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有着悠久神秘的历史、灿烂神奇的文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具有地质遗迹——恐龙足迹化石群。这里自古以来先后有匈奴、突厥、党项、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优秀传统文化,著名的桌子山岩画、阿尔寨石窟等遗迹成为蒙古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方;这里是鄂尔多斯岩画的故乡、国家级珍稀植物自然保护区、阿尔寨石窟所在地、成吉思汗大营地、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发祥地、成吉思汗圣火传承之乡、宗教文化盛兴地、西鄂尔多斯歌舞之乡、鄂尔多斯婚礼的传承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是红色根据地,留下诸多红色文化。鄂托克旗境内有不可移动的文物96处。其中,古墓葬22处,遗址44处,石窟18处,古建筑2处,代表性建筑6处,其他4处。另外有33处敖包遗址或敖包。
多年来,鄂托克旗通过全面系统挖掘整理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及存续状况,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力度,成效显著。目前,鄂托克旗共有自治区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项、代表性传承人15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31项、代表性传承人39人,旗级非遗保护名录42项、代表性传承人53人,先后被命名为“乃日文化之乡”“自治区文艺之乡”“民间故事之乡”“中国成吉思汗圣火文化之乡”“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音乐文化传承保护中心”等称号,构建了旗、市、区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鄂尔多斯祝赞词、玛尼颂诗、蒙古族根雕、鄂尔多斯蒙古族马海制作工艺、蒙医肝病民间疗法等11个非遗保护项目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
第一节 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7年至2011年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开展,鄂托克旗现有不可移动文物95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保护单位14处,市级保护单位15处,旗级保护单位14处。馆藏文物数量达到1534件,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38件。2013年启动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现有序推进第二阶段工作,将普查到的文物信息录入国家文物局文物信息平台,鄂托克旗已完成1867件文物的信息录入工作。2017年以来,鄂托克旗加强了岩画、长城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力度,通过加大重点文物保护点安全检查和汛期安全检查力度,对鄂托克旗范围内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集中巡查18次,制定《鄂托克旗文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开展文物安全和消防检查专项行动8次,平时检查116次,聘请了16名文物看护人员,并对鄂托克旗境内的11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保护标牌,进一步完善重点文保单位“四有”档案建设。
一、古城遗址
(一)包乐浩晓古城遗址
位于乌兰镇包乐浩晓嘎查水利队东。乌兰镇至敖勒召其镇公路从该城址中穿过。古城基本上为南北向,略呈正方形,边长为1000米。都斯图河流经城址北缘。公路南还有一略呈正方形古城址,城墙长为90米,夯筑而成。残墙高2.5米,宽2米,每一夯筑层厚约15厘米。此遗址西约100米处,出土罐、敛口钵、折沿盆、双系罐等陶器和一件双耳铜鼎。公路北有东西长600米、南北宽200米的较大遗址。遗址上遍布着大量的残砖断瓦、陶片,有“长乐未央”字瓦当、卷云纹瓦当、夹砂灰陶砖、板瓦、筒瓦、陶水管等。可辨器形有陶瓮、陶盆、陶罐、陶盘、陶甑、陶纺轮、陶拍等,还有铜镞、残铁剑、铁车车官以及冶铁残渣和煤渣。经北京大学地理系王北辰教授考证为汉代古城遗址上的唐代经略军古城遗址。
(二)木凯淖尔古城遗址
位于木凯淖尔镇木凯淖尔村四队东南约100米处。古城内部已被沙土夷平,仅能看出部分轮廓。古城墙为夯筑。城周有商周时期墓葬。古城或许与墓葬同期,或许晚于墓葬,待考定。
(三)达楞图如古城遗址
位于木凯淖尔镇水泉村,遗址北临达楞图如淖尔,东部为耕地,南部、西部均为沙丘。城墙用夯土筑成,呈正方形,边长约1000米。古城内地表散落着大量建筑绳纹砖、瓦当、筒瓦、陶水管及陶器残片、夹砂灰陶瓦当,当面有“千秋万岁”“长乐未央”文字,为汉代城址。
(四)陶斯图古城遗址
位于蒙西镇伊克布拉格嘎查包兰铁路陶斯图站北。古城堡东西长70米,南北宽80米,城墙夯筑而成,墙基宽4米。东西两面各设一门,宽约6米,城北50余米处即为黄河南岸,城堡中遗物多为陶片、瓷片。可辨器物为碗、钵类、圈足无釉露胎。此处,还有一些铁器残片,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确认为西夏用来防御辽、金侵袭的边堡遗址。
