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的综合实力,包括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也包括城市千百年所传承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城市形象具有综合性、差异性、主观性、标识性、公益性等特点。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这篇时代大文章是每个鄂尔多斯人光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市委五届四次全委会提出,在着力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着力建设“四个全国典范”的同时,要着力打造“四个全国一流”。“四个全国一流”即“全国一流创新生态”“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全国一流城市形象”和“全国一流干部队伍”。
一、全国一流创新生态
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扩大“鄂尔多斯赛马场”。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鄂尔多斯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排头兵”,必须调高目标、拉高标杆,紧盯科技创新、营商环境、公园城市、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加快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努力争先进、创一流、作表率。鄂尔多斯市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由大到强的转型关键期,真诚希望各类人才走进鄂尔多斯、创业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市正在实施政策迭代升级、筑巢强基、科创能级跃升、创新主体驱动、人才生态提质“五大工程”,将在人才工作上蹚出一条路,打造全国一流人才科创高地。在现代化鄂尔多斯建设过程中应该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重要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深入实施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系统构建“一心两园一院八基地”平台体系,努力在人才和科技工作上蹚出一条路,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在科技方面,市委、市政府已经制定出台了“人才新政30条”“科技创新30条”等政策措施,推动人才与产业、人才与项目高效链接,科技支出2023年预计达到9亿元,用于科技兴蒙、揭榜挂帅等项目,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创新生态。把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作为战略目标,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牵引,营造更加适宜的“创新气候”,提供更加肥沃的“创新土壤”,开拓更加广阔的“创新空间”集聚更多优质的“创新种子”。在人才“引育留用”方面,市委、市政府建设人才科技“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和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成立市人才发展集团,吸引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鄂尔多斯市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引进猎头公司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新建2000套左右人才公寓及各类周转住房。整合科创基金资源,设立人才科创天使投资基金、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发“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等金融服务项目,优化完善人才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举办各类产业人才高峰论坛,拓展人才交流合作。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完善市场化科创服务体系。在筑巢强基工程方面,市委、市政府布局建设“一心两城一院八基地”人才科创平台体系。建设人才科创中心,围绕“服务、招引、孵化、展示、助推”功能定位,打造引领全市、辐射周边的人才科创服务平台、综合孵化平台、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零碳产业园人才科创城,聚焦“风光氢储车”新能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中心、科创中心、数创中心、能源中心、金融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服务保障基地、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科创研发实验基地、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到2025年,力争引进孵化高新技术企业60家,引进培养零碳高端人才500人、绿色新工业产业人才5万人。建设高新区人才科创城,以提质进位行动为引领,吸引高校院所合作办学,加强小试中试基地建设,加大“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企业引育。到2025年,力争引进培育各类领军型高层次人才30名以上,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家、自治区级研发机构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建设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吸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到2025年,依托碳中和研究院打造3个国内一流实验室,孵化“双碳”企业5家,至少为15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建设八个人才科创基地,立足“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和“产业园区提质行动”,支持康巴什区依托数字经济,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杭锦经济开发区、鄂托克经济开发区、上海庙经济开发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依托各类研发平台,打造8个人才科创基地。到2025年,康巴什区和每个园区至少要建成1个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省部级研发平台、吸引集聚1000名以上创新研发人才。鄂尔多斯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市上下要聚力引育高水平创新人才,制定突破性人才政策,完善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机制,精心打造鄂尔多斯创新创业大赛和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一赛一会”引才品牌,开展“院士鄂尔多斯行”和“招才引智进高校”系列活动,新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和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评定科技领军人才10名。建成投用人才科创中心,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化提升行动。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坚持引才育才并举、用才留才并重,打造新时代人才高地,让鄂尔多斯成就人才、让人才成就鄂尔多斯。
