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地方学研究

旗下栏目: 地方学研究 《地方学研究信息 地方学动态

北京中轴线文化空间的不断重构

来源:《鄂尔多斯学研究》刊物2015年第 作者:张宝秀 张妙弟 李欣 人气: 发布时间:2015-11-16
摘要:城市空间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城市空间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作为北京城市空间基准之轴的北京中轴线,和整个北京城一样,一直在不断变化着,随着时代在变,随着时代的思想和文化在变,在变化中不断被赋予新的空间意义。 在随

         城市空间是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城市空间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作为北京城市空间基准之轴的北京中轴线,和整个北京城一样,一直在不断变化着,随着时代在变,随着时代的思想和文化在变,在变化中不断被赋予新的空间意义。

        在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北京中轴线的空间结构、标志节点、使用功能和文化内涵不断发生着变化,这是其文化空间不断重构的过程。每一次重构,都体现着时代的价值追求、文化理念和形象要求。文化空间重构,就是对城市或区域文化空间的体系结构进行重新构建①,既包括实体空间的重构,也包括思想文化内涵的重构,既有彻底的革命性的整体重构,也有微调整的非革命性的局部重构。

        历史上,明朝放弃元大都中轴线上的宫殿、都城南墙及其城门等主要建筑,重建北京城及其中轴线,这是一种比较彻底的实体空间的重构过程,但其思想文化内涵依然是封建的,是为帝王皇权服务的,可见其思想文化是基本延续的。从明清时期,经过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封建王朝统治被推翻,北京中轴线的实体空间发生了局部的有限的变化,没有发生彻底的解构,但是整条中轴线及其各个组成单元的思想文化内涵和功能作用发生了重大转折和重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

        在每个历史时期,北京中轴线的实体空间和功能结构经常发生着局部的重构现象。明清时期,北京中轴线上的正阳门、钟楼、鼓楼、景山寿皇殿等许多重要建筑,都曾因遭受火灾、人为损毁、调整位置、提高规制等各种原因进行过重修重建;紫禁城为明清两朝的皇宫,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以后,一直不断进行着局部的重建、改建。明清时期,也曾多次在中轴线上局部增建新建筑,如先后在正阳门和永定门城楼之外添建箭楼和瓮城。有的重修重建工程,甚至时隔多年,如明代钟楼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不久,即毁于火,直至清乾隆十年(1746年)才进行重建,两年后竣工,重建时为了防火,整个建筑采用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②

        新中国成立后,对天安门广场进行改造,新建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正阳门、端门、故宫、先农坛、钟鼓楼、太庙等单元作为博物馆或文化宫,将天坛、社稷坛(中山公园)、景山作为城市人民公园,都是北京城及其中轴线从服务封建帝王转变为服务人民大众所进行的文化空间转变和重构过程。近些年,先后复建曾为方便交通而拆除的永定门城楼、天桥历史文化景观桥、地安门内“燕翅楼”等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是新一轮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空间重构现象。

       美国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Lynch,k.),在其1960年出版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总结说明城市空间结构对居民在头脑中形成的城市意象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城市实体环境中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是城市意象空间载体的五种主要组成要素,这些相互联系、可见可读的空间要素,是人们最容易感知的特质形态,对城市的可意象性起着关键作用。③城市局部意象空间的构成,亦同此理,只是不一定各处都五种要素均备,各个局部空间的重点要素实际上会有所不同。为了保持较为完整的城市或其局部空间形象、环境意象和文化脉络,尽力完善、适当恢复重要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等意象空间要素,进行合理的城市文化空间重构,有利于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标志性文化遗产,可使源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生命力的城市历史文脉得以传承。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核心所在,为了保持今日中轴线较为完整的空间形象、环境意象和文化脉络,进行局部改造、合理复建是恰当的。如今在中轴线上并存着历史上的皇家建筑、现当代国家建筑、文化建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文化空间格局仍在不断进行着一定的局部的重构与发展,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①张宝秀:《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空间重构的思考》,北京学研究基地编:《北京学研究2013:文化·产业·空间》,同心出版社2013年版,第35页

  ②王铭珍:《北京钟楼和鼓楼》,《北京档案》2012年第12期

  ③(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注:本文节选自《北京中轴线的文化空间格局及其重构》

 

        作者:张宝秀,北京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妙弟,北京学研究所顾问、教授;李欣雅,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张宝秀 张妙弟 李欣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