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水文化北京宣言》,有诸多想法和感悟,在此一吐为快,也许这些启示是多余的。 “宣言”倡议整合多种力量,维护、保护和整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水文化,言之有理。 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人均水资源仅为2200立方米,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难道不应该“爱水、护水、惜水”吗? 我国663个城市中,就有400个缺水。而且其中110个城市为严重缺水,这种现实状况难道不应正视吗? 未来城市的发展几乎可以说完全取决于水,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以水定城,已成趋势;以水之多少来控制城市人口,这是专家学者的共识,为什么不引起重视呢? “宣言”宣传人水相亲,人水和谐,是多么符合民意啊!迅速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机制,努力弘扬生态文化意识是时候了! “宣言”呼吁每个人都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每一滴水,更加节省和有效地利用每一滴水是一种义务,也是一份不容推辞的社会责任。 “宣言”正告人们:“绝不能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的噩梦成真啊!” 一、水文化的涵义极广 一般人认为水文化无什么广泛含义,其实不然。水文化的涵义极广,一是生命水,人离不开水,若无水,则无法生存;二是生态水,人的生活环境离不开水;三是精神水,人的审美情趣中必须有水……因为水文化与回归自然不谋而合,怡情养生的美景与诗一般的环境氛围,创造了高品位的环境美。 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意境何等高雅。 若以杭州为例,其水文化深远,真不可企及了。杭州有水道文化、饮水文化、用水文化、治水文化、嬉水文化、求水文化、消水文化、探水文化,以及有关的航运文化、桥文化、坝文化、河岸建筑文化,等等。《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杭即航。公元589年隋文帝认为此处为“水上飘来之城市”,故赐名“杭州”。南北大运河开通之后,此城一跃而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了。 二、亲水娱水也是水文化 中华民族的格言是“智者乐水”“上善若水”。应该说水文化则是人民对水的理性思考与社会意识的体现。 管子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其意是:水是什么?水是万物的本原,是所有生物的根本。无论美与恶、贤与不肖,愚昧和俊秀都是水的产物。 《老子·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其意是:道德高尚的人如水一样,水善施利万物而毫不与之相争,水常常处于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水的行为,实在可以说,非常接近于道德的原则了。 中华民族对于江、河、湖、海、泉、池、潭、瀑、潮……等水景是十分崇拜的。 傣族、阿昌族的民俗节、泼水节就十分隆重。藏族对于沐浴节也很重视。白族的春水节,以及傈僳族的汤泉诗会给人们的记忆是美好的。 据说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受鲧禹父子治水的启发。不朽名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见荀子·劝学篇)、“抽刀断水水更流”(李白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诗)等等都与水有关,其气壮山河矣! 其实,水文化是社会意识,它涵盖了与水有关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业精神、行为准则、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科技教育、新闻出版、媒体传播及文学艺术……。 三、鄂尔多斯与水文化 鄂尔多斯春季(3-5月)降雨少,仅为25-5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2-16%;夏季(6-8月)为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为200-255毫米,占全年的56-65%;秋季(9-10月)为36-89毫米,冬季(11-2月)降水量为8-1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5%。 所以,地下水的补给十分紧张。这里的地下水主要来自降雨入渗和沙漠凝给水。以东胜为例,可开采的地下水仅为2198万立方米/年。 更为令人担心的是鄂尔多斯的蒸发量十分惊人,其东部、南部年蒸发量为2050-2300毫米;西部和西北部为2200-3000毫米。最大值为6月,其时蒸发量为343毫米。 这样一来,地下水的补给量应该是21.02亿立方米,可采量则为12.92亿立方米。 东胜供水站始建于1956年,启动供水工程则始于1968年;建造了乌兰木伦、扎萨克、呼和乌素……等五座大中型水库,的确解决了东胜部分供水问题,但是只可说是“缓解”而已。水荒依旧,忧患意识千万不可放松。 现东胜城建如火如荼,东起塔拉壕,西至罕台镇,北起万利川,南至康巴什,楼宇林立了。 景观河要水!喷泉要水,洗车要水,楼宇要水,水、水、水……告急了。 十万人要水,四十万人要水,百万人更要水!水从何处来?老天不下雨,“十年九旱”这水究竟从何处取? 也许,鄂尔多斯水文化应该从水急,水荒,水之忧谈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