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成吉思汗对其子女、兄弟、大臣、宿卫等告诫、规劝的言语,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采用了易于传播和记忆的蒙古民间谚语、格言的形式,成为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必力克”是富有哲理的语言,简明生动,内涵深刻。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的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关于道德训诫的内容,逐渐成为蒙古族民众规范言行的指导思想。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有的以实录的形式被书记官(必阇赤)记录在“脱必赤言”中,以后又被史官整理收集在中外各种文字的蒙古历史史书中;有的是根据代代相传的口碑史料和同时代人物的回忆、对话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还吸收了一些民间俗谚。 流传至今的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成吉思汗时代(12~13世纪)的成吉思汗本人的言论,包括传承草原上代代相传的训言和在自身的历史活动中总结、提炼的起教化作用的训喻。这部分箴言大多留存在13~14世纪的历史文献中。这些“必力克”箴言属于信史资料,对研究蒙古历史和成吉思汗这个历史人物有较高的文献价值。{1} 二是后成吉思汗时代,尤其是17世纪以后,从流传的各类史籍和民间传说中收集整理的成吉思汗的言论,以及以诗歌、谚语、韵文等文学语言赞美成吉思汗伟大功绩的作品、传说中所增加的内容,也成为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而流传下来。这类后人收集、整理、续编的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以17世纪面世的罗卜藏丹津《黄金史纲》为代表,在记载历史事实的同时,蕴含了后人对成吉思汗的崇拜和溢美之词。明、清时期的蒙古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成吉思汗箴言中传统的蒙古族古语训言、格言谚语,不少是经过后人整理、创作集成的,并非全是成吉思汗的言论,目的在于把成吉思汗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用训谕、劝说、嘱托、辩论、评断的语言简明扼要说明白,使人理解和信服,以起到教育和告诫的作用。这类箴言对研究成吉思汗历史人物有一定价值,同时也具有对蒙古古语、格言、训言诗、民间诗歌研究的文学价值。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历史人物思想言论的原貌,本文主要从《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史集》等13~14世纪的蒙古历史文献的记载对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加以探讨。这些文献离成吉思汗年代较近,较能真实地反映成吉思汗的言论及思想。《蒙古秘史》原本是用蒙文写成的蒙古黄金家族谱系、史事的“实录”,是保存于大蒙古国和各汗国宫廷作为黄金家族“祖传家训”的秘籍,成书于1240年的客鲁涟河的阔迭额阿剌地区(一说1252年),距成吉思汗离世才十几年。《世界征服者史》是伊利汗国的报达省(巴格达)长官志费尼于1252~1253年在大蒙古国首都哈喇和林开始写的,是本人所见所闻的记录。尤其是第一部分的内容,包括蒙古立国的前三汗(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贵由汗)的记录是作者的亲见亲闻。{2}《史集》是伊利汗国宰相奉成吉思汗的曾孙合赞汗勅令而写的,作者拉施特在写作过程中参照了元世祖时期颁发给伊儿汗国的《阿勒坛·帖卜迭儿》(金册),即黄金家族的谱系史事等宫廷档案。以上史籍的作者或是成吉思汗同时代的人,或是当时黄金家族的后裔为著述者提供了宫廷秘史资料,他们记录的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除翻译文字的表述有所不同外,史实都能相互得到印证。因此这些历史文献的记载属于信史范畴,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成吉思汗的思想,所记录的“必力克”箴言也符合13世纪流传的古训文体,是研究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可依据的核心资料。 二 在成吉思汗的“必力克”箴言中,许多内容是草原上辈辈相传的古语训言,对蒙古民族的品格培养有训导、示范的作用。