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堆子”。在古代游牧于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很早就以石块堆成敖包来作为道路或牧场边界的界标,在广阔的大草原上用它来辨别方向、区分游牧场地。久而久之,蒙古人就将其演化为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坛。蒙古人至今还保留着祭敖包的古老习俗。一、祭敖包习俗的由来 据罗卜桑却丹《蒙古风俗鉴》中记载,蒙古人祭敖包的习俗经过了两个重大的发展过程:一是纯萨满教时代;二是随着喇嘛教的传入,祭敖包的习俗融入了藏传佛教色彩。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母系氏族社会时,由于人们思想觉悟的局限,开始信奉自然崇拜物(神树等),自然崇拜的出现使人们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在原有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开始崇拜天神。天神逐渐替代了萨满教主要崇拜的自然崇拜物,这时便形成了将原来崇拜的自然崇拜物与天神连起来信奉的格局。在这个过程中萨满巫师成为人类和天神之间的使者,代表人类向天神禀报情况,代替天神支配人类的专职人员了。这就是萨满教的主要崇拜物——祭敖包天神的由来。 二、敖包的基本构成 在鄂尔多斯地区供奉的古典式敖包,多数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块、柳条等堆砌而成的塔型敖包。而现代式敖包,其垒建形式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风格,近年以来出现了有砖砌敖包、水泥敖包、琉璃敖包等各式各样的敖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建敖包时都选择山顶、隘口、湖畔、路旁、滩中等特殊而易见的地方。虽然各地敖包的形状不同,规模各异,但现存敖包的模式,一般都由主体、禄马风旗(禄马风旗是鄂尔多斯蒙古人的图腾,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家家户户都供奉的圣物,融灵魂和天神信仰、祖先和英雄崇拜于一身,它不仅是蒙古民族古老文化的历史积淀,也已经成为鄂尔多斯蒙古人特有的族徽)、香烛祭台和十二护卒树(有的敖包护卒树的数目不够十二)三部分组成。主体通常有圆柱体、圆锥体、半球体等形状,即是在圆坛上,环叠三层石台,基础宽广厚实,往上渐小渐尖,顶上竖起一柱高杆,杆端有铁矛一柄(即苏勒德,是成吉思汗统率的蒙古军队的战旗,蒙古民族的守护神,战无不胜的象征),其下承一铁盘,盘上缀有近似苏勒德的马鬃作的垂缀;有的敖包顶饰多为佛庙顶的甘珠尔般圆顶,在中心柱杆周围多用柳条树枝装饰,敖包的东、西、北则各竖三根木杆,分别刻有日、月、云图案,用彩带与中心相连,彩带上习惯悬挂哈达、禄马风旗之物。敖包主体前均设有禄马风旗香烛祭台。敖包主体后一般设有十二护卒树。设置禄马风旗香烛祭台是鄂尔多斯地区敖包的一大特色。 三、敖包祭祀 祭敖包的日期,一般选择在草青水绿畜壮的农历五月至八月间,多数为五月十三日。据民间传说,这一天是关羽关老爷“磨刀之日”,也是龙王治雨之日。这是草原牧民期盼安宁、草原风调雨顺的一种愿望表现,也是对汉文化的一种汲取。敖包祭祀的仪式须由男子主持进行。是日不仅要整修敖包,还要在敖包顶上插新鲜柳枝,悬挂更新禄马风旗,有苏勒德的敖包还要用黄油搽拭矛尖,更换鬃缨。参加祭祀的人们来到敖包前,一般要从西南登上敖包山,由西向东以日月运行的规律顺时针绕敖包一圈,将带来的石块加在敖包上,将五彩的绸缎,圣洁的哈达挂在敖包的柳枝、彩带之上,然后向敖包献上全羊,摆上奶、饼、酒、茶等祭品。祭祀开始,主祭人“达玛勒”吹起螺号,向敖包献哈达,然后祭奠。 旧时有四种形式:血祭、火祭、酒祭、玉祭。血祭,就是杀羊宰牛,向敖包贡献牺牲。酒祭,就是在敖包上泼洒酒水。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燃起柴薪,将肉食、奶食、柏枝等投入火中焚烧。玉祭,就是将珠宝或硬币之类撒到敖包上。无论哪种形式,都是表示将最虔诚的祝福和最珍贵的物品献给敖包。为祈祷牧业丰收,在鄂尔多斯祭敖包时还有“领牲的风俗。”清代以后,由于受喇嘛教的影响,祭敖包时还请喇嘛诵经。祭奠的供品为吉祥物,要送到王爷府请王爷先尝“德吉”。 随着时代的发展,祭敖包的传统习俗也增加了新的内容。祭祀仪式结束后,参祭人众分得供品,即敖包上的口福:胙肉和其他供品。之后,便开始进行最吸引人的草原上的赛马、摔跤、射箭等男儿三艺比赛。还要进行物品交易,敖包祭祀活动成为牧民们的一次大规模的集会。 敖包祭祀,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草原人美梦成真的吉祥护佑。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而源远流长的鄂尔多斯敖包及其祭祀文化已经成为蒙古文化乃至草原文化永远的丰碑,也必将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