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鄂尔多斯历史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论坛 鄂尔多斯历史 民俗、祭祀 鄂尔多斯生态 鄂尔多斯人物研究 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文化 鄂尔多斯精神 【南京知青在草原

《鄂托克旗史迹拾遗》前言

来源:《鄂托克旗史迹拾遗》 作者:甄自明 人气: 发布时间:2024-11-01
摘要:鄂托克是蒙古语,意为营或部,是元、明两代蒙古军政合一的社会基本单位。据《蒙古族简史》一书注解,鄂托克是组成兀鲁思(土绵)的小领地的名称。鄂托克是地缘组织,但在鄂托克中居支配地位的成员,往往根据自己那一部分的血缘关系,将鄂托克称作爱玛克,因
        “鄂托克”是蒙古语,意为“营”或“部”,是元、明两代蒙古军政合一的社会基本单位。据《蒙古族简史》一书注解,鄂托克是组成兀鲁思(土绵)的小领地的名称。鄂托克是地缘组织,但在鄂托克中居支配地位的成员,往往根据自己那一部分的血缘关系,将鄂托克称作“爱玛克”,因此,鄂托克又是兀鲁思的基本军事单位。17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以拥有军事权力的“和硕”(旗)取代了“鄂托克”,但“鄂托克”一直作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的俗称保留下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成为鄂托克旗的行政区划名称。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朝在河套鄂尔多斯地区实行盟旗制,设立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俗称达拉特旗)、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俗称鄂托克旗)、鄂尔多斯右翼前旗(俗称乌审旗)、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俗称杭锦旗)。朝廷将鄂尔多斯右翼诸“鄂托克”中的克扣特、锡巴固沁、乌喇特、唐古特等蒙古部划为一旗,称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下设15个哈喇(参领区)、83个苏木(佐领)。六旗共建一盟,会盟于伊克昭(蒙古语,大庙之意)[1],遗址位于今达拉特旗的王爱召,故名为“伊克昭盟”,额璘臣担任第一任盟长。乾隆元年(1736年)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原札萨克旗),全盟共有七旗,七旗札萨克均为世袭,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是宗主旗,故有“七旗会盟”之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改称为鄂托克旗。1980年8月12日,由鄂托克旗分设出鄂托克前旗。
        一、鄂托克旗概况
        鄂托克旗,是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县级行政区域,位于东经106°41′~108°54′,北纬38°18′~40°11′之间。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为典型的鄂尔多斯草原地貌,境内分布有鄂尔多斯市最高峰——桌子山乌仁都西峰,海拔高度2149米。东与乌审旗接壤,南邻鄂托克前旗,西南隔黄河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望,西隔甘德尔山与乌海市相邻,西北隔黄河与阿拉善盟相望,北靠杭锦旗。全旗南北长209千米,东西宽188千米,总面积20367.18平方千米,被誉为鄂尔多斯“西大门”。全旗辖4个镇、2个苏木,分别为乌兰镇、棋盘井镇、蒙西镇、木凯淖尔镇、苏米图苏木、阿尔巴斯苏木,旗政府驻乌兰镇。2020年初,全旗常住人口16.3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8万,城镇化率为75.53%。
        鄂托克旗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处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西部,是新华夏构造体系和祁(祁连山)吕(吕梁山)贺(贺兰山)山字型构造体系中形迹相对微弱的地带,除桌子山地区外,总体构造变动微弱,大部地区的岩层褶皱、断层、节理、劈理等地质构造现象很不发育,岩层近乎水平,地形切割不显著,虽略向西倾,但平均倾角不足一度。从整体上看,可见五套岩系,即前震旦亚界变质岩系,震旦亚界碎屑岩——碳酸盐岩系,古生界碳酸盐岩系和碎屑岩系,中、新生界的红色陆相碎屑岩系和下白垩系灰绿色碎屑岩系,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前三套岩系主要分布在桌子山地区,构成桌子山地区的基本轮廓。后两套岩系广布本旗,构成鄂尔多斯盆地和黄河地堑的一部分。在西部边缘,由于靠近祁吕贺山字型构造的脊柱——桌子山、贺兰山,各种断裂比较发育。主要断层有桌子山东麓逆断层、桌子山北麓呼拉斯太逆断层和查布正西的双敖包正断层组。
