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报纸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 报纸

鄂尔多斯长城修筑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5年第 作者:甄自明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7-14
摘要: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和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

        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和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

        自2007年至2011年,鄂尔多斯市长城资源野外调查工作已全部完成,调查成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分布着战国、秦汉、隋、宋、明五个时代的长城,全长近300公里,其中战国-秦昭襄王长城分布于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东胜区,秦始皇长城分布于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隋长城分布于鄂托克前旗,宋代烽燧线分布于准格尔旗,明长城分布于鄂托克旗、准格尔旗和鄂托克前旗。

        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乃至全国长城时代最多、分布最广的城市之一,并且,鄂尔多斯保留着内蒙古唯一的一段隋长城和一条宋代烽燧线。那为什么在鄂尔多斯高原上会存在分布如此广泛、里程如此之长、年代如此之多的长城呢?本文试图探寻鄂尔多斯市历代长城修筑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

        一、自然与地理原因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北纬37°~41°之间,海拔在1000~1300米左右,属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仅0℃~10℃,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为草原和荒漠景观,年生长期一般低于210天,为我国主要的牧业区之一。

        而在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面、南面及东南面的地区,即长城以南至秦岭至淮河一线以北,属暖温带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0℃~15℃,年降水量约400毫米~800毫米,是半干旱地区,年生长期约210~270天,现为我国旱地作物的主要产区。{1}

        鄂尔多斯高原南端正好是年降水量400毫米上下的分界线,也是我国牧区和农区的分界线,在这条分界线上,2000年以来,年降水量400毫米线在南北摆动,牧区和农区的分界线也在南北摆动。自古以来,鄂尔多斯高原就是北方草原民族的游牧天堂,而鄂尔多斯高原以南地区是中原农耕王朝的粮食产区,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迥异的文化和习俗在这里碰撞、交融,甚至因为政治、军事的原因在这里冲突、战争。故而,鄂尔多斯高原分布着战国、秦汉、隋、宋、明等几个时代的长城,就是因为这个气候因素所造就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差异。鄂尔多斯高原的长城地带,从商周以来,就成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王朝军事冲突的中心地带,战国、秦汉、隋、宋、明等时代在这里修筑长城,鄂尔多斯高原成为军事防御的前沿阵地,并且,由于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的相互的多样性经济、贸易需求,北方草原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在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吸引和交融,使鄂尔多斯高原成为多民族融合和经济交流的重要区域。

        鄂尔多斯高原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南端为年降水量400毫米上下,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王朝的分界线,地理上将鄂尔多斯高原与西面的陇西、北面的大漠、东面的京畿和南面的中原隔绝开来,从而形成了独立的和特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民俗。

        鄂尔多斯高原处在汉唐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与该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蒙古高原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极端重要,中原王朝北进大漠,必须先占领鄂尔多斯地区,北方民族南进中原,也必须经过鄂尔多斯地区。鄂尔多斯高原成为汉唐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和交通枢纽要地。

        鄂尔多斯高原由于相对独立的地理优势和极其优越的交通位置,加之平坦的地貌、肥美的水草,成为北方草原民族的战略要地和游牧天堂。历史上土方、鬼方、狄、林胡、楼烦、义渠、匈奴、突厥、西夏、辽、金、蒙古等民族都占据过这一地区,鄂尔多斯高原成为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根据地和大本营。也因为这样,鄂尔多斯成为中原政权与北方部落政治争夺、军事冲突、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焦点地区。所以,鄂尔多斯高原成为战国、秦汉、隋、宋等时期中原王朝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阵地,成为历代修筑长城的首选之地。

        二、历史原因

        1.战国-秦昭襄王长城

        公元前475年,我国进入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当时的鄂尔多斯成为赵、魏、秦、义渠(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争夺的肥沃牧场和战略要地。

        公元前325年,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登上秦国王位,他是一位既有雄才大略,又会使阴谋诡计的君主。在位期间,当时天下的二分之一都已归属秦国。他大败义渠,不仅消除了秦的后顾之忧,还获得了义渠故地的骁勇士兵和众多牲畜,为秦灭六国提供了雄厚的军事资源。

