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知青扎根草原56年当羊倌,用一生兑现誓言无怨无悔,“他是我们的好后生”
发表时间:2025-06-18
来源:鄂尔多斯学
打印:

《扬子晚报》在2024年12月23日A7版刊发记者刘浏、闫春旭署名文章《南京知青扎根草原56年当羊倌,用一生兑现誓言无怨无悔“他是我们的好后生”》,文章说:11月5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年近八旬的老人王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吸引了师生的阵阵掌声。他讲述了自己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扎根生活的故事。1968年,王强作为“南京娃”之一来到伊克昭盟,通过不懈努力,克服语言和生活上的困难,与当地牧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最终娶了一位蒙古族姑娘为妻,收养了一位蒙古族女孩,成为一名真正的草原牧民。王强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奋斗和奉献,也展现了民族团结和进步的精神。他坦言,自己始终是一名羊倌,永远都会热爱这片草原。2024年,王强因其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他自豪地说:“这一辈子值了,党中央、国务院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是对我一辈子在农村、在牧区、在草原的肯定。”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组组长奇海林教授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强获得表彰,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对1087名南京知青的肯定。”奇海林教授说,有百余位南京知青留在草原,他们无愧当年“扎根内蒙古,建设内蒙古”的誓言,在各行各业中均做出了不凡的业绩,为民族交融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因为有这批南京知青,伊克昭盟与南京开始了大量来往,鄂尔多斯和南京结成了友好城市,江苏和内蒙古也加强了紧密的联系,“如果说南京知青来内蒙古插队落户是建立了一座桥梁,那么每一位南京知青都是这座民族交融大桥的螺丝钉。”
文章来源:《鄂尔多斯学资讯》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