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 7 月 8 日)
早在战国秦汉时期, 鄂尔多斯高原仍然水草丰美, 气候宜人, 于是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农业开发。 秦王朝建立后, 秦始皇令蒙恬夺取 “河南地” , 北达阴山, 并实行 “发谪 (惩罚有罪的人或贬官) 徙边” 政策对鄂尔多斯及其周边地区, 进行有组织的垦殖, 在 “北河” 、 “榆中” (今河套及准格尔一带) 移民 3 万家; 西汉武帝时, 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 再次夺取 “河南地” , 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屯垦。 史料表明,西汉向北边的移民持续不断, 并采取强制手段谪发罪犯及其家属屯边;隋唐时期进一步实行屯兵垦田的戍边政策, 大搞军垦、 民垦, 有时垦殖人数多达数 10 万; 到了清朝特别是康熙以后, 更是变本加厉实行 “开放蒙荒” 、 “移民戍边” 政策, 大举垦殖。历代的垦荒、 砍伐树木、 开垦草原,结果使本属农牧交错带的大面积宜牧地区变为农田,造成有机土壤流失、 变薄、 裸露、 沙化和水土流失。新中国成立以后乃至 “大跃进” 和 “文革” 时期, 整个内蒙古地区又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开荒种地。第一次是 1958 年片面强调 “以粮为纲” , 对草原进行大面积开垦; 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提出 “牧民不吃亏心粮” , 动员牧民开垦草场, 同时组建建设兵团盲目开荒种地, 又在牧区掀起第二次开荒热。 从 1958 年到 1976 年的 17 年间, 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共开垦草原 206.7 万公顷; 到 90 年代出现破坏性更大的新一轮开垦热, 1989 年到 1998 年的 10 年间,内蒙古耕地扩大 231.2 万公顷, 这些新开垦的耕地多为优质牧场。实践告诉我们,在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每开垦 1 公顷草原可以引起 3 公顷草原的沙化, 农业越是向草原牧场推进, 沙漠化发展就越严重。 随着人口的膨胀性增长, 乱垦、 乱采、 乱伐、 超载过牧日盛, 加之气候原因和人与自然的互相作用, 生态日益恶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区三次大开垦中, 鄂尔多斯参加了前两次。秦汉以来的垦殖活动, 最终造就了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
鄂尔多斯市 (原为伊克昭盟) 是历史上开垦草地的第一线, 沙化的时间长、 程度重。风大沙多十年九旱, 年降雨量由西向东 150~350 毫米, 正常年景平均降雨量在 200 毫米左右, 蒸发量 2600 毫米左右, 蒸发量是降雨量的 13 倍。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横跨南北, 覆盖鄂尔多斯的乌审旗、 鄂托克旗、 鄂托克前旗、 杭锦旗四个牧业旗及其周边地区,占全市总面积的 48%,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两大沙漠 (地) 大面积 “握手” , 扩散沙化面积一度占到全市面积的 80%, 当时年平均 8 级以上大风日数 40 天左右。水土流失严重, 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 54%。荒漠化给鄂尔多斯这个纯农牧业经济区造成了极度的贫穷、 落后和灾难。 197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有 3.64 亿元, 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居全自治区末位。
但是鄂尔多斯各级党委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经过近 60 年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 探
索和治理, 取得了奇迹般的成效, 目前, 植被盖度达到了 70%以上, 这期间经历了一个由单纯生态治沙到产业化和综合性防、 治、 用、 管沙的嬗变过程。
一、 鄂尔多斯防沙、 治沙、 用沙、 管沙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清朝民国期间的反放垦运动。 发生在鄂尔多斯高原上有名的 “独贵龙” 运动, 除了反帝、 反封建的政治意义之外, 还有反垦荒保护生态的斗争, 乌审旗、 伊金霍洛旗、 准格尔旗的反放垦运动此起彼伏, 先后坚持斗争 80 多年。 客观上讲,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防沙化保卫战” 。