二、古墓
(一)陶高图古墓
位于苏米图苏木巴音布拉格嘎查陶高图牧业小组东约2.5公里处,在风沙吹露的一块空地上暴露出黑色垆土,土中有人骨、兽骨及绿松石、玛瑙串珠。1986年该地牧民曾于此捡到一条长约22厘米的金丝,重80克。从其遗物判断,为秦汉时期少数民族墓葬。
(二)公稍胡拉古墓
位于乌兰镇红旗嘎查,墓葬形制不清,地表暴露出一些陶片、陶器均为泥质灰陶,从器物来看,为汉代遗物。
(三)马新布拉格古墓
位于乌兰镇马新布拉格嘎查西南方,距离都斯图河约1公里处。地表散落着陶片、兽骨、贝饰及一些铁器残片,不见墓葬形制遗迹,从器物种类判断为被破坏的汉代墓葬遗址。
(四)木凯淖尔古墓
位于木凯淖尔镇木凯淖尔村一队。墓葬四周百余米处较为开阔。墓葬遗址东西长20米,南北宽15米,已被破坏。砖室结构,地表散落有墓砖,有的为“子母”式,为汉代墓葬。
(五)南干村古墓
位于原碱柜乡所在地南约15公里处,墓葬已被破坏,为砖室墓,有的墓砖为扇形。墓中曾出土几件陶罐,认定其为汉代遗物,现存于乌海市文物站。
(六)巴音淖尔古墓
位于木凯淖尔镇凤凰山(原名敖包图),是早期被破坏的墓葬,墓葬形制已不清,墓中出土灰陶壶、陶灶等器物,为汉代墓葬。
(七)召稍古墓群
位于木凯淖尔镇召稍村。曾发现数座古墓,均被破坏,仅搜集到灰陶壶、灰陶彩绘奁、灰陶铺首衔环壶、灰陶彩绘罐等,定为东汉墓葬。
(八)刘家圪梁古墓群
位于原公其日嘎乡政府东南约13公里处的新建村刘家圪梁。地面暴露出12座,其中多为土坑墓。有的墓室墙壁夯筑而成,有一座砖室墓。1980年旗文物站在砖室墓中清理出“宜子孙”禽兽纹铜镜、四灵规矩镜、铜铺首、铜弩机、陶砖、“大泉五十”和“五铢”钱币。据遗物判断为新莽或东汉前期墓葬。
(九)凤凰山古墓群
位于木凯淖尔镇沙井东南约3公里处。暴露出的6座古墓均被破坏,墓框仍较清晰,均是在灰砂岩上凿门而成的石室墓。多有墓道,其中发现一壁画墓,墓门距地表约2.7米,为单石室墓。结合墓室形制、壁画内容研究,为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墓葬。
(十)乌兰其日嘎古墓
位于阿尔巴斯苏木乌兰其日嘎查。墓在灰砂岩小山上凿制而成,已被盗掘过。墓为单石室墓,四壁以黄泥涂抹,绘以壁画,墓道口遗弃一打碎的灰陶罐。墓室中仅发现部分残朽棺木,从墓葬形制、绘画风格、出土器物上推测为北朝时期的墓葬。
(十一)树会图陶勒盖墓群
位于原察汗淖尔苏木政府所在地南约3.5公里处,墓群处于灰砂质岩山丘上。可辨墓葬有13处,除有一带单耳的墓室外,其余均为单石室墓。从墓葬形制看,为南北朝时期墓葬。
(十二)哈龙贵古墓
位于棋盘井镇西4公里的额尔和图嘎查境内,墓葬现面积约80平方米,墓坑内凌乱不堪,散落少许瓦当,坑周围有石雕羊、马、猪及人物形象,比例与真人相仿。石雕像均为白砂岩质,细腻入微。人物、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有一龟形碑底座及半块残碑。墓碑为汉白玉石,碑文多磨蚀不清,仅从其上识得“灵州节度使墓铭”数字。从碑文得知,此墓为五代十国时期灵州节度使之墓葬。
(十三)好日乌兰古墓
位于苏米图苏木查汗敖包嘎查东南,距苏木原政府所在地南约10公里。墓葬已被破坏,形制不明。征集到出土白釉小口瓶、双系铜罐两件器物,经判断,为元代墓葬。
(十四)赛汗西利古墓
位于苏米图苏木查汗敖包嘎查南,距苏木原政府所在地之西南约5公里处。墓葬为南北向竖穴四座土坑墓。四墓并行排列,均为仰身直肢葬,从东数第三个墓中有陪葬物,在死者头部右侧放着两副铁质马镫和一“V”字形马衔,一件木质包铜马鞍,已残朽不堪。死者头部左侧放着一件金质耳坠,腰部放着四兽纹铜镜,墓坑周围散布着一些狗、马的骨骼。从墓中出土物判断,为元代墓葬。
(十五)温贡古墓
位于苏米图苏木苏里格嘎查,是鄂尔多斯部博硕克图济农三子、《大黄册》作者图巴彻辰台吉之墓。
三、古遗址
(一)樱桃山遗址
位于乌兰镇西北约1公里处,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以石叶、石核、石镞等细石器居多,质地均为硬度较大的燧石。还伴存一些磨制的灰色砂岩石斧、石磨盘、石磨棒等。
(二)大克泊尔四队遗址
位于木凯淖尔镇大克泊尔村。由于严重沙化,遗址多被覆盖,风沙吹露出一些磨制的石器,有花岗岩质棒状石器、石纺轮等。
(三)伊克乌素西梁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苏米图嘎查伊克乌素地区,在沙丘低洼处暴露出一遗址,搜集到石斧两件,器形大体一致,磨制光滑,黑灰色砂岩质地,斧刃部有比较明显的使用痕迹,为新石器时代遗存。
(四)沙拉依日额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苏吉嘎查沙拉依日额地区,南北长80米,东西宽60米。遗址上暴露出一个灰坑,周围散落着烧过的碎骨及陶片、残铁器等,纹饰多为素面,也有一些绳纹和带状菱形纹,采集的遗物中可辨器形有陶盆、陶罐及一铁铲,为汉代遗址。
(五)阿拉格陶勒盖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马什亥嘎查西南5公里处,东西长20米,南北宽15米,遗址上暴露出两个圆形基柱,为夯土筑成,还有基础石,长70厘米,宽60厘米,高40厘米。采集到的遗物有素面灰陶板瓦、建筑用砖、筒瓦及一些卷云纹瓦当,为汉代遗址。
(六)沙井图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苏米图嘎查所在地东南约4公里处,有圆形陶窑遗迹,窑内及附近遍布着红色的火烧土及煤渣、灰土。有篆体“长乐未央”字瓦当,夹砂灰陶砖瓦建筑物件。可辨器形有鼓腹陶罐、陶器盖、陶甑、陶拍等。为汉代专门烧造陶质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的窑址。
(七)敖楞淖尔遗址
位于乌兰镇敖楞淖尔嘎查东,北临敖楞淖尔湖滩。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米,地表散落着大量陶片,以泥质灰陶居多,可辨器形有陶盆、长颈灰陶壶、灰陶罐和一残铁镢,为汉代遗址。
