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副校长朝洛蒙教授的邀请,由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委会主任陈育宁、副主任汤晓芳、委员查格德尔、会长奇朝鲁、副会长侯钰蛇、秘书长杨勇组成的历史文化旅游考察团一行 6人,于 2010年 6月 25日至 7月 2日对蒙古国进行了学术访问。这次出访,主要的任务一是进行蒙古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二是商谈学术文化合作项目。在蒙古国的 6天时间里,我们与乌兰巴托大学的历史学、考古学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参观了他们的历史图片及实物展;参观了蒙古民族历史博物馆、民族艺术博物馆;实地考察了著名的历史遗迹哈拉和林、肯特山自然保护区中的特日勒吉国家公园及匈奴墓遗迹;参观了额尔德尼召、甘丹寺、博格达宫等历史宗教场所,还与蒙古国文化界、艺术界的专家进行了座谈,观看了民族民间文艺表演。侯钰蛇副会长代表东联控股集团与乌兰巴托大学具体洽谈了合作项目事宜。 这次出访,是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第一次组织的出访学术交流活动。时间虽然短,但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收获很大。我们不仅增加了许多感性认识,而且在边看边议、对比思考中对许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重要的还在于对于我们所创建的鄂尔多斯学及其内涵建设更充满了信心。 一、蒙古国的基本情况 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内陆,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总面积为 156.56万平方公里。蒙古国大部分地区为山地或高原,南部是占国土面积 1/3的戈壁地区,平均海拔 1600米。蒙古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无霜期只有 90~110多天。降水量很少,年平均降水量约 120毫米。 蒙古国行政建制划分为 1市(乌兰巴托)和 21省(艾玛克)、329县(苏木)、1573乡(巴嘎)。总人口 304万(2009年),其中约 80%是喀尔喀蒙古族,此外还有哈萨克族等。20世纪 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占到总人口的 80%,其中在乌兰巴托的居民占全国总人口的 1/3(105万)。 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经济,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2007年全国牲畜总数达 4030余万头,其中骆驼 30余万峰,马 280余万匹,牛 270余万头,绵羊 1500余万只,山羊 1400余万只。创历史最高纪录。 2009年因西部大雪灾,牲畜锐减近千万头。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铜、金、银、铁、煤等 80多种矿产。煤炭储量超过 1520亿吨。国民经济以畜牧业和采矿业为主,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1991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1997年政府通过《1997年至 2000年国有资产私有化方案》,旨在使私营经济成分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经济发展向好, 2008年蒙古国 GDP为 49.91亿美元,列世界 143位;人均 GDP为 1980美元,列 121位。 蒙古国地处中国北方,史称漠北。汉以前为匈奴人驻地。西汉以后由柔然、突厥、回纥等民族先后控制。唐朝纳入中国版图,后为中国辽朝版图。宋朝时期蒙古人迁入该地。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大漠南北建立蒙古汗国,也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忽必烈继汗位后于 1271年建立元朝,蒙古地区全部纳入中国版图。1368年以后,蒙元势力被明朝瓦解,蒙古人大多退回漠北,但仍然维持着北元政权,明朝无力收复蒙古地区,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清初,蒙古归附清朝,外蒙古称喀尔喀蒙古,清政府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 1911年中国发生武昌起义,有 15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同年12月蒙古王公贵族在沙俄支持下宣布“自治”。