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千古绝唱《敕勒歌》就传唱在这不老阴山之下,这么鲜明地告白于天下的是:草原!而非常明确地让你联想到的是民族:游牧民族。
千余年在阴山之下轮翻上演的可歌可泣的历史鸿篇巨作,便是民族融合。
一、关于阴山
阴山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包括狼山,乌拉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等。主峰在呼和巴什格,海拔2364公尺。
南揽黄河与怀抱之中,北靠父亲般的蒙古高原。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线,是南北农业气候的分水岭。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阻挡了北来的寒流与南上的湿热空气,形成了四季分明的地缘。
阴山古老,古老的喜马拉雅山脉尚未浮出水面时,阴山像一个巨人已在北边隆起。
阴山英雄,英雄的像一位将军。历史上最有名的秦皇汉武,都在这里显示过军威。在阴山脚下有五座长城。演绎着上千年不曾间断的拉锯战争。金戈铁马,战旗猎猎。成吉思汗在这里崛起了威震世界的蒙古帝国。
阴山丰富,丰富的应有尽有。
有草原:敕勒川,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从古至今占包头市总面积的77%;有河流:黄河,艾不盖河,昆都仑河,大小黑河;有湖泊:乌梁素海,岱海,黄旗海等;有平原,平原上有农田:小麦,莜麦,荞麦,马铃薯为主要作物。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是塞上大粮仓;有山川:山川里珍藏着宝贵的矿藏,白云鄂博矿山的稀土矿是世界的一块珍宝;大青山,乌拉山,鄂尔多斯各条山脉里的煤矿以及石英、长石、花岗岩、大理石、石油和铁、金、铜等矿使阴山大放异彩;有森林:松、彬、杨、桦各种乔灌树木覆盖着阴山南北。其间:狼、狍、狐、青羊、山鸡、野兔遍地,奇珍异兽藏于其间,阴山生机勃勃;有道路,南北通衢,东西贯连:历史上阴山下是重要交通枢纽,水陆中枢,京包铁路,黄河水运,110国道连京津入东海,通西域达亚欧。南北东道,中道,西道出阴山到草原,经库伦,科布多到冾克图,草原丝绸之路久远绵长。西口故道,驼铃叮咚,筑就了晋商500年之辉煌。
二、阴山文化
长江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是中国文化大国的三大支柱。而阴山文化是草原文化中的一个主体文化。
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绽放了草原文化是阴山文化中最久远,最辉煌,最深厚的一束奇葩,在草原文化的大框架下,派生出许多的灿烂文化,辉映着草原文化,光照着草原文化,筑梦着草原文化。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轻装驰聘;秦始皇北筑长城,南修直道;汉武帝百战匈奴,以及北魏雄起,高洋称帝,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木兰从军,吕布逞雄,三娘子理政,阿剌海别吉监国,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多少美丽的传说与历史史实,使阴山文化五彩缤纷。
阴山文化是个大文化,因而丰富多彩。
民族文化:阴山南北历史悠长,有多个民族在这里聚焦:匈奴、鲜卑、敕勒、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汪古、蒙古民族先后踏上阴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
早在1961年,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来内蒙古阴山地区考查时,说道:“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地方,因为这里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是游牧民族生活和活动的舞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匈奴人就进入内蒙古……以后是鲜卑、突厥、回纥,而后契丹、女真,最后是蒙古人,这些民族像鹰一样从历史上掠过,大多飞得无影无踪,留下来的只是一些历史遗迹或遗物”。而这些遗迹和遗物就足以让我们这些后来人用毕生的精力去发掘,去整理,去研究,去传播,去承载,去发扬光大。