(八)乌湖都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哈达图嘎查乌湖都梁,遗址处在一沙质黏土的高大台地上,在台地及侧面土层中暴露出大量的陶片及残断砖瓦。有夹砂灰陶砖瓦、板瓦、筒瓦、绳纹灰陶片、陶瓮残片、陶壶、陶甑、陶碗。当地牧民经常在遗址附近拾到汉代五铢铜钱。还有黑瓷、白釉铁锈花绘纹瓷小瓶、黑褐釉瓷钩等。此遗址层次较复杂,上限为汉代,下限为元代或稍晚。
(九)查汗陶勒盖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查汗陶勒盖嘎查阿贵塔拉滩。遗址面积约100平方米,采集到陶壶、粗白瓷碗(钵)等遗物。遗址上还发现一灶坑,附近及其内部有火烧土。从采集标本看,为西夏时期遗址。
(十)巴音布拉格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政府所在地西约7公里处。遗址西临纳林淖尔湖。采集到的遗物有陶片、黑釉瓷碗、黑釉瓷瓶、白釉铁锈花瓷片、白釉瓷罐、褐釉瓷瓮等。从遗物的胎釉上判断,为西夏到元代遗存。
(十一)大额尔和图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大额尔和图嘎查制高点额尔和图敖包。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上面散落着大量的陶、瓷片及铁镞。据采集的遗物及文物普查认定,为宋元时期遗存。
(十二)查汗哈达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马什亥嘎查南,遗址处于一较高的台地上,面积约60平方米。采集到的遗物有陶罐、陶盆、褐釉瓷瓮、影青瓷碗、青花瓷碗、铁釜等。多为宋元时期遗物,其中混杂一些明代瓷片。
(十三)塔拉柴达木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马什亥嘎查供销社西南约3公里处,遗物暴露在一平台上,散落面积约700平方米。其中有4平方米烧制的泥塑佛龛像堆积,有方、圆、半圆形,计13种。底部有15-25厘米厚的未经烧制的半成品模制泥质佛龛像堆。为明末清初专门烧制佛像的窑址。
(十四)百眼井
百眼井位于棋盘井镇百眼井村境内。距阿尔寨石窟东南约20公里,距乌兰镇80公里。在一望无际的大平梁上,有一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凹形石盘湾。走到湾中向四处望去,便看见星罗棋布的众多井口。仔细观察平均每隔10米就有一口井,井深20米左右,直径不等,据说原来这里有108眼井,因废弃多年,大部分井已被埋没。20世纪40年代开荒种地,汉族移民将这些废井重新清理整修、利用起来。现存70多口古井中,一部分仍为当地牧民所使用。
百眼井地处草原深处,井群密集,井筒光滑,井壁上既没有凿打的痕迹,又没有为方便打井人上下的脚踩凹处,十分神奇。古井的分布密集堪称国内独有,世界罕见。
百眼井在蒙古语中称之为“敖伦诺亥因·忽都格”,意为“众犬之井”。相传,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带领千军万马,屯兵于阿尔巴斯山,练武狩猎。一天,成吉思汗带着一百零八只猎狗,在草原上捕猎黄羊、狍子、狐狸。时值盛夏,烈日当空,人困马乏,猎狗焦渴。在茫茫无边的草原上既没有清泉,又没有水井,成吉思汗心急如焚,命兵器巨匠尧勒达日玛为猎狗一眼又一眼地钻井,瞬时钻出一百零八眼井,解了燃眉之急。从此,这里得名“敖伦诺亥因·忽都格”。
四、古长城、烽火台
(一)秦长城
从乌海市巴音陶亥乡境内黄河渡口起始,沿着阿尔巴斯山脉东西走向,延伸至杭锦旗边界,可见断断续续的长城遗迹。其中在棋盘井镇乌仁都西嘎查察汗呼特勒和蒙西镇巴音温都尔嘎查彻格勒庙后山等个别地段均可见1-2米高的用石块垒砌的残墙,这些残墙有的几米长,有的十几米长,有的近百米长不等。这些是秦代长城遗址。
(二)明长城
位于乌海市巴音陶亥乡政府东约50米处,南北走向,东南延伸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县,西北至黄河渡口。在巴音陶亥乡境内长60余公里,夯筑结构,断面呈梯形,上底宽5米,下底宽12-13米,高为1.5米。
(三)烽火台
位于乌海市巴音陶亥乡政府西北约300米处,烽火台现在高度约为10米,呈四方体,红砂土夯筑而成。台顶部面积有48平方米,内有上下通道。在这座烽火台的南北两侧各约10公里处还有两座烽火台。现在的高度与上述烽火台基本相同。与巴音陶亥乡北部接壤的乌海市东南部也有烽火台遗址,均为夯土结构,是为明代烽火台。
五、岩画
鄂托克岩画地处阿尔巴斯山区,分布于棋盘井镇和蒙西镇境内,是鄂尔多斯境内唯一的岩画区。
鄂托克旗岩画范围为沿阿尔巴斯山南北50-70公里,东西20公里。鄂托克岩画大体分为四个区,岩画分布点10处,岩画数量140幅,制作方法由磨刻和凿刻法构成,按刻画的痕迹及内容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一)查汗浩绕岩画区
查汗浩绕岩画位于棋盘井镇乌仁都西嘎查查干浩勒地区,岩画分布不均,分散性分布于查汗浩绕丘陵地带沟壑的上部、中部、下部裸露的黑色岩石上,有动物、人物、狩猎、骑马等图,线条较细,流畅。年代为青铜和铁器时代,岩画分布点8处,岩画数量50幅。鄂尔多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乌兰布拉格岩画区
位于蒙西镇伊克布拉格嘎查乌兰布拉格地区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槽南壁处,岩画下部已被河沙所埋,由于长期的风蚀,岩画已不清晰,现已暴露出地表的岩画群,高2米,长20米,有动物、人物、狩猎、舞者、穹庐或房屋。年代为铁器时代,岩画分布点1处,岩画数量20幅。鄂尔多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猫儿沟岩画区
