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论坛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关于鄂尔多斯

来源:《鄂尔多斯历史研究》 作者:杨道尔吉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3-28
摘要:一 公元1649年(清顺治六年),清世祖因为蒙古鄂尔多斯部落贵族额璘臣、固鲁岱青善丹、小札木苏、沙克札等人没有参与叛清活动,遂下诏赏封。先赐爵位,依次授予这些贵族多罗郡王、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等爵位;随后又将蒙古鄂尔多斯部所居住的黄河套中之

 

        公元1649 年(清顺治六年),清世祖因为蒙古鄂尔多斯部落贵族额璘臣、固鲁岱青善丹、小札木苏、沙克札等人没有参与叛清活动,遂下诏赏封。先赐爵位,依次授予这些贵族多罗郡王、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等爵位;随后又将蒙古鄂尔多斯部所居住的黄河套中之地分封为六旗;鄂尔多斯左翼前、中、后,鄂尔多斯右翼前、中、后旗(后于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从右翼前旗和左翼中旗划出属民,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

        先赐爵位,次封旗地,最后才是会盟。鄂尔多斯六旗会盟于1650年,会盟的地点在伊克昭,这便是伊克昭盟这个名称产生的由来。

        伊克昭,简单可以理解为大寺。大寺的标准称谓叫做“乌哈格尼巴达古拉圪齐寺”,俗称为王爱召,位于今达拉特旗王爱召乡,20 世纪40年代初遭到侵华日军的焚毁,现在仅能看到残垣断壁。设想如果能将此寺保存到今天,我们便在其附近另立伊克昭盟旧址纪念馆,可以给草原旅游另置一景,可惜没有了。

        王爱召建立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 年),比顺治六年分封鄂尔多斯诸旗早三十六年,并且跨越了从明到清的朝廷更替。王爱召是当时鄂尔多斯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建寺所以选择在这里,是因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那时是可移动的木制白帐)已经先立在此地。蒙古鄂尔多斯部落是以祭祀和守护成吉思汗英灵为向心的特殊部落,王爱召之地,是其中心。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在王爱召进行六旗的会盟了。

        会盟在清朝廷钦差大臣的指导参与下进行。会盟各旗选出盟长、副盟长及盟务帮办各一位,首任伊克昭盟盟长叫额璘臣,他是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多罗郡王。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是鄂尔多斯七旗中爵位最高的旗,是鄂尔多斯各旗的宗主旗。从16 世纪初叶开始,蒙古鄂尔多斯部落的实际首长转到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手中,成吉思汗16 代孙巴尔斯博罗特接过了这个统治的权柄,至额璘臣为成吉思汗21 代孙。

        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的封地在今天鄂尔多斯市区(东胜区)及其靠南。王爱召附近则属于鄂尔多斯左翼后旗(达拉特旗)的封地。会盟之后,成吉思汗陵寝随之向南迁移,迁到了今天伊金霍洛苏木甘德尔敖包,以体现宗主旗旗王对于成吉思汗祭祀的领袖作用。陵是可移动的,迁走了,但寺庙盖在那里,迁不走,于是便出现这样的问题:在达拉特旗的封地上,留下了郡王旗的寺院,所以叫“王给召”,蒙语误读久了,就成了“王爱召”。

        有必要解释一下“召”这个词的含义。中国只有内蒙古西部的鄂尔多斯地区和土默特地区把寺庙叫作“召”,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召”不是蒙古语,而是藏语。在蒙古语里,寺庙被称作“斯木”;而在青藏地区,寺庙通常叫作“禅林”,西藏地区的拉萨有大昭寺和小昭寺,绝不可称作“大昭”和“小昭”,只有土默特和鄂尔多斯才这样叫。那么“昭”是什么意思呢?“昭”的本意是兄长,引申为尊者,寺院中都有佛像,佛像就被吐蕃人称作“昭”。当年吐蕃松赞干布迎娶了两位外籍女子,一位是唐文成公主,一位是尼泊尔尺尊公主。两位公主下嫁到吐蕃时,不约而同都带着佛像作为陪嫁物,一个是大昭,一个是小昭。供奉大召的就是大召寺,供奉小昭的就是小昭寺。藏传佛教于公元16 世纪中叶传到鄂尔多斯地区,不知为什么,竟将供奉“昭”的地方叫做昭。

        伊克昭我们扼要解释到这里。而关于鄂尔多斯,我们将要在后面的两部分详加解读。

        鄂尔多斯是产生于13 世纪的著名蒙古部落。

        蒙古鄂尔多斯部落落籍了今天的鄂尔多斯地区是在15 世纪末叶至16 世纪初叶。鄂尔多斯地区分封旗地和会盟为伊克昭盟的时间在17世纪中叶。

        至21 世纪元年,伊克昭盟消失了。鄂尔多斯由部落名称到地域名称,终于落实到了实体性地域行政称谓,其间跨越了七个半世纪。而在这漫长的七百多年间,人们从来没有忘记“鄂尔多斯”这个神秘而崇高的字眼。