中华民国建立后,1919年蒙古放弃“自治”。1921年蒙古人民革命成功,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当时中国政府(北洋政府)拒绝承认外蒙古独立,全国民众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分裂祖国的活动,但由于中国陷入内战,北洋政府没有派军队收复外蒙古。1945年 2月关于结束二战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和美国达成交易,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为条件,迫使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在此重压下,中国政府(国民党政府)于 1946年 1月 5日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正式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但在 1950年后,以苏联违约为由,诉之联合国(当时中华民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宣布《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失效,从而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联合国对此予以承认(1961年联合国接受蒙古国为成员国)。 1990年开始了蒙古国的“民主革新阶段”。 1992年 2月放弃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的总统制民主,实行议会制。新宪法确定国名改为 “蒙古国”。 二、学术交流与考察的主要活动 1.与乌兰巴托大学专家学者的交流 蒙古国设教育文化科学部为主管三大工作的政府部门。实行国家普及免费普通教育制,有高校 177所,每万人有大学生 343人。国家重视教育,投入一直占总预算 20%以上。 15岁以上公民中 98%以上受过初等以上教育。 乌兰巴托大学是蒙古国直属教育部的十所公立大学之一。负责对外交流事务的副校长朝洛蒙教授是一位蒙古历史学家,她向我们介绍了蒙古国关于成吉思汗研究的一些信息。从朝洛蒙教授的介绍看,当前蒙古国对成吉思汗的研究侧重于通过新的考古发掘和实物资料来充实和完善史实。近年来发现的 13世纪的帽子、衣服、盔甲、战袍、靴子、马镫、马鞍、箭镞等实物,以及 1996年在巴基斯坦发现的两枚蒙古帝国时期的金币(目前全世界保留 100枚),还有对包括成吉思汗出生地等遗址研究的深入,这些发现都为成吉思汗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 特别要提到的是,据朝洛蒙教授介绍,上世纪 90年代日本专家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在肯特山不尔罕山进行了寻找成吉思汗葬地的探秘活动,虽然发现了很多墓群,但均未找到成吉思汗葬地,且引起蒙古民众的反对。据说,当时有一位守护成吉思汗“大禁地”的兀良哈部 13世孙,曾称知道葬地所在,当他在不尔罕山下一处凹地寻找时,天下大雪而未能找到,似是天意不允。蒙古专家仍然认为,成吉思汗葬地即在肯特山不尔罕山的“大禁地”,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不尔罕山大禁地,山分三层,在最高一层设立了祭祀大敖包,只有国家最高领导人才能上去祭祀,一般民众只能在三层的最下一层祭祀。据我们在蒙古见到的一位著名雕塑家胡尔查说,政府已同意在这一地区建“八白室 ”纪念馆,他正在组织设计。又据朝洛蒙教授介绍,根据专家最新研究成果,蒙古总统下令确认,成吉思汗出生日期由春季四月二十六改为冬季十月初一。 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家额尔登巴特尔教授致力于古代匈奴考古,据他介绍,蒙古高原上有为数众多的匈奴墓葬,这些墓葬在地表都有石头垒起的圆形或方形的标志,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批匈奴青铜器。我们在博物馆见到了许多工艺水平相当高的精美青铜器。额尔登巴特尔教授重点介绍了由他主持发掘的位于杭盖山的一处大型匈奴贵族墓葬群。这一墓葬群的主墓尚未开挖,主墓的石垒围墙需 70人手拉手才能连起来。目前发现的在主墓东侧排成南北一行的陪葬墓有 27座,另有2座单置。陪葬墓有的被盗过,有的正在发掘。使我们惊叹的是额尔登巴特尔教授在他的展室向我们展示了两周前刚刚在陪葬墓中发现的一只基本完整的蓝白花纹玻璃碗,他认为这是 1500~2000年前来自中亚的珍贵文物。