二、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鄂尔多斯梦工厂”。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靠的是良好的营商环境。鄂尔多斯市2022年年初制定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500条,目前已完成330条,完成率达66%,市委、市政府推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引领性、针对性的举措,突出全周期服务、全要素保障、全领域便利、全系统优化,着力打造环节更少、流程更快、成本更低、政策更优、服务更好、获得感更强的一流营商环境,连续3年在全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一,被确定为中国18个投资热点城市之一,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已经初具模型,我们应该继续深入落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重要要求,围绕建设全国营商环境优秀城市,打造办事最高效的政务环境、企业最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最有力的要素环境,紧扣“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高开放水平,把鄂尔多斯建成要素集聚磁场、企业成长沃土、投资兴业宝地。市委书记在“全市营商环境会议”上指出,要保持“求商若渴”的状态,以总量、质量、体量“三量齐升”为目标,坚决破除重签约轻落地、重数量轻质量、重招引轻兑现、重开工轻建设、重招商轻服务、重外引轻本土“六种现象”,用好用足顶格招商、敲门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招才引智“五种方式”,以招商大突破带动经济大提质。要推进二产升级,推动产值规模大提升,跑出投资扩量加速度,按下产业转型快进键,打造龙头领航强磁场,激发园区提效动力源,打造西部最强工业城市。要打造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五心”品牌,建设全国营商环境优秀城市。市长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完成优化营商环境500条任务,迭代升级推出“4.0”版。加快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深化“四办”改革,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升行动,打造“蒙速办·鄂能办”政务服务品牌。提升12345热线平台服务效能,更好助力诉求解决和“未诉先办”,打造便捷高效的城市“总客服”。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领域推进“标准地”改革,推动“多测合一”“多审合一”“拿地即开工”等改革实现批量化、常态化。各级政府要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感受,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超级“店小二”。
三、全国一流城市形象
打造全国一流城市形象,铸就“鄂尔多斯金质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鄂托克前旗、准格尔旗、杭锦旗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称号,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全国文明城市数量最多的“文明城市群”。作为文明城市的“升级版”,文明典范城市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鄂尔多斯作为全区乃至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试点城市,首先在争创文明典范城市时必须要高位推进。从文明创建到文明典范,这并非单纯的“词义之别”,而是一座城市的能级跃升和实力标志。文明典范城市的含金量更高、示范性更强,也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清醒面对创建标准严、准入门槛高、竞争压力大的创建形势和自身存在的短板、弱项。此时,更需我们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创建意义,主动扛起政治责任,为创建行动统一共识、凝聚力量。从大局上看,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有力举措,是忠实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是为自治区增添荣誉的大事。从自身看,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我市“走好新路子,建设先行区”的重要抓手,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提升鄂尔多斯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重要实践。其次在争创文明典范城市时必须要紧抓关键。文明典范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旗区各部门对标对表,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部位,逐类逐项“过筛子”,逐条逐块补短板,为创建工作夯基垒台。这就需要全市上下在对标测评体系、紧盯测评点位、对照一流标杆、坚持常态长效等“要紧步骤”上跟得紧、踏得实,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监管做到日常,压实点位责任,细化点位任务,让“文明”成为市民的共同追求、自觉行动,把创建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再次在争创文明典范城市时必须要共建共享。创建主体是人民群众,创建也是为了人民。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是一场从“文明高地”向“文明高峰”的攀登,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回应市民群众期待、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快建设实力、活力、绿色、宜居、幸福鄂尔多斯的题中应有之义,每一个鄂尔多斯人都不能掉队。因此,全市上下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创建中补齐民生短板,推动城市功能迭代升级和民生福祉持续提升。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务实工作举措,合力攻坚突破,激活社会创建细胞,推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创建格局,让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更垂直更精细,让文明典范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广阔。市长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编制全域公园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导则,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施一批公园城市建设示范项目,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诗意生活成为常态。开展新一轮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创建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市,实施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9个,加强住宅物业管理。试点开展“一网统管”行动,建设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和城市智能体,实施“数字政府”八大领域重点工程,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打造全国一流城市形象,让“温暖世界的城市”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重要要求,全市上下应该着眼打造现代化公园城市,深度参与呼包鄂榆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建设,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面展现实力、活力、绿色、宜居、幸福鄂尔多斯的亮丽名片,树立鄂尔多斯对外美好形象。
四、全国一流干部队伍
