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一块令人称奇的地方。如一首歌中所唱:
“奔腾的黄河,慢悠悠从这里流过。那是因为留恋,古老神奇的鄂托克。乌仁都西仙人故事,察汗淖尔银马传说,凤凰壁画地就天成,百眼石窟神工巧做。啊,可爱的鄂托克,到处是琴声悠扬,琴声悠扬啊,还有那迷人的敬酒歌,敬酒歌。”
伴随着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朴实无华的《可爱的鄂托克》,人们的思绪随着歌声去到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鄂托克草原。歌曲中提到的“乌仁都西山的仙人故事”“察汗淖尔的银马传说”“阿尔寨石窟”等都是鄂托克博大丰富文化的典型代表,从古至今不断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多元文化。它既有时空沉浸积淀而成的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有北方民族繁衍生息留存下来的举世闻名的游牧文化,还有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神奇璀璨的草原文化,更有革命先辈浴血奋斗播撒火种形成的鼓舞人心的红色文化……不同类型的文化像一个个特色鲜明、生动跳跃的音符,在鄂托克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辉煌壮丽的草原赞歌。
新中国成立以来,鄂托克旗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也给文化发展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在历届旗委、旗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鄂托克旗营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优良环境,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工作(如农村牧区群众文化、乌兰牧骑工作等)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全国的先进行列。本章将从神奇烂漫的鄂托克文化、革命年代的鄂托克烽火、建设时期的鄂托克大地、改革开放的鄂托克草原和新时代的鄂托克风采五个方面来概览鄂托克文化的积淀与发展。
第一节 神奇烂漫的鄂托克文化
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北邻杭锦旗,西连宁夏,隔黄河与石嘴山市和阿拉善盟相望,南接鄂托克前旗,东接乌审旗,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是民族聚居区。“鄂托克”是蒙古语,意为“营部”,是元明时期蒙古地区从百户到万户军政合一制度下的一个行政建制,即千户,千户之上是万户,所以它是构成万户的基本单位和地缘组织。每个鄂托克需要依据人口的多少组成一定数量的军队,牧民依据军事管理的方式加以编制,所以鄂托克是既带有军事性质也含有基层社会组织性质的行政建制。17世纪中期,清入关统治全国,置鄂尔多斯部,把鄂托克大地划分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这样“和硕”(旗)取代了“鄂托克”,清朝乃至民国年间鄂尔多斯实行盟旗制度,鄂托克旗仍称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但是鄂托克一直作为俗称被传承保留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名称并沿用至今。
鄂托克,是一块引人瞩目的古老的土地。这里具有悠久神秘的历史、灿烂神奇的文化,据此拥有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距今几千万年前就有了动植物生存的痕迹。在鄂托克旗乌兰镇南部曾经发现了分布广泛的恐龙足迹化石、恐龙骨骼化石等自然地质遗迹,在长约30公里的早期白垩纪灰色砂岩上,发现近万个恐龙足迹化石,它的典型性、稀有性及代表性十分突出,鄂托克旗的化石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分布面积之广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因此,鄂托克旗是名副其实的“恐龙足迹化石群的遗存地”。此外,鄂托克旗在第三纪就有植物生长,形成了保护古老残遗植物的保护区。四合木、半日花等第三纪遗存物种,珍贵稀有,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鄂托克旗珍稀植物的保护具有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示范意义,是古代自然文化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鄂托克大地上逐渐有了原始人类活动的轨迹,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遗存,如鄂托克旗桌子山的岩画,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有神灵头像、太阳纹图案、重圈纹图案、人物狩猎、星象穹庐等形状,是先人智慧、文化和艺术创造力的见证,更是鄂托克旗古代岩画文化的表现。
夏商周时期,鄂托克大地就有了游牧的民族。土方、鬼方等方国和北羌、荤粥等民族曾经游牧于此地,他们多数生活状态是“居溪沟,各有君长”。西周时期,戎狄中的猃狁等游牧部落在鄂托克旗活动。春秋时期,旗境西南边沿有过朐衍等部落游牧的活动。到了战国时期,林胡、楼烦移居于此。之后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鄂托克旗大部分地区成为匈奴民族活动的重要地区。鄂托克旗于秦始皇年间划属北地郡,西汉武帝元朔年间划入朔方郡,境属临戎、修都县。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50年)后,南匈奴等部众入居,鄂托克旗属于右贤王的朔方郡管辖。两晋十六国时为前后赵、前后秦属地朔州境。这样的沿革促进了历史上鄂托克旗游牧文化氛围的形成。