        鄂托克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北部除桌子山一带属山区丘陵外,其余大部分为缓慢起伏的波状高原和一部分比较平缓的桌状高原,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毛乌素沙地。整个地形从东北向西南延伸逐渐平缓,呈东北高、西南低趋势,海拔高度从2000米下降到1100米。山地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巴音陶亥乡北部和阿尔巴斯苏木的额尔和图、乌仁都西、巴音温都尔、苏亥图、伊克布拉格等地;该区地势较高,山峦巍峨;最高点桌子山乌仁都西峰达2149米。由于构造运动剧烈的影响,形成起伏很大的山区丘陵地形。波状高原面积较大,其中缓慢起伏的波状、桌状高原主要分布在阿尔巴斯苏木东部、南部,新召苏木、公其日嘎乡大部,查布苏木和召稍乡北部,地势缓慢起伏,局部地区近似水平,沟谷不甚发育;强烈起伏的波状高原主要分布在召稍乡南部,巴音淖尔乡和查布、察汗淖尔苏木、乌兰镇等地,地势起伏较大,椭圆状不规则土丘分布广泛,丘间有较多的风蚀洼地,洼地中有大小不一的湖泊,湖底沉积有黏土、砂及腐泥层,这些湖泊大部分含有芒硝、盐、碱等矿物质。风蚀洼地及沙地主要分布在巴音淖尔乡南部,木凯淖尔乡和苏米图、额尔和图、包乐浩晓苏木等地,由高度、大小不一,密集程度不同的新月形沙丘和沙山组成,沙丘间有常年积水的小湖泊,局部地区有盐渍化现象,该区地下水埋藏较浅,潜水比较丰富。冲积洪积平原呈条状分布于西部、西北部沿黄河一带的巴音陶亥、碱柜乡和阿尔巴斯苏木北部的部分地区,由于是第四纪以来的泥裂下陷区,沉积了较厚的沙砾、粉沙、黏土等沉积物,形成了黄河冲积平原,地面平坦,微向黄河倾斜,阶地明显。河谷地形主要分布在包乐浩晓、查布苏木都斯图河两岸,由第四系冲积洪积沙砾岩组成,靠近流水地段有盐渍化现象出现。[2]
        鄂托克旗地处内陆,境内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冬长夏短,春迟秋早,气温四季、早中晚温差较大,寒暑变化剧烈,光照充足,积温有效率高,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干旱风多,灾害性天气多,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6.4℃左右,极端最低气温-31.5℃,极端最高气温36.7℃。鄂托克旗1980-2005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22.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359.1毫米,是降水量的10倍以上,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无霜期129天,最长无霜期161天(1983年),最短无霜期102天(1968年)。作物生长季(4~9月)日照时数为1600~1700小时。大风多集中在冬春两季,尤其是春季,历年最多风向为西、西北风,历年平均风速为每秒3.1米,瞬间最大风速为每秒32米(1983年)。
        鄂托克旗河流水系主要由黄河、都斯图河、山洪沟及内陆湖泊组成。黄河入境全长51千米,水面宽度250~1200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73.05亿立方米。都斯图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境内全长165.8千米,集水面积832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50.3万立方米。河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的补给和雨季洪水的汇集。此外,境内还有长短不一的河流23条,总长955.87千米。
        境内有湖泊25个,均属内陆湖泊,其中较大的是查汗淖湖、巴彦淖湖、达拉图鲁湖、哈马尔太湖等。主要分布在沙区的梁间低洼处。面积大小不一,大的约8平方千米,小的不足1平方千米。蓄水程度均很浅,水深一般为0.5~2米。干枯年湖面缩小,有些甚至干枯,而丰水年则湖面扩大。湖水盐渍化程度较高,在农田、牧场灌溉方面基本没有使用价值。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多年平均为26189.22万立方米。
        鄂托克旗天然草地资源总面积为2962.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6.97%。
        鄂托克旗矿藏主要有煤、石灰岩、石膏、天然碱、盐、芒硝、铁矿、石英砂等。探明有天然气、石膏、煤炭、铁矿石、硅石等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48种,其中天然气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石膏储量34亿吨,居世界之首;阿尔巴斯白山羊绒被誉为“纤维宝石”“软黄金”。本旗能源矿产主要是煤炭,煤炭探明储量29.6亿吨;产煤区属桌子山煤田,由阿尔巴斯、棋盘井、桌子山东麓三大矿区组成;有巴音乌素、骆驼山、滴沥帮乌素、罗卜图、雀尔沟、黑龙贵、棋盘井、千里沟、渡口、二柜沟、毛尔沟、库里忽沙图等产地10多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稳定,埋藏浅,易开采,品种较全,有肥气煤、肥煤、肥焦煤和少量长焰煤。

        二、鄂托克旗的特色和成就