打造全国一流干部队伍,提升“鄂尔多斯内生力”。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聚焦“打造全国一流干部队伍”,通过在政治上引领、管理上强化、待遇上保障,不断调动激发广大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热情,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现代化鄂尔多斯美好未来,亟需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当前,鄂尔多斯市正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力实现“三个四”目标任务,通过提质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一流干部队伍,必将为推进全面转型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鄂尔多斯注入强大动能。市委要求各部门、各旗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组织工作。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不懈加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干部教育培训,从严从实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深入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要持续用力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不断提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民族团结、促营商环境优化水平,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对标先进、追赶超越,着力破解组织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推动全市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走好新路子、建设先行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要以“全体对表对标、全力抓好落实、全面创先争优”为主题,对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标全国先进地区,深入推进“铸魂”和“育苗”工程,接续实施“干部工作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提升”“人才工作落实提升”三个专项提升行动,认真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争一流,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突破性的成果。要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干部关心关爱、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务必”、做到“三个牢记”,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切实把鄂尔多斯干部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面对机遇与挑战,全市各族干部既要提高善于斗争的本领,更要不断磨练应对惊涛骇浪的能力。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注重提升能力素质。突出政治训练,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持续抓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通过“线上专题学习与线下集中培训”相融合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精准科学施训,实施“干部学习培训赋能计划”,抓实干部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在职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和实践本领。优化培训模式,通过宪法宣誓、分层分级轮训、赴外专题研修、领导干部登台授课、在线自学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提升培训效果。充分运用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将革命旧址转化为教学课堂,将实物史料转化为生动教材,对干部进行寓情于理、寓理于史的理想信念教育;依托“鄂尔多斯干部网络学院”,上线2500余门优质特色课程,为干部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各级干部在线学习学时达120余万学时,实现了各级干部网络在线学习全覆盖。二是坚持事业为上,注重加强队伍建设。系统分析研判,深入分析推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形成干部队伍年度统计分析报告,对干部队伍数量、结构、布局、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分析、综合研判,切实找准队伍建设的目标方向,形成破解问题的对策建议。充实人员力量,充分发挥考试录用选拔优秀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及时补充各类干部队伍急需的专业人才,不断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力量,近年来,全市新录用公务员1062名,公务员队伍年龄、学历和专业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基层一线工作力量有效充实。深化分类改革,聚焦服务改革、强化管理、提升效能,精心组织开展参照管理单位重新认定工作,研究制定《全市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重新梳理认定工作方案》,按照“保持稳定、总量控制、从严掌握、依法审批”的原则,对市本级34个机关(单位)职能、编制以及人员变化等情况逐一进行了认真审核、梳理上报和审批备案。三是坚持严管厚爱,注重激励担当作为。做优考核奖励,树立鲜明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机关内部评价与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制定《公务员考核核定优秀比例等次工作操作说明》,明确对承担重大任务的部门单位上调干部考核优秀比例至25%;对学习参训率不达标、未按要求开展平时考核和平时考核流于形式、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批评等,不予提高或降低优秀等次比例,着力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出台《关于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二十条措施》,对在开展重大斗争、处理突发事件以及承担重大专项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按照管理权限及时给予奖励、记功,明确对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优先提拔使用。2020年、2021年全市授予嘉奖4814人,记三等功722人。落实待遇保障,充分发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激励作用,下放科级干部晋升四级调研员权限到市直部门,下放科级干部晋升三级、四级调研员权限到旗区。优先嘉奖、晋升长期扎根苏木乡镇(街道)、业绩突出的基层干部,确保苏木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旗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0%以上。完善关心关爱机制,制定定期体检、带薪休假、异地交流任职干部往返交通保障、周转住房管理等暖心措施,落实绩效奖金、津贴补贴等待遇保障政策,让干部安身安心安业。从严管理监督,严格落实干部交流、回避、退休等规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和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加强对关键岗位公务员的监督,规范干部辞去公职后从业行为。深入推进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思想境界和职业操守。
实践告诉人们,一座城市的品质形象,影响着市民生活的便捷性、舒适度,更关系到对人才、产业等各类资源要素的集聚力和吸引力。多年来,鄂尔多斯持续发力,全力打造高品质之城,努力建设人民的幸福城市、幸福的人民城市,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市民在家门口看见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升成果,切身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幸福的质感。打造一流城市品质形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鄂尔多斯城市体量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复杂,城市治理的难度和挑战越来越大。为此,要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需要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持续推进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用绣花针的细心、耐心、巧心,绣出一流城市的形象气质和品质品牌。
作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