第二阶段, 建国后到 “十一届三中全会” 期间的局部治理。早在 20世纪 50 年代, 政府就明文规定 “禁止开荒” , 并号召广大干部群众植树造林, 各地出现了营造民兵林、 青少年林等造林活动。 后在 1958 年乌兰夫同志主持制定的防治沙漠化规划的鼓舞下,鄂尔多斯各地掀起了一个植树治沙的小高潮。各地都陆续建立了国营林场、 治沙站, 以后看到的数千亩、 上万亩不等的星星点点的林地就是这些场站做出的贡献。 从1959 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到 70 年代中国科学院蒙宁考察队, 从 80 年代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联合考察研究到 90 年代的一些国家重大课题等等, 大规模的和小团伙的、 抑或是个人, 围绕这一区域进行了大量的、 不同方面的调查研究, 取得了不少很有见地的研究成果, 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理论技术基础。 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伊金霍洛旗、 达拉特旗、 准格尔旗、 乌审旗等地的治沙造林种草先进集体。1964 年当时的伊克昭盟就提出: “种树、 种草、 基本田” , 将有条件耕种的土地作为基本农田, 其它广种薄收的土地都退出来, 种树、 种草, 恢复植被, 这是我国西部地区最早的 “退耕还林还草” 。1965 年 12 月 2 日, 《人民日报》 以 “牧区大寨—— — 记乌审召公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革命道路” 为题, 图文并茂地登载了著名记者郭小川、 林沫等的权威报道, 肯定了乌审召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改造沙漠, 建设草原” 的壮举, 直到现在乌审旗人民仍不改初衷, 克服困难, 艰苦奋斗, 坚持不懈, 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创造了更多的经验, 为我们树立了新的榜样。70 年代中期, 盟委面对占全盟总面积80%的沙化土地,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了第一个攻水治沙规划, 进一步明确了 “以牧为主” 的方针, “禁止开荒” 提上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这又是一次有组织、 有规划的防沙治沙战役, 只是还没有想到如何用沙、 管沙, 仍然停留在单纯生态建设的层面上。
第三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世纪末的大规模治理。 一是农村改革, 结合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将大面积的沙化土地退耕还林还草, 并且严禁开荒。二是实行畜草双承包, 把草场包括沙化草场划分到牧户, 打破了草牧场的 “大锅饭” , 牧民由 “三乱一超” (乱垦、 乱采、 乱伐、超载过牧) 转变为 “水、 草、 林、 料、 机” 五配套的小草库伦建设, 结合自治区实施的防灾抗灾基地建设投资, 后来在乌审旗等地发展为有标准、 较规范的家庭牧场。三是盟委行署确定了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建设来抓, 后又进入 “三开一治一转化” 战略方针, 列计划、 定指标、 搞评比、 立奖项。 四是把各地经验归纳为 “三种五小” (即种树、 种草、 种柠条、小水利、 小草库伦、 小流域治理、 小经济林、 小农机具) , 并且规定 “三种”任务, 每年各 100 万亩, 列入各地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指标, “三种五小”成了鄂尔多斯家喻户晓的方针, 出现了不少 “柠条” 、 “沙柳” 书记、 盟长、旗长、 乡长。五是为禁止乱垦、 乱采、 乱伐, 初期阶段实行了薪炭配送和薪炭林补贴政策, 解决牧民做饭取暖问题。 六是国家陆续实施了三北防护林、 水土流失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等六大工程, 并且逐年增加投资。 七是严格贯彻房前屋后、 荒坡沙地造林, 谁造、 谁管、 谁有、 可以继承的国家政策,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牧民零星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八是长期坚持春秋植树造林的活动, 从盟所在地到旗县、 乡苏木镇所在地周围的造林绿化工作,基本上是靠义务植树实现的。九是坚持推广小草库伦建
设。 小草库伦建设是鄂尔多斯的一大发明, 是从民间 “草圈子” 的概念中演变过来的, 最早从乌审召开始, 草库伦就是现在广泛应用的 “围封” 。鄂尔多斯草库伦建设的经验是 “分、 封、 建、 管、 用” 五个字。草场沙地划拨到户为 “分” , 然后封闭起来进行水、 草、 林、 料、 机配套建设, 草库伦内草场轮牧, 牲畜舍饲半舍饲, 草库伦内的沙丘、 沙地除建设外, 就是在隔离破坏的情况下自我修复。十是采取强有力的推动措施, 定期 (多数是一年一次) 召开全盟 (市) 性的生态建设或叫 “三种五小、 防沙治沙” 大会, 进行总结表彰、 动员部署, 不断组织流动会、 现场会, 互相考察学习,形成很浓、 很强、 很大的保护生态、 建设生态、 治沙造林、 恢复植被的社会氛围。十一是组织春秋植树造林、 种树、 种草、 种柠条 “大会战” , 领导带头, 动员所有有劳动能力的男女社员, 以村、 社或民兵建制为单位, 住在现场、 吃在现场、 并且进行评比竞赛活动, 成效非常显著。 十二是盟旗几大班子包括人武部、直属机关分片承包上千亩、上万亩荒沙进行绿化, 出现了不少人武部林、 政协林、 人大林等绿化典型。总之, 在国家投入极少的情况下, 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带领广大人民群众, 始终坚持防治荒漠化不放松,出现了局部地区防治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新局面。然而, 在 1998 年至 2002 年连续大旱中, 据林业部门估计植被盖度骤降到了 20%多, 除了柠条、 沙柳、 乔木以外, 沙蒿死光, 沙蒿草场变成了沙地, 其它草场没发青, 暴露了生态的脆弱性、 不稳定性和不巩固性。 这一时期的后一阶段, 已经采取了综合措施, 把 “防、 治、 用、 管” 结合了起来,有了产业化治沙的理念和简单的做法。
