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会动态 地方学研究 著作索引 鄂尔多斯学研 专家索引 学术研究 照片库 影视库 关于我们

《成吉思汗文化丛书》

旗下栏目: 《鄂尔多斯大辞典 《概论》 《成吉思汗文化丛书》 学术著作 鄂尔多斯学研究刊 报纸

成吉思汗的扩张力与伊金霍洛旗“五个最”的建设

来源:未知 作者:李璇 人气: 发布时间:2011-11-18
摘要:[内容提要]本文揭示了为成吉思汗带来变革和改进、使之成就霸业的三种扩张之力,即看似无法完成的目标、本地化调整、开展尝试。伊金霍洛旗学会从这样的扩张力中受益,能够推动五个最建设事业的飞速拓展。 [关键词]扩张力目标调整尝试 13世纪波斯的史学家志费

        [内容提要] 本文揭示了为成吉思汗带来变革和改进、使之成就霸业的三种扩张之力,即看似无法完成的目标、本地化调整、开展尝试。伊金霍洛旗学会从这样的扩张力中受益,能够推动“五个最”建设事业的飞速拓展。

        [关键词] 扩张力 目标 调整 尝试

 

        13世纪波斯的史学家志费尼称成吉思汗家族为“世界征服者”,此语绝非过分的溢美之辞。在那么广袤的地区内,有那么多个国家的土地被蒙古铁骑所征服,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之所以能够成就世界级霸业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是无坚不摧的军事实力?是英明果决的领袖智慧?理解和标准的不同,的确让人难以莫衷一是。分析成吉思汗犹如剥洋葱,剥夺了一层又一层,似乎永远都无法触及核心。但本文还是希冀将一个明确的模式显现出来,揭示出成吉思汗的三种扩张之力。正是这样的扩张力为成吉思汗带来变革和改进,终成横跨欧亚大陆的“大一统”帝国。

        有“天骄圣地”之称的伊金霍洛旗在2011年,提出了建设全国经济最富裕、人居环境最优美、文化氛围最浓厚、基础设施最完善、人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的奋斗目标。要想将之顺利实现,非经付出巨大的努力不可。而目前在许多地方,往往能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这里就是这样做事情的。在志存高远的伊金霍洛旗开展各项工作时,也难保如此情形不会出现。一些既有的做法确实能够提高效率,然而假以时日,它们会阻碍新思想的实施,影响到重大任务的完成,比如伊旗“五个最”的建设。

        为了不让组织变得呆板和僵化,实现伟大的目标,成吉思汗的经验是,在三种扩张之力的驱动下,不断迫使自己和下属们去思考怎么样争取新胜利,怎么样占领新的市场,怎么样去开拓新的地域,又怎么样去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以及先进文明地区的那些新思想和新方法的挑战。不难想象,扩张力能够让成吉思汗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在兵力相当甚至较弱的情况下取胜,那么这样的力量应该也可以对今天伊旗“五个最”的建设事业有所裨益。接下来,将着重介绍成吉思汗对三种扩张之力的应用。伊金霍洛旗学会从这样的扩张力中受益,能够推动“五个最”建设事业的飞速拓展。

  看似无法实现的目标

        成吉思汗经常设置一些似乎无法实现的目标,以此推动自身及其组织去打破传统。这一做法可以追溯到他被泰亦赤兀惕人俘获后设法逃脱囚徒生活。其间,他受到的严格监视,因为他是敌对氏族的首领继承人,是潜在的复仇者,即使能利用看守的疏忽跑出去,戴着木枷且没有马匹却想在草原上逃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当时的铁木真顺斡难河而下,去寻找锁儿罕失刺家,这在黑夜中显然十分困难,而且试图让敌方阵营中的人甘冒生命危险搭救自己,本身就显得有些痴人说梦。但他搜听着搅乳器搅动的声音,因为锁儿罕失刺家每日搅乳制黄油通宵达旦。终于,他成功地脱险,做到了常人所不能之事。还有夺马的例子,也是成吉思汗在没有形成自己势力之前,勇敢战胜的一次挑战。一群草原盗贼将他家的八匹马全部劫掠而去,使其面临破产和生存的窘境。想凭借孤单的少年意气,追踪强盗并夺回马匹,看上去也是难以办成的事。但他竟迅速赢得了素味平生的孛斡儿出的慷慨相助,不然成吉思汗人困马乏、单人独力,又焉能顺利地将马匹夺回来,甚至能否脱离险境都困难得很。

   在拉起人马之后到后来的多年征伐,成吉思汗提出的目标很多都是超越自身实力范围的,有些在当时几乎就是天方夜谭。连那些实力更雄厚的对手,出于各种因素制约而决定不为之事,他却敢于放手一搏。比如在他崛起之初,乃蛮部落的人数众多,文化先进,实力远在铁木真之上,其部落领袖太阳汗准备除掉他。于是成吉思汗决定先发制人。但手下的不少将领认为敌强我弱,应该和太阳汗和好,绝不能和他作对,而且春天战马正瘦,即便作战也要等喂肥了战马,秋天方可出征,这也是草原上作战时机选择的惯例。后来的事实证明,成吉思汗坚持在春天主动出击,打了太阳汗一个措手不及,大获全胜,又一次完成了当初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也正因为如此,大一统的蒙古汗国就此建立,成吉思汗的辉煌历史就此开篇。