        鄂托克旗分布有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鄂托克旗恐龙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两个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其中棋盘井工业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蒙西工业园区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鄂托克旗是以畜牧业为基础、工业占主导的多元产业集中区。地缘优势明显,是自治区呼包鄂协同发展战略和西部“小三角”经济圈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县域经济体。自然风光优美,是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恐龙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属地,广袤的草原、雄浑的沙漠、怡人的温泉、静穆的乌仁都西峰与四合木、半日花等珍稀植物显放异彩。人文底蕴厚重,桌子山岩画、凤凰山汉代墓葬壁画、阿尔寨石窟、百眼井群、拖雷伊金祭祀等人文胜景彰显魅力。近年来,鄂托克旗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各族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务实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19年,鄂托克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4亿元,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1亿元,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亿元,增长2.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994元和20244元,增长6.2%和10.5%。产业质效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1%,用电量增长20.9%;粮经饲比例优化为50∶9∶41,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入选全国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肉牛、土鸡养殖规模分别达到6.4万头和15万羽;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增长5%和6.5%,农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1000万元。
        鄂托克旗拥有的世界、全国及鄂尔多斯市之最:
        1.全球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全国第一个螺旋藻养殖观光生态园——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
        2.世界一流的绒肉兼用型品种——阿尔巴斯白绒山羊。
        3.世界上最细的羊绒——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羊绒。
        4.世界唯一的“1436”顶级绒山羊培育基地。
        5.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鄂托克阿尔巴斯山羊肉”产地。
        6.鄂尔多斯市辖区面积最大的旗区。
        7.鄂尔多斯市第一峰——桌子山乌仁都西峰,海拔高度达2149米。
        8.石膏资源储量34亿吨,全国最大。
        9.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寺、中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草原石窟——阿尔寨石窟。
        10.世界同一地点面积最大、种群最多的恐龙足迹化石。
        11.全国乃至世界唯一以恐龙足迹化石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大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鄂托克旗恐龙遗迹化石自然保护区。
        12.鄂托克旗人包金山创作的中国最长、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蒙古秘史》书法长卷。
        13.国内最大的硅电联产项目——鄂尔多斯集团年产100万吨铁合金生产项目。
        14.世界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少、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气大化肥项目——鄂尔多斯集团年产104万吨尿素项目。
        15.国内首条利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线——蒙西集团40万吨/年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
        16.鄂尔多斯首个钢铁项目——德晟300万吨金属制品项目。
        17.国内第一条余热和废气综合利用到轻(纳米)钙粉生产线——隆盛35万吨轻质碳酸钙项目。
        18.中国西部最大的种猪繁育场和生猪育肥场,自治区西部航天瓜果、蔬菜、花卉、牧草种植和培育基地——鄂托克旗德日素现代农牧业基地。
       
        三、鄂托克旗历史、文物概况
