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报纸

立足“三个度” 全力推进鄂尔多斯诚信建设工作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13年第 作者:杨鹏飞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1-12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党的十八报告大再次重申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党的十八报告大再次重申诚信建设的重要意义。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耀眼的伦理和取向,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诚信是人格精神之基,道德修养之基,立党兴国之基。当代中国社会诚信的缺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恢复与重建诚信文化也不能一蹴而就。近两年,鄂尔多斯市实施诚信建设“九个一”工程,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得到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后,在推进诚信建设工作中,特别要注意做好“三个度”: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把握好这“三个度”,诚信建设才能取得实效。
  一、要有高度,要站在个人精神生活的高度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认识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缺少了诚实守信的品德,就如同车子缺少了輗軏这类枢纽无法行进一样,在社会上将寸步难行。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却始终延续不断。中国文化里关于诚信的故事数不胜数:尾生抱柱守信,季布一诺千金,商鞅立木取信,曾子杀猪践诺……这些故事的流传,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诚信品德的无比珍视。对于经营者来说,诚信能给人带来利益,但诚信的意义远远重于利益。诚信意味着一切,是信仰,是道德,是人格,人一旦丧失诚信,就会失去敬畏之心,羞耻之心,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诚实守信是立国之基,是普世的价值。做人要讲诚信,治国更离不开诚信。诚信是政府取信于民的根本途径,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诚如《左传》所言,诚信乃为“治国之宝”。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对于诚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孔子将其提到相当的高度,认为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还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唐代的魏征在给太宗皇帝的上疏中写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治国之道,在于贵德崇义,而德义的主要内容则是诚信。柳宗元说:“信,政之常,不可须臾去之也。”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发展无不证明了这一事实。上个世纪50年代,荷兰人赢得享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就是因为当时荷兰的船队在为别人运输货物时,坚守诚信法则,饿死也不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诚信为荷兰人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使得荷兰迅速崛起强大。历史证明,诚信是治国的基本准则,诚信构成国德,支配国运,没有诚信的国德,就没有长久而向上的国运。“国无信不立”,这是经历史验证的颠簸不破的真理。
  二、要有广度,诚信系关社会生活所有方面,涉及社会所有部门和人群,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行动,营造诚信氛围、弘扬诚信文化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政府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步伐,我市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组织体系不断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诚信体系“九个一”工程初步形成。在这个过程中鄂尔多斯信用建设促进会做了大量工作,如普及诚信文化、传播信用知识、培育信用人才、指导企业信用管理、开发信用产品、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诚信宣传及培训、出版信用刊物及丛书、承担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征信体系建设、运营管理我市重点人群信用信息数据库、创办鄂尔多斯信用门户网等大量工作。对促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诚信系关社会生活所有方面,涉及社会所有部门和人群。因此,诚信建设工作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部门去做,必须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多管齐下,多方面入手,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制定诚信建设工作方案,特别是要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报告精神,学习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鄂尔多斯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规划方案》,要明确我市“十二五”时期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深入推进我市诚信体建设“九个一”工程,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诚信思想、维护诚信制度、践行诚信理念、营造诚信氛围、弘扬诚信文化。
  三、要有深度,诚信建设必须深入人心,要以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为切入点,强化宣传教育,将诚信思想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诚信是文化,文化的本质是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的,不能依靠简单的说教或一些仅仅流于形式的启动仪式就指望形成人的价值观。文化的建设还须依靠文化本身,《周易》讲“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人们在接受了文化的影响之后,会凝结成一种价值观,这叫“以文化人”,体现了文化“化成天下”的作用。诚信的建设也一样,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文化的“化成”作用。在建设诚信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要充分利用鄂尔多斯市社会科学院信用体系建设研究所的平台,开展信用体系研究、信用课题研究、信用评价标准研究和信用相关制度机制的理论研究;要以鄂尔多斯市诚信文化教育基地为载体,以《信用鄂尔多斯》刊物为阵地,做好诚信文化、信用理念和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全民信用意识;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开展“信用大讲堂”,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开设“诚信鄂尔多斯”栏目,及时报道诚信事迹,诚信人物,每年评选“诚信鄂尔多斯年度人物”等,让“诚信”逐步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引导学生、市民、企业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让诚信成为一个人的精神信仰,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道德风尚,形成人人讲信用、守信用的文化环境。
  朱熹说:“诚者自然,信是用力,诚是理,信是心,诚是天道,信是人道”。诚信是救人之良药,治国之法宝。今天,历史将建设现代诚信文化的重任落到我们这代人身上,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中华民族诚信美德,建设现代诚信文化,让诚信之光泽被当代,光耀千秋。

  作者单位:鄂尔多斯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责任编辑:杨鹏飞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