        由于受力于太行山、阴山和贺兰山的影响,黄河流向在这三大屏障之间形成了一个“几”字形状。“几”的外缘分别为“贺兰山”、“阴山”和“太行山地”,往北逾阴山则是苍茫的戈壁沙漠。“几”字的内缘就是“河套——鄂尔多斯”地区。

        15 世纪中叶,明王朝稳定了其对中原的统治。以长城为界,明王朝与北方的蒙古各部形成了对峙关系。但是在北边,除了偶或叩击长城城垛和关口要隘以外,蒙古鞑靼和蒙古瓦剌却在广袤的大漠之间展开了争夺权力、封地、奴隶和财富的激烈战争。在这一系列的征伐过程中,蒙古鄂尔多斯部入居了河套这块肥沃而有利于战争缓冲的地带。之后随着蒙古正主、成吉思汗十五代孙达延汗统一蒙古这项伟大工程的成功,鄂尔多斯也同时接受了漠南蒙古右翼三万户领主的指挥,在其强有力的世袭惯性主持下,开始了繁衍生息的漫长生涯。

        今天的鄂尔多斯这个地区,明代在朝廷文献中被经常提到,那时叫作“河套”。因为明朝的最初一百余年中,明朝曾经统治过这块地方,到了明成化年间,蒙古各部像走马灯似的来一拨、走一拨,最后终于在15世纪末被蒙古鄂尔多斯部入居,基本上稳定下来了。到了明朝的嘉靖年间,明朝方面有人提出了“复套”(即光复河套地)的主张,最后还是被主和派的“弃套”主张所战胜,因此便在榆林一线修筑长城,以长城为界,与蒙古相隔。

        明代称作“河套”的这块地方,往前上溯,元代南北一统,这里既有皇子的封地,又有甘肃、陕西行省辖区,并无统一的称谓;辽金西夏时期,这块地方东半部先属辽后属金,西半部归属西夏;唐代,这里分别有胜、丰、夏、宥、灵、盐六州设置,也无统一称谓;汉代,这块地方有时被称作“河南地”,置朔方、西河、上郡等郡治,因其战略位置重要,曾不断移民到这里。公元5 世纪,在今天鄂尔多斯市辖境南部,曾有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建立,叫大夏国。大夏国都城的残垣现在仍存,就是统万城;然而大夏国的统治范围根本没有覆盖到今天的鄂尔多斯。

        只有鄂尔多斯这个称谓才把这块神奇的土地沉积完成,固定下来。而与她并行的“河套”则被鄂尔多斯挤到了五加河与黄河新道之间的冲积平原上(今巴彦淖尔盟境)。

         应该承认,当伊克昭盟这个名称出现之后,与鄂尔多斯并行使用了很久的就是“伊克昭盟”这个名称。清代的公文中,“伊克昭盟”与“鄂尔多斯七旗”经常同时使用;如果具体指称哪一旗,通常说的是“鄂尔多斯X 翼X 旗”,绝不呼其俗称也不在其前面加冠“伊盟”字样。清朝理藩院编制《藩部考》。在鄂尔多斯七旗前先冠“伊克昭盟”,接着就是“鄂尔多斯部七旗”字样。清代山西贡生张穆撰写《蒙古游牧记》里,直接说的是“鄂尔多斯部”,而没有“伊克昭盟”。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外界交流时,也常常自称自己是“鄂尔多斯人”;如果是官方交流,有时则称自己在“伊克昭盟”;而如果具体到属于哪旗时,很少称自己是“X 翼X 旗”,一般会寻找俗称,要么是“乌审”,要么是“杭锦”……

        鄂尔多斯七旗的俗称盛行于晚近。左翼前中后分别是准格尔、郡王、达拉特;右翼前中后分别是乌审、鄂托克、杭锦;右翼前末旗是札萨克。七旗的俗称压过了关于“X 翼X 旗”的称谓,这与蒙古鄂尔多斯部部族成分复杂有很大关系,关于这一点,我们要在下一部分中提及。

        “伊克昭盟”这个称谓的最广泛使用出现在民国时期。因为“伊克昭盟”常常要与“乌兰察布盟”同时提及。这两个盟被称作“绥境蒙古”(即绥远省境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辖六旗:乌拉特东、中、西三公旗、达尔罕旗、茂明安旗、四子部落旗;与伊盟七旗构成十三旗。如果要公布一个政策性文件,就会提到“乌伊两盟十三旗”。抗战爆发,乌盟辖境大部分沦陷,而伊克昭盟则处于抗日前沿,两盟的政治地位都十分重要,特别是伊盟,国民政府的许多工作机构都曾经设置在伊盟。伊盟曾发生过著名的“伊盟事变”;20 世纪40 年代后期,在伊盟境内有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组织“伊盟工委”,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伊盟支队”,有红色宣传报《伊盟报》,等等。至少有近40 年时间,伊盟的这个称谓弥盖了鄂尔多斯。

        新中国建立后,一部电影《鄂尔多斯风暴》使“鄂尔多斯”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到外地,说“伊盟”不知所云,而一提“鄂尔多斯”,名气很大。伊盟有一报,为《鄂尔多斯报》;有一刊,称《鄂尔多斯》。改革开放以后,一个“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的品牌亮相海内外,更使得“鄂尔多斯”名声大振。