        鄂托克地区人类历史古老漫长,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富集,历史文化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保留下了异常珍贵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这些经典的古代遗址、精美的文物器具都在描绘和讲述着鄂托克地区曾经的灿烂和辉煌。
        八亿年前,鄂托克地区曾是生机勃勃的恐龙世界和古生物乐园。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已经在这里生存、繁衍。进入青铜时代,古老的游牧部族占据着鄂托克草原,在这里创作了无字天书——桌子山岩画,创制了闻名遐迩的鄂尔多斯青铜器。秦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这里修筑了蜿蜒曲折的秦长城。汉代,作为边塞重地,鄂托克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汉代古城,这个时期的凤凰山汉代墓葬壁画、米兰壕汉代墓葬壁画代表了当时鄂尔多斯高原乃至我国北方绘画艺术的巅峰,经过本地区的草原丝绸之路成为鄂尔多斯高原南达中原、北通狼山的重要天然大通道。隋唐时期,鄂托克地区成为隋唐王朝安置突厥的中心地带,随着安置突厥人和粟特人的“六胡州”的设立,这里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区域。宋辽夏金时期,鄂托克地区作为党项和西夏的起源故地和京畿重地,保留下哈龙贵西夏参知政事墓地、乌仁都西西夏石城和众多的西夏珍贵文物;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成为这个时期的文化、宗教、艺术、绘画的集大成者,成为本地区历史、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和标志性文化符号。元明时期,随着蒙古鄂尔多斯部的入驻,鄂托克地区成为蒙古族的游牧天堂,在大漠南北迁徙的拖雷伊金祭祀地也随之驻留在这里。清代,清王朝在伊克昭盟实行盟旗制度,在这里设置鄂尔多斯右翼中旗,俗称“鄂托克旗”,保留至今的鄂托克旗札萨克王府和札萨克银印就是这段历史的实物见证,这个时期鄂托克旗兴建了大量的召庙和敖包。近代以来,鄂托克旗蒙汉人民掀起了抗垦反帝反封建的“独贵龙”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桃力民抗日根据地,是内蒙古地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范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试验和实践基地。1949年8月23日鄂托克旗解放,同年9月7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九一九”绥远和平起义后,伊克昭盟随之和平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49年11月26日-12月7日,伊克昭盟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原札萨克旗新街召开,设鄂托克旗,鄂托克历史翻开新的篇章、进入新的纪元。
        目前,鄂托克旗发现地上、地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城、遗址、墓葬、窖藏、古建筑、革命旧址等遗迹共107处。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鄂托克旗的文物收藏单位中,共有国有博物馆4家,收藏包括化石、石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铁器等质地类别的可移动文物藏品2199套(件);民间文物收藏品不可胜数。历代文物见证了鄂托克旗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精彩瞬间,是祖先留给鄂托克旗不可再生的历史印记和宝贵财富。
 
        四、鄂托克旗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鄂托克旗资源丰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纵观历史,鄂托克旗具备非常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优势,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独具特色的古代文化艺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风起云涌的红色革命文化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鄂托克旗,是一块引人瞩目的古老的土地。这里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拥有地质遗迹——恐龙足迹化石群,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保存着珍稀植物群系;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游牧文化、草原文化,留下著名的桌子山岩画、凤凰山汉墓壁画、阿尔寨石窟等遗迹。蒙古鄂尔多斯部、鄂托克部代代相传祭祀拖雷伊金,使这里成为蒙古族传统文化集中的地方。
        (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
