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节日,马背上游牧的蒙古族过年,则更加快乐。 在蒙古族古老的年代,过年,是为夏季,因为游牧民族在遥远的古代是以草枯草荣的更迭为岁头岁尾。 蒙古族的过年,来源于多元文化的结晶。13世纪,注定是蒙古高原历史上多元化的大转折时期,在这片草原上先有成吉思汗聚合游牧诸部开创蒙古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再有蒙古铁骑军团三次大西征而造就的四大汗国,更有忽必烈建元称帝再度统一中华,至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帝国以蒙古高原为中心,各色文化、信仰、商贾、人才如江河入海汇聚蒙元之都。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依在,而草原帝国的宫廷习俗却已融通世界,染指多元。年俗即为其一例,是以习汉族之精彩,调度年节于冬日,谓之“查干萨日”,直译为“白月”,寓草原上冬雪覆盖,大地呈茫茫之意。 蒙古族的过年,受汉文化影响而有其节,然而,蒙古族年俗,可谓自初以来是彻头彻尾的蒙古化。历数千年蒙古年俗,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即古老汗国时期宫廷游牧式年俗、大元时期中华一统式蒙古宫廷化的年俗、明清时期始有地区和部落差异化的游牧草原民俗、近代历史上农牧结合的蒙古化年俗、现代历史上都市化的蒙古族年俗等等。据此,在历史和现实的催生之间,由于地区性自然环境不同,蒙古部落历史不一,周边民族关系影响多变,而在当下大漠南北的年俗里保留的传统蒙古式年俗、地区化自我特征的年俗均出现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在蒙古族游牧年俗中最具特点的应当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年俗。鄂尔多斯蒙古族源于1227年成吉思汗征服西夏倾国之战的留存之众,来与15世纪中叶迁徙驻牧而来的供奉、祭祀、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室之特殊使命的部众,从而,鄂尔多斯部蒙古族与13世纪的蒙古汗国历史构成了直接的联系。鄂尔多斯蒙古族在宫廷文化与祭祀文化领域几乎原本地承接了那一个年代大斡耳朵里演绎的重大年俗礼仪,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完整再现汗国时期古老宫廷年俗的群体,在某些方面我们甚至惊讶于这个部落7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一丝不苟地忠诚执行着当年的程式仪礼和虔诚之态。 草原上漫长的冬季,节日也是漫长的。蒙古族春节从腊月二十三祭灶之日正式开始,及至一个白月(正月)全部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之中。 游牧人的春节以祭灶最为重要,那是因为草原上的牧民一直以来视火为神,火神成为民族、家庭和生命的传承象征,成为纯洁、正直和力量的化身,成为信仰、崇拜和至高的永恒。蒙古民族每遇决断和存亡、涤污和祛邪、膜拜和礼事、壮行和战争、苦难和幸福、聚会和节庆等等,均以祭火为先,春节更以灶前祭火为要,甚至于将春节称为祭灶节或祭火日。 祭灶仪式重在祭祀。是日,首先要祭祀神圣的禄马风旗,然后整煮上羊的胸叉,剔去肥硕的肉块,以细毛线顺时针缠绕三匝,每一匝又在胸叉的三个骨尖缠绕三圈共九圈,其上置酥油、绒草、红枣、柏叶和祭灶饭等,及至晚上燃灯之时,主人携全家跪至灶前,托起垫在画有莲花座麻纸之上放入灶膛燃烧,全家人面对火焰向火神叩拜祈祷。之后,家人开始享用祭火神的口福之食,包括享用在煮肉汤里入米焖制做出的祭灶饭。 除夕之日,白天按家人数煮食一锅羊头,多余一个做为供奉之物要用羊油和红枣把所有带眼儿的部位全部封堵。近晚时主人等带上祭品至西北高处点燃火堆,将包括羊头碎骨在内的祭品置于旺火中祭祀。至夜的一个晚上,就是一系列的敬神摆供、补香填灯和全家人的喝茶食肉、饮酒谈天、游戏娱乐,期间不乏浮起老人们制作接神的天灯和大人们里外忙碌的身影以及孩童们顽皮的笑声,其情怡怡,其乐融融。依至黎明之前,全家人来至院门外的玛尼宏台前,换上崭新的禄马风旗,点起丈许的酥油天灯,燃着熊熊的新年篝火,摆上敬神的全部供品,铺上洁白的羊毛大毡,家人们叩拜于前,颂咏祭词,向天地神灵,洒祭酒奶食品。接着从新年的篝火取上火种,举过门头进入家中,燃起灶火,用新年的新火熬煮新一年的第一锅奶茶,敬过“德吉”,敬于长辈,全家享用丰盛的新年早餐。早餐前,要依次向老人和长辈拜年,交换鼻烟壶,敬献蓝哈达,晚辈向长辈叩拜问候,长辈向晚辈增送吉祥的礼物和美好的祝福语。 拜年,是蒙古族青年春节最愉快的一项活动。一匹马、一壶酒、一盘饼,在一个白月,走遍了草原上所有的浩特及浩特里所有的亲朋。恭敬的拜年礼仪,至亲的热情招待,豪放的谈天说地,动听的欢歌笑语,洒满了草原大地银色的毡房,惊风了草原深处脆鸣的俪鸟。 草原上迎来了新的春天,游牧人又开始了新的一年!
(民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