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这样一个群众性、学术性社团,要生存、要成果、要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高品位的专家队伍。在这方面,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2002年9月16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时,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同时诞生,至今已经有15个年头。15年来,专家委员会在研究会及其常务理事会领导下,根据“立足学术、服务建设、创新机制、着眼发展”的基本职能,开展了10多个大型研究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专家队伍本身也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低到高,日趋走向成熟,一支高品位的专家队伍正在形成。
一
回顾15年来专家队伍建设,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来自实践,服务实践,从学术研究的实践中创新理论。专家委员会初创时期,聘任专家93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生态等多个领域。这些专家绝大部分长期工作、生活在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他(她)们曾经为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这部分专家当时有的已经退休,但是仍然坚持学术研究。在93名专家中有57名属于这一类型的专家。他们是专家委员会的中坚力量。 在岗的年轻专家,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凭借他们观察事物的敏锐视角,往往能提出一些与时代潮流相吻合的理念。特别是在一些常常被人们忽略的问题上点燃起来,引起专家们讨论的兴趣。这也成为某个领域理念创新的切入点。 历经15年的新老交替、锤炼、磨砺与发展,现有专家163名。这些专家有121名,占702%,属于年轻一代。他们有旺盛的精力,多维的思考,全新的理念,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未来的希望。 (二)本土化、民族化,是专家委员会专家队伍一大亮点,也是最鲜明的特色。现有的163名专家中,有117名是土生土长的鄂尔多斯人或在鄂尔多斯工作、生活三四十年以上的区外“老伊盟”人。这两部分专家在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这个学术研究的平台上,水乳交融,取长补短,共同为创建和发展鄂尔多斯学做出了贡献。 在本土专家中,蒙古族专家占现有专家的将近一半。这些专家被人们尊称为“蒙古通”,五六百年前,鄂尔多斯部落在这里定居后,他们一代又一代地生在鄂尔多斯,长在鄂尔多斯,热爱鄂尔多斯,建设鄂尔多斯。他们是鄂尔多斯文化、成吉思汗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弘扬者,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队伍的一柱脊梁。比如研究蒙古学的曹纳木、沙日勒岱(已故),研究鄂尔多斯文化、成吉思汗文化的旺楚格、杨道尔吉、杨勇、仁钦道尔吉等众多蒙古族专家。他们在学术研究的相关领域都有独到见解,都有创新和发展。是本土蒙古族专家的佼佼者。非本土专家,但一生致力于北方少数民族学研究,特别是协助会长奇·朝鲁创建和发展鄂尔多斯学,有突出贡献的陈育宁教授,10多年来,他的研究成果,为鄂尔多斯学增光添色,影响深远。今天,鄂尔多斯学之所以能走出鄂尔多斯,在全国地方学这个群体中,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毫不逊色地是一张闪亮的品牌。这与本土专家,特别是蒙古族专家以及陈育宁教授所做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三)热情高效,主动作为,是专家委员会专家们的突出特点。15年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主办或与其他单位联合主办过大小不同、层次不同的学术研讨会54次,出版专著90部,出版内部刊物60期,在《鄂尔多斯日报》出刊“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170期。每一次研讨会征集的学术论文,每一部出版的图书文稿以及专刊、专版上的文章,都凝聚着专家们的心血。他们参与学术研究热情之高,热度之持久,10多年来始终如初。专家们的主动作为更令人敬佩。在研究会初创时期,为了探索学术研究之路径与方法,邀请20位专家召开座谈会,就制定2003年至2007年课题研究规划建言献策。经过讨论确定了27个课题。重点是人才战略、品牌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城市规划、企业文化、蒙古膳食文化、鄂尔多斯文化、鄂尔多斯文化遗产挖掘、旅游文化整合、集团发展规律、鄂尔多斯地质变迁、鄂尔多斯气候演变等。最终确认专著49部,论文47篇。到2007年末,规划著作完成32部,出版23部,论文29篇。这些专著和论文82%是专家主动作为,并不是下达的任务。他们呕心沥血,提前完成。 上述规划中的著作出版后,在社会上较有影响的有奇忠义的《末代王爷》、杨道尔吉的《鄂尔多斯风俗录》、葛云鹏译著的《贺希格巴图诗集》等10余部。这些专著和论文获得市级以上社科类各等级奖励共计28件。 专家们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热情,除了专家本身特有的敬业精神外,与首任会长奇·朝鲁、继任会长杨勇以及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育宁教授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在某些方面是知名学者、有成就有声望的专家。他们的建议、意见、工作部署、研究意向等,专家们都非常尊重。为了搞好一个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他们也力争圆满完成。按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社会组织,对专家来说,做什么不做什么,并没有多少约束力,但专家们并不以此为介,总是自加压力,主动作为,这就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多有创新、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
二