        鄂托克旗拥有一马平川的鄂尔多斯草原,拥有鄂尔多斯高原最高峰桌子山乌仁都西峰,拥有黄河和众多的河流、湖泊。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使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天然大通道都经过这里,这里成为历代草原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和重要枢纽。
        横亘于西北部的阿尔巴斯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海拔2149米的主峰桌子山乌仁都西峰,平平展展、方方正正,如同巨型铁砧矗立于群山之中,堪称鄂尔多斯高原屋脊。苍松翠柏、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以及生物化石、古代岩画,点缀着阿尔巴斯山的高山峻岭。海拔1500米的多尔奔温都尔梁,位于旗境中部偏南,如巨龙横卧草原,跨越五个苏木、镇,连接东西两境,成为北部高原和南部沙漠区的分水岭。源于多尔奔温都尔南麓的都斯图河,潺流蜿蜒,滋润着草原。沿河牛羊成群,林木葱郁,绿草茵茵。都斯图河畔白垩纪岩层上形态各异的恐龙足迹,记录着中生代旖旎的自然景观。在新月形沙丘九曲连环的毛乌素沙海边缘上,天然碱湖星罗棋布。
        1.河流、湖泊众多
        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原陶乐县(今属平罗县)的王家沟流入鄂托克旗,右岸经巴音陶亥、碱柜乡、阿尔巴斯苏木出境。流经本旗地段共长75千米,区间流域面积10857.3平方千米,年过境水量315亿立方米,为鄂托克旗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充沛的水源。
        都斯图河发源于包乐浩晓苏木红旗嘎查乌兰镇南3千米处,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原陶乐县(今属平罗县)王家沟注入黄河,为黄河一级支流,流经包乐浩晓苏木、查布苏木、巴音陶亥乡,全长165.8千米,流域面积8326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408万立方米。河水主要来源于地下补给和汛期洪水汇集。
        鄂托克旗境内有较多的大小不一、长短不等的山洪沟,均分布于桌子山一带。其中长20千米以上的有13条。除赤老图河向东汇入杭锦旗的摩仁河,其余均向西或向北汇入黄河。这些河沟的总流域面积2603.48平方千米。
        全旗共有大小不等的湖泊25处。由于湖泊多处于低注地带,湖水经日晒蒸发,盐分积累多,形成盐渍化,主要成分有芒硝、盐、碱等,这些湖泊成为发展碱业和螺旋藻业的重要资源。
        2.水草丰美、牧业发达
        鄂托克旗,历来为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生息之地。牧场广袤无垠,宝藏丰富。在占旗总面积82.75%的草场上,有71科460种自然再生草资源。盛产麻黄、甘草和发菜。乌仁都西山中生长着第三纪植物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绵刺、蒙古扁桃、革苞菊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群系,分布红砂、珍珠柴、霸王等典型荒漠植物群落。山峦、丘陵、草原、河沟、湖泊,是各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园地。境内有青羊、团羊、黄羊、野兔、狐狸、獾子、艾虎等20多种兽类;有天鹅、野鸭、大鸨、石鸡、鸿雁、猫头鹰、百灵鸟、鹊雀等30多种鸟类;有草鱼、鲫鱼、鲤鱼等10多种鱼类资源。
        鄂托克旗是鄂尔多斯市草原面积最大的牧业旗。畜牧业是鄂托克旗的主体经济之一。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是本旗培育的地方优良品种。经长期选育,定型为“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阿尔巴斯白山羊绒,是轻纺工业最佳高档原料,在国际市场被誉为“纤维宝石”。1985年获意大利柴格纳纺织公司“国际白绒山羊生产奖”,1989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白绒增长技术应用一等奖”。驰名于世的卡拉库尔羊和滩羊,其羔皮图案美观大方、花纹卷曲自然,是裘制皮衣、皮帽的高档原料,深受国外市场的青睐。
        3.历代草原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和重要枢纽
        秦汉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鄂托克地区有一条天然大通道。这是一条匈奴南下进入鄂尔多斯大草原的通道,起点在今巴彦淖尔市秦汉长城的高阙塞,匈奴骑兵从这里出发,沿秦汉长城外缘,向西南经过乌兰布和沙漠,到达今鄂托克旗碱柜渡口或乌海市、宁夏石嘴山与鄂托克旗交界处的石嘴子渡口,由这里东渡黄河,进入鄂托克旗,从而进入了一马平川、水草丰美的鄂尔多斯西部大草原。
        唐代,夏州道,从唐都长安北行,经延州、夏州即今白城子古城,向西北过经略军城即今鄂托克旗包乐浩晓古城,向北过丰州至西受降城。这条驿路是在秦直道废弃后,为适应当时北方边疆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需要,保障漠南的安全,逐步开拓和建设起来的纵贯今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重要军事通道。这条驿路再向西北与参天可汗道相连,经辟鸟鹈泉,至回鹘牙帐,成为唐代都城关中地区通往突厥、回鹘漠北地区的主要通道。