位于棋盘井镇乌仁都西嘎查境内,岩画刻画于猫儿沟山沟入口处两侧崖壁上。岩画磨刻法的制作痕迹明显,线条粗宽而深,槽内较光滑,容易发现和观看,多数保存较好。制作工具多数可能使用石质工具,这类石质工具多数就地取材。内容以各种形态的人面像,有的具有抽象化和图案化,有的头发直竖,类似太阳放射的光芒。同时还出现有星像图和生殖崇拜图及各种符号。年代为石器时代,岩画分布点1处,岩画数量40幅。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苦菜沟岩画区
苦菜沟岩画位于棋盘井镇乌仁都西嘎查内,岩画刻画于苦菜沟山沟入口处两侧崖壁上。岩画刻法的制作痕迹明显,线条粗宽而深,槽内较光滑,容易发现和观看,多数保存较好。制作工具多数可能使用石质工具,这类石质工具多数就地取材。内容是各种形态的人面像,有的具有抽象化和图案化,有的头发直竖,类似太阳放射的光芒。同时还出现有星像图和生殖崇拜图及各种符号。年代为石器时代,岩画分布点1处,岩画数量30幅。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石窟
(一)阿尔寨石窟
阿尔寨石窟位于鄂托克旗原阿尔巴斯苏木东北部,在北纬39.7°,东经107.3°之点上。当地蒙古人称之为“阿尔寨乌里雅苏”“阿尔寨阿贵”等。整个阿尔寨石窟是一座圆形的红砂岩小山岗,高约40米、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50-80米,山顶海拔高度为1460米,石窟沿山体开凿,共有67座石窟。石窟按照上中下三层排列,大、中、小不等,构造都为长方形(较完整的有43座,被风沙掩埋或坍塌的20座,半途停工的4座)。相传,山上有石窟108眼,因此又名“百眼窑”。沿石壁还刻有大小浮雕石塔26座。其中一座为密檐式塔,其余为覆钵式塔。浮雕石塔最高的达6米,最小的仅有10厘米左右。山岗的平顶有6座建筑遗址。尽管石窟内佛像荡然无存,但窟内保存有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彩绘壁画。壁画所使用的色彩多为绿、黑、白、红等色,颜料为矿物质,经久不褪色。
壁画题材为两类:第一类是以传统佛教为题材的画像和文字为主。如佛像、菩萨像、天王像、密宗曼陀罗、大黑天等。有些佛教类壁画上还有整齐的界栏,其上用回鹘蒙古文、藏文和梵文书写着对佛像、菩萨、罗汉的赞词。第二类是历史题材和民间世俗生活题材的场面写照图。如《轮回图》《帝王贵族家宴图》等。阿尔寨石窟内的壁画和回鹘蒙古文榜题是石窟寺遗存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阿尔寨石窟是在漠南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石窟寺,是集寺庙、石窟、壁画为一体的佛教文化遗址。在语言、历史、宗教、建筑、绘画、民俗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就有专家对阿尔寨石窟进行了初步考察。20世纪80年代初,因考古研学界的报道而进入科研领域。从21世纪开始,经有关专家、学者奔波呼吁,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介入而引起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关注。2003年3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尔寨石窟文化研究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了共识。但是,阿尔寨石窟寺开凿于何年,壁画、榜题写于何时,它与成吉思汗有无关系,谁在何年毁了阿尔寨石窟寺等,这些问题至今学术界未达成共识。需要重新认识,有待进一步认真研究。
阿尔寨石窟所在的鄂托克旗和阿尔巴斯山在蒙古族历史和文化中似乎占有特殊的地位。这里有许许多多成吉思汗与阿尔寨石窟相关的传说故事、地名、地点和传统祭祀活动,再加上阿尔寨石窟珍贵的世俗壁画,给阿尔寨石窟增添了很多神秘的色彩。
(二)迪延阿贵石窟
位于棋盘井镇乌仁都西山西麓山谷中。这里峭壁立崖,泉水叮咚,有多处岩溶洞,有的洞内塑有佛像,常有喇嘛们在这里坐禅修炼。1924年,鄂托克旗高僧扎拉僧敖斯尔在乌仁河旁山谷中兴建一处寺庙,赐名为额木德庆灵寺,意为阴阳极乐寺。相传,扎拉僧敖斯尔班智达曾在这里的岩石中发现有一尊自然形成的纳若行空佛母像,因此迪延阿贵庙还被称之为纳若嘎吉德庙或新庙。
(三)道劳阿贵石窟
位于阿尔巴斯苏木巴音陶勒盖嘎查,相传,乾隆三年(1738年),由名叫曹纳木罗来的喇嘛主持兴建。1779年,六世班禅应邀来新召庙途中路过道劳阿贵以南叫满达拉图的地方歇息时,曹纳木罗来等僧人送斋,并请求为道劳阿贵庙赐藏名,六世班禅欣然应求,赐名为拉西巴拉仓灵寺。道劳阿贵石窟前面有25间藏式大经堂、石窟寺本身有12间。
(四)哈日陶勒盖阿贵石窟
位于阿尔巴斯苏木布龙嘎查境内。原查布苏木所在地后面有多个砂石山丘,其中的一个山丘上有20间大小的石窟。当地人称之为哈日陶勒盖阿贵。雍正元年(1723年),在此石窟前兴建了45间藏式经堂,1867年被烧毁。后来由名叫宗瑞的喇嘛主持重新修建,称之为哈日陶勒盖阿贵庙。
(五)阿贵塔拉石窟遗址
位于苏米图苏木查汗陶劳亥嘎查阿贵塔拉,距苏木原政府所在地东北约15公里。遗址周围是高低不平的荒野沙丘,植被以沙蒿为主。遗址东西长25米,南北宽20米,上面有5棵大树。
石窟现存有5个,是在平坦的灰色砂质岩石上凿出宽1米,深1.4米的壕沟,在壕沟的石壁上凿出石窟,石壁上凿刻痕迹明显。5窟可以串通,窟顶有通风孔通向地表,窟门两侧凿刻藏文。除在石窟中发现较多的泥塑佛像及佛龛外,还发现一些石斧、石磨棒及一瓷瓶残片。
七、寺庙
