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生态”项目开展情况及主要成效
杭锦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地处黄河南岸最北端。境内有库布其沙漠占全旗总面积52%,黄河自西南向东北再向东沿沙漠北界流经全旗249公里,使其成为黄河流经里程最长旗县。黄河杭锦旗段每年过境水量约310亿m3,凌汛期长且水量大,封冻期冰下过流能力减弱,开河期大量凌水通过,水位壅高危及防洪大堤,极易引发凌汛灾害。而毗邻河南岸的库布其沙漠是全国第七大沙漠,因缺少生态水资源支撑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当地群众无法生存被迫移民搬迁;河沙相邻,春冬季大量风沙滚动入河,是黄河内蒙古段含沙量偏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杭锦旗旗委、政府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积极思考解决一沙一河两条“黄龙”变“绿龙”的办法,经过艰难探索,最终成功实施“水生态”项目。2014年春首次将黄河凌水引入库布其沙漠腹地,至今累计分凌引水3.6亿m3,有效缓减了防汛压力。同时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如今项目库区已有20多种植物恢复生长,10多种水鸟长期栖息,鱼虾河蟹畅游水底,人工种植2万多亩林带,形成湿地近100km2。沙漠自然生态系统全面恢复后,种植养殖成本降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居民收益大幅增加。该项目取得了生态、经济、社会、民生等多重效益,真正变水害为水利,将库布其沙漠这项负资产盘活为可产生生产总值的绿色资产。
二、“水生态”项目当前的困境
“水生态”开创了生态治沙的先河,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利专家却提醒:死水危险,只有活水才能可持续发展。但是让库区里的水“活”起来,当前还面临一些困境,主要有:
——生态方面。项目实施到最后,如果只是一潭死水,就会产生水“利”变水“害”的潜在风险,具体看:随着沙漠里库区水位提升,分凌防汛的能力将随之下降,实施“水生态”的初衷难以保证;项目实施地带总体地形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在此地形条件下,引入的大量凌水通过渗漏,可能会抬高黄河南岸灌区部分区域地下水位,甚至出溢导致土壤盐碱化或含水量过高等次生灾害,不利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
——政策方面。针对生态方面的风险隐患,水利专家提出解决办法:“东引”,将项目区向库布其沙漠东面延伸,继续开渠让凌水自流至七星湖一带,形成可控制的小河流和若干湖泊湿地;“南提”,在库区或外围建设多个泵站取水口,靠动力提水,由北向南输送生态水源;“北退”,将引入沙漠腹地的凌水通过连通渠与灌区排干和干渠相连,再退入黄河,最终形成有进有退、有补有还的水循环良性大格局。此建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但要实际落地,首要难题是“生态水权”不足。当前项目区生态补水仅在每年黄河开河流凌期,补给时间约25天,生态补水量最多不到3000万m3,严重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效果的全面推进。
——资金方面。杭锦旗是自治区经济基础最差的旗县之一,2018年才退出自治区贫困旗,2021年全旗GDP共13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6亿元。按照杭锦旗对“水生态”的总体规划,仅“东引、南提、北退”一项工程,新建围堤、水渠、桥梁等,以及征占地所需资金量巨大,工程规划总投资约8.96亿元,远超出杭锦旗承受范围。
——人才方面。杭锦旗地理位置偏僻,科技人才匮乏,特别是水利领域科研人才严重不足。“水生态”项目已取得一些明显可见的生态效果,但由于缺少科技人才测量统计分析,生态修复后具体减少多少入黄泥沙量、提高多少生态覆盖率等,均无精准数据支撑,也不能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后续工程实施需要大量科研技术人员,但杭锦旗水利部门人手紧缺,且人员年龄结构、能力素质与工程实施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继续推进“水生态”项目的建议
“水生态”是贯彻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内蒙古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生动实践。为继续推进项目实施,建设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针对上述困境,特提出以下建议:
——全力争取项目支撑,进一步盘“活”“水生态”。一是杭锦旗政府应积极争取更多“生态水权”。依托已有成效,向水利厅、水利部争取更多用水指标,如延长生态补水期,增加流凌封河期、汛期生态补水量;用好“改革”这招棋,深入推进水权转换改革试点工作,为项目换得更多用水量。二是杭锦旗政府推动“东引、南提、北退”落地。以“东引、北退”为主的库布其沙漠沿黄生态带治理工程近期已上报自治区发改委,待批复同意后,尽快争取国家发改委同意立项;未来,尽早将“南提”工程立项提上日程。
——着力拓宽筹资渠道,有效破解资金难题。一是向上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库布其沙漠沿黄生态带治理工程总投资约9亿元,正在申请国家黄河高质量发展资金2亿元,剩余款项力争自治区和市级项目支持;此外,可通过科技、林草、水保、沙漠等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如杭锦旗已编制两项水生态科技项目上报市科技局,建议相关部门在分配科技兴蒙资金时予以考虑。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创造更多财源。生态环境改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未来通过“东引、南提”,将在沿线形成两条绿色经济长廊,可供发展林间林下经济、种养殖业、农牧家乐等产业,既让农牧民增收,也为地方财政创收。三是汇聚外部力量解决资金困难。目前国内绿色金融工具相对丰富,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等都很活跃,但仅凭杭锦旗很难开发推广此类绿色金融产品,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出面对接金融机构,支持“水生态”筹融资。
——大力吸引水利人才,全面夯实科技基础。一是借助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引进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在科技兴蒙项目方面积极引入水利领域高层次科研人才。“水生态”工程复杂且量大,充足的科研人才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风险隐患,也是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基础。二是对于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水利技术人员,建议与人事部门协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一定考核后,给予部分优秀人员事业编制。真正解决了后顾之忧,基层才能留住人才,进而吸引更多年轻人到一线工作,构建起完整的高质量人才梯队。
附: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情况的通报
提案者:鄂尔多斯学研究会副会长,鄂尔多斯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