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文化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第六章 繁荣发展的文学艺术 第一节 文学创作

来源:《鄂托克旗文化风采》 作者:乌宁夫 人气: 发布时间:2024-07-02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鄂托克旗的文学艺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一样贫乏。自20世纪50年代末,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1981年成立了鄂托克旗业余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82年2月开始筹办蒙汉两种文版《金驹》地方文学刊物,同年5月1日出版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鄂托克旗的文学艺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一样贫乏。自20世纪50年代末,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1981年成立了鄂托克旗业余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82年2月开始筹办蒙汉两种文版《金驹》地方文学刊物,同年5月1日出版第一期,为鄂托克旗文学爱好者开辟施展才华的创作园地。1986年正式成立了鄂托克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87年10月召开了鄂托克旗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成立了“文学和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戏剧、音乐、舞蹈工作者协会”“美术、摄影、书法工作者协会”。到1987年,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发展到65人。到2010年时,鄂托克旗文学艺术创作队伍呈现出专业与业余结合的喜人景象,以专业为主,从事文学艺术创作者从1987年的65人发展到303人。1996年11月26日,召开了鄂托克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60名代表参加。
        随后适时召开了鄂托克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参加代表屡创新高;2009年10月10日,召开了鄂托克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115名代表参加。同年,设有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蒙古族长调等五个协会,会员有250人。鄂托克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认真开展推荐,审批吸收会员,创作队伍渐趋扩大。
在鄂托克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积极引领下,从1986年至2010年,举办文学艺术各类培训班9期,培训文学艺术创作工作骨干200余人。举办草原文学笔会、金驹文学笔会、巴音布拉格文学笔会、“泰源杯”笔会、华研杯鄂尔多斯金曲征歌活动及歌曲创作等大型笔会6次,区内外著名作家、艺术家、当地文学艺术爱好者305人参加。
        作为鄂托克旗地方文学刊物的《金驹》,截至2010年出版文学刊20期(汉文版停13年后于2003年复刊),发表鄂托克旗作者文艺作品601篇;鄂托克旗作者在鄂尔多斯市、自治区级报刊发表文艺作品537篇(幅),其中文学作品193篇、艺术作品344幅,共有110篇(幅)作品获各级奖励,民俗文化类获奖的有7篇;个人出版文学艺术类图书21部,史志、民俗文化类图书16部,制作发行DVD 2盘、歌曲磁带4盘、VCD3盘、CD11盘。
        201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诚然,优秀文艺作品体现着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的综合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群众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要让人民群众享有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托克旗文化部门先后出版发行了《鄂托克旗文化系列丛书》《阿尔寨石窟丛书》《鄂托克岩画拓片集萃》《阿尔寨石窟壁画》以及《鄂尔多斯原生态民歌》《五度纯音组合》系列CD、DVD等70多部文学文艺作品。编撰完成了《鄂托克旗文化志》,编辑整理了《鄂托克旗志(1990-2007)》入志资料。新创文艺节目《祖国的爱》代表全国少数民族赴京参演了喜迎党的十八大全国“倾注三农·情满大地”综艺晚会,演职人员受到回良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包金山书法作品《蒙古秘史》系列和德丽格尔玛制作的巨型蒙古靴分别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篇幅最多的单面皮雕书法作品”“最大的蒙古靴——巨型鄂尔多斯马海”称号。近年来还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创作编排了《吉祥草原·印象阿尔寨》《神马之源·圣火之乡》《幸福鄂托克》等大型文艺晚会,同时依托这些晚会创作的文艺精品达到1000余个,获市、自治区、国家级各类奖项100余项。
        在文化和旅游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鄂托克旗各类文艺活动获得多项荣誉,其中,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创作的蒙古剧《乌兰牧骑的热喜》荣获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剧目;鄂托克旗文化馆创作的歌舞《牧人的幸福生活》荣获守望相助好家园“庆丰收 颂祖国”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全区农牧民文艺汇演一等奖。
       多年来,鄂托克旗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创作和传播优秀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鄂托克旗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基层群众文化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旗文化单位为龙头,苏木镇文化站为枢纽,嘎查村文化室、文化户为辐射的四级文化网络。鄂托克旗文学艺术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发展,文学艺术多彩纷呈。