        元代,存在一条灵州—陌眼驿—亦集乃路—哈拉和林驿道。据清代张鉴所撰《西夏纪事本末》中的《西夏地形图》中记载,从灵州通往西辽界的驿道上共有12个驿站,其中的“陌眼驿”,无疑就是鄂托克旗的百眼井。百眼井是窝阔台时期设置的从哈拉和林通往漠南的重要驿道之一。那么窝阔台时期至元代,就形成了灵州、宁夏府路至“陌眼驿”经过阿尔寨石窟,再到亦集乃路(黑水城),到达哈拉和林的重要驿道。
        清代,存在一条驿站大路。据乾隆五年(1740年)绘制的《鄂尔多斯蒙古七旗图》,标有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至宁夏的驿站大路,途经本旗察汉扎达亥驿站(今木凯淖尔一带)。从察汉扎达亥起分两支,北线经乌力吉图庙(今豪庆召)、沙日布日都湖、前都斯图河、奎腾布拉至横城口;南线经苏米希里(今苏米图梁)、绰尔吉喇嘛庙、台吉给尼庙至横城口。
        (二)丰富的古生物和恐龙化石资源
        1.古生物化石资源
        鄂托克旗境内有各个地质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元古代震旦纪的藻类化石,主要分布在阿尔巴斯苏木乌仁都西山区东部的哈沙图、阿尔斯朗以及甘德格尔山南部一带的震旦系中统什那干群。早古生代的动物化石,种类较多。按时代早晚划分,寒武纪以节肢动物三叶虫为主;奥陶纪以头足动物——角石,半索动物——笔石,腹足动物——马氏螺、桌子山螺,腕足动物——舌形贝等为主。这些动物化石,主要分布在乌仁都西山区的石灰岩岩层中。
        晚古生代植物化石,主要有石松纲的鳞木类,楔叶纲的芦木、轮叶类,种子蕨纲的羊齿类和裸子植物科达纲的科达类及硅化木等。化石多沿乌仁都西山麓呈条带状分布。多采自煤层的顶板和覆盖层。其中乌珠尔镇东北山坳的灰白色粗砂岩层中保存着一根直径为70厘米、长约14米的硅化木化石,下部是较厚的可采煤层。
        中生代生物化石遍及全旗各地。植物化石有蕨类植物新芦木、枝脉蕨、锥叶蕨、拟轮叶、篦羽叶等;裸子植物苏铁杉、枞型枝、苏铁、裂银杏、拟银杏、拟刺葵等;孢粉化石石松科、桫椤科、紫萁科、本内苏铁粉、银杏粉、南美杉科、松科等。动物化石有龟鳖类、鳄类、恐龙类及恐龙足迹化石;鱼类动物师氏中华弓鳍鱼、狼鳍鱼;昆虫动物双翅目摇蚊科、半翅目仰泳蝽科、鞘翅目沼梭科和圆头中长蝽等;介形动物女星介、狼星介、蒙古介、达尔文介、余星介、刺星介等;还有瓣鳃动物球蚬类。
        新生代动物化石,有以察干鼠、褶齿塔塔鼠等为代表的啮齿动物化石,以戈壁链兔、巨犀、两栖犀及偶蹄类、食肉类等为代表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和以美星介、土星介为代表的介形动物化石等第三纪动物化石;有以蒙古黄鼠、中华鼢鼠、古菱齿象类、马鹿、野牛为代表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2.恐龙足迹化石群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陶利、机井、阿如布拉格等嘎查,在方圆数十里的岩层上,分布有数千个恐龙足迹。1979年,地质考察部门在这里勘探时,发现有恐龙足迹。1986年9月,内蒙古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工作者,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线索,对查布苏木境内恐龙足迹进行考察研究。经过两个多月的野外工作,在沙漠、草原相间的中生代白垩纪早期距今1.3亿年前的灰色砂岩层上找到大面积的恐龙足迹化石和恐龙尾迹化石。1988年,中国—加拿大恐龙考察团,对查布恐龙足迹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查布恐龙足迹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足迹的长度从最小的2~3厘米,直到最大的60厘米。恐龙足迹均为“负型”,其足趾有三趾、四趾。形态多样,有的呈圆形或桃形,有的尖利而纤细,有的粗壮而笨重。恐龙足迹数量多,密度大,1平方米上就有小恐龙足迹十几个到几十个,大、中型恐龙足迹几个到十几个。恐龙足迹或纵横交错,或排列成行,或反向行进。大多为连续行走的印迹,有的行进长度达一二百米之远,这些长短不等的连续足迹,印痕清晰、历历可数,宛如刚踏过一样。恐龙尾迹,是恐龙行走或休息时尾巴拖拉的痕迹。查布苏木境内发现有数千条恐龙尾迹化石,最短的46厘米,最大的1.46米,尾迹宽3~15厘米左右,印痕清晰完好。
        目前已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主要分布于鄂托克旗原查布苏木阿如布拉格嘎查和陶利嘎查境内,距乌兰镇75千米。化石遗存地总面积77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1公顷。这里分布广泛的多种类型的恐龙足迹化石,以及恐龙骨骼化石等。鄂托克旗恐龙足迹化石及古脊椎化石是一种罕见的自然地质遗迹,在长约30千米的早白垩纪灰色砂岩上,出露有近万个恐龙足迹化石,其典型性、稀有性及代表性十分突出。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先后有中国、加拿大、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国内外古生物学者来这里进行科学考察,许多国内外游客也来观光旅游。
        3.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自然保护区,也称鄂托克恐龙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总面积4641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647公顷,缓冲区面积2273公顷,实验区面积4149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区内分布广泛的多种类型的恐龙足迹化石,以及恐龙骨骼化石等。