自鄂托克旗第一任札萨克善丹贝勒于1652年始建鄂托克召——乌力吉图召(吉祥慧瑞寺,即豪庆召)至1949年,350多年来,在鄂托克旗共建了近100座大小寺庙。鄂托克旗历史档案中记载:“1949年鄂托克旗有大小寺庙65座,喇嘛有2482人。”1980年,鄂托克旗分为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部分寺庙划归鄂托克前旗。“文化大革命”中鄂托克旗寺庙遭到严重破坏,绝大部分被拆除。1985年后,为抢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经有关部门同意恢复修建了部分寺庙,而其绝大部分已成为历史,只被记载于历史载体上,简要介绍如下。
(一)新召庙(鄂托克召)
新召庙,位于阿尔巴斯苏木,它的前身为豪庆召,由鄂托克旗第一任札萨克善丹贝勒遵循五世达赖喇嘛之意,始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清康熙帝赐名“拉西德力德尔灵”(乌力吉图召,吉祥慧瑞寺)。清道光四年(1824年)由鄂托克旗第八任札萨克索诺木喇布杰根敦移建于原新召苏木所在地伊克乌素,故称新召,又称西尼乌素召、鄂托克召。
新召庙历史文化悠久,清乾隆国师、西藏的朝仓活佛——章嘉呼图克图曾前来祝贺新召寺建成,并讲经宣化。1934年,九世班禅大师应邀前来新召庙宣化。新召庙设度牒衙门,具有统辖鄂托克旗49座召寺喇嘛之权,辖有5个僧学院。每年四季由各召寺派喇嘛前来诵经,长达260年,有时诵经喇嘛多达800余名。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和七月二十九跳“查玛”舞,八月初二举行夏经会。清同治年间,新召寺遭到破坏。光绪十三至十四年(1887-1898年),鄂托克旗第十二任札萨克喇什扎木苏牵头,向旗民摊派劳力和钱财,兴建了81间大经堂,修缮更新各殿堂。1916-1918年,鄂托克旗第十三任札萨克噶拉藏如勒玛旺青勒扎木苏向民众摊派劳力、资金,并派人到各地化缘布施,在新召修建了一座绿色砖瓦三重檐巍耸高峻的大召和九座大白塔。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新召庙的建筑规模和艺术风格在鄂尔多斯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闻名遐迩。当时,除琉璃大召外有大经堂、显宗经堂、多闻天王堂、密宗经堂、时轮经堂、五猛护法神殿、密宗护法神殿、守斋行堂、时轮六臂护法殿、藏经堂、康村殿等11个殿堂共253间,可谓气势宏伟、规模盛大。在“文化大革命”中,新召寺又一次遭受严重破坏,所有的庙宇、殿堂、佛像、唐卡、经书等文物古迹被毁,只留下一小部分喇嘛府邸等私人住宅。后经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同意,上报国家民族宗教局备案,于2005年6月,新召庙维修工作正式开始。至2009年7月,基本完成了正殿、佛爷商及大长庶等三项主体工程,已经初具规模。其中,正殿建筑面积577平方米,三层藏汉结合,木框架结构,琉璃砖外墙,琉璃瓦屋顶,共100间;佛爷商及大长庶,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正房为汉式“硬山式”砖木结构,厢房为“藏式”砖混结构,共38间房。2010年,总投资237.6万元新建新召庙108座佛塔。
(二)苏里格庙
位于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苏里格嘎查境内,相传,1227年,成吉思汗从阿尔巴斯山启程讨伐西夏,来到苏里格庙所在地,成吉思汗宰杀了九九八十一只绵羊祭祀军旗,但煮了很长时间肉还没有熟,成吉思汗就为这里赐名苏里格(蒙古语,意即半生不熟)。
为了纪念成吉思汗西征,当地人在这里修建了苏里格敖包,祭祀仪式代代相传。明清两朝,藏传佛教在鄂尔多斯地区广泛传播,蒙古族古老的祭祀活动中渗透了许多佛教内容。因此,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在苏里格敖包脚下修建了佛教寺庙苏里格庙。原有藏式大经堂25间,明王殿12间。还有佛塔、喇嘛住宅等建筑。后因战乱和年久失修而破败。“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到严重毁坏。但近年来经过修缮现已成为鄂尔多斯市较大的寺庙。现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由庙南大门拾级而上历九九八十一个台阶。寺庙内有四柱三楼牌坊、山门、正殿、佛塔、佛爷商、纳银商、转金楼、蒙古敖包等仿古建筑。正殿和佛塔内供奉释迦佛和弟子镏金铜像、宗喀巴和弟子木雕贴金像、吉祥天母木雕贴金像、无量寿佛木雕贴金像等。每年正月初一这里有大祭祀,初三有小祭祀,三月有查汗苏如格大祭祀,五月初一、初三是夏季大祭祀,八月初一、初三为秋季苏里格大祭祀。十月初一、初三为冬季德斯门大祭祀。祭祀期间除各种宗教活动外还举办射箭、赛马、摔跤、民族歌舞、篝火晚会等活动。
每年农历六月初八至初十有三天大型庙会。
(三)喇嘛庙
位于鄂托克旗原额尔和图苏木、包乐浩晓苏木和鄂托克前旗原玛拉地苏木交界处。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赐藏名为热希格森达尔吉爱岭,汉名为吉祥瑞应寺。相传,当年,一个从青海云游到此的绰尔吉喇嘛看好大额尔和图敖包西边的风水,便在此主持兴建了现今的喇嘛庙。所以人们还称喇嘛庙为绰尔吉庙或额尔和图喇嘛庙。庙内供奉释迦牟尼、宗喀巴、吉祥天母、度母、白伞盖等诸佛和“二郎法王佛”。其中“二郎法王”是体现政教合一,明断僧俗公案的神祇,俗称老爷佛。所以此庙设有公堂,备有刑具,审理僧俗各类案件。最盛时,有大经堂、天母殿、多闻王殿、甘珠尔经殿以及老爷佛殿、灵塔殿、旗王爷府邸、绰尔吉喇嘛府邸、庙仓、喇嘛住房等共220余间,常住喇嘛70余名,念经会期间达150余名。全年有95天固定法会,举行跳查玛舞、酥油花灯会、夏令安居法会和开展男子三项竞技、物资交流等活动。
鄂托克,不仅有诸多历史文化遗迹,而且还有蒙古族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八、建筑遗址