像这样完整的来自古代玻璃产地中亚的宫廷器皿,据我们所知,只是在位于丝绸之路上中国固原的北周李贤墓出土文物中有所发现。 经过对蒙古电影学会、蒙古匈奴考古界、美术界的考察,侯钰蛇董事长代表东联控股集团与乌兰巴托大学考古专家确定了赞助匈奴考古发掘工作,探讨了中蒙联合在世界相关地区拍摄匈奴文化方面电视纪录片事宜,邀请蒙古国画家联手绘制《匈奴历史文化长卷》油画。议定 7月底中蒙双方在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进一步磋商,达成协议后尽快实施。 2.考察哈拉和林遗址 哈拉和林是位于距乌兰巴托西 365公里的前杭爱省西北角的一个苏木,镇子里约有居民 9000人。从地理位置上看,哈拉和林大体位于蒙古中心,东临鄂尔浑河,周围是大片开阔平坦的秀美草原。这里有蒙古最著名的历史遗址--13世纪蒙古帝国首都遗址。 成吉思汗于 1220年决定把蒙古汗国都城设在哈拉和林。以后的五年,成吉思汗一直在中亚南俄地区征战,哈拉和林成为提供后勤支援的大本营、帝国的指挥中心。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西夏途中病死。1229年窝阔台继位后,开始在哈拉和林修建固定的行政中心。1235年建成外围城墙。1241年窝阔台病死,蒙哥汗即位。1258年蒙哥汗离开哈拉和林征南宋,次年死于攻打四川合州的钓鱼山。1260年忽必烈继汗位,1264年从哈拉和林迁都大都(今北京)。至此,哈拉和林结束了历时 44年的帝国都城的地位。这 44年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一方面蒙古帝国走向巅峰,创造了战争奇迹,实现了成吉思汗大一统的抱负;另一方面也在很短的时间建成了当时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贸易中心,集中了征战世界各地得来的奇珍异宝、金银财物。元代时,哈拉和林曾先后为和林行中省和岭北行中书省冶所,仍为漠北重要都市。1368年元大都被明军攻克后,元朝皇帝迁往哈拉和林,北元政权以之为首都。1370年明军攻克哈拉和林,焚火毁之,后逐渐没落。 我们在夕阳之下看到的哈拉和林的遗址,只有在额尔德尼召以北 1~2公里处有一座巨大的乌龟石静静地卧在那里,似乎想倾诉昔日的繁荣。在紧靠乌龟石北面,是一片类似宫殿基础的遗址,若干块排列的一米多见方的巨大石础清晰可见。在额尔德尼召的院子里,收留着窝阔台当年在哈拉和林修建万安宫遗留下来的石狮、石础、石碑等。有的材料说,哈拉和林城内有从中国掠来的工匠修建的中国式建筑,有基督教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有贵族区、商人工匠区。围绕着哈拉和林,在鄂尔浑河谷有牧民们居住的连片蒙古包。我们现在看到,在哈拉和林周边的草原上,在鄂尔浑河畔,也有许多连片的蒙古包,这是接待国内外游客的度假村。 3.参观宗教场所 哈拉和林的额尔德尼召、乌兰巴托的甘丹寺、色楞格省的庆宁寺,是蒙古国三大著名的黄教寺庙。这次考察中,我们参观了额尔德尼召和甘丹寺。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把藏传佛教推到了很高的位置,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得到广泛传播。1586年蒙古喀尔喀部首领阿巴岱汗在哈拉和林废墟上,用遗址的石头建成蒙古第一个大规模的佛教中心额尔德尼召。额尔德尼召有 100多间庙宇房屋,喇嘛僧侣最多时曾达 1000多人。 1588年,阿巴岱汗之子在额尔德尼召建起四边围墙,每边长约 400米,围墙上修建白塔共 100座。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的迅速传播,1799年在额尔德尼召院内又建成藏式庙宇和白塔,新建的白塔上有大小 8座白塔,连同四周围墙上的 100座白塔,整个额尔德尼召有 108座白塔。 我们现在在 1.6万平方米偌大的额尔德尼召院内,看到的大小庙宇仅剩 18座。据导游讲,至上个世纪 30年代时,额尔德尼召及四周有大小庙宇 500多座。但在 1937~1939年,在苏联控制下,“镇压反对分子”,“建设无阶级、无宗教社会”,屠杀无辜,取缔佛教,焚毁文物遗产,全蒙古 1000多座喇嘛寺庙被拆毁,1.7万喇嘛遭杀害,甚至将铜佛像拆毁炼铜去铸子弹壳。 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的甘丹寺是蒙古最大的喇嘛教寺庙。乌兰巴托的前身大库伦是在甘丹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城镇的。这是一座巨大的藏传佛教的汉式和藏式建筑群。始建于 1838年。寺内约有喇嘛 600人,鼎盛时曾达万人。寺内最高大的大殿内有一尊章冉泽大佛(神勇无畏菩萨)站像,此佛高 28米,全身镀金,镶嵌大量宝石,是蒙古的国宝。这座宏伟的寺庙也未能逃脱 1937~1939年的浩劫。据导游介绍,当时寺庙被毁关闭,大佛像被拆除炼铜。1944年恢复。1996年蒙古民众自愿捐款重修甘丹寺,重铸铜佛像。新铸的镏金铜佛像重达 90吨。