《史集》记录了成吉思汗“折箭训子”的故事:成吉思汗从箭筒里先抽出一支箭分别让儿子们折断,结果儿子们不费力气地折断了,再抽两支,也一并折断了。接着逐次增加箭支的数量,一直加到十支,谁也折不断了,于是成吉思汗说,“(把它)折断吧!”(他便说)“你们的情况也是如此,只要你们互相支持,任何人也不能战胜你们,你们长久地统治国家”。{3}这个故事在《世界征服者史》中也有相似的记载:成吉思汗说:“一支脆弱的箭,当它成倍地增加,得到别的箭的支援,哪怕大力士也折不断它,对它束手无策”。{4} 成吉思汗折箭训子的故事,是从他的先祖那里传承下来的。在《蒙古秘史》第19~20节记录成吉思汗第十一世祖阿兰·豁阿事迹时,记述了阿兰·豁阿“五箭训子”的故事:阿兰·豁阿是朵奔·蔑儿干的妻子,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不古纳台,一个叫别勒古台。后来朵奔·蔑儿干死了,寡居的阿兰·豁阿又生了三个儿子——不忽·合塔吉、不合秃·撒勒只、孛端察儿·蒙合黑(成吉思汗的十世祖)。前生的两个儿子在背后议论:“咱们的母亲,既然没有兄弟一辈的亲人(古代蒙古实行报嫂婚制,兄死,弟可娶嫂为妻),但又生了三个儿子!家里独有马阿里黑·伯牙兀歹这个家奴,难道这三个儿子是他的?”为了教育儿子,有一天阿兰·豁阿做了一些羊肉,请她的五个儿子一排坐着吃,吃完后她给了每个人一支箭说,“把它折断”,五兄弟很不费力地折断了。阿兰·豁阿又把五支箭捆在一起,让他们折,五个人轮流分别折,都没有折断。阿兰·豁阿以此训子:“别勒古台、不古纳台,我的两个儿子,你们议论我生的这个儿子是谁的?每夜都有个金色神人,籍天窗和门额上的天光,像黄狗(神狗)一样升腾飘去。这样看来,显然是上天的子孙,久后可做万民的可汗”。阿兰·豁阿训言:“你们五个儿子,都是我一个肚皮里出来的!你们五人如同五支箭一般,如果一支一支地孤立呵,无论哪一个,都像一支箭一样容易折断。但是如果像捆在一起的五支箭,同心一体,互助合作,无论任何人,都不会怎样你们的!”可见“折箭训子”的故事是蒙古社会世代相传的。 其实,折箭训子的故事,在汉文史籍的北方民族列传中也有记载。《魏书·吐谷浑传》记:“吐谷浑本辽东鲜卑,阿涉蹄之子。……传至树洛干,死,弟阿豺立,有子二十人,……阿豺临死,召诸子弟,告之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弃地下’。又令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折之!’慕利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死”。{5}辽东鲜卑为慕容鲜卑,吐谷浑原本是慕容鲜卑的一支,在3世纪时由辽东迁至青海。3世纪时鲜卑的另一支拓跋鲜卑居额尔古纳河上游和大兴安岭以北,折箭训子的故事既然在辽东鲜卑中流传,也会在拓跋鲜卑中流传。到了唐代,额尔古纳河流域居住着蒙兀室韦,折箭训子的故事也在蒙古人中继续流传。据《蒙古秘史》记载,到了9世纪,蒙古部的孛儿帖赤那领着部众从额尔古涅崑西迁到斡难河上游不而罕山驻牧,这个故事也被带到了广阔的漠北草原。故事的精髓在于展示团结的力量。草原上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有了团结的力量既能战胜自然灾害,又能战胜外敌的侵犯。 从史籍记载中可知,折箭训子的故事从3世纪开始,到成吉思汗时代已流传了一千年,在流传的过程中反映出如下特征:第一,明显的草原地域环境。故事的中心是“折箭”,箭是围猎的生产工具,而围猎是游牧生产的补充,也是草原民族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二,所记载的传承人是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传承的目的是“做万民的可汗”、“长久统治国家”、“社稷可固”;第三,传播的方向是从北方草原扩大到中原,扩大到世界;第四,从口头代代相传演变为用中、外文字记录传播,折箭训子的故事从草原走向世界,成为经典的训谕箴言。 总之,成吉思汗将草原上代代相传的“必力克”箴言,在子女、兄弟、属臣中反复告诫,使之成为蒙古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共同文化财富,这笔精神财富为保护和传承蒙古古代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 成吉思汗作为从蒙古草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英雄人物,无论军事战略战术还是立国安邦、用人处事等方面都归纳总结了许多“必力克”箴言,这些箴言对于蒙古汗国的建立、蒙古民族的形成及统一大业的奠定,都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记述:“成吉思汗才智出众……(颁布的)法令律文,成吉思汗却是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既没有劳神去查阅文献,也没费力去遵循传统;而有关征服他国的方略、消灭敌军、擢升部属等措施,也全是他自己领悟的结果,才智的结晶……倘若那善于运筹帷幄,料敌如神的亚历山大活在成吉思汗的时代,他在使计用策方面当成吉思汗的学生,而且在攻略城市的种种妙策中,他会发现,最好莫如盲目地跟成吉思汗走。”