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论坛研讨

旗下栏目:

阿尔寨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幸福鄂托克内涵

来源:未知 作者:薛东娥 人气: 发布时间:2013-04-22
摘要:【内容提要】作者了解鄂托克,尤其关注鄂托克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专业。在一般性论述阿尔寨、成吉思汗的文化内涵、鄂托克旗跨越式发展新路之后,着重阐释了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开放兴旗、文化塑旗几个方面的历程、业绩与得失。在鄂托克,阿尔寨文化开发,幸福

        【内容提要】 作者了解鄂托克,尤其关注鄂托克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专业。在一般性论述阿尔寨、成吉思汗的文化内涵、鄂托克旗跨越式发展新路之后,着重阐释了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开放兴旗、文化塑旗几个方面的历程、业绩与得失。在鄂托克,阿尔寨文化开发,幸福鄂托克构建方面着量不多,似乎意在让鄂托克人温故知新,开创未来,并在这一历史征途上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 人文精神〓发展新优势〓聚力奔小康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照。何谓人文精神,它有何特征?徐志坚在《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所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这便是人文本体,人文本体是决定着人文世界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客观依据。”而人文本体——人文精神的核心也正是不同时代和历史背景下使用的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有所区别的关键。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和重点是不同的,它反映的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

        阿尔寨文化是鄂托克旗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鄂托克旗开创性地向全国乃至世界推出了“阿尔寨”的文化品牌,是实施“文化品牌”强旗战略的重要举措。据了解,阿尔寨石窟俗称“百眼窑”,位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山以南一座平顶砂岩小山上。山体周围分布众多的石窟。到目前为止,在阿尔寨石窟寺所在山体的四周山壁上,共发现65座石窟,22座浮雕石塔,在其山顶还发现6座建筑基址,许多石窟内绘有壁画,壁画除大量宗教内容外,还有许多珍贵的世俗壁画。在宗教内容中,保存有密宗早期的本教画,以及萨迦派、宁玛派、格鲁派代表之作。世俗壁画中,保存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尤以“成吉思汗与夫人及四子受祭图”、“各族僧众礼佛图”等最为珍贵。另外,还发现大量的早期回鹘蒙古文榜题,其内容涉及佛经及世俗生活,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回鹘蒙古文榜题最多的一处遗址。阿尔寨石窟寺始凿于北魏中期,以西夏、蒙元时期最盛,明末清初停止开凿和佛事活动。它不仅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寺,也是我国规模较大的西夏到蒙元时期的石窟寺。阿尔寨石窟寺保存的大量珍贵壁画和回鹘蒙古文榜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它不仅是一处重要而罕见的宗教艺术宝库,同时更是我们研究蒙古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难得的珍贵形象史料,具有很高的历史、宗教文化和艺术价值,实属国内外罕见的历史遗迹。

        说到阿尔寨,人们就会想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走向统一、走向文明、走向世界的历史伟人,“千年风云第一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人物”、“成功者的典范”、“缔造全球化世界的第一人”……这是世界目光中的成吉思汗。据专家考证,1226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阿尔寨石窟是他曾经养伤的地方。成吉思汗一生的最后阶段在古老的鄂托克草原度过,为鄂托克留下他神奇的最后足迹。

        鄂托克旗有成吉思汗敖包、成吉思汗苏勒德敖包以及与成吉思汗有关的很多美好的传说。其中,鄂托克旗的成吉思汗祭祀,以乌仁都西敖包祭祀、成吉思汗敖包祭祀、阿尔寨石窟祭祀、拖雷宫帐祭祀、别里古台宫帐祭祀等诸多内容组成。成吉思汗祭祀,可以说是原始萨满教的产物。但成吉思汗祭祀本身并不是萨满教,也不能归入宗教范畴。在历史的长河中,原始萨满教早已失去当时的活力,而成吉思汗祭祀,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它的无限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世代相传。其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显示着古老、神秘的传统文化特点。基于原始萨满教的成吉思汗祭祀,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长生天、祖先、英雄人物的崇拜。在祭奠形式上再现了古老的蒙古民族牲祭、火祭、奶祭、酒祭、歌祭等形式。在祭祀用具上,表现了草原民族对大自然和动物的艺术审美属性,产生了具有浓郁特色的诸多珍贵的祭器。成吉思汗祭祀,保留着13世纪就已形成的蒙古帝王祭祀仪式,祭祀中念诵的祝词、颂词、祭文、祭歌等,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蒙古民族古老、原始的历史、文化、信仰、观念、风俗、语言、文字、法律等诸多方面,成为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代表,具有世界影响。

        可见,阿尔寨文化的人文精神是表现为对“千年风云第一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人物”的成吉思汗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阿尔寨石窟寺中的65座石窟,22座浮雕石塔,在其山顶还发现6座建筑基址。许多石窟内绘有壁画,壁画除大量宗教内容外,还有许多珍贵的世俗壁画。在宗教内容中,保存有密宗早期的本教画,以及萨迦派、宁玛派、格鲁派代表之作。世俗壁画中,保存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场景,尤以“成吉思汗与夫人及四子受祭图”、“各族僧众礼佛图”等最为珍贵。另外,还发现大量的早期回鹘蒙古文榜题,以及鄂托克旗对成吉思汗敖包,成吉思汗苏勒德敖包以及与成吉思汗有关的很多美好的传说等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鄂托克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创了一条实现牧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路。一个名不见经传、只有10万多人口、以牧为主的鄂托克旗,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打特色牌,走特色路,拓展了发展空间,仅仅几年的时间,经济社会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自治区33个以牧为主的牧业旗中,鄂托克旗的主要经济指标已跃居前列,成为引领牧区经济发展的旗舰。