        再如,西方学者对成吉思汗西征战事的一段描述,亦可足为例证。“这一距离比任何其他军队行进的路线都要长——需要穿越两千英里的沙漠、山川及草原。最后,他们几乎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敌方防线背后的纵深处。即便是商业旅行队也会绕道数百英里,避开克孜勒库姆沙漠,即传说中的‘红沙漠’;不过这正好是成吉思汗选择从那个方向进攻的原因。通过与那个地区的游牧民建立良好的关系,成吉思汗得以率领他的军队,沿着至今仍未能确知的路线,穿越那片沙漠地带。”①远离自己的大后方,去征服有着数倍疆土、人口和军队且社会发展程度更高的花剌子模王国,起初也多被认为是件难以办到的事情。但成吉思汗办到了,因为他总是能够做出“几乎不可思议”的举动。

        通过经常设置一些高远的目标,成吉思汗大大提升了下属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他的信仰大概是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他认为,为人君者必须给臣民带来福祉,满足臣民的要求。他说:“我决不让祖居沦丧,决不允许破坏他们的规矩、习惯!我一旦当了君主,并统帅许多地区的军队时,一定要关怀我的部下,夺来许多马群、畜群、游牧营地、妇女、儿童给你们。我将为你们点火烧草原上的野兽,将山地的野兽赶到你们方面来。”②成吉思汗把“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定为自己的目标,目的就在于让属下感觉自己在为一个崇高的使命而奋斗,人人均能竭尽全力。

 

本地化调整

        成吉思汗不是根据各地的需求来进行调整,而是根据各个地方属民的成熟程度对统治与征服活动进行本地化调整。在这一战略的推动下,他走出了自己称雄的蒙古草原,向自己处于劣势的农耕文明地区进军。实行本地化调整这一战略让大一统帝国的组织变得更加复杂,但它不是禁锢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下属的创造力,因为它要求人们不断开发新技术、发明新手段并建立新的供应链,这样才能适应象攻打西方城堡或者攻打东方城市时的不同需要。

        为了实现本地化调整,成吉思汗必须在许多方面寻求突破。最初,他改革了传统的蒙古部落组织体系,使之更切中自身统治的效益,这无疑是“一场全方位的革命,包括摧毁旧的政治制度和合法性模式,动员新社会集团参与政治,重新界定政治共同体,接近新的政治价值标准与合法性的新概念,有新的、更有活力的政治精英掌握政权,以及建立新的、更强有力的政治制度。”③同时草原游牧性特点使得一惯存有的突然袭击所造成的威胁极大,成吉思汗通过调整护卫军组织将之加以消除。早在12世纪八十年代他第一次称蒙古部落的汗时,就制定了斡耳朵内部制度,设官分职,委派了亲信将领担任豁儿赤、保兀而赤、火你赤、帖儿客赤、云都赤、阿黑塔赤等官职,并指定速不台为前锋护卫,孛斡儿出、者勒蔑被委任为众官之长。1204年,他又组织了由八十宿卫七十散班所组成的怯薛兵,委派了散班长,制定了征怯薛兵制。1206年成吉思汗更是下旨:“如今天命众百姓都属我管,我的护卫、散班等,于各万户千户百户内,选一万人做者。”④一万名怯薛兵实际上是一支常备军,平时负责成吉思汗的护卫和勤务,战时则成为大汗亲自统领的“大中军”。关键是,成吉思汗规定,怯薛兵的地位要高于外千户长之上,如果怯薛歹与在外的千户那颇发生争斗,拿千户那颜问罪。与此相应,怯薛歹家人的地位也高于在外的百户、十户。他最亲信的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为四怯薛长,合称四杰。怯薛长与怯薛歹均为世袭。怯薛歹论身分仅是汗的侍从,他们竟具有如此特殊的地位和权力,在世界各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多见。依靠这支武装力量,成吉思汗实际上强化了对全国以及对各级那颜的控制。

        当然,由于时代的特点,成吉思汗的本地化调整主要还是体现在军事方面。象他在西征过程中,遇到的不是一触即散的蒙古包,而是有着厚实石墙的堡垒。强悍的守军躲藏在里边,有足够的水源和食物可供长期坚守。最重要的是,成吉思汗手中的各部落军队都不曾掌握过围城作战的复杂技术。但是他及时进行调整,找到了对付这类敌人的办法。“蒙古入侵者展示了他们新造的围攻武器——弩炮、投石机,这些器械作为武器,已被围攻部队使用了几个世纪,它们不仅能投掷出石头和火焰,还能射出燃烧的液体、爆炸装置和燃烧物质。他们调来了装在轮子上的巨大弩炮,而大队大队的人马则带着可伸缩云梯攻上塔楼,从塔楼那里,他们能够击中内城中的守军。从城市上空进行攻击的同时,坑道工兵们开始在墙底挖地道。”⑤当有的地方找不到适合攻击之用的石块时,成吉思汗的军队会因地制宜,换用厚重的木头作“炮弹”,威力仍然强大。本地化调整使得资源不足、条件不符这样的概念,对成吉思汗变得无足轻重。