第一节   文学创作
 
 
        鄂托克旗文学工作者的作品,题材广泛、视野开阔,有反思、有展望、有忧患、有歌颂,从多方面反映草原人民的生产、生活,营造出一种朴实浓厚的乡音乡情氛围,很多作品在盟市、自治区文学刊物上刊发,有的在盟市、自治区文学创作评比中获奖。
        一、诗歌、散文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鄂托克旗涌现出仁钦道尔吉、敖力玛扎布、斯仁朋斯格、马克斯尔扎布和瓦阿拉腾道布其等业余诗歌、散文作家。仁钦道尔吉创作的《沸腾的呼勒斯太》《大赛之歌》《十月的草原》《沿着革命路线》等诗歌在《内蒙古日报》(蒙古文版)、《内蒙古文艺》(蒙古文版)上发表。1989年,内蒙古电视台根据仁钦道尔吉创作的散文,录制电视散文专题片《乌仁都西交响曲》,歌颂了鄂托克旗4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斯仁朋斯格的长篇诗《悔恨》、叙事长诗《金鸟的故事》,敖力玛扎布的诗歌《可爱的兴安岭》《眷恋的地方》《献给春的歌》等诗篇,均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日报》播出和刊登。80年代至90年代起,阿·朝格吉勒、莫日根朝鲁、昂格图、巴·照日格图夫、宋文海、杨靖轩、莫·敖敦等业余作者的诗歌、散文作品很有时代特色,他们的作品在《内蒙古日报》《草原》《花的原野》及鄂尔多斯文学刊物多次刊登,有的作品在鄂尔多斯市、自治区诗歌、散文比赛中获奖。
        进入21世纪以来,鄂托克旗地方文化学者,根植于鄂托克旗文化沃土,积极创作,让文学创作迎来了大丰收。比如:昂格图的诗歌《都斯图河泪》在1992年获第四届鄂尔多斯文学创作奖;诗歌《天上飞的鸟》在1993年获内蒙古诗歌比赛一等奖;长诗《温都根查干》在2003年获第七届鄂尔多斯文学艺术创作奖、首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作者“阿尔丁奖”文学创作类一等奖;2007年,昂格图在全国八省区少数民族诗歌大赛中获二等奖;特·玛拉沁夫2003年出版诗歌集《花的黄昏》;巴·照日格图夫2004年出版诗歌集《披长发的故乡土》;杨靖轩2004年出版了散文集《岁月如歌》;莫日根朝鲁2006年出版诗歌集《大漠魂》;阿·朝格吉勒2006年出版散文集《天赐的摇篮》;莫日根朝鲁的诗歌《没有千年的仙鸽》在1992年获第四届鄂尔多斯文学艺术创作二等奖;诗歌《第五季的风》在1996年获鄂尔多斯文学创作一等奖;诗歌《我的生活、我的和平》在1993年获内蒙古自治区青年作者诗歌比赛三等奖;诗歌《西部之歌》《忽必烈大帝》分别于2004年、2008年获得第七、第八届鄂尔多斯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巴·照日格图夫诗歌《披长发的故乡土》在2002年获“中国乡士文学奖”等。
        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及鄂托克旗文联成立25周年,编辑出版了《鄂托克旗小说精品集》《鄂托克旗诗歌精品集》《鄂托克旗散文精品集》三部书。与此同时,编辑出版发行了三期蒙古文版《金驹》刊物和一期汉文版《金驹》刊物,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学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习作发表的园地。同年,鄂托克旗作者还出版了多部较有影响力的书籍,包括鄂托克旗园林绿化局办公室主任苏雅拉编著的大型画册《鄂托克树魂》、苏米图苏木苏米图嘎查70高龄牧民宝日编辑出版的回忆录《好勒宝吉·家乡》,时任旗委书记杨国华、蒙古族中学原校长阿尔并巴雅尔主编的《鄂托克史志(蒙古文)》(第一编者杨国华、阿尔并巴雅尔),文管所原所长巴图吉日嘎拉等主编的《阿尔寨石窟壁画》,鄂托克旗文联《金驹》刊物编辑昂格图主编的《游鄂托克深度之旅》,青年诗人格·哈斯乌音嘎创作的散文集《大龄河流·依恋》《查干诺尔》和诗歌集《蟑蠓》,布仁陶格陶呼、那格耐、仁钦道尔吉、热布登主编的科普读物《全营养奶食品》,青年诗人巴·额日和木吉日嘎拉创作的诗歌集《远方的亲亲》、儿童诗歌集《阿爸请为我控马》,仁钦道尔吉主编的《拖雷伊金祭奠祭祀档案史料》,吉·达楞太创作的诗歌集《古日班敖包》《吉·达楞太诗词赋》等书籍和鄂托克旗首届劳动模范、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敖特根毕力格出版发行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集,鄂托克旗老年歌友会制作发行的鄂尔多斯原生态民歌系列(3)DVD鸿雁等作品均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为鼓励鄂托克旗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积极创作、多出精品,为鄂托克文学艺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鄂托克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多年来在文学艺术创作工作方面积极为广大作者朋友提供文学艺术创作发表园地,持续编辑出版《金驹》刊物蒙古文版、汉文版,稳步提高《金驹》刊物的办刊质量和水平,扩大其推广面。刊物对内发行到各个苏木镇、社区,从而增进相互交流,扩大影响力,让《金驹》刊物成为全市知名刊物;每年在市级以上报刊、媒体上发表作品不少于20篇;鼓励文艺队伍的创作积极性,促进精品问世,鼓励广大作者朋友多出书、出好书,按照《鄂托克旗文艺创作补助办法通知》(鄂政办发〔2006〕124号)文件精神,对年度出版的优秀作品集进行补助奖励。
另外,针对鄂托克旗丰富的民俗民间文艺,陆续编辑出版了《内蒙古民间故事全书》,照日格图歌曲作品专辑《魅力苏里格》(CD);发行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照日格图作曲、敖特根达来作词,敖特更格日乐演唱的《爱的换季》,王定保作词、照日格图作曲的《我的父亲》等歌曲,巴特尔、那·达楞古日巴编辑出版的大型画册《祖先的印记》《走进鄂托克——全区蒙汉文书法作品展览》书法作品集、巴·额尔和木吉日嘎拉的诗歌集《牧歌鸟》、奇达来编辑的《赛乌苏嘎查志》、“腾格尔——蒙古人”系列作品集(文学、画册、CD),达赖巴雅尔的《洁白的蒙古包》《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用具文化》《永恒的足迹》,孟克朝鲁《故乡的风》,拉希其仁和巴图毕力格《博克明鉴》,仁钦道尔吉《阿尔巴斯苏木志》,格阿拉腾布拉格《星空》,额尔定陶迪《身怀光明的女人》等文学作品。
        针对鄂托克旗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鄂托克旗作者出版发行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包括白·格日乐图的史志《鄂托克旗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僧格的社会科学类作品《文沃》、巴·额肯吉日嘎拉的诗集《鄂尔多斯即兴讽刺与幽默诗集》;朝那日的《心灵的潜力》、孟根达来的《天赐在命运——妈妈讲的故事》、达日格日乐的《回首》、昂格图的《金镰刀》、奇达来和敖特根达来主编的《怒图格文化人——仁钦道尔吉》、吉仁太和乌力吉呼图格的《天骥成群》等;照日格图的《唱给学生的歌》《东陶勒盖》《巴音森布尔敖包》《爱的换季》《爱的天地》《其其格》等15首歌曲作品在《每周一歌》《原创歌曲欣赏》《七彩乌音嘎直播》等栏目发表播出。
        2019年,组织举办了以“诗歌林”同题诗歌征文比赛、蒙古语口头诗歌比赛、“世界诗歌日”植树活动为内容的纪念“世界诗歌日”——第三届“诗歌林杯”诗歌那达慕活动。

