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文化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依托 建设伊金霍洛品牌文化

来源:《成吉思汗文化与伊金霍洛》—— 作者:乔布英 人气: 发布时间:2017-08-11
摘要:【内容提要】 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文化与伊金霍洛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以成吉思汗祭祀和成陵祭祀文化为核心的伊金霍洛独特文化已具端倪。当今,应该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依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设更具独特魅力的伊金霍洛品牌文化,使其更加艳丽,更加光辉灿烂
 
        【内容提要】 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文化与伊金霍洛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以成吉思汗祭祀和成陵祭祀文化为核心的伊金霍洛独特文化已具端倪。当今,应该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依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建设更具独特魅力的伊金霍洛品牌文化,使其更加艳丽,更加光辉灿烂。
  【关键词】成吉思汗文化 伊金霍洛 品牌文化
 
        一、成吉思汗与伊金霍洛的特殊缘分
        提起成吉思汗,自然要想到鄂尔多斯;提起鄂尔多斯,也自然要想到成吉思汗陵;而提起成陵,又自然要想到伊金霍洛,因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成吉思汗陵就在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
        据史书记载和专家考证,1227年8月18日,成吉思汗在第六次征西夏时,病逝于西夏六盘山清水县的行宫里。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汗的安葬是极其秘密的,墓地万马踏平,坟墓无迹可寻。后人建八座白色毡帐,称“八白室”(也称“八白宫”)作为汗的陵寝的象征来祭祀成吉思汗。八白室是随着蒙古部落游牧和战争而移动的。15世纪中叶,负责守护和供奉“八白室”的蒙古族鄂尔多斯部入居河套,“八白室”随部而行,设在鄂尔多斯的王爱召。清初,鄂尔多斯部归顺清朝设伊克昭盟,额璘臣担任盟长时,将“八白室”迁移到他的封牧地郡王旗。“八白室”所在地被命名为“伊金霍洛”,意为圣主(帝王)的陵寝。抗日战争时西迁,1954年又迁回伊金霍洛故地,并由国家拨款新建陵园,1956年新陵园落成,经过50多年的维修扩建,演变成现在举世闻名的国家4A级景区——成吉思汗陵园。
        成吉思汗陵在伊金霍洛已有370年的历史,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和汉族等各族人民,将成陵作为极其崇高神圣的地方,世世代代一直保持着每年举行隆重祭祀活动的传统,并形成了完整的祭祀仪式和制度。
        以上说明,成吉思汗及其陵园,和鄂尔多斯及伊金霍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并且有着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特殊缘分和关系。
        还有一些美丽的传说故事也说明这种特殊缘分: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时,几次经过鄂尔多斯。一次成吉思汗路经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地区时,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正在留恋的时候,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被成吉思汗制止了,并发出由衷地赞叹:“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感慨之余对左右嘱咐说:“我闭眼之后可葬于此处。”成吉思汗去世后,运送灵柩的灵车行至这里,车轮突然陷进泥淖地里走动不了,套上多少骏马都拉不出来。护送灵车的诸将回想起成吉思汗途经此地时赞美的话,就将其“毡包、身穿的衣衫和一只袜子”安放在这里,从而在这里“营造了万世的陵寝,作为大宰相们的佑护,成为全体民众的奉祀之神,建筑了永世坚固的八白室”,并作为“全体民众的总神祇”进行供奉。从此,成吉思汗白色“鄂尔多”(宫帐)即成吉思汗陵寝建立在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
        二、这种特殊缘分和关系决定了伊金霍洛文化的独特性
        按照我国著名民族史学家、宁夏大学博士生导师陈育宁教授的说法,成吉思汗是走向统一、走向世界的一代历史伟人。他不仅仅属于蒙古民族,而且属于中华民族,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成吉思汗的一生,充分展示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形成了他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以及开放思想、包容理念、世界观念和民主作风,也形成了不朽的成吉思汗文化。
        陈育宁教授经过全面深刻的研究,认为成吉思汗文化,主要有精神、物质、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民族习俗等等,内容非常丰富。笔者认为,伊金霍洛文化在传承弘扬成吉思汗文化最鲜明而独特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吉思汗陵园和成陵旅游文化
        成吉思汗陵园坐落在伊金霍洛的甘德尔梁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祭祀成吉思汗的历史文化胜地,是国家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吉思汗陵园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而在伊金霍洛就近370年了。整个陵园包括成吉思汗八白室和灵包、灵宫大殿、供奉成吉思汗战神苏勒德祭坛、入口标志门牌楼、99级台阶式吉祥步道、成吉思汗出征铜像、记载成吉思汗及成陵历史的碑亭、祭祀文化展览馆、长生天象征物“北斗星座”和“金马桩”、纪念敖包等等。以成吉思汗陵宫为核心的成吉思汗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分三区、两道、八景,有气壮山河门景、铁马金帐群雕、亚欧广场、中心广场、天骄大营和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以及景区的各种活动项目等等。可以说,成吉思汗陵园和旅游景区,积成吉思汗文化的全部内容,形成了伊金霍洛文化的独特景象。