大殿四壁供奉万尊小佛像。1996年开光后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 我们还参观了乌兰巴托市南博格达山下的博格达宫,这是喀尔喀蒙古最后一位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活佛(1869~1924年)的冬宫。该宫由 6个佛殿和哲布尊丹巴住所组成。始建于 1893年,1905年竣工。正门建于 1912~1919年间。这是一处传统的中式四合院建筑,重叠飞檐,琉璃瓦顶,大殿层层相连。据说巨大的门楼未使用钉子,是用 108个榫口相接。哲布尊丹巴的住所是一座有欧式建筑风格的两层楼,这里珍藏并展出有博格达宫的大量珍贵服饰、家具、皮毛、珠宝玉石、各国礼品等,还有一座唯一用 108张雪豹皮铺搭起的蒙古包。 古老的萨满教是古代中国北方民族中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随着新的宗教的产生和外来宗教的传入,萨满教渐渐被淡化或消失,只是其信奉长生天和灵魂不灭的信仰依然存在或溶入其它宗教中。但是在蒙古,萨满教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仍然是普遍的。公历 2010年 6月 26日是阴历五月十五,我们得知乌兰巴托郊区一住户要在月圆升起时作萨满法事,并允许民众参与,于是赶去观看了一次民间作萨满法事的全过程。这种活动类似中国农村存在的“神婆”、 “灵魂附体”的算卦、“巫师”、 预测,似乎更具规模,有一定的程序。 4.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 蒙古国旅游业的发展突出了历史文化与生态两大特色。体现历史文化特色的主要旅游景点除哈拉和林遗址、三大寺庙、成吉思汗出生地等外,近几年在乌兰巴托以东 100公里处的肯特山地区属中央省额日德尼特苏木新建了再现 13世纪蒙古帝国生活面貌的旅游景点,也颇有特色。这一景区共分六个部分,分散在相距几公里到十多公里的山区草地,这六个部分如同六个浩特,分别是驿站、工匠营、经书营、牧民民居、萨满教堂、大汗宫。每个部分的布置从格局到实物,力求真实原始,追溯历史感,游人也可身着古装,骑马挎刀,亲身感受 13世纪的草原情景。13世纪是蒙古高原上一个充满传奇和辉煌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值得回忆和展现的时期。抓住这个历史时代特点,作旅游产业的文章,是有独到之处的。 蒙古国有 40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距乌兰巴托以东 80公里的特日勒吉国家森林公园是肯特山脉中的一处自然保护区,我们在这里的度假村渡过了一个夜晚。这里四周环山,怪石林立,树木茂密,草原绿茵随山势舒缓伸展,点点蒙古包洒落其间,不时有一群群牛、羊、马从河岸边缓缓走过。“怪石塑山峦,白包落绿原。游人远处来,疑入仙境间。”在享受清新和宁静之中,我们从内心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更深刻地反思人类以往对大自然的掠夺和伤害,企盼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永远保持这份清新、宁静及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生态旅游,实际上是在传播生态文化,会引起人们的许多共鸣。 三、几点思考 1.用历史的、世界的眼光观察蒙古文化的演进 从历史上看,在 20世纪以前,蒙古社会虽经历了不同时期政权的更迭和统治区域的变动,但大体上是一个整体或一个文化板块。因此,研究历史上的蒙古民族和蒙古文化,需要置于当时世界形势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才能更全面、更深刻。这就需要我们在作好自身研究的基础上,放开眼界,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包括国际合作,把蒙古历史文化的研究推向新高度。 从20世纪开始,蒙古社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近百年来蒙古文化的演进出现了新的趋势。 一方面是喀尔喀蒙古的独立及在苏联支持和控制下走过的道路,在这七、八十年时间里,推行一系列“俄化”方针,排斥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抓住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青年一代的培养和乌兰巴托这个引领示范的中心,逐渐改变了原来蒙古的传统发展轨道。一直到 20世纪 90年代,苏联解体,蒙古实行“民主革新”,摆脱苏联的控制,但自身经济发展困难很多,实力不强,社会生活中的欧化趋势难以改变,即使是在不少牧区仍然保留着原生态的蒙古生产和生活方式,但人口很少,能量很小,对于整个国家的进程来讲,已无足轻重。 