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暖城鄂尔多斯迎来了“民族宗教融合家园,历史文化暖城——鄂尔多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专家学者云集,来自宁夏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陈育宁教授、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的刘宝明教授分别作主旨报告。陈育宁用丰富的史料讲述了鄂尔多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从鄂尔多斯历史透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刘宝明从“六个典范”分析了“鄂尔多斯样板”的工作目标和思路。两位教授的报告,对我市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复创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陈育宁:从鄂尔多斯历史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鄂尔多斯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春秋至战国时,林胡及楼烦移至鄂尔多斯地区。匈奴在战国时代出现的时候,其主要活动区域就是河套及阴山一带。秦汉以后,鄂尔多斯地区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早组成部分,设郡置县、持续开发。历朝历代将内地大量的移民迁移到包括鄂尔多斯在内的边塞地区,实行屯垦戍边。与此同时,北方民族继匈奴之后,鲜卑、乌桓、羌、敕勒、突厥、党项、蒙古、满等民族不断进入这个地区。公元5世纪,匈奴族的一支铁弗部在鄂尔多斯南部建立了“十六国”之一的大夏国,也就是赫连夏,都城就是今乌审旗与靖边县交界处的统万城。之后,在北魏鲜卑族统辖下,敕勒族驻牧于鄂尔多斯地区。隋唐时期,一部分突厥部众被安置在鄂尔多斯地区。唐朝设置了被称为“胡州”的羁縻州管辖突厥牧民。唐朝后期,党项族迁至鄂尔多斯南部的夏州,到了宋朝,党项族以夏州地区地斤泽(今乌审旗乌审召湿地)为根据地,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并建立了西夏政权。元朝统一,这一地区呈现农牧交织、蒙汉交往的局面。 15世纪中叶,蒙古鄂尔多斯部进入河套地区驻牧,此后一直没有离开过,是历来少数民族在这里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个民族,他们在这里发展畜牧业,继承蒙古族尊重自然生态的传统,世世代代呵护草原;保留蒙古族传统的对天地自然、父母先辈及英雄的祭祀文化,传承至今,成为中华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明朝廷实行隔离政策的情况下,他们冲破阻隔同中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清代以后,与走西口的内地移民和睦相处,互补互助;清末,坚决反对沙俄支持分裂蒙古的阴谋,维护中华一体;抗战时期,抵制伪蒙疆“自治”,争取共产党支持将成陵迁移后方;支持和平解放伊克昭盟。蒙古鄂尔多斯部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发展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先后在鄂尔多斯地区活动的各族人民对开发鄂尔多斯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对鄂尔多斯地区的开发和局部统一,为全国的统一提供了一定的历史条件,使鄂尔多斯地区从秦开始成为多民族国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秦汉开始,大批的内地移民把中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耕工具带到了鄂尔多斯地区,在沿河河滩等地发展农耕业。游牧民族进入鄂尔多斯地区,充分利用这里良好的天然牧场条件,发展畜牧业。他们把鄂尔多斯作为自己的重要牧业基地,畜产品成为与中原进行大宗交易的传统商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了两年半时间役使民众,由咸阳从南往北穿越鄂尔多斯高原,修起了一条通向九原郡治所(今包头市西)接近的直道,把京卫重地和边防重镇连结起来。参与这项伟大工程的,有内地迁来正在形成中的汉族移民,也有当地的游牧民族。公元413年,赫连勃勃役使10万各族民众,在鄂尔多斯南端营建规模宏伟、建筑精美、筑城独特的都城统万。这座草原城市的遗址,记下了1500多年前鄂尔多斯地区各族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创造。 我们今天看到的精美的匈奴青铜器、汉画像石、汉代壁画(凤凰山)、阿尔寨石窟、百眼井、西夏印章、宋代墓葬、鄂尔多斯产生的蒙古三大历史文献中的两部,以及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印证着鄂尔多斯历史上活动过的各民族的创造和贡献。这些民族有大有小,活动的时间有长有短,无论是哪个民族,他们都作出了别的民族不可替代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了鄂尔多斯的古代文明,推动了鄂尔多斯的历史进程。鄂尔多斯地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多民族人民的共同开发史。考察多民族地区的历史,不仅要了解每一个民族的创造和贡献,更重要的还要厘清民族关系,这是一个基本的着眼点。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一般表现为一个时期和平友好,一个时期相互征战。这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民族关系的本质。我曾以研究鄂尔多斯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为基础,于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其成果获国家图书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研究认为,民族关系的本质,在于各民族间存在着必然的、割不断的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互补。当民族间经济文化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和平友好的民族关系;当这种经济文化的联系、互补受到破坏的时候,就有可能引发互相的战争。说到底,经济联系是包括民族关系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明朝建立,迫使蒙古北迁,鄂尔多斯在元代形成的民族格局结束。15世纪中叶,蒙古鄂尔多斯部进入河套地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追求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改善在漠北地区单一脆弱的游牧经济和高寒地区的恶劣环境。他们希望与中原开放互市,推进交易。明朝廷为了阻止蒙古部落南下,修筑边墙,加以阻隔。这种状况加剧了矛盾,引发冲突甚至战争。冲突和战争带来的灾难使双方不得不另作选择。明隆庆五年(1571 年)明廷采用对蒙古实行封贡互市的政策,对漠南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开设了进行贸易的马市,随之也出现了蒙汉人民民间贸易的民市。自此以后,北方出现了明初以来从未有过的和平局面,结束了二百余年的明蒙对立,沟通了北方与内地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在这种形势下,鄂尔多斯地区得到了稳定的发展,民族关系得到了改善,出现了蒙汉杂居的状况,也出现了较为固定的牧区和农业区。边墙沿线成了马市开放的地方,边墙一线成为蒙汉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一条交流线,许多民间生活、文化艺术的民族融合产物往往出在这一线。 从鄂尔多斯地区历史可以看出,游牧与农耕民族之间,有一种相互需要、产品交换的依赖关系,农耕经济成为边疆民族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体系的一部分,边疆地区的畜牧业经济,也成为中原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体系的一部分,各自都不能互相缺少,从而连接成一个互相补充的社会经济整体。在某种意义上讲,民族之间在政治上的战与和,一般都是为了达到经济上的联系和依赖。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和依赖,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一种内聚力、向心力,成为各民族关系的纽带和十分牢固的基础。通过经济上割不断的联系,将多元结成一个整体,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形成中华民族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的必然途径。 当各民族共同利益受到威胁和侵害的时候,他们会为共同的利益而英勇奋斗。