三国两晋以后,鄂托克大地的历史文化继续得到补充与发展。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鄂托克旗曾经隶属于夏国夏州。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年),北魏占领整个鄂尔多斯,此时鄂托克旗分属于西安州、薄骨律镇和沃野镇。隋炀帝大业年间鄂托克旗分属灵武、盐川二郡。唐初为了安置归顺的突厥人,鄂托克旗属于“六胡州”地区,后并为匡、长二州。唐开元年间置宥州,元和九年(814年)设新宥州,鄂托克旗有经略军的故城遗址。五代十国时期,鄂托克旗地盘分属定难节度使和灵盐节度使的管辖。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以后归入西夏的版图。从两晋以来至西夏几百年间,突厥、党项等北方游牧民族都在鄂托克旗有过繁衍生息的经历,形成了独特的石窟文化。如鄂托克旗有着“草原石窟”美誉的阿尔寨石窟是迄今为止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寺建筑群,入选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北魏中期,西夏元朝时期走向鼎盛,保留了大量的珍稀壁画、文字榜题和浮雕石榻,里面保存了大量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具有很高的历史、宗教文化和艺术价值,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注。石窟文化成为源远流长的鄂托克文化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3世纪以后,鄂托克文化逐渐受到了蒙古民族的影响。1226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在鄂托克旗西部休整兵马,1227年灭西夏,鄂托克旗成为蒙古汗国领地。元代时期,除旗境西部划属甘肃行省宁夏府路外,鄂托克旗其他地方为察汗淖尔皇室封地。受到蒙古部落游牧生活的影响,鄂托克旗保留了特色鲜明的蒙古族宫廷祭祀文化。如阿尔寨石窟之中保留了元朝时期的文化,阿尔巴斯草原曾经有过成吉思汗安营休息的足迹;成吉思汗祭奠迁动于阿尔布哈(阿尔巴斯)等地,影响了传统祭祀文化的形成;以圣火祭祀为主要内容的拖雷灵帐的祭祀,也是由鄂托克人守护……蒙古族宫廷祭祀文化大大丰富了鄂托克文化的内涵。
明清时期,鄂托克文化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明朝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鄂托克旗隶属陕西行都司管辖,分属宁夏卫和东胜卫。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蒙古部落入居鄂尔多斯,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巴图孟克达延汗恢复万户组织,鄂托克旗属于右翼三万户济农巴尔斯博罗特所辖鄂尔多斯万户之地,之后一直属于巴尔斯博罗特之孙拜桑忽尔及其后裔的领地。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年)鄂尔多斯万户孛儿只斤·额磷臣率部归附清政府,正式开始接受清政府统治。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年),置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始建盟旗制,将蒙古鄂尔多斯万户划分为六个旗,原拜桑忽尔诺延及后裔所据克扣特、锡布沁、乌喇特、唐古特等部落组成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下设15个哈喇(参领区)、83个苏木(佐领),之后鄂托克旗沿用“鄂尔多斯右翼中旗”名称一直到民国时期。明清时期鄂托克旗蒙古民族一直是世代居住于此的主要民族,所以传统的蒙古文化得到了发展和传承。如鄂托克旗的乌仁都西敖包是集长生天祭祀、神灵祭祀和成吉思汗苏勒德祭祀为一体的敖包,自古以来每年都要举行四季大祭,形成了完整有序的祭祀制度;鄂托克旗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以后,首任札萨克善丹修建了乌力吉图沙日召,后来鄂托克旗范围内共修建了75座寺庙,形成了盛行的宗教文化,其中包含民族建筑艺术等多种文化价值;鄂托克人的祖先来自成吉思汗宫廷,所以保留了传统的宫廷礼仪文化、歌舞文化和服饰文化,鄂托克婚礼就是神秘壮美礼仪的再现,如今作为鄂尔多斯婚礼重要的组成部分,被推向银屏搬上舞台,成为著名的文化品牌……传统的民族文化加深了鄂托克文化的厚重感。
综上所述,在历史长河中,鄂托克旗积累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游牧文化突出了鄂托克大地的典型特征,石窟文化、宗教文化见证了鄂托克大地的历史积淀,蒙古族传统文化抒写了鄂托克大地新的传奇。正是凭借着具有奇特性、唯一性、珍稀性的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鄂托克旗才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统筹文化规划,探索文化建设,挖掘文化资源,开创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全新局面,展现文化强旗惠民的良好态势,丰富的文化资源为鄂托克旗文化长足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乌宁夫编著《鄂托克旗文化风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