第四阶段, 进入新世纪, 党中央国务院, 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之一,采取了包括加大投资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措施, 为鄂尔多斯的防沙治沙、 生态建设事业,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与此同时, 鄂尔多斯党委政府在继续坚持过去的战略方针的基础上, 迈出了两大历史性、 革命性步伐。一是进行草原畜牧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 — “禁牧舍饲” 。草牧场在落实 “双权一制” 划拨到户的基础上, 实行 “禁、 休、 轮、 限” (封闭禁牧、 定期休牧、 可用草场划区轮牧、 以草定畜限牧) 牲畜实行舍饲半舍饲。 这一变革, 是对传统散放畜牧业的一场革命, 是草原畜牧业发展历史上的与时俱进, 从根本上解决了草、 畜、 人在发展之中的矛盾, 使生态、 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这是鄂尔多斯生态好转、植被恢复的主要原因、 根本措施和基础工程。二是企业进入治沙领域, 企业利用沙漠资源选种可以加工增值、 有经济价值的适地植物, 如沙柳、 甘草、 沙棘等植物发展沙产业,以及有水利条件的地方打井种草,进行饲草加工等草产业, 有力地推动了防沙、 治沙、 用沙、 管沙的防治荒漠化和生态建设的发展, 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植树、 种草、 种药材治沙、 管沙的积极性, 深刻地证明了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倡导的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利用沙漠沙地阳光充足的优势和草原生产力优势, 按照 “多采光、 少用水、 新技术、 高效益” 的技术路线发展知识密集的农业型产业, 即农产业、 林产业、 草产业、 海产业、 沙产业。鄂尔多斯的实践和探索, 为沙产业、 草产业的 “产业化经营、 企业化管理、 市场化运作”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产生了 “三效五增” 的结果, 即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效” 统一, 沙漠增绿、 资源增值、 企业增效、 农牧民增收、 政府增税 “五增” 同步。2001 年 5 月,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复信郝诚之、 赵永亮同志, 高度赞扬了 “内蒙古民营企业排
头兵” 之一的东达蒙古王集团, 说他们实施的 “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 工程, “将林、 草、 沙三业结合开创我国西部沙区 21 世纪的大农业, 并且实现了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 达到沙漠增绿、 农牧民增收、 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还有像伊泰集团、 亿利资源集团、 宇航人集团、 天骄公司等一大批企业集团进军沙产业、 草产业。 最近又请进了李京陆先生用沙柳发电带动毛乌素沙地剩余的 600 万亩沙漠的治理工作。 从此,不仅由单纯的防沙治沙发展到了沙产业、 草产业、 林产业的新阶段, 而且已经成为鄂尔多斯地区脱贫致富、开拓新的生存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用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指导防沙治沙, 使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产业化治沙是鄂尔多斯防沙治沙事业的又一大贡献, 是又一个历史性、 革命性的创举。
二、 鄂尔多斯生态现象的内涵及防、 治、 用、 管沙的 13 大特点
我们把鄂尔多斯生态建设中的这种巨大变化, 称之为生态现象。 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表述:植被盖度由上世纪 70 年代 80%的沙化面积
发展到现在 70%以上的植被盖度; 治理模式由单一的植树造林项目治理到三种五小、 禁牧舍饲, 防、 治、 用、 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投资体制机制由政府一家投资到企业、 个人、 股份、 社会多元投资建设; 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由生态恶化、 生产破坏、 生活贫穷的恶性循环到生产发展、 生活改善、 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 这种飞跃性变化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胜利,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胜利, 是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 林产业理论的胜利。