从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鄂托克旗建旗至1949年全国解放的三百年中,王府曾三次迁址。无论迁到哪里,王府与衙门都建在一处,但各建一个大院,王府在北,衙门在南。
(一)乌力吉图王府
乌力吉图即乌兰镇境内的豪庆召。距乌兰镇沙日布日都淖尔东12公里左右。鄂托克旗第一任札萨克善丹归顺清朝时的原有王府。
(二)巴音温都尔王府
乌兰镇境内,乌兰镇赛汗塔拉嘎查与木凯淖尔镇召稍村交界处。距沙日布日都淖尔北20公里左右,兴建与废止年代不清。
(三)努日王府
在今乌兰镇沙日布日都嘎查境内,距沙日布日都淖尔北10公里左右。兴建年代不清,清朝同治年间,被烧毁。遗址上留存下来一对石狮子,所以人们叫这个王府遗址为狮子湾。
(四)乌兰镇王府
在今鄂托克旗公安局院内。距沙日布日都淖尔西35公里左右。于光绪八年(1882年)兴建,分内外两院,外院有东西两排平房和过厅。内院正面有大厅,东西是两排平房,东西都有便门。王府门前有大影壁一座,前侧竖有高大的旗杆,王府院西有家庙。这座王府是花两万块银圆建造的。现只存内院正厅和东、西厢房。
九、祭奠地
(一)与成吉思汗有关的传承祭奠地
在鄂托克旗有祭祀拖雷伊金祭奠地、别里古台遗物祭奠地、阿拉格苏里力德祭奠地、阿拉腾嘎达苏(金马桩)祭奠地、布日耶庆(军号手)祭奠地。
(二)敖包
蒙古族人作为神物供奉的敖包是一种用石头、土块、柳条等物堆砌而成的塔形建筑物。祭祀活动很早以前带有萨满教内容。后来,黄教传入以后,对敖包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革新,增添了禄马、旗幡等饰物,在祭词中注入了黄教的内容。
敖包常建在山顶、隘口、湖畔、滩中等显眼的地方。鄂托克旗各地的敖包,有单个的,也有以13个敖包组成的。13个一组的群落敖包——以一座大敖包为排头,一行排列或以一座大敖包为中心,呈十字形排列,每3个在一条线上。排头或中心大敖包为主体敖包,其余12个小敖包为护卒敖包。自古以来,春秋两季或每季都祭敖包,农历五月十三鄂托克旗各地普遍都祭敖包。祭祀礼仪大致有血祭(宰杀牛、马、羊祭祀)、酒祭(用鲜奶、奶油、奶酒祭祀)、火祭(燃烧篝火祭祀)、玉祭(用玉器祭祀,这种祭祀礼仪现已不多见)四种。
从前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代各旗王爷台吉几乎都有自己的敖包,这个敖包叫阿拉腾敖包或诺颜敖包(王爷敖包)。诺颜敖包每年由旗衙门组织举行官祭,所以诺颜敖包也称为旗敖包。祭旗敖包除王公台吉们参加外,旗王府大小官吏也都参加。在诺颜敖包附近居住的平民百姓也可自愿参加大祭。旗敖包祭祀由旗敖包的达玛勒——敖包祭祀的总负责人,南苏格喇嘛——施主所献物品的登记保管者,赫牙格——官府小吏筹备。达玛勒、南苏格由旗王府出榜文任命确定。鄂托克旗王府祭祀的旗敖包曾经共有13处。因各种原因,历史上13处旗敖包中,有的已不再祭祀,而另外再新建1处。现记述到近代还经常祭祀的13处旗敖包如下。
1.宝日陶勒盖敖包
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阿日来嘎查,被称之为鄂托克第一旗敖包。相传,鄂托克旗第一任札萨克善丹贝勒以前就住在宝日陶勒盖附近,因此在宝日陶勒盖建了鄂托克第一旗敖包,并经常从道劳阿贵石窟、哈日陶勒盖阿贵石窟、道崩阿贵石窟等7所石窟请坐禅修行的高僧来敖包诵经祭祀。
宝日陶勒盖敖包,环叠三层台阶。敖包基础45平方米,2米高;第二层台阶24平方米,1.3米高;第三层台阶7平方米,1米高,其上有用沙柳捆成的敖包装饰冠,中间有铜顶。第二层台阶上,左右对称各栽一桩玛尼拱杆,其间用一细绳挂着禄马风旗。主体敖包后面一丈左右的间距有12座小护卒敖包一行排列。主体敖包前有香案。宝日陶勒盖敖包每年初夕夜点酥油灯,初一早上点365盏佛灯祭祀,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七月十三、十月十三都有祭祀活动,五月十三为大祭。1934年初冬,九世班禅来此敖包为信佛群众诵经摩顶祝福。
2.乌仁都西敖包
位于棋盘井镇乌仁都西嘎查境内,鄂尔多斯第一峰——乌仁都西山顶上。乌仁都西敖包被称为鄂托克第二旗敖包,被当地人称之为“巴音森布尔敖包”,赐藏名为“当日布旺吉拉敖包”。
乌仁都西敖包群中间有一座用石块垒的主体敖包,其顶上有梵文经旗,有刻着日月的铜顶。主体敖包前左右对称各栽一桩玛尼拱杆,中间挂着五色禄马风旗。以主体敖包为中心,有12座护卒敖包,每3个在一条线上,呈十字形排列。主体敖包前有香案。每季农历第一个月十三敖包东南西北四方官带轮流进行血祭。农历五月十三进行大祭。大祭这一天,主体敖包东南西北各栽一杆色色木(安着三叉的旗杆),用四条彩带连结四杆色色木与主体敖包。凡是参加祭祀敖包的人,把哈达、彩绸悬挂在此。祭敖包那天,不论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不分贫富贵贱,都不空手而来,总要带一些酥油、酪疍子、砖茶之类的东西,甚至有带来羊背的。拿多拿少,全为自愿,主持者们不计较,更不分等对待。乌仁都西敖包平时,尤其是祭祀那天,有妇女不能上山顶靠近敖包的禁忌。无论达官贵族妇人或平民百姓妇女无一例外。妇女们若想祭敖包,那天可到乌仁都西南麓的乌勒格敖包参加祭祀。
20世纪90年代后,鄂托克旗的大型敖包祭祀活动常在乌仁都西山顶敖包举行,祈祷“风调雨顺、五畜骤增,无灾无病,禄马飞腾(运气好)”。
3.巴音敖包
位于原新召苏木和原阿尔巴斯苏木交界处(今阿尔巴斯苏木脑高岱嘎查境内)。相传,巴音敖包周围广袤肥沃的草原是成吉思汗两匹骏马的草场,蒙古语称之为“浩雅日札嘎拉”(意为双骏)。成吉思汗两匹坐骑死后,作为偶像被禅封,为它立敖包,世世代代供奉,以前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进行隆重的官祭,旗王爷亲自参加或派要员参加祭典活动。
4.查布敖包
位于阿尔巴斯苏木赛乌素嘎查南部图斯图河北岸。查布敖包叫“汗敖包”“汗腾格里敖包”。相传,很早以前班禅活佛从雪域高原西藏去北京途中,曾在赛乌素敖包旁歇肩用斋。因此后来把汗敖包改称为“查布敖包”(查布是斋饭的蒙古语称谓)。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有官祭。
