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族长调歌曲的形成和流派 在辽阔的内蒙古,由于历史、地域环境、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等特点,从九世纪中叶至十三世纪初,就产生了蒙古族草原游牧音乐文化的雏形;从成吉思汗时期到明清中叶,蒙古族长调歌曲由产生、发展到成熟,其韵味特殊,曲调优美,节奏舒展,曲式磅礴,意境深邃而博大,有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歌唱草原,赞美骏马,感怀父母,歌颂爱情和草原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堪称蒙古抒情歌曲的典范。只要有蒙古族繁衍生息、奶茶飘香之处,就有悠长的长调歌唱。 内蒙古蒙古族长调歌曲大体上分为三种不同的地域性风格和流派。 一是东部呼伦贝尔一带的豪放派,音调简洁,高亢嘹亮,情感激越,开阔明朗,热情奔放,具有豪放雄健的特色。 二是中部锡林郭勒一带的婉约派,音调优美,节奏舒展,婉转华丽,博大深沉,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三是西部鄂尔多斯和阿拉善一带的古朴派,音调平直,节奏简洁,粗犷遒劲,很少华彩性,带有古朴苍劲单纯的色彩。 二、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 十二、十三世纪,鄂尔多斯地区人口稀少,蒙古族牧民在草原上放牧,劳动节奏缓慢,生活环境寂寞,自由吟唱,逐步形成了节奏自由、气息悠长、曲调平稳的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乌日图道”。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曲调节奏有自由发挥的余地,给人以潇洒飘逸之感。它和内蒙古其他地区如东部的豪放派、中部的婉约派有所不同,在行腔润色和波音、颤音等装饰音方面很少华彩性,音调平直、节奏简洁,粗犷遒劲,带有古朴苍劲的特色,高八度的大跳较多,歌声高亢明亮,保留着十五世纪中叶元、明时代的遗风。 笔者阅读过2001年8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蒙汉文对照《鄂尔多斯民歌经典》、同年8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蒙古文《鄂尔多斯民歌集成》(上、中、下三册)和2012年10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蒙汉文对照《鄂尔多斯民歌精粹》(上、下册),仅这三部鄂尔多斯民歌著作中,就收集了鄂尔多斯民歌1536首,其中长调民歌263首(需要说明,三部著作中有不少重复的)。这些长调民歌中,歌唱礼仪、思念、爱情、世风、骏马、宗教方面的居多,最多的是思念、礼仪、世风方面的。现在歌唱和流传较多的长调代表歌曲主要有《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产生于十三世纪)、《六十棵榆树》和《金色的部落》(均产生于十七、十八世纪)、《班禅庙》、《半圆的月亮》、《洁白的房子》、《变幻的雾》、《其布希里》、《六十个美好》等等。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美动听,可以说是流淌在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血液中的音乐,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听到长调民歌,人们都会从蒙古族特有的韵味中,体味到那种独特的苍劲、旷远和激动,立刻把人们带到天、地、人完美融合与高度和谐的辽阔草原。 鄂尔多斯长调民歌是蒙古长调民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以保存在库布其沙漠一带的“故如歌”最具代表性。“古如”蒙古语意为“国度”或“朝政”,源于800多年前的蒙元宫廷。分布于鄂尔多斯杭锦旗沿河一带韵味独特、古朴典雅的“古如歌”就是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的宫廷赞歌。它集中体现了蒙元时期蒙古宫廷礼仪音乐的独特习俗和风貌,内容正统,以说教为主,意为“政歌”或“道歌”,一般都在隆重而盛大仪式上演唱,而且有独特的规矩,后因王权衰落而流传于民间,成为古老的长调民歌。“古如歌”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杭锦旗独贵特拉镇被命名为“古如歌之乡”。“古如歌”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音乐学、文艺学和语言学方面,而且也体现在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方面,是蒙古族古典音乐的经典和“活化石”,传统蒙元文明的结晶。现在会唱“古如歌”的人很少,而且都是老年人,需要下大气力加强挖掘、抢救、整理、传承、保护和发展,使之发扬光大,焕发出新的生命光芒。 鄂尔多斯蒙古族长调民歌有着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