从这些内涵丰富、 外延扩展的生态及生态建设变化中, 我们可以看出以下 13 大特点: 一是自觉性。 鄂尔多斯原本是草原, 草原人民历来重视生态、 爱护生态、 保护生态。虽然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不自觉地破坏了草原生态, 但从抗垦运动到治理沙漠都反映了一种自觉性, 一种认识觉悟; 虽然在治理方法上有一个探索过程, 但 “自觉” 始终主导着探索全过程。 二是主动性。 鄂尔多斯在生态建设上行动最早最快。 虽然自身财力十分困难, 但不等不靠, 主动行动, 治理沙漠, 赢得了时间, 减少了损失。三是长期性。 从解放前的抗垦运动到解放后的大规模治理, 前后一百多年, 说明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期性, 也说明, 破坏容易保护治理难, 为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 破坏了生态, 需要由几代人付出代价。 四是坚韧性。 生态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很容易出现反复, 甚至前功尽弃, 鄂尔多斯人对此体会最深。但鄂尔多斯人有一种从不言败、 从不气馁、 从不放弃的坚忍不拔精神, 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果; 要想有尊严地生活生存, 必须有这种坚忍不拔精神。 五是认识明确。 “禁止开荒、 保护牧场” 、 “改造沙漠、建设草原” 、 “牲畜是要吃草的” , “生态建设是伊克昭盟最大的基本建设” 、 “整治国土” 等等。 认识十分明确, 都始终指导着鄂尔多斯的生态建设。 六是符合实际。 这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种树种草基本田” 、 “三种五小” 、 “禁牧舍饲” 都是实践的总结, 都符合鄂尔多斯的实际, 也符合社会、 经济、 自然条件变化着的实际。 七是不断创新。 创新是人们对客观实际认识的深化,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 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鄂尔多斯生态建设嬗变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八是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桥梁, 是科学研究民主决策的载体和保障。 鄂尔多斯生态建设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 “攻水治沙” 到新世纪的 “三区规划” , 每一阶段都有明确战略指导思想, 有规划这很重要, 没有战略性的科学规划就不会有科学的实践和统筹协调的结果。 九是政策保证。 在法律法规
未出台前, 鄂尔多斯党政主要是靠政策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 靠政策保证规划计划的实施, 靠政策进行管理。 十是群众关心生态建设。 防、治、 用、 管沙, 治理荒漠化是一项群众事业、 社会事业, 没有群众的认识、关心、 爱护和参于是绝对搞不好的。 鄂尔多斯各级各届领导就是注重教育动员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才逐步开创了今天这样大好局面。 十一是综合治理。 生态问题是由多种因素, 综合原因造成的。 鄂尔多斯及其它各地大量事实证明只有综合治理才能兼顾表本、 事半功倍。十二是企业投资。企业投资生态建设既能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 又能保证 “三生” “五增” 的同步效益, 也是动员全民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 但要加强指导、 监管, 防止短期行为, 造成新的破坏。 十三是生态产业化。 这就是发展沙草林产业, 在这方面鄂尔多斯带了好头, 作出了示范,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是建设生态友好型、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以上 13 条, 可以分成三组或三个专题。前四条是面对恶劣环境、 面对沙漠化、 面对困难的立场、 态度和精神, 是责任心、 使命感、 自信心的表现。 中间四条, 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 是思想路线, 是指导思想;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就没有正确的实践性的行动; 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就不会有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也不会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决策。后五条是具体方法措施,是办法路子。鄂尔多斯生态建设的实践和防、治、 用、 管沙的成果, 完全证明了鄂尔多斯干部群众理论指导思想和路子办法的正确。我以为, 以上三类 13 条是鄂尔多斯生态建设、 沙漠化治理取得阶段性成功的主要原因, 也是他们的经验所在。当然, 是在中央、 自治区的路线、 方针、 政策和投资的大环境下取得的, 任何一个局部地区的成功、 成就都不能离开中央的领导、 上级的领导和有利的大环境。 过去的开垦破坏, 不也是受上级的大环境的影响吗?
三、 鄂尔多斯防治用管沙, 从理念到实践上的嬗变给我们的启示