在鄂尔多斯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鸦片战争后,蒙汉各族群众反洋教、反开垦的英勇斗争;席尼喇嘛领导的“独贵龙”反压迫的革命斗争;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建立陕甘宁根据地,很快向鄂尔多斯推进,建立了三段地工委,在木肯淖建立内蒙古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得到了蒙汉各族群众的大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在20世纪60年代初困难时期,内蒙古包括鄂尔多斯接收了上海三千孤儿,蒙古族同胞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这些“国家的孩子”。1968年,鄂托克旗、乌审旗接纳了1000多名南京知青,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蒙古族同胞克服困难,用草原的乳汁抚养了这些孩子,用草原善良又刚毅的精神,教育了这些孩子。草原是这些孩子的家,是这些孩子的学校。他们长大了、历练了、成熟了,许多又回到南京建设他们的家乡,也有扎根牧区将第二故乡变为故乡的。这些年来,总能听到他们为鄂尔多斯现代化建设出资出力献计献策的故事。 从历史到现实,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过程。这个特点,在鄂尔多斯是非常突出和鲜明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鄂尔多斯,除了令人惊叹的一系列发展数据、日新月异的变化、暖城的形象和绿色的环境外,更看到了一种新的鄂尔多斯现象——精神层面的现象,即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风格更加鲜明;充满活力、民心凝聚的氛围更加浓郁,扑面而来的是底气十足的自信心、自豪感,到处洋溢的是热情的歌、欢笑的脸和鲜艳的服饰。这一切,来自历史的传统,来自文化的力量,来自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人民激发了蕴藏于精神世界中的内涵理解、情感共鸣、价值导向的共同体意识。我们从鄂尔多斯历史看到的是:各民族共同创造,是我们走过的历史道路;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们的历史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的历史经验,更是未来振兴的必然选择。 刘宝明:高标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鄂尔多斯样板” 打造“六个典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鄂尔多斯样板”,是鄂尔多斯创造性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巩固和深化中华民族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对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意义的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和时代化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中央从十二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作出总结概括,也就是“十二个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 鄂尔多斯着力打造“六个典范”,抓住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键,找准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着力点,推动鄂尔多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走深走实。 打造“六个典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鄂尔多斯样板”,是鄂尔多斯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的重大要求。党中央围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部署,明确提出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明确提出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明确提出要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明确提出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明确提出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等等。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了民族工作当前必须重点抓好的主要任务。打造“六个典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鄂尔多斯样板”,就是鄂尔多斯全面深入贯彻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精神,奋力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打造“六个典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鄂尔多斯样板”,体现了鄂尔多斯对内蒙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坚定担当。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基于内蒙古在党的民族工作中的特殊地位作出的战略安排,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创造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出的科学决策,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篇章的根本抓手。 鄂尔多斯提出打造“六个典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鄂尔多斯样板”,系统回应了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基本要求,体现了鄂尔多斯对内蒙古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坚定担当。鄂尔多斯着力打造“六个典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鄂尔多斯样板”,就是要尽最大努力贡献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力量。 “六个典范”即以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典范、民族团结一家亲文化交融典范、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典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典范、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典范、共命运革命传统传承典范。打造以“六个典范”为核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鄂尔多斯样板”,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鄂尔多斯要做典范,就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少我多。基于这样的考虑,建议鄂尔多斯把加紧培树一批彰显时代特点、体现铸牢价值、可供学习借鉴、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先进典型,作为打造“六个典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鄂尔多斯样板”的重点任务来抓,把“典范”“样板”细化成一个个人、一户户人家、一个个单位等等,以小见大,从点看面。 一是要推出一批牢固树立“主线”意识、全面贯彻“主线”要求的典型。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重大要求,这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的重大创新。 