回顾15年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走过的道路,虽然历尽艰辛,但所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世人称道,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鄂尔多斯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中,最显著的作用是提升了鄂尔多斯的文化品位,拓展了地区影响力。以下五个方面尤为突出。(一)提高了人们对“鄂尔多斯文化”概念的认识。关于鄂尔多斯文化的概念、内涵与外延,鄂尔多斯文化的起源、归属与特征,以前,人们的认识并不清晰。为此,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于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以此为主题举办了两届学术研讨会。众多区内外专家发表了80多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分析和阐述了上述问题。讨论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鄂尔多斯文化是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组成部分;鄂尔多斯文化是多民族人民共同培育的一种多元融合、风格独特的文化,是以蒙古文化为主体、融合吸收了汉族等多民族文化的成果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对于鄂尔多斯文化的特征,专家们对发祥地原生态性、持久的交融性、璀璨的经典性三个特征,基本形成共识。至于鄂尔多斯文化定位,研讨中有三种说法:一是有学者从早期鄂尔多斯文化区位角度寻找鄂尔多斯文化的阶段定位;二是有学者从交融性特征角度讲述西口文化在鄂尔多斯中的定位;三是有学者从比较文化角度探索鄂尔多斯文化定位。这对深化鄂尔多斯文化研究拓宽了思路。 (二)提出了“成吉思汗文化”的概念。以前,“成吉思汗文化”这个概念在社会上或学术界是不曾听说过的。“成吉思汗文化”学术概念的提出,是2006年8月在首届鄂尔多斯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宁夏大学陈育宁、杨满忠两位教授提交论文《关于成吉思汗文化的初步思考》,首次系统阐述了“成吉思汗文化”的学术概念。之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格·孟和对此也作了论述。他们提出:“成吉思汗文化”内涵,一是成吉思汗时代巨大的历史变革所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思想观念、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宗教艺术、典籍文学、民族习俗等等;二是对这些文化现象的传承、研究以及由此而对成吉思汗的崇拜、祭祀等,并对“成吉思汗文化”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和成吉思汗文化的历史定位与作用等几方面,也作了论述。今天,回过头来看,“成吉思汗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对新时期成吉思汗研究的拓展、深化和提升。其作用,时间越久远越会逐渐地显现出来。 (三)创建鄂尔多斯学。可以这样说,千百年来灿烂的鄂尔多斯文化孕育了鄂尔多斯学。但“鄂尔多斯学”概念是前所未闻的。2002年至2004年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初创时期,陈育宁教授首开先河,连续发表过两篇文章,提出并论述了鄂尔多斯学。为此,于2004年9月就鄂尔多斯学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市内外各方面专家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使鄂尔多斯学的内容更加丰满。专家们认为:鄂尔多斯学是一门有实践、有理论,反思过去、预见未来的综合性学问。主要以鄂尔多斯从历史到现实的那些具有自身特色、自成体系、自我发展规律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经济现象为研究内容的综合学科。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发展,鄂尔多斯学创建的主要成果,体现在奇·朝鲁、陈育宁主编的《鄂尔多斯学概论》一书。这本书从2007年研究会组织专家开始编写,到2012年7月出版,历经5年磨砺,反复推敲修改,终成正果。它的出版标志着鄂尔多斯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四)编纂《鄂尔多斯大辞典》,这是鄂尔多斯前无先例的文化工程。鄂尔多斯文化源远流长,在千百年的沉睡与苏醒之交替运行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厚积了别具特色的民族区域文化资源。汇集这些人文资源,成为一个固体的文化载体,既是文化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文化繁荣过程中一座里程碑。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发挥人才聚合效应,聘请19位专家担任《大辞典》各分编主编、副主编。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之后,于2004年6月开始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历时7年,于2009年8月编纂完成并公开出版发行。 这部《大辞典》定位为“一部汇集鄂尔多斯各门基本知识和最新情况的综合性、地域性、知识性、实用性工具书”。其中地域性是核心。只有彰显地域性,才会突出它的实用价值。其意义在于存史、资政、教化、外宣。它既是学术文化领域一项基础工程,又可传之于世,留之于史的文化工程。其功在当代,其利在后世。辞书对弘扬鄂尔多斯形象,提升鄂尔多斯区域品牌价值,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必将对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地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经济建设以及社会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走进网络,建立网站和微信平台,对外宣传鄂尔多斯。近年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走进网络,建立了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网站和微信平台,特别是在学术性网站草根网开设了博客。草根网上线11年,有600多名海内外学者开博,累计发表文章8万多篇,有评论员12万名,发表评论73万多条。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的两个博客进入前百名。一是2006年建立的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排名25位;二是驻会专家包海山2012年建立的包海山博客排名50位。两个博客共刊载文章1500多篇,评论2500多条,访问量达到1000万人次,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扩大了鄂尔多斯地区影响力。 团体博客“地方学研究”,一年多来刊载了北京学、上海学、广州学、杭州学、鄂尔多斯学等40多个地方学、民族学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特别是把鄂尔多斯学作为最具鲜明特色的一个案例,将把15年2000多万字的成果陆续集中展现出来。这些对中国地方学研究在同一个互联网平台随时互动交流,以及对鄂尔多斯学广泛宣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都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作者:齐凤元,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杨勇主编,《探索 收获 展望——鄂尔多斯学十五周年纪念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