(一) 人与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的。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员, 人类起源于自然、 生存于自然、 发展于自然, 人与自然本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 与自然和谐相处、 和谐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题中之意。整体是基, 共处是形, 和谐是本。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 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 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 只要尊重自然规律, 按其规律办事, 人与自然就完全可以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是一对运动着的矛盾统一体, 由和谐到不和谐, 再到更高层次的和谐, 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矛盾运动的必然规律。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就是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和谐的重要性就是在它受到破坏之后才更加深刻地被人类所认识,更为重要的是懂得了采取行动
去扭转和改变造成不和谐的因素, 寻求和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 今天我们所讲的人与自然和谐, 就是在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 社会财富有了多种增长渠道和创造手段、 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基础上, 寻求和建立与之相适应、 相匹配的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 和谐伴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升华。 因此, 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是动态的、 演变的, 追求和谐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 适应自然的过程, 就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 调整与自然关系的过程, 也就是人类不断发展自己、 提高自己的同时不断改善自然、 完善自然的过程, 是一个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和谐发展的关键, 是端正人的思维, 校正人的认识, 调整人的发展行为。 就是在发展中求和谐, 在发展中建立和谐, 在发展中完善和谐, 在发展中升华和谐。政府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的重要作用和根本任务就是创造条件, 解决人们不用过量掠夺自然就能发展生产、 提高生活的问题; 提高人们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范围内利用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增加、创造财富进而满足自身需要的知识、 技术、 本领和素质。
(二) 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 前提和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 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必须清醒地看到, 中国人口多、 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 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 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 “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 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 掠夺性采矿、 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探索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发展水准的评价体系, 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从资源、 环境、 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地论述, 运用浅显而深刻的道理指出了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前提和保证。 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 检验、 总结和完善所有的社会、 经济和生态建设发展方针、 政策、 体制、 机制。以人为本是第一条。我们知道, 处理好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最终归宿, 还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的目的在于合理和科学地运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更好地认识自然是为了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更好地利用自然。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今天, 自然已经受到人类太多的伤害而大伤元气,同时人类自身也受到并且继续承受着自然界的报复。