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 报纸

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21年第 作者:毅 松 人气: 发布时间:2021-12-3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十二个必须的基本内涵。这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其中提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十二个“必须”的基本内涵。这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其中提出“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为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展现了壮丽前景。
 
        一、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各民族人民,千方百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紧跟党的各项战略部署,奋力攻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独龙族等一些民族发生沧桑巨变,毛南族等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现行标准下民族八省、自治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民族地区累计减贫3000多万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56个民族,一个民族都没有少。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我国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个新征程中,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必然迎来一场新的历史性跨越。
        事实已经证明,“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共产党人兑现了这个承诺。下一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求各民族都要紧跟时代步伐,决不会让一个民族掉队。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没有各民族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的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二、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团结是各项事业的胜利之本,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亲如一家、手足相亲,团结一心,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实现各民族发展繁荣而共同奋斗。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不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在各民族成员之间形成经济体系上相互依存、发展过程中相互扶持、发展成果上共同分享的经济命运共同体,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优势的重要表现。坚持赋予经济社会发展以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这样我们就能实现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衔接,互为促进。
     
         三、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
        各民族地区的区域位置、资源条件、地区经济特点不尽相同,因地制宜走出发展的路子是关键。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补齐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短板,加强就业帮扶,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力度,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要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当前,要着力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结合实际情况精准发力,着力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民族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多办和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由于存在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层次较低、发展环境欠缺、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于内地和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民族地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还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之一,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并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共享的美好生活。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满足感、幸福安全感。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作者: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专刊2021年3期
责任编辑:毅 松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