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处年降水量400毫米上下的分界线——我国牧区和农区的分界线附近,所以,自古以来,鄂尔多斯高原就是北方草原民族的游牧天堂,而鄂尔多斯高原以南地区是中原农耕王朝的粮食产区,两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北方民族和中原汉族迥异的文化和习俗在这里碰撞、交融。历史上土方、鬼方、狄、林胡、楼烦、义渠、匈奴、突厥、西夏、辽、金、蒙古等民族都占据过这一地区,鄂尔多斯成为中原政权与北方部落政治争夺、军事冲突、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焦点地区。
纵观鄂尔多斯古代历史,西夏宋辽金时期是该地区占据民族最繁多、战争最频繁、历史最复杂、社会变化最剧烈的年代,是西夏、宋、辽、金、蒙古等王朝进行激烈争夺和走向统一的时期,真是你来我往不亦乐乎,堪称鄂尔多斯地区的战国时代,本文试对该时期的重要史实、重要遗迹和历史特点做一简单的梳理和论述。
一、西夏的兴起
党项族是古老羌族的一支,拓跋部是党项族中较大的部落。公元756年“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将居于庆州(今甘肃庆阳)的拓跋朝光所率的党项部众迁往银州(今陕西榆林东南)以北、夏州以东地区,即鄂尔多斯的东南部,号称平夏部。唐僖宗时,曾封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为夏州节度使。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攻占长安,拓跋思恭会同唐军镇压起义军,被封为夏绥银节度使。中和三年,拓跋思恭因镇压黄巢起义中,有功于唐,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从此夏州拓跋氏称为李氏,统辖夏、绥、银、宥四州之地。平夏部在包括鄂尔多斯南部地区在内的夏州一带逐步发展成割据势力。鄂尔多斯肥美的草原为党项平夏部发展畜牧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党项族在鄂尔多斯南端无定河、窟野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发展农业,成为西夏的重要粮仓。鄂尔多斯南部盛产的青盐,是党项和内地进行贸易的重要物资和财源。日积月累,平夏部在鄂尔多斯南部发展起来,并建立了西夏王朝。
在鄂尔多斯市已发现有众多西夏遗迹,八个旗区中均发现了西夏遗址、城址或墓葬,其中鄂托克前旗发现的西夏遗址达25处,城址达6处,反映了鄂托克前旗临近中兴府(银川),处于西夏的心脏地带,故而西夏遗存较多。而在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胜区、杭锦旗、乌审旗均发现有西夏窖藏,尤以伊旗最多,共有6处窖藏。窖藏是地窖内贮存或埋藏财物的遗存,多藏有珍贵的瓷器、钱币和金属工具等贵重物品,窖藏的成因多是战乱时人们希望逃难归来后能起出埋葬在地下的物品,但没能回来取出而留至现代的遗迹。这些旗区窖藏发现较多,反映了当时鄂尔多斯高原西夏与宋、辽长年累月的战争状况。在鄂尔多斯高原众多西夏窖藏中出土了铁制农具、铁制炊具、铁钱、酱釉瓷器、黑釉剔花瓷器等典型西夏遗物。
二、宋与西夏的战与和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幻想削弱和消灭平夏部,采用优抚与压制相结合的策略,与平夏部发生多次战争。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北宋开始与平夏部争夺夏州,乘党项统治集团内部因争夺世袭定难军节度使之职内讧之际,宋太宗劝诱得到定难军节度使留后之职的李继捧入朝,李继捧自动献出银、夏、绥、宥四州八县之地,此举,遭到李继捧族弟李继迁的激烈反对。公元985年,李继迁攻下银州,党项部族纷纷归附,兵势大振。公元997年,宋真宗继位,为减少党项对宋朝兵力的牵制,以利于对辽用兵,北宋封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尽还拓跋氏旧日领地,夏州又成为平夏部的统治中心区域。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仍然重视对夏州故地的经营,在鄂尔多斯地区先后设置了丰、胜、夏、宥以及南部的银、绥、盐、麟、府等州。
