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占东书记
来源:吴占东纪念文集 作者:孙荣先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6-27
摘要:占东书记是我的老领导。我在他身边和下属单位工作了十几年。他那统揽全局、结合实际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是当时伊克昭盟地区年富力强的干部之一。尤其是他那学习态度、务实精神、联系群众的作风,对我影响很大,言传身教给我的帮助至今难忘。 占东书
占东书记是我的老领导。我在他身边和下属单位工作了十几年。他那统揽全局、结合实际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是当时伊克昭盟地区年富力强的干部之一。尤其是他那学习态度、务实精神、联系群众的作风,对我影响很大,言传身教给我的帮助至今难忘。
占东书记担任伊盟盟委宣传部长、副盟长、盟长、书记期间,全力投身在本地的建设上。他心里总挂记着群众的生活改善和生存环境的改变。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做事要对得起百姓。他除日常工作和分管工作外,几乎不变的三件事:一是经常跑农村、到牧区查看民情、了解民意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处理解决基层生产、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他总是把领导层想的、定的政策措施让基层明白清楚,很注重把各项工作任务在基层落脚。并且把基层的先进典型加以总结推广,以典型引路推动工作。二是把专业干部、有经验的老同志、有知识的干部作为座上客,同他们谈心、组织他们座谈、一同到基层调查研究。这样做对丰富自己、促进工作十分有利。三是坚持学习。他本人十分注重学习,而且学习很认真,凡学必做笔记。在他的办公桌和宿舍里,大大小小的笔记本堆成摞,密密麻麻写得满满的。他在任盟委书记期间还专门组织班子成员到基层集中学习十天八天,以不受任何干扰封闭读书读文件,集中领会中央精神。
占东书记担任盟长、盟委书记后,更是日夜操劳。尽管这个时期病魔缠身,但他依然从大政方针上着眼伊克昭盟的发展问题。记得深刻的四件事:一是坚定地从伊克昭盟的实际出发,首先立足于脱贫。他认为大集体的农牧业管理形式,是大锅饭,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根本不能改变生存环境解决温饱问题,他非常赞成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牧区畜草双承包即草库伦建设。他不遗余力地搞调查、用典型事实说话,力求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尤其是牧民的口粮他十分挂记。口粮虽然是定量供应,但除了玉米就是高粱加薯片,而且数量根本不够吃,特别是过年连一顿炒米也吃不上。平时也就罢了,不足填充些草籽,过年过节吃不上一顿奶茶炒米着实让人寒心。当年他除组织调剂糜子供应牧区外,从长远考虑,他力主划拨“五荒”,允许牧民建一家一户的饲草料基地即后来的草库伦。这是一件深得民心、符合党的宗旨的好事、实事,的的确确是一件暖人心、得民意的大事。
二是他主政伊克昭盟工作期间,主持将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具体化。对不同地区的乡社实行不同的方针。众所周知,伊克昭盟地大、贫困,是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就是一个旗县自然条件也还不是相同的。对待生产方针也不能笼而统之地实行一个做法。按照不同情况确定宜牧乡社、宜农乡社、宜半农半牧乡社,才是解决问题的切实措施。占东书记说,上边定大原则、我们决定具体办法,这样才能使群众尽快脱贫。经过反复调研、上下结合,一个旗县一个旗县,审定乡社甚至生产大队的具体生产方针。然后依据确定的方针,给予政策允许的优惠。比如定为以牧为主的,粮食实行牧区的定量供应;定为半农半牧的,免去粮食的定购指标;定为宜农的社队,同样给以其他补贴优惠。这件事对当时的农牧区建设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尤其对那些穷困地方是一个很大的优惠。当时实行这一措施是要有胆量的。给群众实惠固然群众拥护,但是极“左”的思想、多年来不负责的思想方法影响极大,要说出个理由来才能服众。这个理由就是:“按照实际情况办事,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实践证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必须在“宜”字上做文章,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才能真正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在发展上见效果。