        在秦昭襄王以前,秦国虽然对义渠进行多次征讨,不过义渠的势力仍然很大。在秦昭襄王时期,义渠王利用朝拜秦国的机会,与秦昭襄王之母私通,导致秦昭襄王计杀义渠王,然后对义渠展开征讨。义渠虽然溃逃,然而其有生力量并没有彻底消灭,为了防患于未然,秦昭襄王采取了修筑长城的措施。由此可知,秦昭襄王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义渠,唯恐其夺回已失去的故地。

        秦昭襄王长城经过今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4个省23个县域,总长度约2000公里。鄂尔多斯秦昭襄王长城为其一部分。

        秦昭襄王长城阻止了义渠的进攻,稳定了秦的后方,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重要基础。

        汉初国弱,阴山秦始皇长城一带被匈奴占据,西汉便沿用和补筑了鄂尔多斯境内的战国-秦昭襄王长城,以便防御匈奴,史称“故塞”长城。

        2.秦长城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自比三皇五帝,因而称“始皇帝”,在位期间不仅修筑六条驰道通往六国都城,而且修筑了“直道”,至今秦直道仍然纵贯鄂尔多斯,地表遗迹分布于伊金霍洛旗、东胜区和达拉特旗。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入驻“河南地”(鄂尔多斯地区)及榆中后,“临河上为塞”,开始在河套地区沿黄河南岸修筑长城,之后筑城设县。后蒙恬大军占据阴山后,又在阴山北麓大举修筑长城,并将战国时期燕、赵、秦等国长城连接起来,历时八年之久,秦代万里长城终于建成。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北部和西部均为匈奴统辖地带{2},而位于鄂尔多斯北部的达拉特旗和西部的鄂托克旗建有秦长城也都在情理之中,且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均在黄河岸边,鄂托克旗秦长城西距黄河5公里,达拉特旗秦长城北距黄河20公里(这是今天黄河一直北移后的数据,当时长城应当距离黄河更近),故而,这两段秦长城的主要作用是防御匈奴渡过黄河渡口。在蒙恬大军逼退匈奴,占据阴山后,按照“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修筑了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一带的阴山长城,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的秦始皇长城便不再驻军。

        秦始皇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东到辽东(今辽宁省东部),全长一万多华里,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的秦长城为其一部分。

        3.隋长城

        公元581年,杨坚废黜北周9岁小皇帝自立为皇帝,建起了隋朝。就在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后,北面夺得突厥汗位的沙钵略可汗,在他的妻子——北周宗室女子千金公主的请求下,借口为周复仇,不断侵入长城侵扰边地,隋朝统治者在反击突厥入侵的同时,开始不断修筑长城,隋炀帝杨广当政之后,长城的修筑也未停止。

        据史载,隋朝修筑长城共有七次。在辽宁、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都修筑过长城。鄂尔多斯南部鄂托克前旗隋长城属于隋朝第三次修筑的长城。公元585年,隋文帝派遣司农少卿崔仲方领兵三万,到朔方、灵武筑长城,西拒黄河,东至绥州。崔仲方所筑长城在今鄂尔多斯南部及周围地区,该长城西起北流黄河东岸的灵武(今宁夏灵武市),东到南流黄河的绥州(今陕西绥德县),自西向东横亘河套南部{3}。全长约310公里。隋长城存世较少,由西向东穿过今鄂托克前旗东南部、宁夏自治区灵武市、盐池县和陕西省绥德县、神木县。

        隋长城多见于史料记载,却鲜见于地面遗存,因其建筑工期短,修造质量差,多数地段未见到夯打痕迹,似乎只经过人踩马踏草率修成,经过岁月的推移变成秃坦乃至荡然无存。

        4.宋代烽燧线

        宋辽金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中部等大部分为西夏领地,东北部小部分为辽占据,东南部位于黄河西岸的小部分却属于宋朝管辖,{4}因而西夏、辽、宋、金之间频繁的战争,乃至蒙古军队灭西夏的关键性战役都发生在鄂尔多斯地区。在他们之间关系紧张的时候,鄂尔多斯高原成为反应最敏感和争夺最激烈的地区。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企图削弱和消灭平夏部,采取了优抚与压制相结合的策略,与平夏部发生多次战争。公元1038年平夏部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王朝,遭到宋朝的强烈反对,西夏和宋在鄂尔多斯南部发生了数次大战,带来了严重破坏,后夏宋议和。公元1004年,宋辽订立了“澶渊之盟”后,夏辽关系紧张起来,爆发了两次夏辽大战。后西夏与金又在鄂尔多斯地区爆发战争。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亲自统兵10万经过鄂尔多斯进攻西夏,第二年,蒙古军队进占中兴府,西夏灭亡,鄂尔多斯为蒙古占据。{5}