        鄂尔多斯跃跃欲试,她是一定要走到前台的。

        鄂尔多斯是什么意思呢?到了现在,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含义为“宫帐群落”。经典的蒙古史籍通常译成“斡尔朵”。——“斯”是表示复数的词“:很多”。“斡尔朵”这个词产生得很早。成吉思汗时代,“斡尔朵”专指大汗休息的地方,主要的后宫。

        作为封建游牧的领主,作为军事征服的胜利者,成吉思汗拥有许多妻妾丽妃是可以理解的。

        成吉思汗一生有四位重要夫人,统领着这些丽妃组成的后宫帐,至蒙古汗国建立之后,除了孛儿贴夫人统领后宫帐在汗国老营外,其他三位夫人统领的后宫帐分别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四大后宫帐就叫“四大斡尔朵”。每一个“斡尔朵”有多少人呢?除了其他嫔妃外,还有服务系统、警卫系统和供应系统,不会少于一千人。这一千人中,有宫女、有役杂、有侍卫;有女、有男。蒙古汗国一直到元朝,都没有阉人,没有宦官。警卫系统对于后宫(斡尔朵)的守护完全依赖于对性权力的忠诚。

        这是对于“斡尔朵”(鄂尔多)的语意学理解。

        蒙古鄂尔多斯部落与我们上面描述的“斡尔朵”含义有很大的区别,所共同的就是对成吉思汗的忠诚。

        蒙古鄂尔多斯部落产生于成吉思汗逝世以后。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 年病死于西夏境内的六盘山,其遗体经过长途运载回到了肯特山老营,秘葬于一个叫做“起辇谷”的地方——在今蒙古共和国肯特山南的开阔地。2001 年初,网络传播,说在蒙古共和国发现了成吉思汗的安葬地。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成吉思汗死后,由于他对于蒙古汗国和蒙古民族的特殊贡献,使得人们对他的祭祀就成为必须要提到重要位置的大事情。遗体是无法找到了,埋葬地也无法找到,只好特别祭祀圣主成吉思汗的遗物。如此,便需要一些人专门去从事祭祀这些遗物。到了元代的至元年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1.建立专门祭祀成吉思汗的圣陵八白宫帐群;2.从成吉思汗麾下八位战将的后代中抽调组成鄂尔多斯部落;3. 颁定关于祭祀成吉思汗的祭文、仪规,确定四季大祭。

        鄂尔多斯部落形成了,它的职责就是守护和祭祀圣陵八白宫。鄂尔多斯部落长期活动于肯特山南的蒙古老营。公元1368 年,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妥欢贴木儿退离大都(北京),向漠北草原退去。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组织军队向北追击,到了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时,其对蒙古的进攻更是猛烈。

        在这种强势的进攻之后,蒙古内部出现分裂和内讧,东部的鞑靼蒙古和西部的瓦剌蒙古开始了连年的内战,也就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鄂尔多斯开始迁徙,先向西,又向南,至15 世纪末叶,带着他们的神圣职责,带着巨大的圣陵八白宫,漂徙到了“河套”之地。这段漂徙的时间有多么长呢?普遍认为,至少有50 年之久,19 世纪末比利时籍传教士田清波先生曾对鄂尔多斯南部的乌审旗、札萨克旗和鄂托克旗进行部名考查,竟有183 个部名,可见,鄂尔多斯在进驻河套以前,在长期的迁徙和征伐过程中,融合了许多游离的游牧部落。这就是鄂尔多斯七旗为什么都有他们的俗称。他们的俗称正好传达了那些游离进来的部落(族)信息。

        然而,无论部族成分多么复杂,鄂尔多斯仍然是完整的。庄严肃穆的祭典之礼和欢快活泼的婚礼已经由很多学者、文人著述见诸典籍。此外如庆贺、致哀、接交和欢快活泼的婚礼已经由很多学者文人著述。迎来送往、起居饮食等等,无不有一套意味深长的礼仪程序。从这些程序里,我们可以读到诙谐和欢快,也可以读到深沉、哀怨和忧伤。当这些基调与鄂尔多斯高原的雄浑相谐,便强化了鄂尔多斯部族的雄壮感和崇高感,也给这个部族注入了一层雄浑、深沉、醇厚的性格背景。

        19 世纪末,清朝统治阶级已无力再封闭蒙古各部,分封了的鄂尔多斯也同样无力向外扩张,只能接受清皇室下令开垦草牧场的事实。沿边各地的汉族农民蜂拥而至。这些来自晋西北和陕北的汉族农民成为鄂尔多斯新的组成部分。移驻的汉族百姓携带着他们同样久远的历史痕迹,人民共同耕耘、共同架接着鄂尔多斯的文明。同样宽厚的心灵深深地影响草原民族,也同时深深地接受着草原民族对他们的濡染。这种融合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一百年来,由蒙汉各族于一种宽阔、善良、真诚的地域品格,为日后鄂尔多斯能够成为团结、祥和、富裕、文明的新型城市奠定了基础。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秘书长

                原载《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02 年第1 期,选编时略有删节

责任编辑:杨道尔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