三是坚定不移地把植被建设作为伊克昭盟的根本建设。伊克昭盟对植被建设的理性认识,是拨乱反正几届领导班子的共识,是几届领导集体像接力棒一样持续抓的大事。占东书记任上,总结全盟的典型经验、多年的实践效果,几易其稿,最后把“三种五小一多”的建设和以家庭为主的作业形式,形成正式文件,经全盟三级干部会议讨论,盟委、行署正式文件下发。当时对这一举措的认识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这对伊克昭盟的生态建设、脱贫致富起了很大作用。他特别强调,抓这项根本建设,要坚持不懈。不能看到某个年头风雨顺、草场好些了,种地能收点粮食了,就放松了这一建设。告诫人们切记伊克昭盟风沙多、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十年九旱的现实,紧紧抓住不放。记住历史的教训,记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的苦头。
四是包产到户、库伦建设,使占东书记喜上心头。他看到到处热火朝天的干劲,几乎家家有工程、户户有项目的形势,当听到伊克昭盟的梁外地区包产到户后一年人均一石粮(一石即10斗,约300斤),有一个社队120户农民卖公粮万斤时,他大发感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支持革命的热潮重现了,群众的好日子有盼头了。他上下跑动,会同几位老同志指导基层的工作,向上申报项目、要求资助。他的精神十足。他不时对人说,好势头要保持,谁也不要节外生枝、出馊主意、再折腾,我们必须让百姓安安稳稳做自己的事,干他们熟悉的活儿。的确是这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家庭联产、一包到户的做法,符合实际,顺应民心,不能再干违背客观规律的事了。这是当时领导层的又一共识。在农村牧区破了大锅饭以后,他同时考虑思索伊盟的资源开发问题。伊克昭盟以补偿贸易形式引进日本羊绒分梳机,产量大增的实践,使占东书记对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他又把开发煤田、发展碱化工、开发建材等项目摆上了日程。可惜此时他因病已经力不从心了。
占东书记为人坦诚、待人厚道。他的品德表现在执行政策坚决,处理问题、看待干部重一贯表现,即使有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客观公正地对待,慎重处理。文教卫生系统不少干部对此深有感受。在他分管的文教卫生系统知识分子多,不少人在旧社会干过事。对他们的过去,只要说清楚,不隐瞒,在工作中表现兢兢业业就不能“宁左勿右”对待。对工作中犯有错误的干部,严肃批评,给他们改正机会。对有专长的干部给他们发挥作用的条件,让他们发挥作用。占东书记对下属从不居高临下训人、摆架子。所以同志们更愿意接近他,有事情愿意给他说说,有矛盾问题愿意求他帮助解决。有一件事着实让我感动。一位部门负责人向上面汇报工作时,还未开口就被一位上级领导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顿,这位负责人顶撞了这位领导,这样双方都觉得接受不了,都向占东书记讲了这件事。占东书记能在那位上级领导面前替下级说明真相,替下属鸣不平,这很不易。维护上级领导,保护下属不受委屈的品行令人敬佩。
占东书记主政的最后阶段,是全党实行终止干部终身制、新老交替、开始干部离退休制度的年代。这时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但他仍坚持工作,按照党的政策,一个一个找年龄到线的老同志谈话,组织十几个工作组到盟直和旗县进一步了解干部情况、群众反映,全面掌握青年干部的“四化”实情。他是既做退下来的老同志思想工作,又选用年轻干部担起重任。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全凭毅力干工作。使整个工作秩序平平稳稳,工作按部就班,使全盟的新老交替顺利上道。从盟到旗交替顺利,“四化”标准的选任年轻干部有序推进,做到了老同志心顺气正,主动愿为年轻同志“扶上马送一程”。新同志深感责任重大,虚心向老同志学习,放开手脚工作,尽快进入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占东书记本人在顺利完成全盟新老交替之后,主动提出退居二线,足见占东书记的高风亮节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占东书记五十多岁便匆匆离世,着实令人惋惜。如果不是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摧残,凭他的身体素质,依他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可以为鄂尔多斯再工作十几、二十年的。
今天的鄂尔多斯已经发生了巨变。占东书记生前为之操劳的脱贫问题已经实现,并迈步走向小康。
占东书记安息吧!
2011年3月23日写于呼和浩特
作者:原伊克昭盟盟委秘书长,盟行政公署副盟长,后调任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