        宋开宝二年(969年)归附宋王朝的藏才族首领王承美被宋朝任命为丰州衙内指挥使,开始兴筑丰州城,30年后,丰州城筑成。王承美在对辽作战中取得多次胜利,景德元年(1004年)宋朝升任王承美为丰州刺史。1038年,西夏建国,李元昊称帝,1041年,西夏攻陷丰州,丰州归入西夏版图。1061年,宋朝趁西夏政局不稳,出兵收复丰州,以郭霭为内殿承制知丰州,加强军事防御,修复丰州城垣,并新筑了保宁砦和永安砦,以及多处烽堠(烽燧){6}。这时,在准格尔旗南部修筑起了20余座烽燧。

        位于鄂尔多斯市东南部的丰州故城、保宁砦、永安砦及其附近的烽燧线,成为宋朝对付西夏和辽的重要边防据点。烽燧的预警、卫星城的护卫、丰州城的坚守形成了一条宋朝针对西夏和辽的多重军事防御体系。

        5.明长城

        明代长城都称作“边墙”。史载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俗称“万里长城”。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巩固北部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长城的修建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68~1447年,明前期对长城的修缮;第二阶段:1448~1566年,明中叶长城的大规模兴筑;第三阶段:1567~1620年,明后期长城的重建和改线。

        鄂尔多斯明长城均为第二阶段修筑。“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南下,迫使明王朝把修筑北方长城,增建关堡作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建成九座长城重镇,分别是延绥镇(榆林镇)、固原镇、甘肃镇、宁夏镇、大同镇、宣府镇、山西镇、蓟镇、辽东镇,史称“九边重镇”。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明长城属于榆林镇,鄂托克前旗和鄂托克旗的明长城属于宁夏镇。

        由于军粮运输的困难和防守的艰难,成化九年,明朝政府逐渐退出了在河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的军事和政治存在,转而开始修筑长城来防御蒙古军民的南下,这就是明史上说的“弃套”,这样,就在鄂尔多斯南部修筑了宁夏镇河东边墙。鄂托克前旗明长城分为嘉靖边墙和成化边墙,同属宁夏镇河东边墙。成化边墙大体在北(外侧),修筑年代较早,为明宪宗成化(年号)时期巡抚宁夏都御史徐廷章修筑;正德元年,三边总制杨一清予以加固,边墙上加修暖铺,便于士兵休息;弘治十至十四年,宁夏巡抚张桢叔、王珣先后于墙外添挖陷马坑四万四千多眼,以防骑兵逼近;保存较差。嘉靖边墙大体在南(内侧),修筑年代较晚,为明世宗嘉靖(年号)时期三边总制王琼、唐龙、王宪修筑,称“深沟高垒”,{7}保存较好,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界线。

        鄂尔多斯自古以来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孕育了多个时代的典型文明,保留下不可尽数的文物遗存,而历代长城作为时代最多,分布最广,里程最长的线性文物,是鄂尔多斯的宝贵历史财富,本文对其修筑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期待对鄂尔多斯历代长城今后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注释

  {1}苏秉琦主编,张忠培、严文明撰:《中国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西汉、东汉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1996年6月河北第3次印刷.

  {3}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2006年10月第1次印刷.

  {4}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1996年6月河北第3次印刷.

  {5}陈育宁:《鄂尔多斯史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6}李逸友:《内蒙古史迹丛考》,《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7}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鄂托克前旗文化局、灵武市文物管理所:《宁夏灵武市古长城调查与试掘》,《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盐池县博物馆:《宁夏盐池县古长城调查与试掘》,《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3期.

        作者: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甄自明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