又说,“成吉思汗统治初期,当蒙古各部归并于他们的时候,他废除了那些蒙古各部族一直奉行、在他们当中得到承认的陋俗,然而他制定从理论观点看值得称赞的法规”。{6}志费尼强调了“法规”的思想性和哲理性,许多规定也就是一条哲理性的名言。 成吉思汗在战略战术、立国治国、团结用人等方面的许多箴言扎根于蒙古传统文化,又推动了蒙古传统文化的积累和发展。成吉思汗本人不会写字,但他善于吸收别人的文化和智慧为己所用。1204年在征服乃蛮部的战争中抓获了畏兀儿掌印官塔塔统阿,勅命“教太子诸王以畏兀儿字书国言”,于是许多哲理名言就以畏兀儿蒙古文的记载而存于世。其中有一段关于遵守公共及伦理道德的名言在《史集》中被拉施特记载下来:“无论何等民族,儿不尊父之诲,弟不听兄之言,夫不信妻之贞,妻不从夫之意,公不善媳之德,媳不敬公之道,长不护幼,幼不孝长,权贵者只近奴仆侍从而疏他人,富而不助贫,轻约孙、札撒,不知和睦乃主犯国主者。盗、窃、谎言、敌人及欺骗者乃遮其乡土之日乎,劫掠其地,其乘骑马群不得宁,征战力不从心,乘骑不远而毙命焉”。{7}深刻地论述了人与人、个人与家庭、家庭与国家、行动规则与自由、个人与合力的关系,以此教育子女和民众,以开启人们的智慧,规范人们的行为。 蒙古汗国建国之初实行千户制,成吉思汗委任有战功的诺颜担任千户长,这些千户长与成吉思汗没有亲缘关系,成吉思汗非常重视对千户长、百户长进行“必力克”教育。《史集》记载:“万户长、千户长和百户长们只要在年初和年终时前来聆听成吉思汗训诫(必力克)回去,就可以统帅军队。如果他们在自己的营盘(禹儿惕)里,不听训诫(必力克),就像石头沉没在深水中,箭投入芦苇丛里般地消逝得无影无踪”。用千户长们熟悉的草原语言“石头沉没在深水中”、“箭射入芦苇”比喻因不听从箴言教诲而不能再担任千户长。可见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在培训国家各级管理者中所起的作用。 成吉思汗从1189年成为蒙古部首领到1227年逝世,几十年间指挥了许多战争,有些著名的战役是以“必力克”箴言的方式给予具体指挥的。如1204年在蒙古部与乃蛮之间的“纳忽昆之战”,成吉思汗教速别额台率军追击脱里脱阿之子忽都·哈勒温时说:“他(指忽都)于咱厮杀杀败。着走出去了。如带套竿的野马,中箭的鹿一般。(他)有翅飞上天啊。你(速别额台)做海青拿下来;(他)似鼠钻入地呵,你做铁锹掘出来;(他)如鱼走入海呵,你做网捞出来……”。这些战前动员的训语,不仅充满哲理,而且运用了草原习惯用语,用“带套竿的野马”“中箭的鹿”形容敌人元气大伤,用“有翅飞上天”形容仍然具有战斗力,用海青对飞禽、网对鱼、铁锹掘地对鼠,以一物降一物的办法激发速别额台军队的战斗意志。同时指出,在战术上要谨慎严密,他对速别额台说:“你越高山、涉大河,可趁军每的马匹未瘦、行粮未尽时,先要爱惜,路间不可轻易围猎。若要因猎做行粮呵,也要斟酌着。马的鞦并闸环,不许套上,如此则军每不敢走马……可谨慎者,若天护助,将脱黑脱阿子每拿住呵,就那里杀了者……我欲教你追到极处”。在战术上对马、军粮、围猎、处罚及俘虏处理都一一做了周密的部署。对作战的具体布阵是“进如合剌合纳,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而战”,{8}用草原上一簇簇丛生的灌木合剌合纳比作进攻时的作战小组,用海子的大面积状态比作包围阵势。这些战略战术经典的“必力克”训言源于草原的自然环境,成为成吉思汗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战备上,成吉思汗倡导以草原上传统的生产方式——围猎练兵,以猎物备“军粮”。史籍记载:“蒙古人不与人战时即与动物战,视围猎有类出兵”。“嘱诸子练习围猎,围猎是以习战”。{9}这种练兵的方式是基于狩猎是蒙古人游牧生产的内容之一,与草原生产方式密切相结合。《蒙古秘史》175节记载了成吉思汗与兀鲁兀惕和忙忽惕各领一千三百骑兵围猎做军粮的事:“成吉思汗自答阑捏木儿格思地面,顺着合泐合河动时,点视军马有两千六百。成吉思汗领一千三百依着河西边起了,兀鲁兀惕和忙忽惕领一千三百河东边起了,就打围着做军粮。” 从成吉思汗在战略战术的一些“必力克”训言可以看出,成吉思汗能够成功的一条重要原因是他有超众的军事才能,其军事才能植根于草原。他从草原环境和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出发,充分发挥游牧民族骑马、射箭的特长,训练将士,运用战略战术,造就了一支强大灵活的骑兵部队,以实现他的宏图大业。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强调团结的教育。在《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史集》中经常出现如下的“必力克”训言:“众人可畏,深水可殆”,“团结者攻不可破”,“忠诚事业者是不会孤立的”,“对近人施惠将会和睦并增添力量”,“分散的老虎不如集中的喜鹊,团结和睦则更有力量”。