        1979年,我国首次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发现恐龙足迹化石,发现包括蜥脚类、兽脚类恐龙足迹,恐龙尾迹以及恐龙腿化石等,且有许多处蜥脚类恐龙足迹与兽脚类恐龙足迹穿插分布。这些足迹化石主要分布在白垩纪早期地层的沙漠中的河流岸边或河床上,保存良好、清晰分明、数量多、分布广。凌乱的足迹行迹生动地反映了兽脚类恐龙与蜥脚类恐龙之间的搏斗场面。
        (1)恐龙足迹化石:保护区内的恐龙遗迹,已发现的就达10余种、近万个,这在国内是唯一的,在世界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2)鸟类骨骼化石和鸟类足迹:鸟类骨骼化石是指侯连海1994年首次在鄂托克旗查布地区发现了不完整的、带羽毛印痕的鸟类化石,并命名为成吉思汗鄂托克鸟。其中长骨不具备空充气特征,肱骨也没有任何气囊或气窝。
        (3)其他化石:在鄂托克旗还产出许多其他古脊椎动物化石、鱼类化石、龟类和鳄类化石以及无脊椎动物化石、硅化木化石等。
        (4)其他地质遗迹:保护区内,地质构造活动历史悠久,显露出来的地质遗迹清晰,岩层出露明显,皱、断层保存完好。
        鄂托克恐龙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内化石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分布面积之广,在国内外实属罕见,极具科研价值。仅在一处长约30千米的早白垩纪灰色砂岩石上,就露出近万个各种恐龙足迹化石,既有大型食草类恐龙的足迹化石,也有罕见的龙鸟类和食肉类恐龙的足迹化石,其中一个最大的足迹化石直径达80厘米。同时还发现了大型蜥脚类恐龙骨骼化石。
        鄂托克旗恐龙足迹化石及古脊椎化石,是一种罕见的自然地质遗迹,其典型性、稀有性及代表性十分突出,一是从形态上分为:食肉类恐龙足迹化石、食植物类恐龙足迹化石及龙鸟类足迹化石三大类。二是从大小上可分为:大型,长度30~60厘米;中型,长度10~30厘米;小型,长度小于10厘米。三是从行走方式上可分为:奔跑型,单足迹成直线型,间距大,一般超过2米;行走型,足迹成两行排列,单足间距为1米左右;群居杂乱型,多为龙鸟类。
   该区恐龙足迹化石得以如此完整地保存,反映了当时该生态环境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地面抬升,由多水的湖沼环境变成了较为干旱的环境,印有恐龙足迹的浅湖泊沙泥层出露水平,形成了干涸的沙地,太阳光的照射,使其固结成型,形成了当今保存较好的足迹化石,之后本区又一次变成了炎热潮湿的湖泊环境,湖水较深,沉积了大量的棕红色的湖泊软泥。
  1998年12月,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成立了“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旗县级恐龙足迹自然保护区”,组建了保护管理委员会。2000年6月这里被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列入国家地质遗迹保护项目,采取了抢救性保护措施。2006年4月,鄂托克恐龙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200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7〕20号文件,将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准县级建制。
  4.国家级珍稀植物资源
  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1995年6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及草原向荒漠过渡的植被带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鄂托克旗和乌海市两地,保护区东部为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边缘,西南部为西桌子山山地,黄河为保护区西界,北部与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北边缘隔黄河相望。南北长约105千米,东西宽约86千米,总面积为55.85万公顷,其中在鄂托克旗境内的面积为53万多公顷,约占保护区面积的96%以上,其主要分布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新召、公其日嘎、蒙西、棋盘井等地,保护区划分了5个核心区,其中,在鄂托克旗境内有4个核心区,它们分别是伊克布拉格草原化荒漠生态系统核心区、蒙西珍稀植物群落核心区、棋盘井半日花核心区、阿尔巴斯植被过渡带核心区。这里,至今还保留着第三纪的残遗植物,有着许多未曾揭开的谜,保护区内现已查明的野生植物有335种,分属于65科,188属,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革苞菊、蒙古扁桃、胡杨,其中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等植物的珍稀濒危程度尤为突出。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示范性自然保护区。
  (三)古朴绚丽的石刻和绘画艺术
        1.桌子山岩画的故乡
