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谈到文字风格,说那是为文者追求的水准和境界。文字风格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大背景和作者的主观意念。人类、历史,只接受那些真、善、美的东西。与此相反,假的、恶的、丑的,总是处在被鄙视、被淘汰的境地。有人说,文学是人学;还有人说,文学是美学。对于每个正常人来说,美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与向往。语言、文字都是自然的、客观的,无所谓美与丑。一写成文章,便有了气味和色彩,便能够引发人们的喜怒爱恶。当然,你不能要求作者必须“歌德”,必须报喜,但也绝不能容纳虚假,赞颂丑恶、诲淫诲盗。喜剧是让世上美好的事物与感情搭上高速列车,风行全球。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掉,从而打动人心,其动机仍然是爱美、护美、向美,因此可以说,二者都基于善良的本性,都为了温暖和抚慰人类的心灵。从古至今,这两大类作家和作品并行不悖,共同丰富着人类知识的宝库。 本文所要谈论和倡导的,是语言与文字的纯洁、省净、晓畅,而反对的是横棱两可,拖泥带水,无病呻吟,弄虚作假。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作文都达到古今范文的水准,说话都赶上出口成章的演说家,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能遇到文字赘疣,语言垃圾。各类公文,也称为官书,从前标题必须是“为……由”陈词滥词,让人厌烦。后来改革了,又都是“关于……的指示”(或请示、报告、通知、公函、意见、建议等)。不仅文字古板,而且八股味很浓。最可笑的是,时常见到“多层次通知”,一级一级下达,中央、省区、地市、县市,最后基层收到的是“关于转发《关于……问题几点意见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简直让人捧腹。做报告、搞规划,写总结,从原理、思想、理论到重要思想,发展观,一个都不能少。如此下去,将来“过门”会长于歌曲,序言的篇幅将远大于正文,那还会有工作效率吗?“文革”时期,人们喜欢用“最”、“极”、“斗”这类字眼。批走资派、动辄引用“撅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这联古诗,用多了、用滥了,听的人便觉得被批者并不那么“恶”和“罪”了。一位老师于课堂上不慎,脱口说出“他妈的!”,这可倒好,学生们立马学会了,同学之间、回家在老人面前,“他妈的”不离口。某强势部门的官员偶尔自称“爷们”,下属纷纷效法,外界视为衙门,敬而远之。电视剧里,东北王张作霖一口一个“他妈拉个巴子!”,看似威风八面,实则是胸无点墨的草莽英雄。脏话詈语,是权势炙人者和猥琐小人共同的恶习;再引申来看,对任何层次的人,都是自降人格,是掉价和自取其辱。从前有些革命者,为显示自己与工农大众打成一片,故意在说话、写文章时引用一些粗俗、不雅的语言和词汇,那实实在在是一种扭曲和自虐。 模棱两可的事客观存在,模糊不清的语言难以避免。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少用,除了认不清、拿不准、判不明的,尽可能使用准确鲜明的语言。从前有个知县尸位素餐,明哲保身。每句话前面都得加个“也许”,一次上峰前去检查工作,知县大人汇报本县情况时,话不过几十句,用的“也许”却超过一百次。上峰听得一头雾水,末了只说了一句:“你也许是个知县”。回去之后,不久就把那个知县革职了。好事者把“两可”的用词编成个顺口溜,挺有意思的—— 也许可能据猜测 八成大概我约摸 估计抑或贴点边 依稀仿佛差不多
文章拮据聱牙,说话拖沓啰嗦,是最倒胃口的。笔者听过一位领导做报告,一连讲了好几个“说”:“所以说,也就是说,换句话说,总的来说……”他还没有“说”完。汉语也真丰富,还能举出好多:简单地说、通俗地说、概括地说、武断地说,不客气地说……其实用一个也就够了。联系如今有些人说话,“我觉得”不离嘴,“然后”连成串。甚至说“之前”也用“然后”,谈“别人感到”也用“我觉得”。大概是受了港台腔的影响,有人说是为了“赶时髦”,那有什么时髦呢?直观看去,那分明就是田里的杂草,水面的泡沫,身体上的息肉。对不起,我丝毫没有讽刺这些同胞的意思,但我也盼望他们(她们)尽可能少用“然后”、“我觉得”。如果是电台、电视台的主播、那样滥用,早就叫打发了;倘若是机关、企业的一般员工,也肯定被认为“表达能力欠缺”;在市面、人堆之中,就任你重复、啰嗦吧,不过时间长了,可能身边只剩下耳聋的老者和听不懂话的婴儿。 我们希望生活的空间天蓝、树绿、水清、草美;同样,我们期求语言环境洁净、有序、优美、怡人。毒病要割除、垃圾须扫荡,人人出力,创造一个清新明丽的天地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