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根据录音整理)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在年初就确定,按照“十二五”规划的精神和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举办此次转型发展研讨会。研讨会之前,各位专家就转型发展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转型问题既是我们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各级领导关注的一个重点。16位专家学者围绕转型发展的几个大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关于宏观的战略问题;关于第一产业发展以及城乡统筹、改善民生的问题;关于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关于企业的转型问题等。各位专家的发言有理论、有调查、有数据、有分析,针对性强,体现了专家学者的学术独立性和创新性。一天的会议时间虽然很紧,但准备比较充分,思想交流比较活跃。通过大家的交流发言,对转型的意义、转型的目标、转型的艰巨性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是一次在思想上对转型问题的认识和升华。 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转型。转型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的科学体系。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是一次大转型,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次社会整体的转变,那么现阶段,我们要解决怎样发展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既包括如何开发利用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及保护环境等诸多问题,也包括思想观念的创新和转型。这是又一次大转型,也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个战略目标。 我国经历了30年高速发展,下一步如何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数据表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突出的问题是日益紧缺的资源约束。资源、能源、环境己构成了发展的瓶颈。我国有质量的资源保证不足,石油、铁矿后备储量不足,核心问题是人均拥有量偏低。可耕地、水资源、矿产、能源矿、森林面积这几项最主要的资源里面,中国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下。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联合国把我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耕地面积占世界人均平均面积的40%,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占世界人均平均水平的20%,人均矿产资源占世界人均平均水平的58%。国内地域结构性的不平衡也显露出来。我国83%的水资源集中在占全国耕地面积38%的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2%,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9%。我国80%的矿产资源分布在西北部,石油、煤炭储量的75%分布在长江以北,而主要工业则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能源短缺和能耗过高并存。我国石油资源人均储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人均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5%,煤炭人均储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9%。我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GDP增长了10倍多,而矿产能源消耗增长40多倍,能耗过高、浪费严重非常突出。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污染困难并存。过去30年,每年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估计占到了GDP总量的10%,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形势严峻,城市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发展?怎么持续发展?显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迫在眉睫。胡锦涛同志去年2月3日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会上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里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产品附加值低以及经济增长物耗高、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状况。” 转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工程。 据了解,2009年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的已有200多种,出口量增加。但工业生产突出的问题是自主创新不足,关键技术水平落后。2008年中国全球专利合作条约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比例很低,只有0.76%,而美国是2.57%,日本是2.65%。我国装备制造业对国内市场整体满足度不到60%,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配套依靠国外,如航空发动机、船舶、飞机导航仪表、精密高档轴承等。能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资本密集、高新技术密集企业较少。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26416个,占规模以上企业的6.2%,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11.4%。我国的工业水平整体上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工业转型的根本出路是从“制造”走向“创造”。 能源转型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长期以低热值、高污染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积极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高效能源。虽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方式在相当时间内不会改变,但如何做到节约、清洁、高效,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学界研究“资源诅咒”现象,指出许多依靠资源生存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过度开采资源、消耗能源,造成本国、本地区资源紧缺,又没有找到替代资源,产生了经济发展急剧衰落的现象,这是应引起充分重视的问题。有专家统计,我国如按2008年的速度继续开采煤炭,大约现有的煤炭储量只能开采40年,石油可以开采11年,天然气可以开采32年。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交通运输的压力,土地资源的破坏,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大气的污染,已经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必须加以解决。这几年,在积极发展新能源、再生能源,包括风电、水电、核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但也要加强合理规划,预防过热,一窝蜂地盲目投入。 从大农业的结构来看,要继续提高畜牧业所占的比重,做到农牧互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升营养水平。1978年我国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5%,2001年占到37.1%。农业人口结构的转型是一个重点。1978年我国农村人口中非农业就业人口占7.1%,2009年占到了45.5%。目前我国农村非农劳动力有2.35亿人。随着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从长远着眼解决好农村非农劳动力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凸显出来。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也开始有了变化,新的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城乡一体化转型的主导力量。 2009年我国城市的数量已经达到600多个。城镇化率1997年是19.42%,到2010年达到了47%。所谓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全国城镇化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有近1000万人从农村转向城市。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以后的生活和生计安排与城市的容纳量发生严重的矛盾。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和人口的过快集中,使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种社会保障滞后。圈地造成的土地闲置,户籍、用地制度,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规划和落实,城市管理等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都需要在转型中解决。我认为,把城市化率简单地确定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城市本来是生活功能最齐全、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是盲目扩大规模,盲目集中人口,带来的城市各种资源紧张的局面难以解决,城市的功能发生了异化。所以我认为,城市化更应该强调城市功能的具备和完善。宁夏正在建设黄河城市带工程,宁夏沿黄400多公里平原地区,有4个地级市、6个县级城市,分布在黄河两岸,由高速公路和滨河大道相连接,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搞集约化发展,重新规划居民点,把沿黄10个城市作为一个城市整体来建设,加强功能设施的建设,使沿黄居民都能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方便,我觉得这可能是城镇化的一个新模式。 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点外,还有科技发展的转型,文化产业的转型,社会保障的转型,政府职能的转型等等,这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转型问题都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这次讨论既有观念的创新,又实事求是,历史地辩证地看待鄂尔多斯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总结经验教训。专家们表示,非常赞成鄂尔多斯市提出的“十二五”的战略目标:结构转型,创新强市;统筹城乡,集约发展。转型升级、富民强市是今后五年发展的主题,任务艰巨,困难不少。专家们希望,鄂尔多斯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个主题,就一定会取得转型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地,在相互交流中得到了启发,丰富了鄂尔多斯转型发展的思想,丰富了鄂尔多斯发展模式的内容。请研究会考虑,将这次专家讨论的主要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供政府决策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