        著名的桌子山岩画,亦称鄂尔多斯岩画。桌子山岩画分布于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及乌海市境内,主要分布于乌兰布拉格、召烧沟、苦菜沟、毛尔沟、苏白音沟、苏白音后沟、雀儿沟等地,桌子山岩画反映了早在新石器时代,鄂托克旗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岩画是先人们的智慧、文化和艺术创造力的见证,内容丰富的岩画,表现了先人对大自然的理解和他们对图腾的崇拜以及生产、生活的侧面,岩画制作方法是敲凿法和轮廓法,有的用铜器磨刻,有些用铁器敲凿而成,岩画有神灵头像、太阳纹图案、重圈纹图案、人面图形、动物图形和骑马人等图形。其中,光芒四射的太阳神人面像等不少岩画,属闻名遐迩的珍品,极具震撼力和影响力。据考证,这些岩画的制作年代主要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
        岩画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艺术创作,是文字产生之前能够直观、形象、生动记载和反映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载体。桌子山岩画,均为磨刻或凿刻形成的阴线条构成的画面,笔法简洁、造型粗犷、构图朴实,具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特征,是研究鄂尔多斯地区古代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环境变迁的极其珍贵的形象化史料。2013年,桌子山岩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丰富多彩的汉代墓葬壁画
        分布于鄂托克旗的凤凰山汉代墓葬壁画和米兰壕汉代墓葬壁画,共有彩画数十余组。壁画是先在壁上抹一层厚约0.5厘米的白泥,经压磨光亮后,再在其上作画,绘画使用了石青、土红、土黄、赭石、朱砂等矿物颜料。内容有出行图、庭院图、宴饮图、百戏图、射弋图、围猎图、侍卫图、放牧图、牛耕图、锄禾图等。壁画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布局严谨,技法娴熟,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充分显示出男女不同人物的姿态及个性,生活气息浓厚。放牧图与牛耕图、锄禾图共存说明了汉代鄂尔多斯宜农宜牧,既有农耕业,也有畜牧业。画中人物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画中建筑和工具既有汉式的也有胡式的,体现了多民族杂居交融的场面。而出行、宴饮、百戏、围猎等壁画反映了汉代鄂尔多斯地区的丰盈富足。凤凰山汉代壁画色彩鲜艳、技法娴熟、内容丰富,既富有中原汉文化气息,同时又具有民族特色,堪称鄂尔多斯地区汉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巅峰之作,深刻反映了汉代鄂尔多斯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思想意识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3.欧亚草原上唯一的大型石窟群——阿尔寨石窟壁画
        被誉为“草原敦煌”的阿尔寨石窟,俗称“百眼窑”,位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山以南一座平顶砂岩小山上,山体周围分布众多的石窟。石窟寺所在地为低缓丘陵地貌中的一座孤立突起的平顶砂岩小山,山体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70~90米,山顶海拔高度1460米,与周围的落差约40米。阿尔寨石窟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寺建筑群。到目前为止,在阿尔寨石窟寺所在山体的四周山壁上,共发现67座石窟,2座浮雕石塔,在其山顶还发现6座建筑基址。许多石窟内绘有壁画,壁画除大量宗教内容外,还有许多珍贵的世俗壁画。在宗教内容中,保存有密宗早期的苯教画,以及萨迦派、宁玛派、格鲁派代表之作。世俗壁画中,保存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尤以《蒙古贵族受祭图》《各族僧众礼佛图》等最为珍贵。另外,还发现大量的早期回鹘蒙古文榜题,其内容涉及佛经及世俗生活,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回鹘蒙古文榜题最多的一处遗址。
        阿尔寨石窟始凿于北魏中期,以西夏、元代最盛,明末清初停止开凿和佛事活动。它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寺,也是我国规模较大的西夏到元代的石窟寺。阿尔寨石窟寺保存的大量珍贵壁画和回鹘蒙古文榜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它不仅是一处重要而罕见的宗教艺术宝库,同时更是我们研究蒙古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难得的珍贵形象史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宗教和艺术价值。

        注释:
        [1] 《鄂尔多斯史话》编委会:《鄂尔多斯史话》,华文出版社,2007。

        [2] 鄂托克旗志编纂委员会:《鄂托克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来源:尚二平、杨勇主编,甄自明编著《鄂托克旗史迹拾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责任编辑:甄自明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