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鄂尔多斯学研究会网站
www.ordosxue.cn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展示  > 课题研究
扎根草原 欢聚东胜
发表时间:2025-09-08 来源:王春霞
打印: 检查图片

    雨后的鄂尔多斯树绿草旺,位于东胜高楼林立区的蓝洋林顿酒店6623雅间里,嬉笑问候声此起彼伏,一场别开生面的欢聚活动即将开场,二十多位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等待着主持人的开场白。

2025082803

   陆学萍,1968年曾插队落户在原鄂托克旗珠和公社阿拉大队的南京知青,用一半南京话一半东胜话说,二十四位老插友在此欢聚一堂实属开心一刻,衷心感谢各位排除困难参加活动,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高高兴兴度过幸福的每一天。

 

   张志,当年插队在原鄂托克旗苏米图公社察汗敖包大队,从放羊女到羊绒总工程师,从车间主任、副厂长到鄂尔多斯集团副总裁,为羊绒事业贡献毕生精力的她,热情洋溢地说,时代将我们集中到同一列专车上,命运安排我们在草原上奋斗,如今我们在东西南北安享晚年,聚在一起我们是一团火,散开我们是满天星,各位应该共享幸福晚年。

 

   武德林,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插队落户在原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公社碱柜大队,鄂尔多斯医疗器械厂退休。他说,我们已经熬炼成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了,尽管我太太还是南京知青,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与当地人生活生产在一起,南方的特色愈来愈淡,北方的习惯越来越浓,如果从时间段看,人生的大半部分是在北方经历的,因此,我特别感谢历史让我们这些人成为北方人。

 

   夏兴林,原鄂托克旗尔格图公社乌兰淖大队插队知青,拉过骆驼,与牧民有过深交,老绒毛厂工作过,娶了一个“伊盟女女”结为伉俪,曾调回过南京工作,二次又回到东胜,退休单位是鄂尔多斯市煤炭局。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南京读书、草原放牧、单位工作、成家立业、赡养老人、养育子女、南北穿梭等等故事,感谢课题组专家给我们这些平平凡凡的人著书立说。

 

   高志宏,原鄂托克旗布拉格公社阿勒泰大队插队落户,同贫下中农牧同吃同住同劳动期间,深受农牧民好评,群众推荐他到棋盘井铁厂上班,他不仅智慧和勤劳出众担任过车间负责人,还用诚实与忠厚获得厂花的爱情。他说,草原磨炼了我们,同牧人们交往交流交融中学会了北方人豁达大度、包容宽厚的性格,正是“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滋润了我们这代人。

 

   任淑芳,当年同哥哥任武军一起来到原鄂托克旗毛盖图公社伊克乌素大队插队落户,如今,哥哥回南京工作生活,她却嫁给当地知青王秉璋结婚生子、相伴一生。她说,我们在草原插队四十年之际,我90岁高龄的老妈妈同我和哥哥一起来草原欢庆,由此可见,我们家兄妹来草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这些年来,我家老王接待南京知青和我的家人来草原不计其数,我们家就是一个南来北往的“驿站”,悄无声息地做着你来我往“有形有感有效、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

2025082802

   吴佩玲,乌审旗原乌审召公社巴音陶勒盖大队插队知青,与当地蒙古族青年结为伉俪。她说,我在乌审草原度过了大半生,今天给插友们唱两首蒙古族歌曲,表达对大家的敬意。“金杯里斟满醇香美酒,祝福亲朋好友吉祥如意”;“银杯里斟满香甜奶酒,感谢八方宾朋守望相助”。

 

   李翠香,曾在原鄂托克旗包乐浩晓公社包乐浩晓大队插队,鄂尔多斯集团工作到退休,酷爱生活,喜欢跳舞。她说,草原上的牧歌令人陶醉,牧人们的舞蹈让我如痴如醉,晚年生活以唱歌跳舞为乐,我给南京亲朋好友讲得最多的就是草原人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

 

   董逸仙,鄂托克旗原阿尔巴斯公社尔格图大队插队知青,棋盘井麻黄厂工作期间同蒙古族青年巴达玛结为伉俪。她说,祖国让我来草原这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却没啥大作为,只是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从此开始,我们家就成为南京与鄂尔多斯来来往往的“大通道”“大舞台”“大熔炉”,阿尔巴斯羊和咸水鸭的“交流会场”。

 

   张登杰,鄂托克旗原马拉迪公社毛盖图大队插队知青,在鄂尔多斯集团工作至退休,她说,鄂尔多斯是一个好地方,天蓝草绿人更好,特别是《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组不辞辛劳的挖掘我们知青的故事,为讲好南京知青在草原的故事作出的成绩,为你们点赞。

 

   马顺英,乌审旗原陶利公社通史大队插队知青,乌审旗实验小学退休。她说,牧区劳动锻炼不仅强壮了我们的体魄,更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宽容大度的气量,我们这些扎根在草原的南京知青,既是南北交往、城乡交流、民族交融的使者,又是传播草原文化同长江文化融合的纽带,更是牧区天然有机绿色畜产品推销的桥梁。

 

   李丹,南京二女中学生,原鄂托克旗吉拉公社哈日色日大队插队知青,1974年入伊盟师范读书,乌海市工作八年,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同原郡王旗末代王爷奇忠义的长子沙若飞结为伉俪。她说,我同沙若飞共同谱写了一段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动人故事,铸就了一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记忆。

20250828

   

   发言者一个接着一个,金正平、臧要武、孙晶泓、冯莉萍、鲁文静、胡凤珍、宋翠杏、张春敏、张锡生、王满禄、刘小贞、吴维华等肺腑之言溢于言表,真可谓人老了话就是多,而且全是掏心窝子的话……

 

 


 

 

电子备案:蒙ICP备05001025号-1 电子邮箱:ordosxue@163.com 主办单位:鄂尔多斯学研究会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市委党校D座
网站标识码:5200000137 邮编:550002 联系电话:0477-8521114 蒙公网安备15060302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