民俗文化:“五里不同村,十里不同俗”。众多民族,习俗不同。多民族的习俗像个万花筒,使你眼花缭乱。年俗、节俗、婚俗、丧俗、礼俗、乐俗。民间杂艺、社火、博奕、游戏、民歌、戏曲、手工、非遗,无疑不是民俗。而一个民族与一个民族的民俗不同,如婚俗:包头市东河区汉族的婚礼与鄂尔多斯婚礼便大相径庭,而少数民族的天葬与汉民族的土葬又很不同。诸如此类,各民族的民俗千差万别,从不雷同。千年下来,又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从而丰富着阴山。
服饰文化:汉民族的锦绣衣裙,蒙古族的长袍短褂,满族的旗袍,莲蓬头饰,突厥、回纥的纱裙花帽,阴山脚下成了一个花海T台,各民族人民在这里长歌漫舞,展尽风采。
饮食文化:蒙古民族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奶食、肉吃,香飘草原;西口移民带来的山西面食,陕西小吃,本土居民的莜面鱼鱼,荞面饸饹,山药丸子,豆面条条,胡油炸糕,焙子油条,甘宁一带传承的馓子油饼,杂碎拉条,铜锅涮肉,长壶茶汤,羊肉稍麦,牛肉馅饼,舌尖上的阴山,馋死天下。
语言文化:那可是南腔北调,蒙文、满文、维文、藏文、汉文、回文,这里应有尽有,梵文古语夹杂其中,西夏文,党项文,给研究语言学的专家以丰富的矿藏。语言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藏语系,汉语系,阿拉泰语系无奇不有,相互学习,相互渗透,从而使阴山语言无限庞杂,无比庞大,无际丰盈。
建筑文化:蒙古包在草原上随处游走,大小宫殿在草原上随处可见,召庙寺院,亭台楼阁,大城小市,大街小巷,大窑小洞,大院小屋,中式的,西式的,蒙式的,藏式的无所不有,各具特色,大大有别于江南水乡,中原厅堂,是建筑业的大展厅。
宗教文化:萨满教,东正教,景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大召,小召,五当召,席力图召,大小清真寺,吕祖庙,真武庙,财神庙在阴山下星罗棋布,信男信女虔诚谒拜,儒释道僧尼道长,主教主持广布善因,以示和谐。
戏曲文化:阴山之下,敕勒川上,蒙古长歌西口短调千年不断,奏响中华民族主旋律,鸿雁高飞,走西口长叹,二人台从阴山唱到中南海。秦腔,晋剧,京剧,梆子经年演出了多少历史大剧,讴歌各民族和睦,歌唱中华繁荣。
如此文化不一而足,铸就了阴山文化的多彩,草原文化的昌盛。
三、民族融合
阴山脚下众多民族之所以繁荣发展千年之久,在于和谐相处,而和谐的根本是融合,是主动融合,甘于融合,欢快融合。
最后的蒙古民族繁衍在这片敕勒川草原上,以草为生,视草原为生命。从祖先那里传承下来的历史信念则为保住生物链上最根本的基座——草原,草原生态,草原生态环境,这是个大胸怀,大格局,在这个胸满天下的大格局下才可能创造出各民族的大和谐,大融合。
一片祥和的草原,一片丰腴的草原,一片有着鸟语花香的草原。这么温馨,这么宜居,这么宜业,这么安详、安定,才吸引各民族共颂和谐,共享融合。
情感融合:阴山屏障的呵护,草原和煦清风的柔情,促发了民族的情感融合,蒙汉通婚,公主下嫁,驸马相招,各民族通嫁娶,血脉相通,基因相合,各民族成为亲家,亲人,亲情,成为融合的根本。
语言文字融合: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的语言千百年之后,汉语,蒙语,回族语言,文字是一个大融合的见证,汉语言中的蒙古语成为口头语:胡同,叨啦,忽剌盖等人们已经分不清哪个是蒙语,哪个是汉语了,都成了“咱们的语言”。
习俗融合:习俗成了各民族融合的粘接剂,年大家一齐过,节大家一块儿过,献哈达,喝喜酒,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跳蒙古舞,唱酒歌,蒙古人用汉语唱,汉人用蒙古语唱。在外人眼里是分不清哪个民族的。
其余服饰、饮食更是搅成了一锅粥,这粥甜美,这粥融合,这粥天长地久。
我站在阴山之上,那些曾经战马嘶鸣的草原,已经平静如云,只有拉马头琴的老人,伴着琴声,回忆久远的历史,展现在这面前的是南可听大河涛声,北可见碧波草原,祥云飘过,和风吹来,一片祥风细雨的阴山,一个繁荣富强的今天!
阴山是北疆的一个英雄大汉,是守卫在祖国北疆的一座钢铁长城,是北疆的一个绿色屏障,为祖国遮风挡风,筑牢北国边疆。
作者:西口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