 

开展尝试

        成吉思汗和他的将领都勇于尝试,这使得他们能够克服重重障碍,实现那些难以实现的目标。只有采取行动,才是对各种假设进行检验的最好办法,无论成败都能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军事战争如此,国家管理也如此。成吉思汗鼓励下属不断开发试验,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迈向全新的未知领域。如果打了败仗,就总结经验,决不求全责备。

        要想实现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就必须深思熟虑,同时又步步为营,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永不放弃。成吉思汗懂得如何将一个宏伟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便于控制的挑战性任务,然后通过不断地试验,找到一些新方法与新流程,以解决困难战胜挑战。这种讲求实效的创新方法带来了无数的学习机会。不妨来看看成吉思汗消灭金国的过程。从1206年登上蒙古大汗宝座不久,战争准备工作就开始了。他先是肃清了草原上的残余势力并征伐西夏,消除了与金国开战的后顾之忧。1211年兵分两路伐金,连战连胜后屡攻中都不下,只好撤兵。此时的成吉思汗对于攻克防守严密的城池,还缺乏足够的经验。但初次尝试的成果十分显著。不仅探索了攻城方法,而且《元史》卷1《太祖本纪》记载道,“冬十月,袭金群牧监,驱其马而还。”据说所得马匹数量有几百万,而蒙古兵素以骑兵横行天下,这在自身获得极大补充和加强的同时,大大削弱了金军的实力。此后,成吉思汗又两次亲自攻金,实现了攻占中都的目标。1217年,他委任木华黎全权负责攻金事宜,继续蚕食金国的地盘。蒙古军队在每一次战争尝试中,都能学到某些新的东西,获得更多的资源。等到后来窝阔台遵其战略规划,按部就班彻底灭掉金国时,已是顺理成章了。

        成吉思汗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鼓励下属坦然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者所面临的问题。象攻打西夏时,蒙古军队在切断敌人坚固城池周边的后勤补给后,尝试着引黄河水灌城,但由于工程技术上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引来的水反而冲垮了自己的营盘。成吉思汗并没有为此责难任何人,这与中国古代许多皇帝惯于揽功诿过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另如有名的那次八鲁湾败仗,成吉思汗在见到负有重大责任的失吉忽秃忽之时,没有立即免职或者给予更重的处罚,甚至都没有马上加以严厉的责骂,而只是要求这员大将今后引以为戒,让其详细汇报两军交战的情况,等亲临战场进行原地察看后,“汗以不善择地切责之。”⑥实际上在几十年里,成吉思汗提倡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坦诚沟通,因此形成了对失败包容度极大的文化氛围。正是这样的氛围,激发着他在大规模扩张道路上的一大动力。

 

结语

        伊金霍洛旗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是够快的,但距离成为“全国经济最富裕、人居环境最优美、文化氛围最浓厚、基础设施最完善、人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这样的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就象奥运会体操比赛,单项金牌容易主攻到手,但全能冠军实在难得。“五个最”的桂冠,看似是无法实现的目标,事实上现在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对伊金霍洛旗来讲又是理所当然的追求,能使人朝向不同的方向寻找解决途径,假以时日的话又并非是不可逾越的目标。如果“五个最”的目标定得非常具体,大家就难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这样的目标可以赋予人探索新领域的自由,给出寻找新高度的自由,会让人自主思考需要采取哪些具体步骤。还有在本地化调整方面,要积极汲取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以他山之石铸己之宝。例如,自然气候和区位环境就决定着,伊金霍洛旗不可能四季如春,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有旖旎风光,如何让人感觉这里的“人居环境最优美”,难度就大得很。必须善于利用科技与人文的一些新知识新技术等,探索并改造出最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解决方案。另外,奋斗征途中免不了有受挫和失意,但不能就此不去进行尝试,就轻言放弃。应该深信去坚决完成“五个最”的建设任务是十分值得的,单单在尝试的过程中就会收获颇丰。象成吉思汗一样利用好三种扩张之力,明天的城市会更加美好。

 

[注释]

①【美】杰克•威泽弗德著、温海清等译:《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重庆出版社,2009年,第5-6页。

②【波斯】拉施特主编:《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78页。

③【美】亨廷顿著:《变迁中社会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301页。

④ 参见《蒙古秘史》第224节。

⑤ 同①,第9页。

⑥ 冯承钧著:《成吉思汗传》,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109页。

 

[作者] 李璇,1988年生,女。现就读于黄海学院经济管理系,主攻会计电算化专业。爱好组织文化、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曾发表各类文章三十多篇。

责任编辑:李璇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