人类掠夺自然造成的欠账太多, 现在正处在 “还账” 时期, 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 尽快地恢复自然, 更重要、 更紧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运用自然规律去科学地改造自然, 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 发展沙产业、 草产业是在西部沙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和核心技术保证。 早在 1984 年,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了沙产业、草产业理论, 只是当时人们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 真正认识到并开始实践这一具有战略性、 前瞻性、 适用性的理论, 内蒙古包括鄂尔多斯在内是从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通过 10 多年的实践证明, 发展沙产业草产业, 坚持 “多采光、 少用水、 新技术、 高效益” 的技术路线,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由之路和核心技术保证, “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 市场化运作” 是最有效的操作规程。在有大量农牧民居住的沙漠戈壁、 沙漠化土地上发展沙产业、 草产业, 能起到因地制宜, 变害为利、 变破坏为建设、 变掠夺为补偿、 变沙化为绿洲、 变粗放为集约、 变人与自然矛盾对立为和谐共处的作用; 能起到以 “有用” 促 “不用” 、 以 “少用” 促“多封” 、 以精种精养代替广种薄收和超载粗放, 以高效、 多效、 长效代替单效、 低效、 短效、 负效的作用; 能取得防治用管结合, 沙漠增绿、 资源增值、 农牧民增收、 企业增效、 地方增税 “五增” 同步,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三效” 统一, 生态、 生产、 生活 “三生” 良性循环, 沙漠沙地绿起来, 沙区农牧民富起来, 沙区农村牧区活起来的良好效果。
(四) 综合治理才符合自然规律。在干旱少雨、 地下缺水的干旱、 半干旱的沙区和退化草原区, 造成沙漠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 只有采取减少人口、 生态移民、 围封修复、 发展沙草产业、 变革生产经营方式、 工程项目建设等多元策略和法律、 法规、 政策、 制度、 管理教育、 科学技术等综合措施,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才会同步实现; 只有统一规划、 统筹协调、 集中力量、 整合资源、 兴利除害, 才会充分调动沙区人民及社会各方面参与建设管护的积极性; 只有综合治理, 才符合自然规律, 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改革投资管理的体制和机制。目前防治荒漠化和生态建设的投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利于综合防治, 也不符合自然、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鄂尔多斯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最现实、 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在认识不能完全统一的情况下, 第一步先改无偿投资为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用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入; 改政府治理为主为政府治理与产业拉动、 社会群众参与相结合;改条条的项目管理为项目管理与分地区综合治理相结合; 改单纯的防治为防、 治、 用、 管相结合; 改单纯的以林治沙为主为从 “防、 治、 用、 管” 沙出发 “因地制宜” 、 “适地适种适用适法” 治沙; 要特别防止防治沙的钱由 “林家” 独家管理使用容易出现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正确的关系是防沙治沙不能没有林, 但防沙治沙不能全靠林。改革投资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是进行综合防治、 提高投资效益和防治沙效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最后, 对 “防沙、 治沙、 用沙、 管沙” 的 “防治用管” 四个字连起来使用的提法作点说明。 “防治” 的提法已经用习惯了, 没必要解释。 “管沙” 的提法, 也非创造, 过去中央的不少文件中都有管理沙漠的提法。 至于 “用沙” 就是指沙产业, 有农业型沙产业, 也有非农业型沙产业, 总之, 用沙的地方多了, 也不奇怪。只是把四个字连起来并列使用是我的提法, 也用过几年了。 “防、 治、 用、 管沙” 是人与沙的关系的主要内容, 也是人认识对待沙的主要过程。 如果加上最初的 “造” 沙和 “躲” 沙, 那就是全部内容和全过程了。 连起来并列提的好处是: 第一可以提高人们对沙的认识了解的全面性、 系统性, 形成整体概念; 第二可以提高人们管沙用沙的自觉性, 因为沙也是国土, 是国土资源; 第三可以提高人们防治用管沙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可以提高人们对沙的亲近感; 第五可以提高人们防治用管沙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