        (二)祭祀文化
        祭祀是鄂尔多斯蒙古民族表达祈祷、祝贺、纪念等情感的一种形式,是鄂尔多斯也是伊金霍洛蒙古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成吉思汗去世后,形成了蒙古民族传统独特的祭祀成吉思汗的现象,13世纪以后近800年间一直进行着。它是蒙古民族最高祭祀形式,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这个祭祀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蒙古民族祭祀文化。成吉思汗祭祀由鄂尔多斯部守灵者达尔哈特传承和主持,一直延续至今,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长生天、祖先、英雄人物的崇拜;祭奠形式上再现了蒙古民族的火祭、奶祭、酒祭、牲祭、歌祭等。成吉思汗祭奠有圣主成吉思汗宫帐为核心的八白室祭奠、苏勒德(象征成吉思汗英雄业绩的旗徽)祭奠和与成吉思汗有关的祭祀圣物等组成。祭奠有圣主祭词、苏勒德祭词等很多祭词,包括祭文、祝颂词、祝福词、祝祷词等。这种祭祀文化也只有伊金霍洛保留的最完整,最具有独特色彩,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程序和制度。2008年,伊金霍洛被内蒙古自治区誉为全区唯一的“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之乡”。
        另外还有祭山、祭石、祭天、祭地、祭河、祭泉、祭敖包、祭树、祭马、祭驼、祭祖、祭灶、祭玛尼宏、祭英雄等祭祀文化,也在伊金霍洛完整继承着。
        (三)鄂尔多斯婚礼文化
        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族婚礼中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最隆重的形式,集鄂尔多斯歌舞、饮食、文化、礼仪、服饰、祝颂、风俗于一体,充分展现了鄂尔多斯的文化和内涵。它凝聚蒙古民族礼仪风俗的精华,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美妙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和伊金霍洛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一部鄂尔多斯蒙古民族风情画卷。
      (四)那达慕文化
        那达慕,汉语意思是“娱乐活动”,始于成吉思汗时代。当时主要是赛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比赛,后来内容逐渐丰富起来。现在,鄂尔多斯和伊金霍洛的那达慕具有庆祝牧业丰收、希望生活幸福的意义,一般在夏季举行,主要活动项目有敖包祭祀、三项竞技(即赛马、摔跤、射箭)比赛、歌舞表演、游戏娱乐、牲畜交易、物资交流、政务通知等,规模有盟市级、旗县级和苏木乡镇级大小不等,是最受牧民群众欢迎和喜爱的节庆活动,充分体现了成吉思汗文化特色。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是每年举行那达慕盛会的圣地,多次举行过盟市级以上的那达慕大会。今年要举办更大规模的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
        (五)歌舞文化
        鄂尔多斯素称“歌的海洋,舞的故乡”,伊金霍洛更不例外。据明代人记载,12~13世纪时期,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族群众往往于劳动之余,集聚在一起吹胡笳,弹琵琶,引吭高歌,翩翩起舞,民间的音乐、舞蹈活动相当频繁。历史题材的说唱,似乎也很普遍。随着就产生了《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光明灿烂的阳光》等长调歌曲。据我了解,伊金霍洛的传统民歌很多,特别是老年牧民中就流传不少。去年,我有幸得到了伊金霍洛旗旗委和旗政府制作发行的《神骏之声》光碟,里面就有《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巴音昌呼》《圣地伊金霍洛》《豹花白驼羔》等20来首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歌和《鄂尔多斯舞》《盅子舞》《筷子舞》等舞蹈,都是由伊金霍洛老年艺人和牧民原生态演唱和表演的。
        伊金霍洛歌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宫廷歌舞、宴会歌舞、爱情歌舞、放牧劳动歌舞,以及祭祀、葬礼等歌舞,都体现着成吉思汗文化的特色和内涵。
        三、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依托,建设伊金霍洛品牌文化
        伊金霍洛与成吉思汗及其文化有着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渊源,完全可以依托成吉思汗文化建设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应该采取强有力的相应措施。
        (一)要有强的意识和好的规划
        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有很强的意识和理念。伊金霍洛各级党委、政府和全体人民,要充分认识到,伊金霍洛无论历史和现实都是世界上独有的、成吉思汗文化极为重要而丰富的宝库和基地。建设世界上独有的以成吉思汗文化为核心的伊金霍洛品牌文化,已有雄厚的物质资源与文化资源优势、基础和条件,完全可以打造好自己的品牌文化。
        有了很强的意识后,要制定出高起点的建设品牌文化的总体规划和分类项目规划。比如,建立旗、乡镇、社区村嘎查三级文化阵地体系建设规划,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和文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规划,挖掘伊金霍洛民俗文化、草原文化、蒙元宫廷文化和祭祀文化的规划,以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演艺娱乐、会展、文化作品和动漫等文化产业建设规划等等。这方面伊旗旗委政府已做了不少,需要进一步做好。
