市是非常有成效的。然而文化体制改革可以说动作不大。文化事业还沉溺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泥潭中,文化产业举步维艰,受体制禁锢而难有起色。强调“公益性”保“大锅饭”,依赖政府忽略市场,改革难以深化。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不适应“大文化”建设的要求,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相脱节。只有清除体制障碍才会有机制的创新。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体制问题。实际上,这也是“三个率先”要求的题中之意。市委政府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战略部署,有待于真抓实干,落到实处了。
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文化生产力解放和发展过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个基本形式。文化产业,就是按照经济法则和方式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营销。由于文化自身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或者说是属于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领域,使得文化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营销,必须对产业规律和文化规律有正确认识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这也正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难点之一。由于体制障碍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文化产业在实践中频频遭遇误区。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被 “全球化”、 搞得头昏眼花而淡化、摈弃文化的地域和民“市场化”消泯、族特征,导致产业畸形发育。文化的民族性和开放性是辩证统一关系。文化的真正价值和魅力在于民族性和开放性的辩证统一。有人惊呼: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这正是对文化事业偏离正道和文化产业畸形发育的警告。如果自己淡化和消泯了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不知道拿什么去面对开放的世界。要知道,任何文化在任何时候,都是要锐意强化和大力提升自己的个性与优势,才能面向世界。我们坚信,即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向心力、创造力,在与现代工业文明和当代信息社会的碰撞中,能够体现出宽广的开放性和亲和的契合性,可以成为具有强大创造精神和时代品格的文化精品。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限制了文化实现产业化的通经和文化产品对市场的有效占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无从谈起。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关于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鄂尔多斯的实际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是当务之急。只要我们能把认识和行动统一起来,说的和做的一致起来,挖掘鄂尔多斯文化潜力,展示鄂尔多斯文化魅力,也就大有希望,会大见成效。
作者:奇朝鲁系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
2006年 7月 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