“身强者只胜一人,团结者可胜众人”。成吉思汗将这些训诫也贯穿在自己的行动中。他赞美兄弟“有别勒古台之力,哈撒儿之射,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10}他赞美自己的儿子如“四匹骏马”;肯定了征战有功的忽难,“此忽难乃黑夜之雄狼,为白昼之乌鸦,依着我行,不曾肯随歹人”。{11}他赞许身边的大将木华黎、孛斡儿出、朵歹、朵豁勒忽“他们是我的前后助手,是我们能干的、尽心竭力的奴仆,是我的神箭手,我的快马,我的手上伶俐的鸟儿,我的拴在马鞍上的猎狗”。{12}并降旨于忽必来:“你与者勒蔑、者别、速别额台四个如猛狗一般,凡教去处将坚实撞碎,崖子冲破,深水横断,所以厮杀时,教你的人做先锋”。{13} 成吉思汗对于立功将士臣属以优厚待遇给予奖励,赐“孛斡儿出领右手万户,赐木华黎以国王之号俾领左手万户”。{14}豁儿赤预言有功而赐予美女、领地,降旨曰“可以此归来之百姓中,视其美妇美女,自选取之”“豁儿赤与塔该·阿失黑二人,于三千巴阿邻之上,加答儿勒之赤那恩、脱斡劣思、帖良古惕等部使满万数,汝豁儿赤领之,直之缘额儿的石河之森林百姓之地,以镇森林百姓自在营居之。豁儿赤领万户,森林百姓不得言语,不可妄自乱动……”。{15}因孛罗忽勒之功劳给予“犯九罪其勿惩之”{16}之待遇。 成吉思汗对功臣的这些训言、称赞和奖励,反映了他对众臣将士的团结聚合和诚心合作。成吉思汗十分清楚,没有上下一心的合作,不能开创一个国家;立国后不能对功臣嘉奖鼓励,也不利于国家的巩固。 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是成吉思汗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草原文化的精华,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它的出现,推动了13世纪蒙古草原社会的发展,其教育、训世的功能对蒙古民族的形成壮大、生活习俗、道德礼仪及性格特征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同时,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又大大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内容,推动草原文化进一步融合各民族文化元素,与时俱进有了新的发展,从而成为各民族共有的珍贵遗产,在今天也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根据199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成吉思汗研究文集》所收录的由苏涛、巴音图、李海涛:《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史集》等成书于13~14世纪的中外文蒙古历史文献中摘录的《成吉思汗名言录》计283条,其中《蒙古秘史》115条,《史集》72条,还有《世界征服者史》、《元史》等数十条 {2}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是1252~1253年居住在哈喇和林时开始撰写的,至1260年尚未写完。在“绪言”中谈及他本人的这部著作是“编写一部实录”,他把“曾观察到的一些事件,听之诚实可信的人谈起往事;……把确实无疑的东西付诸笔墨”。因此,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离成吉思汗年代最近。他在哈喇和林居住了一年半,时年27岁,无论思想和文字表述都在成熟的年龄 {3}《史集》第二卷,第256页。〔波斯〕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北京出版 {4}《世界征服者史》,〔伊朗〕志费尼著,波伊勒英译,何高济汉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上册第45页 {5}《魏书》卷一〇一,列传卷八九《吐谷浑传》。又见《北史》卷九十六《吐谷浑传》 {6}《世界征服者史》汉译本,第27~28页 {7}参见《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354页 {8}《蒙古秘史》第195条 {9}《多桑蒙古史》第十章第156页 {10}《蒙兀儿史记》卷22 {11}《蒙古秘史》第210条 {12}《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360页 {13}《蒙古秘史》第210条 {14}《蒙古秘史》卷九 {15}《蒙古秘史》卷八 {16}《蒙古秘史》卷九 作者:宁夏人民出版社编审、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