元昊称帝遭到宋朝的强烈反对,为使西夏政权得以巩固,李元昊从公元1040年至1042年,连续向宋边大举进攻,先后在延、麟、府、丰等州大破宋军。公元1043年夏宋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册封李元昊为夏国主。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宋朝乘西夏皇帝惠宗被梁太后囚禁之机,发五路大军50万人进攻西夏,结果失败。1082年,宋朝在鄂尔多斯南无定河南岸修筑永乐城,对西夏银、夏、宥一带威胁很大,当年,夏以倾国之师号称30万攻陷永乐城,宋军大败。此后,西夏因连年征战国力不支,再一次与宋和议。西夏和宋在鄂尔多斯南部发生的长年战争,给鄂尔多斯草原带来了严重破坏。
位于准格尔旗南部的宋丰州属地,是西夏与宋争夺的战略要地。丰州之名,源于辽丰州天德军。丰州地方本是河西藏才族聚居地,其首领曾由契丹授予左千牛卫将军。宋开宝二年(969年)归附宋王朝,藏才族首领王承美被宋朝任命为丰州衙内指挥使,开始兴筑丰州城,由于土地贫瘠,依赖朝廷供给,30年后,丰州城才筑成。王承美在对辽作战中取得多次胜利,景德元年(1004年)宋朝升任王承美为丰州刺史。1038年,西夏建国,李元昊称帝,1041年,西夏攻陷丰州,丰州归入西夏版图。1061年,宋朝趁西夏政局不稳,出兵收复丰州,以郭霭为内殿承制知丰州,加强军事防御,修复丰州城垣,并新筑了保宁砦和永安砦,以及多处烽堠(烽燧)。北宋末年,西夏与金相约攻宋,1129年,丰州划入金王朝版图。1146年,金将丰州赐予西夏。在蒙古灭亡西夏后,丰州再未建制。
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纳日松镇,分布有宋代的丰州故城,以及其两座卫星城永安砦和保宁砦,在三座古城西、北,由南向北从羊市塔村,经松树焉村、川掌村,至四道敖包村、五字湾村,分布着一条宋代烽燧线,沿线有烽燧20余座,均呈圆锥形,黄土夯筑而成。这些古城和烽燧见证了西夏与北宋对准格尔旗东南部的争夺。
三、辽与西夏之战
五代十国时,契丹(辽)的势力伸入鄂尔多斯东北部。公元916年,辽占领胜州城(今准旗十二连城),将居民移到河东居住。辽对宋朝作战时,为避免两线作战,一直与西夏保持着友好关系,公元1004年,宋辽订立了“澶渊之盟”后,辽夏间因争夺鄂尔多斯北部的部众,导致了1044年的辽夏大战,这年,辽兴宗亲自统帅10万骑兵出金肃城(今准格尔旗北),分兵三路进攻西夏,北路军于贺兰山北击败夏兵。李元昊使用缓兵之计,在鄂尔多斯河曲之地(泛指河南地区)佯装向后撤退三次,凡百余里,每退三十里,就放火把沿途野草烧光,待辽军“马饥士疲”时发动反攻,恰好又遇上“大风忽起,飞沙眯眼”,大败辽军。李元昊死后第二年,辽兴宗再度兵分三路向西夏用兵,其中南路军遭到西夏军的猛烈攻击,伤亡惨重。后夏辽时战时和。
两次夏辽大战,战场在鄂尔多斯腹地,由于西夏纵火焚烧鄂尔多斯草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破坏。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这个时期,鄂尔多斯大部被西夏占据;东北部的东胜、准格尔旗东北被辽占据,为辽河清军、金肃军属地;准格尔旗南部被宋占据,为宋丰州属地。
四、蒙古灭西夏
南宋时期,女真族强大起来,于12世纪初建立金国,西夏向金称臣,维持了鄂尔多斯地区的管辖权,形成宋、金、夏的对峙局面。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蒙古军队从公元1205年至1207年六次进兵西夏。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亲自统兵10万分东西两路进攻西夏,成吉思汗所统东路军由漠北攻入,尽占黄河以西的土地,进逼西夏首都中兴府。在这次战役中,蒙古军队之一部攻占夏州地区,取道盐州,向西推进,夏州失陷后,东、西两路军便形成了对西夏中兴府的两线夹击。1227年,蒙古军队进占中兴府,灭亡西夏。至此,鄂尔多斯地区为蒙古占据,直至元明清时期,蒙古族一直是鄂尔多斯的主体民族,此时已经奠定了厚实的历史基础。
成吉思汗率军征西夏时,在鄂尔多斯留下了三处重要遗迹:
