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作为世界伟人和中华民族的英雄,在他开启和完成统一建国的大业中,特别重视提高民众的文化知识、思想观念、精神道德、言语行为、为人处事、遵纪守法等能力素质。采取了多种措施教化民众,形成了积极向上、诚实正义的教民文化。其教民理念、办法至今不落后,其教民效果至今有作用。教民文化也成为成吉思汗完成历史伟业的力量源泉。 一、成吉思汗教民文化产生的背景 1.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在内仍处在部落社会时期,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掳掠成了当时的时代特点。 2.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阶段,民众素质低,社会极度混乱。成吉思汗大蒙古国的成立基本完成了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新旧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的矛盾斗争并未消失。 3.草原游牧生产方式,经济单一,经营分散,出于生活生产的需要,必然要求对外交往,进行交换,方式是和平的和战争的。 4.成吉思汗从小丧父,部族离去,敌人追杀迫害,在逃难的艰难困苦和屈辱中成长。饱尝人间苦难,深知人间疾弊,胸怀回报恩仇之志。 二、成吉思汗教民的目标和标准 从成吉思汗的箴言、法典、处事、待人、战争及组织体制中都能清楚地看出他教民的目标和标准。成吉思汗曾说:“先是窃盗奸通之事甚多,子不从父教、弟不从兄教、夫疑其妻、妻忤其夫,富不济贫、下不敬上、而盗贼无罚;然之我统一此种民族于我治下以后,我首先着手之事,则在使之有秩序及正义”。(《多桑蒙古史》上,第1卷第10章161页)“奉我上天玉皇天父之命,收服天下十二强逆合罕。”(《蒙古源流》,卷4,169页)“通过这样的训练把(他们)练的勇敢无畏”。(《史集》1卷2分册360页)“居民(在平时)应像牛犊般地驯顺,战时投入战斗应像扑向野禽的饿鹰”。(《史集》1卷2分册366页)“由次序纪律维持,所以威权日增…….(《多桑蒙古史》1卷7章157页)。”对撒谎、通奸、匿奴、拾遗、盗窃、火烧草原、河水里撒尿、草场掏坑等行为施以辱刑或杀死。还有他对敌方将领中献主投靠者杀,放主投降者奖,对者别敢于承认自己射杀成吉思汗座骑而受到重用等事实。 其目标和标准可概括为:1、敬天崇祖;2、忠主爱友;3、诚实守信;4、公道平等;5、遵老爱幼;6、团结包容;7、勇敢无畏;8、保护环境;9、尊严礼仪;10、遵纪守法等。 三、成吉思汗教民的方法 成吉思汗教民的方法是综合的。主要是环境氛围、教育训练、思想约束、法制规范、示范引导、制度管理等。具体有:1、创文字、办教育;2、立法典、定纪律、建制度;3、敬重长生天、崇畏祖宗、长者;4、树榜样、尊贤人智者;5、建立大汗本人绝对权威,言出法随、言传身教,做典范;6、军民一体的体制和军事训练;7、奖罚严明、奖忠惩奸;8、民主纳谏、鼓励直言、真话、实说。 四、成吉思汗教民的特点 从成吉思汗教民的方法过程和效果中可以总结出如下特点:1、标准的唯一性;2、言行的一致性;3、法教的统一性;4、司法的严厉性;5、方法的全面性;6、目标的正义性;7、结果的有效性等。 五、成吉思汗教民文化的作用、影响及启示 成吉思汗教民文化促成了成吉思汗的统一、立国大业,沟通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带给北方草原地区多年的安宁、欢乐和自由的生活。1206年后的40年左右,一位传教士叫普兰·迦儿宾,离开蒙古后写道:“鞑靼人比世界上的任何民族都更加服从自己的统治者,甚至比我们的牧师对他们的修道院院长更顺从。他们非常尊敬长者,不对他们撒谎。他们之间很少互相之间争吵和谋杀,只有小的偷盗行为。如果他们的一个人丢了他的牲畜,拾者可能会物归原主,绝不会纳为已有。他们的妻子很守节,甚至在他们尽情欢乐时也是这样”。 成吉思汗的教民文化造就了蒙古族及北方各民族的一些重要的素质特征。如:开放不保守、友爱重情谊、诚实守信、直言不讳但不讲究方法、崇尚勇敢和英雄、平等公道、正义质朴、孝敬老人、团结包容、顾全大局、是非分明、爱国爱自然爱生态。 成吉思汗教民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要特别重视对国民进行全民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是非观念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和正义正直教育;要特别重视教育措施的综合性、全面性和有效性,是非分明、奖惩严明、两手都要硬。否则,就会慢慢腐蚀我们核心价值的本源和根基。
注:夏日:鄂尔多斯学研究会荣誉会长。本文系作者8月4日在“伊金霍洛2010成吉思汗文化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