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网站
www.ordosxue.cn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展示  > 课题研究
岁月如歌 情系草原:南京知青重返第二故乡专访实录
发表时间:2025-08-21 来源:龚萨日娜
打印: 检查图片

   在时光的长河中,知青岁月是一段镌刻着青春与奋斗的特殊印记。7月3日,“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组有幸专访了重返第二故乡探亲的南京知青屠苔丽、金北征、任延铭。三位老人虽已鬓染霜雪,但提及曾经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的这片土地,眼中依旧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奔涌而出。

2025070301

   屠苔丽,南京市第二女中,1968年到内蒙古伊克昭盟原吉拉公社插队,在吉拉公社整整待了8年。一开始在公社当赤脚医生,1973年因开那达幕大会把我调回鄂托克旗信用社工作,后又调到鄂托克旗银行,1979年调回南京,在南京绿缘材料厂工作,2000年退休。回忆起初到第二故乡的场景,满是感慨:“那时候年纪小,怀着一腔热血来到这里,眼前的一切既陌生又充满挑战。住的是简陋的土坯房,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大家都没有怨言,一心想着要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她讲述着和乡亲们一起并肩劳作,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那些艰辛的日子里,有汗水、有泪水,更有与乡亲们结下的深厚情谊。

   金北征,南京六中学生,1968年来内蒙古伊克昭盟原布拉格公社(大庙)插队,1971年到鄂托克旗粮食局工作。她深情地说:“这里不仅是我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更是我的第二个家,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这里的一草一木,不会忘记和乡亲们一起度过的岁月。”

   任延铭,南京六中学生,1968年来内蒙古伊克昭盟原布拉格公社(大庙)插队落户。她说:“我们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知青岁月中遇到的那些困难,都变成了珍贵的成长记忆。”

   此次重返第二故乡,三位知青看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心满是欣慰与感动。对于第二故乡,三位知青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她们感慨道:“这里的每一处变化,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能见证家乡的发展,觉得无比自豪,未来会常回来看看!” 

   此次专访,让课题组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南京知青与鄂尔多斯草原之间那份跨越岁月的深厚情感,以及她们为鄂尔多斯建设所做出的无私奉献。知青岁月虽然已经远去,但那段历史所承载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建设美好家园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20250703

   参加活动的南京知青还有:张登杰、金正平、马顺英、任淑芳、张志、董逸仙、陆学萍、鲁文静、蔡美华、李翠香以及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课题组成员龚萨日娜。

 

 

 

 

电子备案:蒙ICP备05001025号-1 电子邮箱:ordosxue@163.com 主办单位:鄂尔多斯学研究会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市委党校D座
网站标识码:5200000137 邮编:550002 联系电话:0477-8521114 蒙公网安备15060302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