  鄂托克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境内60%以上的土地面积属于荒漠化和干旱硬梁地区,是一个条件艰苦、土地贫瘠的地方。但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已经探明的有天然气、石膏、煤炭、硅石等矿产资源48种。鄂托克旗委、旗政府带领全旗人民上下求索,在不断的实践中闯出了一条“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开放兴旗、文化塑旗”之路。

        一、生态立旗——千里草原铺锦绣

        辽阔的鄂托克草原在历史上曾是一个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好地方。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鄂旗几大班子领导成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鄂旗旗委响亮地提出了“生态立旗”的战略,其核心就是在全旗实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方针。具体内容就是在一定的草场面积内实行禁牧、轮牧、休牧和限牧,改变饲养方式,实行舍饲半舍饲和调整畜种结构,加快畜种改良以及大面积种植柠条,开发灌溉饲草料基地等一系列措施,实现立草为业,以草兴牧的目标。旗委、旗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在全旗进一步深化了畜牧业经济的体制改革,推广了草场公有、承包经营,牲畜作价、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和草原“双权一制”的落实,逐步解决了“大锅饭”问题,理顺了人、畜、草和权利与责任的关系。

        二是狠抓以改善生产条件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项目”、“畜牧业防灾基地建设项目”、“牲畜种子工程建设项目”、“改良干旱草原工程项目”、“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高科技园区示范工程项目”等。这些项目工程的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建设养畜的积极性,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是突出抓好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从保护草原生态和提高牧民收入两者兼顾的原则出发,旗里提出了在干旱硬梁草原区适当控制绒山羊数量,增加肉用绵羊和肉牛比例;在沙区允许引进绒山羊,但必须全年舍饲圈养;发展鄂尔多斯细毛羊和小尾寒羊,一年四季育肥出栏。

        四是典型引路。全旗培育了一批“高标准高效益规模养殖示范户”、“绒山羊舍饲养殖示范户”、“家庭草库伦模式化典型示范户”等典型,使广大农牧民学有榜样。

        五是有计划地进行生态移民和生态建设。今天,当你再踏入鄂托克时,放眼望去,千里草原铺锦绣,蓝的是天,白的是羊,黄的是牛,绿的是草,这里风光无限!

        二、工业强旗——资源转换谱新篇

        鄂托克人认识到,兴旗富民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而且鄂托克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牧场,人口又不多,搞得好,很快就能走进前列。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就是构筑“一区四园”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一区”是指在碱柜镇建立的以蒙西高科技集团为主的高起点、高科技、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环保的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四园”是指蒙西高新材料工业园、棋盘井高载能工业园、查布石膏工业园、乌兰镇轻工科技园。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就是抓住大项目,加快建设步伐。重点是集中力量培育优势产业,在优势区域实现突破,建立八大产业基地,打造两大航空母舰,培育十大骨干企业,扶持五十个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中小企业。

        三、开放兴旗——增创发展新优势

        鄂托克要大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特别是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解决“三缺”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扩大开放,通过开放,振兴鄂托克经济,增创发展新优势。具体方法:一是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运作了一大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大项目、好项目,面向区内外、国内外广泛招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是政府创造大开放的环境,想方设法提高服务层次。

        四、文化塑旗——凝聚力量奔小康

        鄂托克旗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蒙古族牧民以能歌善舞著称,民间艺人创作的“盅碗舞”、“筷子舞”广为流传。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在上世纪50年代曾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阿尔寨石窟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自治区内罕见的古文化遗址,是集寺庙、石窟、岩刻为一体的佛教建筑群。窟内有壁画、藏文、梵文、回鹘蒙古文榜题和题记,其中回鹘蒙古文榜题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发现,引起了语言文字、历史、考古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查布恐龙足迹化石等重点文物保护点也为世人所关注。这是一笔巨大文化资源,也是一笔巨大的资产。鄂托克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凭借厚重的文化底蕴,推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用原旗委书记刘桂花的话说,就是“通过古文化、古遗址、民族文化提升旅游产业,营造大文化氛围,增强大文化意识,积聚人气,带动财气。”为继承和发扬鄂托克传统民族文化,并不断地拓展其内涵,鄂托克旗旗委、旗政府主要抓了这样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作了旗歌《可爱的鄂托克》。“奔腾的黄河……淙淙清泉伊克布拉,潺潺流淌都斯图河,碧草滩上骏马驰骋,阿白山羊撒满山坡……古老神奇的鄂托克,乌仁都西仙人故事,察汉淖尔银马传说,凤凰壁画地久天长,百眼石窟神工巧作……”旗歌以优美的旋律和诗一样的语言,展现了鄂托克旗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千里草原辽阔壮美的风光,引起了草原人民的共鸣,也赢得了人们对草原的赞誉和向住。

        二是对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植物进行了保护与开发。

        三是利用文化创作园地,传播民族文化。

        四是加大了对鄂托克的宣传力度。刻录了《鄂托克旗基本情况》、《阿尔寨石窟探密》、《故乡情——腾格尔专题演唱会》、《鄂尔多斯今年草长羊肥》等VCD光碟和以旗歌《美丽的鄂托克》为主的反映鄂托克草原风情的歌曲集CD碟,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提高了鄂托克草原的知名度。

        今天的鄂托克人正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迅跑。这就是幸福鄂托克——千里草原铺锦绣、资源转换谱新篇、增创发展新优势、凝聚力量奔小康。

 

        作者单位:山西省柳林县环境保护宣教中心

 

 

责任编辑:薛东娥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