        二、小说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鄂托克旗涌现出一批鄂托克旗籍作者,他们中阿云嘎、莫·哈斯巴干、哈·钠仁朝格图、芒拉扎布等人的作品在区内有一定的影响。女教师芒拉扎布,以创作儿童文学为主,她创作的短篇小说《爱》被编入1983年出版的《儿童小说集》;短篇小说《两只冰棍》《派来的班干部》等十几篇儿童文学作品曾分别发表在《花的原野》《花蕾》等在自治区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学刊物上。在鄂托克旗工作多年的哈·钠仁朝格图儿童小说《银鞘刀》,于1981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90年代后,青年作者昂格图、宋文海等创作的20余篇中短篇小说在盟以上刊物发表,有的在盟市以上有关部门举办的比赛中获奖。昂格图小说集《马蹄声中的金珠莱》于2000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中篇小说《幻海沧桑》于1998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阿·朝格吉勒出版了报告文学集《故乡的青山》、莫·敖登出版了文学作品集《故乡的蓝天》。
        进入21世纪,出版了昂格图、阿·朝格吉勒、杨靖轩、吉·达楞太等鄂托克旗10余名作者的作品集,其中昂格图诗歌集、小说和社科图书《鄂托克旗西部口述》等三部作品被列为鄂托克旗迎接新中国成立60年大庆献礼作品。
        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及鄂托克旗文联成立25周年,编辑出版了《鄂托克旗小说精品集》。之后的年月里,鄂托克旗作者还出版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如扎·马克斯尔扎布编辑的文集《扎·马克斯尔扎布文集》,阿拉腾道布其的诗歌集《大地神韵》和《无名高地》,阿·朝格吉勒的长篇小说集《九曲都斯图河》,朝乐孟主编的《源远流长的蒙古语谚语》等。

        来源:乌宁夫编著《鄂托克旗文化风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责任编辑:乌宁夫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