另一方面,保留在中国政权下的内蒙古和其他蒙古族聚居区,在中国“大一统”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反对分裂,维护统一。20世纪以来,反侵略、反封建的共同命运,使这些地区的蒙古族和其他民族、特别是和汉族结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紧密关系。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结构与包容精神,以及新中国实行的支持各民族发展进步的正确政策,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保留、继承和发扬。 这就是近百年来蒙古社会出现的两种不同发展模式。面对这种现状,需要加强沟通,理解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各国的命运要由自己主宰,道路要由自己选择。这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权利与责任。 2.进一步深化对鄂尔多斯学内涵的研究 我们对鄂尔多斯学基本内涵的解释中有一条是:“鄂尔多斯较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最基本的传统文化,是蒙古传统文化的标本”。并且指出,“关于蒙古族的语言、民间文学、服饰、饮食、歌舞及宗教信仰等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都在鄂尔多斯地区得到了较完整的保留。就这些而言,其他蒙古族聚居的地区是难以比拟的。”这次出访中,经过观察、对比、思考,我们对此体会更深了一层。我们不能忽视身边经常而普遍存在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环境,这种习惯和环境可能正是最为珍贵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鄂尔多斯学应走向世界。我们应更加珍惜自己的资源,深入挖掘,提高研究水平,多出标志性成果,宣传鄂尔多斯文化。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3.游牧经济面临的问题 我们看到,在蒙古哈拉和林一带沿着鄂尔浑河,有辽阔平坦的大草原,生态良好,那里的人们依然保持着游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们访问了这里生活在蒙古包里的牧民,他们祖祖辈辈都可能过着这种稳定而宁静的生活,虽然有了汽车、摩托车,但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变。蒙古国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平均 2人),人口流动少,市场需求简单,除了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外,很少有如人口迁徙、农牧交替等大规模的变动,人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有限。这种单一稳定的游牧经济也使生态环境得到了相应的稳定。 但这种经济模式带来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方面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回旋余地小。据说去年西部大雪灾,死亡牲畜近千万头,全国牲畜从 4000万头减少到 3000多万头,有近 20万人因失去牲畜等原因而迁往乌兰巴托谋生,致使乌兰巴托的人口从 80万猛增至 100万。乌兰巴托郊区的山坡上,搭满了五花八门的临时住房或蒙古包。这也是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经济竞争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明、信息带来的深刻影响,一代比一代更强烈地追求时尚和国际潮流;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了振兴经济的首要选择,而可能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代价又更使人们担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也遇到功能与特色、传统与现代、建设与资金的两难选择。这正是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对蒙古的考察是走马观花,了解和研究很不深入,只是有一些观感,可能存在不少片面认识,供和大家交流,望指正。 原载《鄂尔多斯学研究》2010年第 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