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大要求,就要深刻认识“主线”就是中心,新时代的鄂尔多斯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工作中心,而没有别的中心;就要深刻认识“主线”就是重点,新时代的鄂尔多斯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工作重点,而没有别的重点;就要深刻认识“主线”就是关键,做好新时代鄂尔多斯的工作,推动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就要牢牢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关键;就要深刻认识“主线”就是统领,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领一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鄂尔多斯一切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要通过大宣传大学习大培训,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鄂尔多斯最大的政治,就是鄂尔多斯的“大局”,就是检验鄂尔多斯干部群众是否做到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根本标准。要通过大宣传大学习大培训,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各行各业共同的任务。 在这个基础上,选树一批牢固树立“主线”意识、全面贯彻“主线”要求,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到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的典型,为全区和全国作示范。 二是要推出一批坚持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典型。提出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在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历史上是第一次,突出体现了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和根本性意义。 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树立不起来,就不可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鄂尔多斯要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典范,前提就是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什么是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核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的提出,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是新时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深入发展的重要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历史、中华民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要通过大宣传大学习大培训,推动广大干部深刻认识“四个共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根基,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存在的重要体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起点。要通过大宣传大学习大培训,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一部鄂尔多斯的历史,就是一部鄂尔多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守望相助的历史。要在各领域推出一批坚持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典型,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坚决同各种错误史观作斗争,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三是要推出一批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典型。鄂尔多斯是内蒙古最早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地方。鄂尔多斯始终在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要面向各族干部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充分用好鄂尔多斯丰富的红色资源,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理、学理、哲理。要培树一批有特点、叫得响、值得学、能传开的典型。总之,要做到通过一个人、一户人家、一件事,就能使外界深刻感知鄂尔多斯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自觉。 四是要推出一批体现各民族对中华文化高度认同的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解决了,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巩固。鄂尔多斯提出要打造民族团结一家亲文化交融典范、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典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典范,根本就是要推动各民族坚定中华文化认同。要通过大宣传大学习大培训,推动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战略性根本性作用。深刻认识正是各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铸就了独特的鄂尔多斯文化。要充分利用鄂尔多斯民族文化交融厚重的优势,推出一批体现文化交融、富有时代特色、为各族所喜爱的文化产品。要充分利用鄂尔多斯文化资源的优势大力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进一步擦亮鄂尔多斯文化的历史底色,提升鄂尔多斯文化的时代“成色”。要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发挥好鄂尔多斯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基地作用,进一步提高各族群众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科学保护蒙古语言文字,推出一批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统编教材,科学保护少数民族文字的示范典型,为全区为全国作示范。 五是要推出一批体现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典型。鄂尔多斯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地。促进各民族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交往交流交融,是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鄂尔多斯样板”的重要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政策和法治保障,扩大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试点,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要充分用好鄂尔多斯区位独特、经济实力雄厚等优势,充分调动政府和民间两方面积极性,积极打造“南京知青在草原”“草原村排”“市一中南校区”“悦和社区”那样体现新时代特点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在各领域培树一批“三交”典型,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根基。 六是要推出一批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典型。要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鄂尔多斯全面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要通过大宣传大学习大培训,推动各民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国家好,民族才能好,从而自觉铸牢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铸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要推出一批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的典型,为全区为全国作示范。 文章来源:《鄂尔多斯日报·学会研究》2024年9月26日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