5.大额尔和图敖包
位于苏米图苏木大额尔和图境内,此敖包又被称之为王爷敖包。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有官祭。
6.乌勒格敖包
位于乌仁都西山南麓。农历五月十三有官祭。祭乌仁都西敖包那天,有妇女不能上山顶靠近敖包的禁忌。而妇女们已到乌仁都西山下,又想祭敖包,可以参加乌勒格敖包祭祀活动。因此祭乌仁都西敖包那天,王公贵族的夫人们一般都参加乌勒格敖包祭祀活动,所以,乌勒格敖包又被称之为“夫人敖包”。
7.苏米图敖包
位于苏米图苏木张盖嘎查境内。敖包旁还有一座祭祀庙。苏米图敖包以主体敖包和12个护卒敖包组成。农历五月十三有官祭。
8.巴音森布尔敖包
位于苏米图苏木哈达图嘎查境内,农历五月十三有官祭。
9.召查汗敖包
位于木凯淖尔镇察汗敖包嘎查,这座敖包周围曾住着鄂托克旗驿站人员的家眷。农历五月十三有官祭。
10.其巴嘎图敖包
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玛拉地嘎查。
11.呼日呼敖包
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巴音呼日呼嘎查。
12.哈日敖包
位于鄂托克前旗三段地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高沙窝乡的交界处。
13.巴图高敖包
在陕西省境内,原为鄂托克旗辖地。很早以前,祭敖包时,阿拉庙喇嘛们经常去诵经。此敖包曾有自己的畜群和耕地。
14.其他敖包
在鄂托克旗除官祭的上述十三处旗敖包以外,鄂托克旗各地曾有过很多家族敖包、家庭敖包、寺庙敖包、管区敖包、乡邻共同敖包等。现在有的敖包还有传承祭祀活动,有的已荡然无存,只成为地名而已。现记录如下:
在原察汗淖尔苏木有乌兰敖包(一度成为旗敖包)、雅图敖包、巴音敖包、沙日敖包、巴音温都尔敖包(一度成为旗敖包)。
在原阿尔巴斯苏木有阿尔寨敖包、察汉敖包、班禅敖包、吉格德敖包、呼和敖包、巴图苏日敖包、希图更敖包、德力灯敖包。
在原新召苏木有呼日勒其敖包(一度成为旗敖包)、塔日雅敖包、喇嘛敖包、哈希拉格敖包(一度成为旗敖包)、阿达日嘎敖包(一度成为旗敖包)。
在原额尔和图苏木有珠日和敖包、宝尔汗敖包、汗达尔扈特敖包、格吉格敖包。
在苏米图苏木有小额尔和图敖包、苏莫(庙)敖包、察汗敖包。
在原巴音淖尔乡有巴嘎西敖包。
在原召稍乡有呼和希布庆敖包。
祭祀文化是鄂托克旗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成吉思汗祭奠祭祀和敖包祭祀为核心。敖包祭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鄂托克旗的敖包和敖包祭祀无论数量、种类,还是保存、恢复状况都是首屈一指的。据统计,鄂托克地区在历史上曾有过近600多座大小不同类型的敖包,现统计到的鄂托克旗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还在继续祭奠的敖包有213座,是内蒙古地区敖包数量最多的一个旗。鄂托克敖包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较多、较全。大致有行政区域性质的旗敖包、哈喇敖包、驿站敖包、村落敖包、官员敖包;有佛教性质的寺庙敖包、喇嘛敖包、甘珠尔敖包、尼姑敖包;有部族、氏族性质的部族敖包、氏族敖包、家族敖包;有边界地界性质的边界敖包、标志敖包和祈祷牲畜平安繁生的五畜敖包、镇邪敖包、泉水敖包;有祭祀神灵、旗纛的天神敖包、龙神敖包、苏力德敖包;与历史人物有关的英雄敖包、纪念敖包及妇人祭祀的可敦敖包(夫人敖包)等不同性质、特征的敖包。佛教传入蒙古后,对敖包祭祀等萨满教信仰进行竭力改造,使之最终演化成佛教与萨满教相互融合、僧俗共祭的综合性祭祀场所。
这些敖包历史悠久,都有专门祭祀的群体,都有一整套祭奠祭文和祭祀规程,形成完整的敖包祭祀文化体系。
鄂托克敖包是鄂托克传统文化的一个典范和标志。丰富多彩的敖包文化是该地区宝贵的历史财富和精神文化资源。今后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将鄂托克旗的乌仁都西敖包、巴音敖包(成吉思汗敖包)、巴特尔乌兰敖包、拖雷伊金祭奠遗址、布和别力古台阿拉克苏力德祭祀等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群众参与率高的祭祀活动,发展成由政府带头组织,群民参与的地域文化品牌活动,在保留和继承原有祭祀活动的同时,注入群众文化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发展成地域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祭敖包活动由固有的传统文化氛围,扩展到具有时代特征的轨迹上,形成全民参与的地域重点文化品牌。
十、革命遗址
(一)桃力民小学革命遗址
桃力民小学位于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桃力民村,原有50余间土房,现在仅剩10余间,均已倒塌,仅存断壁残垣。
1935年夏,共产党员杨子华由河套地区来到这里创办了桃力民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向广大学生及贫苦农牧民宣传抗日救国主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37年“七七”事变后成立了“抗日民族先锋队”。以后,共产党员韩是今来到这里与杨子华一起从事革命活动,成立了“抗日动员会”。袁力、贺挺钧、李耀华、邓木龙等共产党员也先后来到这里,以教员的身份从事革命活动,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