1.成吉思汗陵。据《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记载,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路经伊金霍洛旗,看到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赞叹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1227年成吉思汗驾崩后,灵车回大漠路过这里时,突然车轮陷入泥里,深达车轴而不得出,这时,护送者想起了成吉思汗的赞美语,将“毡包、身穿的衫子和一只袜子”安葬在这里,营造了“八白室”,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陵。
2.阿尔寨石窟寺。据考证,公元1226年,64岁的成吉思汗亲率大军第六次进攻西夏期间,冬季在阿尔巴斯打猎,骑着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汗落马跌伤,就在众窟汇聚之地——阿尔寨石窟寺养伤。
3.苏里格敖包。成吉思汗1227年进军西夏时,从鄂托克旗阿尔寨石窟寺出发西征,行军途中,发现四湖环绕着一处山包,登上山顶,王气葱郁,祥光高照,成吉思汗非常高兴,命令大军驻扎后,于此举行苏勒德威猛大祭,杀九九八十一只羊用以祭祀,羊肉长时间不熟,成吉思汗赐名“苏里格”,意为 “半生不熟的肉”,于是这里就有了苏里格敖包,后兴建苏里格庙,祭祀至今。
五、本时期鄂尔多斯历史的特点
1.鄂尔多斯高原是水草丰美的宝地。自秦汉以来,鄂尔多斯草原就是北方民族的游牧天堂和根据地,这里草高马肥,因而,在宋辽金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成为西夏、宋、辽、蒙古争夺的战略要地。
2.多民族的争夺和融合。虽然宋辽金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发生了多次宋与西夏、辽与西夏、蒙古灭西夏等多次战争,但这里也是民族融合和经贸往来的前沿阵地,当时曾在鄂尔多斯南部西夏与宋交界处设立“榷场”,西夏的马匹、盐与北宋的粮食交换是当时的大宗贸易。
3.战争对鄂尔多斯经济和生态的破坏。多次战乱破坏了鄂尔多斯草原的牧业和南部的农业生产,夏辽河曲大战又焚烧了草原,致使社会生产力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因而本地民众热切期盼和平安宁的到来。
4.一部西夏国的兴衰史。从唐末“安史之乱”后,党项拓跋部迁到鄂尔多斯东南部生存、发展,到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镇压黄巢起义,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从李元昊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王朝,到西夏与宋、辽的历次大战,再到1227年被蒙古所灭。鄂尔多斯作为平夏部的故地和基地,见证了西夏的兴起、发展、辉煌与衰亡,故而,宋辽金时期的鄂尔多斯史,堪称一部西夏国的兴衰史。
5.蒙古驻牧。自1227年蒙古大军灭亡西夏后,鄂尔多斯高原成为蒙古族的游牧之地。元代,鄂尔多斯成为蒙古贵族的牧场和避暑圣地,公元1272年,忽必烈将鄂尔多斯赐予其第三子忙哥剌所属四千户牧民为牧地,后名曰“察罕脑儿”。明代,明王朝由于军粮运输的困难和防守的艰难,始“弃套”,蒙古鄂尔多斯部入居河套,在这里一直留居下来。清代,实行盟旗制度,称伊克昭盟。新中国成立后,伊克昭盟一直保留,至2001年,撤伊克昭盟设地级鄂尔多斯市。宋辽金时期以来,直到现代,蒙古族一直都没有离开过鄂尔多斯这片肥沃的土地。
参考文献
①陈育宁:《鄂尔多斯史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②李逸友:《内蒙古史迹丛考》,《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③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2003年11月第一次印刷。
④鄂尔多斯大辞典编纂委员会:《鄂尔多斯大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作者: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