        (二)挖掘弘扬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伊金霍洛有很多别的地方没有的与成吉思汗文化有密切关系的文化,比如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和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达尔哈特文化,蒙元宫廷文化,伊金霍洛民俗文化,成陵旅游文化,郡王府文化,朱开沟文化,以成吉思汗为内容并具有伊金霍洛特色的歌舞文化,鄂尔多斯婚礼(包括达尔哈特婚礼)和那达慕文化,等等,都需要从各方面挖掘和弘扬,特别是要注意努力从偏僻地区和老农牧民及老文化艺人那里发现、挖掘、抢救、整理多数人还不知道的文化。
        要大力发展伊金霍洛文化产业。我看到过伊旗旗委办在《鄂尔多斯日报》上曾发表的题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与思考》的文章,对伊金霍洛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说明伊金霍洛对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演艺娱乐、会展、文学作品、动漫等文化产业方面已经做出了重要而有力的举措。
        (三)创新扩展旅游文化
        伊金霍洛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陆空交通十分便利。最闻名的是国内外唯一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人文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它是在成吉思汗陵园的基础上,由东联集团投资4亿多元,经过8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最佳旅游景区、内蒙古龙头旅游景区,创造了“十个世界之最”,现在正向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迈进。根据现在的情况,完全可以与陕西联手,创建一条中国帝王陵精品旅游线路。因为,秦始皇的秦陵、汉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成吉思汗的成陵等分别位于西安、咸阳和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并有中华人文始祖黄帝陵和红色之都延安连接。210国道和包茂高速公路、包西铁路、航空纵贯其中。打造中国西北帝王陵精品旅游线路和知名旅游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
        还可根据伊金霍洛的实际,开辟煤化工工业文化、农牧业(农牧家乐)文化、生态文化、人文古迹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旅游项目,将伊金霍洛打造成多元的具有伊金霍洛特色的文化旅游胜地。
        (四)积极培养文化人才队伍
        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因素。要建设好伊金霍洛的品牌文化事业,必须要有这方面的人才,而且要形成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要有建设伊金霍洛各种文化(本文前面提到的所有文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一大批具体从事这些文化事业的人员。一是发现、挖掘各方面和各行业中的老年文化艺术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并传、帮、带年轻人。二是充分发挥现有中青年文化人才的作用,并进一步培养提高他们。三是努力培养新人才,做到后继有人,即从中小学青少年中发现各种文化人才的苗子,专门、重点地进行培养。四是建立各种文化的研究和教育机构,采取各种方式研究伊金霍洛的特色文化,通过研究教育,培养提高各种文化的专业人才。
        (五)加强领导,大力支持
        要发展好一项事业,必须要加强领导和人财物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一是业务工作上的领导和支持,除各级党政加强重视和领导外,各文化建设的相关部门要在政策上、业务上加强指导和支持。二是政府财政等部门要在经济、财力、设施设备上给予大力投入和支持。三是争取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包括各级行政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都关心、重视和支持伊金霍洛文化建设的氛围。四是宣传、媒体部门在宣传舆论方面的支持,多宣传、宣传好伊金霍洛文化建设事业。只要领导有力、有方,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文化建设,全社会都关心、重视和支持,独具特色的、以成吉思汗文化为依托的伊金霍洛品牌文化,一定会在祖国北疆的大地上,鲜艳夺目而光辉灿烂地绽放。
 
参考文献
  {1}《伊金霍洛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2}陈育宁:《成吉思汗的葬地与陵园》,《鄂尔多斯史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3}旺楚格:《成吉思汗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
  {4}陈育宁:《走向统一走向世界的成吉思汗》,《我与鄂尔多斯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版。
  {5}《鄂尔多斯大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版。
  {6}杨勇:《伊金霍洛与成吉思汗文化》,《成吉思汗文化与伊金霍洛》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板。
  {7}张璐、王荣婷:《以成吉思汗文化为核心,打造天骄圣地的文化品牌》,2009年7月24日《中国文化报》。
  {8}侯钰蛇:《东联集团投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探索成吉思汗文化在旅游产业的发展》,《成吉思汗文化与伊金霍洛》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版。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乔布英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