1938年6月,绥蒙工委为了创建桃力民抗日根据地,组建了桃力民工委,设在桃力民小学,书记白成铭,委员白凌云、张治华等。根据绥蒙工委的指示,开始着手发展党员工作。到1939年春天,在桃力民地区共发展党员80多名,分别建立了木凯淖尔、大可泊、东桃楞、木花稍、红石头井、五台塔并等6个地下党支部。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鄂托克旗红色文化,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深度打造红色旅游项目,鄂托克旗拟在木凯淖尔镇桃力民村建设桃力民红色文化现场教学基地。
桃力民红色文化现场教学基地建设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295499.61平方米,项目建设总规模3501.45平方米,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07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乌兰夫故居、绥蒙工委、伊盟工委、报社、桃力民工委、学校、兵营宿舍及办公、越兆仁旧居、邮电所组团、食堂、贸易公司等遗址修复建设2820.38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学员服务中心、配套公厕建设681.07平方米,以及室外场地平整、室外硬化、室外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
(二)可泊庙遗址
可泊庙位于鄂托克旗木凯淖尔镇旧庙湾一带,是一座有三间殿堂的喇嘛庙。
1938年4月,为了扼制日寇的西进,增强伊克昭盟地区的抗战力量,根据当时整个绥远地区的形势,陕甘宁边区党委决定将少数民族工委改为绥蒙工委,并率领八路军警备骑兵第一团开赴伊克昭盟前线。6月2日,骑兵团在向导的引导下来到桃力民,得知木凯淖尔附近的可泊庙比较宽敞明亮,便让骑兵团三四百人住在那里,绥蒙工委也与部队住在一起。
绥蒙工委驻扎在可泊庙后,对外不公开,以骑兵团政治部名义开展工作,创办了《绥蒙抗战报》,广泛地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
1938年11月,党中央为了加强绥远的抗战力量,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决定撤销绥蒙工委,桃力民地区归伊克昭盟工委领导。
(三)乌素其日嘎革命遗址
乌素其日嘎位于木凯淖尔镇东北部,与杭锦旗接壤。在鄂托克旗到东胜公路的南部。
1938年冬,绥蒙工委撤销后,伊克昭盟工委便设在了乌素其日嘎村。伊克昭盟工委领导着河套特委,包头、固阳、乌审旗、鄂托克旗、桃力民等工委,对外称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驻伊克昭盟联络处。
伊克昭盟工委设在乌素其日嘎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39年八路军骑兵团撤出桃力民地区后,伊克昭盟工委又组建了八路军骑兵第三营,拥有了自己的武装。
1941年为了避免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摩擦,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伊克昭盟工委率八路军骑兵第三营撤出这一地区,后上级决定撤销伊克昭盟工委,伊克昭盟党的活动直接归三边地委领导。
(四)木凯淖尔革命根据地
木凯淖尔(原称平治乡)位于鄂托克旗东北部,“七七”事变后,党中央为加强绥蒙地区工作,派乌兰夫等同志建立了桃力民和木凯淖尔革命根据地。
1937年3月,在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的影响下,木凯淖尔地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饥民闹粮斗争,党积极地予以联络、引导。
1938年6月,八路军警备骑兵第一团在绥蒙工委率领下来到木凯淖尔,住在可泊庙。7月,桃力民工委书记白成铭在木凯淖尔培养、发展了第一批党员,建立了党小组,组长是曹仓。10月,建立了木凯淖尔党支部,开展革命斗争。
1945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对木凯淖尔地区实行严密封锁,使木凯淖尔地下党支部与三边地委失去联系。于是党派云北峰同志化装成商人来到这里,住在地下党员李来高家。白天他隐蔽在家,晚上与李席昌等共产党员进行革命活动。1947年,云北峰同志回到三边地区,云照光同志又来到这里,在党支部的掩护下进行工作。
1949年2月,伊东工委派李席昌来到木凯淖尔,领导地下党员和广大群众开始做解放东鄂地区的准备工作。6月6日,木凯淖尔地下党支部带领群众,收拾了木凯淖尔伪乡公所,并组建了游击队,建立了一个区三个乡的人民民主政权。
1949年随着绥远和平起义,东鄂地区全部解放。
十一、馆藏文物
截至2010年年底,鄂托克旗文物保护管理所和查布恐龙博物馆馆藏文物有1700件。其中,尖状器、刮削器、石镞、石斧、石纺轮、石佩等石器78件;双鋬陶瓮、罐、壶、彩陶酒樽、彩绘陶盘、陶俑、佩饰等古代陶器806件;瓷制碗、盘、香炉、美人如意杯等瓷制品14件;瓦当、狮子、装饰砖等琉璃瓷制品10件;铜镜、铜钩、铜双系罐、铜佛像、印章等青铜、红铜制品173件;铸铁釜、犁铧、马具等125件;腰牌、印章等银制品3件;还有文字砖、纸质古书、经卷及民间民族民俗文物等。除此尚有各代大量铜币。馆藏文物中国家一级文物有8件,二级文物有14件,三级文物有38件。
鄂托克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历史性、奇特性、多元性、珍稀性、唯一性。
来源:乌宁夫编著《鄂托克旗文化风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